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席卷天下 > 第305章:有点血性,行吗!?

席卷天下 第305章:有点血性,行吗!?

作者:荣誉与忠诚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37:39 来源:笔趣阁

人必须要有心理寄托,可以是亲人之类的存在,也能是坚定的信念,一般情况下华夏文明是会找自己的亲人作为心灵寄托,或是追寻祖先的荣耀,以至于华夏文明中的大多数人都会新丰自己的祖先。再来就是信仰什么宗教都可以,就是不能放弃敬奉祖宗香火的权利。

目前整个中原都几乎是在讲信奉佛教,然而真正的佛教发源地却是没有多少人信奉佛教了,这点不得不说很奇怪。

佛教在中原是个什么状况,为什么能够那么迅速地发展壮大?无外乎就是有沙弥得到统治者的信仰,从上而下去改变一个区域的信仰。

那些团结在石虎身边的沙门中人,他们搞一搞信仰,愉快地接受布施也就罢了,偏偏有一些沙弥喜欢出语惊人,例如那个建议石虎灭掉中原晋人的吴进。

沙门除了在中原大肆传播信仰之外,他们对任何一个胡人的政权都无比感兴趣,只因为胡人属于轻信徒,非常的好忽悠。

除了石碣赵国之外,沙门还将自己的影响力传播到匈奴诸部,传到了拓跋代国,近期正在向着慕容燕国进发,甚至是青州也出现了沙弥的身影。

阳裕带人围堵孙绰,尽其语言地进行羞辱,现场就有一个沙弥在观看。

现在的沙弥是什么形象?他们可没有剃一颗光头,是留着一头的短发,通常会穿蓝灰色的僧衣,背上会有一个大大的包裹。

为什么现在的沙弥不剃光头?怎么说呢,大概是一种入乡随俗吧。至少在印度次大陆和西域,沙门中人可是需要有一颗光脑袋,至于戒疤什么的也不是想点就能点的。

那个比丘名曰道安,明明就是个沙门中人却叫道安,也不知道是个什么讲究,年纪看着该是二十上下。他其实是从头看到了了现在,一直都在静静地看着。

孙绰显得有些慌张,其实任谁都二十来个满头小辫子又一些头皮像是被狗啃了一般的鲜卑人围着,估计都是会显得慌张,尤其是旁边还有一个嘴巴狠毒的家伙在喷口水。

那伙祷告完了的汉军巡逻士卒肯定是看到了,他们恢复巡逻时却是没有要停下来的意思。

汉军士卒为什么不停下?这个说来比较复杂。下密城内的巡逻士卒事先有得到通知,被交代除非那些使节团不开眼刺探军情或是搞破坏,使节团之间的冲突则无需搭理。

“兵士!”

孙绰连续喊了几声,见汉军士卒没有停下的意思,周边不但是阳裕在狂笑,那些显得粗犷的鲜卑人也在笑,气极却也是无法。

事实就是这样,文明其精神就是单条腿走路,体魄不强健怎么来捍卫文明?孙绰是个大名士,还是一个大书法家,但此刻他的诗无法杀人,书法也无法让鲜卑的野蛮人尊重。

眼前这么一幕在孙绰的人生生涯中绝对是难以想象的一件事情。他在长江以南走到哪里都是前呼后拥,要干什么想干什么,谁不是看在其名士的份上尽可能地应承和进行满足?可出了长江以南一切都变了,名气似乎没有带来什么益处,反而成了遭受攻击的靶子。

“喊啊,你倒是喊啊!”阳裕看去其实没有晋奸的模样,长相斯文的同时又有着一种长江以南儒生没有的硬气。对,就是硬气,因为他身后可是有正在高速崛起的慕容鲜卑,马上就要驱兵南下的慕容鲜卑!他讥讽地对孙绰说:“才情在下不如你,可你什么都不如我。”

孙绰不会去骂晋奸什么之类的话,概因现在就不流行这个,儒家也没有规定门徒不能卖国或是为胡人效劳,讲的是“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至于那个帝王是谁根本就不重要。他就是气得一脸的铁青,嘴唇不断哆嗦就是说不出一句话,现在并不是讲道理的时候,不是吗?

