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席卷天下 > 第304章:是非分辨和信仰

席卷天下 第304章:是非分辨和信仰

作者:荣誉与忠诚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37:39 来源:笔趣阁

不是刘彦喜欢带着众多的武士和甲士到处晃,无关受保护的人是不是有很强的武力值,那是身份高到了一定的地位之后必然的保卫措施,任何人都无例外,白鱼龙服或微服私访什么的其实是一种脑残的装逼行为。

不是说笑,身份到了一定的地位并不是专门用来装逼,有什么样的身份就有身负何等的责任,不是责任就是有着重大干系,自己白痴作死,死了也就死了,但因为他们的死亡而引起一系列的动荡乃至于是爆发战争又该害死多少人?

曾经有那么一场世界大战不就是因为某个大人物的保安措施有问题吗?那是一场刺杀引起的世界大战,典型的自己作死之后引爆战争,致使更多的人死亡。

当然了,那位大公不死,战争也会打起来,但他造成世界大战的事实不容辩解。

另外一个,刘彦喜欢带着女人到处跑吗?显然并没有这种嗜好。问题来了,他为什么会带着女人到处晃?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汉部这个偌大的家业还没有继承人!

刘彦身边的女子来源并不复杂,大多数下属家族的一些嫡系女。作为统治者,他无法拒绝属下以充填女官或侍女的理由硬塞来女子,因为身份到了就必须要有门面,其中就包括一些专门服侍,哪怕是当做风景的美女。

没人会拒绝美女,看是一回事,做另外一些爱做的事情就是另外一回事。事实上人又不是“打桩机”,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可要是日日笙歌谁受得了?

刘彦会怎么处理阳裕带人堵住孙绰那么一件事情?比较显然的事情,慕容燕国和东晋小~朝~廷翻脸绝对是让汉部喜闻乐见,文人之间的找场子……不管是文斗还是武斗,说难听点要不是作为东道主,汉部这边的人才不管是什么结果。

“安石认为彦该怎么处理?”刘彦的自称很谦虚,谦虚到令谢安错愕。他已经到了可以称孤道寡的地步,离那一步其实也是快了。

谢安对刘彦自称名有错愕的理由,任何手握雄兵又据有偌大地盘的人,不称孤道寡的话,就是自称“吾”也是合适的。之所以他刚刚明确称呼刘彦为大王,其实也是那么个模样,实力足够了,地盘也有了,谦虚个什么劲,一点都不显得霸气。

那句话怎么说?过份的谦虚会变成一种虚伪。谢安不知道上述那句话,但是内心里能够充分地发现,眼前这个自称名的年轻男子,眼眸里面倒影的不是其它什么,也许是一整个天下!

这么个年头,占了山头就是大王,等待称大王的人太多的时候,大王就不足以显示伟大,结果胡人给创造出了一个天王的称号。像是石虎就自称天王,搞得其余胡人不称天王就觉得矮人一头。如慕容皝也抛弃燕王这个一点都不显得霸气的称呼,改称为燕天王了。

刘彦可没有胡人的那些毛病,更不会像是一些草头王,他是来自一个讲究“低调”的岁月,讲的是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对于他来讲,王号什么的就是一个称呼,时机到了是水到渠成,时机没到自己搞自封又是个什么意思。

怎么去处理阳裕带人围堵孙绰?没有闹大之前是慕容燕国与东晋小~朝~廷的麻烦,等打起来之后才会是刘彦的麻烦。在那之前,对汉部最有利的是……哪怕两边不打起来,也下绊子让两边打起来,里面没有存在民族大义什么的玩意,只是和利益有关。

谢安能够明显窥探出刘彦的回避,慢悠悠地问:“听闻刘公要保护汉家苗裔,不知道孙绰算不算是汉家苗裔,那些即将流血牺牲的晋军将士又算不算是?”

这算是谢安对刘彦的考验?诸如诸葛亮的什么两次避而不见,才有三顾茅庐之类的?