“别看了,他们(汉军)估计是巴不得我们交恶。”阳裕瞎说什么大实话?他直接开口:“我们、秦国、凉国、汉部可以联合起来进攻赵国,你们只能是待在旁边看着。虚弱如南边那个朝廷,什么脸面都丢干净了。”

道安可是听得很清楚,汉部与那些国家是并称,至于是不是攻打石碣赵国什么的,对于沙门来说其实无所谓,反而是战乱之秋还比较好进行信仰传播。他本来是想要喊声佛号,出来当当和事佬什么的,先是见汉军士卒无视,再听阳裕瞎说大实话,蠢蠢欲动的心就那么安定下来。

折腾了有一段时间了,回去报信的人总算是过来,是一名晋军校尉领着约有百人前来,一来就是组成步阵冲开慕容鲜卑人,期间少不了一些打斗,最后是二十来个慕容鲜卑人全躺下,倒是晋军士卒只躺下六人。

场面换成了孙绰带着晋军士卒将阳裕围了起来,但阳裕竟然是一直在冷笑看不出有什么担忧的模样。

“怎么?”阳裕满满都是嘲讽的地说:“围起来又怎么样?敢殴打我?”

孙绰还真的就干不出这事,他理解成为阳裕不要脸,可他还是要脸的。

这个时候,又有一队汉军巡逻士卒路过,他们依然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态度,就那么路过……路过……路过……

阳裕却没有喊什么玩意,他就是冷笑看着孙绰。

没办法,君子可欺之以方,孙绰又是一个有名的君子,阳裕真就吃定了孙绰。

站在一处阁楼窗户看得有些久了的纪昌一脸的阴郁,他其实是得知消息特地过来观看,后面桑虞也过来,两人就凑在窗户边上看了个半程。

“若是南方的名士皆是如此模样,国祚堪忧。”桑虞没有了往昔的笑呵呵,一脸的沉重:“这年头可不是讲君子才德的时候,注定是要被欺负死。”

纪昌关心的却不是那个,长江以南怎么样那是以后的事情,他从慕容燕国的正使阳裕看到了一个特点,那就是慕容燕国既然能够以阳裕这种无耻的人当正使,是不是可以确定慕容燕国那边的儒士就是如此这般的人物?

“要是慕容燕国皆如此辈,恐怕以后会是大威胁。”纪昌不是在讲反话:“有知识又熟读经书,此类人等一旦无耻起来会很可怕。”

不是说吗?流氓其实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没有底线的文化人,他们一旦无耻起来绝对是惊天地泣鬼神,事实也证明慕容燕国的那一帮家伙正在帮助慕容一家子崛起,且崛起的速度真的很快。

与之相反的是,中原这边石碣赵国的那一帮儒士,他们从无耻的境界已经得到正能量的提升,变得开始讲究脸面,结果是中原的那帮儒士趋于完败慕容燕国的那些同行……就是一块作为晋奸的同行,导致的是石碣赵国走下坡路。

没有说错话,治国本来就是讲求谁最无耻,尤其是在针对外国方面,越是无耻、越是道貌岸然、越是腹黑对本身的国家其实是有益。

要真的对外国讲道德、讲礼貌、讲诚信,看看华夏历史就知道了,简直就是在花样作死,华夏周边哪一个敌人不是被自己培养起来的?

在不知道多少双眼睛的注视下,孙绰带人走了,是一声不吭就那么走了。

在孙绰等人离去的背影后面,是发出癫狂笑声的阳裕。

“话说起来,不是说阳裕个性谦和并且富有智慧吗?”桑虞对于一些人必须要有研究:“乃是东夷校尉阳耽的侄子,慕容燕国重臣阳骛的堂兄弟。八王之乱时,为治中从事,后奔辽西鲜卑段部,历事段氏五主(段就六眷、段涉复辰、段末波、段牙、段辽)。建武四年(338年),石虎破段部,他迎降,任北平太守。旋被慕容燕国所俘,慕容皝重用之。慕容皝筑龙城为都,城汉宫阁,皆由他规划。”