实际上刘彦现在就想到了三顾茅庐,无法去评价刘备对人才的渴望,但是诸葛亮是不是有号称三国第一智者可有很大的争论。

号称三国第一妖人的诸葛亮,他的提出三分天下的格局且不管是建立在什么考虑之上,与之那些立志为一扫乱世清平天下的北方谋士一比,所谓的三国第一谋士嘛……本身的立志就显得极度没有水平。一个是想要随便占个什么地方再等待时机,另外的那些是从一开始就着眼整个天下,两相比较且不看自身的才能,格局大小真真是没有可比性。

《三国演义》为名著丝毫没有可争议的地方,但把小说当成历史则是……不妥。

站得多高看得多远,再来就是立志决定奋斗目标。不管为了什么正朔之说而去捧高刘备阵营,去贬低曹魏阵营,也许还无视了东吴阵营,诸葛亮的硬伤绝不是靠一大堆“借用”来的战例就能弥补,光是一个明知不可北伐而为之,比人口比不过,比物资比不了,把好好的一个天府之国打得青壮尽失,自己死后蜀汉再无可用之人,这是所谓的三国第一智者能干出来的事?

【也许诸葛亮就是知道天下一统无可阻挡,下一盘天大的棋局,认识到司马一家只最后会搞死曹魏,才一直送人头给司马一族增加威望?】刘彦脸上带着微笑在看谢安:【一个连风都能借来的妖人,那好像也不是不可能嘛。】

谢安被刘彦直勾勾的目光看得有些发怵,只因为他从刘彦的眼眸里看到了笑意,不,也许该是一种嘲讽?

刘彦可没有看不起谢安的任何意思,他会那副模样是有个说法,谢氏一族的谢玄也是一个能够向老天接风的狠角色,不同就在于谢玄打完淝水之战就辞官,可见谢玄是一个明白事理的人,知道什么叫功高震主,早早隐居还可以留下身与名。

单纯从血脉来讲,孙绰包括那些晋军将士毫无疑问就是刘彦需要保护者中的一员,问题就出现在于需要被保护的那些人认不认可刘彦。

“所以……如果孙绰愿意过来汉部任职,那些晋军将士愿意改穿我军的战袍,或是他们拿上属于我们的‘号码牌’,那么彦当然是有保护他们的责任。”刘彦说的号码牌以前是木质,号码牌现在已经改成了铁质,分为普通身份证明和军用牌。他一点都没有带谎话:“汉军有责任保护任何一名认同我们的人,但也仅限于这样。我们并没有喊着要拯救整个世界。”

那一刻,谢安觉得刘彦不是一个合格的统治者,一名合格的统治者要懂得说大话,哪怕是那些话一听就是假的。他还想说什么,耳边突然传来一声钟响,随后是一阵呐喊。

那是至少十数万人在说相同话,因为声音太大,听上去无比清晰,那是在喊:愿战死的英灵与我们同在,黎民百姓富足安康,君上万年,汉军威武!

谢安已经不止一次听过这样的喊声,起初觉得奇怪,后面了解到是在进行祷告。

就是祷告,那可不是“绿绿一家”或“十字一家”的专利,真实的情况是从有商一朝华夏就存在祷告的仪式,到了春秋时期尤其盛行,其中最为庄严和浩大的莫过于曾经的晋军……是春秋时期的晋,三家分晋的那个晋,可不是现在这个废柴东晋。

曾经春秋时期的晋军,他们在战场上进行祷告的仪式甚至吓退了敢于问鼎轻重的楚军,那是数万晋军在口令声中统一做出单膝跪地和双手捧着武器向上,念着:感谢上帝给予我们风雨调和的天气,感谢父母养育出强健的体魄,让我们有足够的口粮和身躯可以在战场上获得光荣,而我们将征服任何敌人,掠夺他们的一切。

春秋时的晋军,他们口中的上帝可不是西方的那位,是那一位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称号这么长,就问,怕了没有!?反正当时的楚军一听,哎妈呀,竟然直接向天上的老大祷告,还公开讲征服和掠夺,比俺们还野蛮,必须怕!

现在的东晋早就没有什么祷告仪式,倒是石碣赵国等等的一批胡人还有类似的仪式,但只是贵族和王室够格进行祷告,小兵兵什么的看着就行了。

谢安也怕了,他听出了刘彦话中的意思,只有互相认同的才是自己人,包括刘彦在内的所有汉人绝对没有廉价的责任,有的只是平等的互相牵绊,既是责任与义务,不去当脑子被门夹了的圣母。

他俩所看不到的区域,带人堵住孙绰的阳裕也被突然的喊声吓了一大跳。

事实上哪怕是阳裕来到下密很久,他都没有试图去搞懂为什么在特定的时间点,不但是下密这边的汉军,任何地点的汉军都会像疯子那样的喊叫(祷告)。他亲眼看到原本在巡逻的人汉军士卒听到那一段钟声,也会当场单膝跪地捧着兵器跟着喊,不管是见到几次都会觉得那是一种病,得治。(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