说阳裕五姓家奴,说的不是侍奉桓氏五主,说的是先出仕在司马皇室麾下,后面归附了段氏鲜卑,再来又归降了石碣,中间再次从石碣那里化装潜逃,逃去段氏鲜卑残部,等待段氏鲜卑完蛋之后归降了慕容鲜卑。

人要是经历过一些事情真的会变得比较怪异,比如阳裕现在就像是一个疯子那样当街大笑,周边是一些刚从地上爬起来模样狼狈的慕容鲜卑人。

“复仇心理。”纪昌看透了人心一般地说:“对于儒家门徒而言,投奔并效力于胡人并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他们这一批前后侍奉了几批胡人的儒生,平时或许很正常,看到那些仓皇难逃后日子过得滋润的儒生,尤其是世家子弟,瞬间就不淡定了。”

“就是见不得别人好嘛。”桑虞万分理解地说:“事实上中原的士子,有一个算一个皆是厌恶乃至于痛恨长江以南的那些人。”

桑虞与纪昌都是“衣冠南渡”背景下的受害者,一个是家族里面众多族人为胡人效力,另一个是亲自给胡人当过幕僚,说那些话不存在是在笑话谁,应该说还是一种很无奈的心态。

“若是没有君上……”纪昌停顿下来,有一小会才不带什么感情波动地继续说:“昌会继续为胡人效命,会做任何事情让自己活下去。”

桑虞无言以对,桑氏一族中也就只有他可以任性,其余的家人又何尝不是不管愿不愿意都无法与现实抗争。

“我等算是幸运,非常的幸运。”纪昌脸上难得露出了笑颜,指着大街上的阳裕,有些可怜地说:“虽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但对于他们来讲则是不幸。”

是啊,没有刘彦异军突起的话,长江以南的东晋小~朝~廷真的是令人从期盼到绝望,很多人根本就没得选,尤其是无权无势的人更没得选,真以为出卖民族和国家是人人有资格的吗?到了有得选的时候,冉闵带头杀胡,中原的晋人爆发了血性,后面才算是让胡人认识到中原的是汉人不是晋人。

汉人爆发了一次,中原的历史进程开始进入胡人专注征战,汉人负责劳作的分工。不得不说的是,到了南北朝后期,胡人的青壮大批死于战争,隋唐时期那些武将世家就是北朝允许汉人参军作战下的产物,另有一些世家则是时代为胡人出谋划策才能生存下来。总得来讲,文武谁都没有资格嘲笑谁。

一场关于孙绰与阳裕的闹剧被传得很广,目前可是有好几个国家的使节团都在下密,那等于是各国的显贵后面该知道的都会知道。

距离刘彦接见各国使节的前一天,庾翼一再求见之下,后面写了一封信,迫使刘彦必需接见。

“若说是吾看笑话也许是对的。”刘彦还是第一次看到庾翼,如传闻中那样庾氏一家都是美男子。他没有理会庾翼脸上的怒气:“两者皆为来客,吾只是看着,并未偏袒一方。再则,阁下难道不明白吗?”

庾翼写信给刘彦没说其他的,就是谈关于联姻的事情,见则庾氏一族从中说和,不见嘛……

要是信件里面写说,不见就要提兵北上之类的话,庾翼猜测刘彦不但不会见,估计一些更激烈的事情都干得出来,毕竟刘彦可是连人都能明抢的主。

“弱肉强食,强者为尊。”庾翼充分认识到这个,他却难以不恼火,只是火气发泄在刘彦这边异常没有道理,也有一些难以说明的苦衷,只得说:“阳裕那逆贼提出比斗,刘公可否管管?”

这一次东晋小~朝~廷来的随行兵士或武士,说实话并没有特别勇猛的人,他们还自持正朔,没有绝对把握之下根本就不想在那么大的场合下丢脸。

【……】刘彦非常平静地看着美男子庾翼,内心里却是一阵阵的叹息:【一个皇朝果然不是无缘无故就陷入虚弱,亦不是没有原因的走向灭亡。长江以南的那些人……连这一批最优秀的人都失去了亮剑的胆魄,原因只有担忧会输。】(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