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席卷天下 > 第275章:无尽的苦涩

席卷天下 第275章:无尽的苦涩

作者:荣誉与忠诚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37:39 来源:笔趣阁

还是那个问题,汉部的人口太少,需要用任何的手段来增加人口数量。

攻略徐州不是为了地皮,除了灭掉来自青州南部的威胁之外,为的就是人口!

“东海郡会为我们增加二十万左右的人口?”刘彦对石碣赵国的治理真的是感觉糟透了,哪怕是攻取首府得到典籍和文牍,上面写的数据竟然是石勒开国时期的,那么多年过去根本就不能作为参考:“兰陵郡数量略少,能够个十万就算多。”

大批的人口迁徙会是一个大问题,再来是想要人口需要面对众多的坞堡和城寨,不解决那些地方豪强根本就没有人口可以获得。

关键的问题摆在刘彦的案几之上,太多太麻烦的事情不是随着战事的结束不见,是反而更多。

拥有坞堡和城寨的地方豪强不会轻易妥协,那是石碣赵国数十年来拿他们没有给养成的底蕴,摆在汉军面前的是,寻找典型来个震慑。怎么震慑还是问题,干得好了可以让其余的地方豪强妥协,免得一个接着一个慢慢打。

要是震慑不起作用,汉军没有可能浪费那么多的时间一个一个打过去,千万不要忘记青州的威胁不止来自徐州,冀州方向的孙伏都威胁已经迫在眉睫,姚弋仲似乎也从兖州方向正在逼近青州。

“先找最强的坞堡攻破,给予其余豪强震慑。”桑虞思考了一小会,无奈地说:“若是不起作用,我们不是新征召了大批新兵吗?只能由少量老兵带新兵攻击坞堡。”

“做好两手准备吧。”纪昌其实是比较倾向于直接攻击彭城,攻下彭城会是最好的震慑,杀掉或是俘获石遵也能够为称王建国打造声势,可惜的是没有那个时间。他说:“调动新兵部队过来是急迫的事情,恰好是顺路。”

不要忘记由沂水这么一条水道,汉军可以用船运输部队过来前线,理所当然也能从前线运回平民,那么来往可算是不会空船。

本来他们以为会在徐州获得更多的东西,但是想象中与现实有些不同,例如谷类粮秣就没有获得多少,倒是牛羊的数量看起来较为庞大。

要是仔细想来似乎也是那么一回事,胡人大多是以牛羊为主食,植物类的食物因为石碣赵国农耕生产力下降得不成样子,数量上肯定是趋于少数。

“君上,马、牛、羊恐怕很难使用舟船运载。”田朔是幸福中带着痛苦:“数量太多了。”

这一次击败石碣赵国的徐州军,因为是困死的围歼结局,俘获的战马就超过十万匹,牛马数量合起来总数约有十七万,真真是很大的一批物资。相应的草料数量亦是庞大,毕竟像是马、牛、羊本身还会是吃草料居多。

“我们还有至少两场以上的大战事。”纪昌有点强颜欢笑的样子:“恐怕……孙伏都对我们的试探已经开始了?”

按照汉军这边的猜测,已经吃过亏的石碣赵国应该是会转变一下策略,不再单独一路过来被各个击破,以雷霆之势如泰山压顶一般地多路同时发动总攻击?

刘彦手头能够用于野战的部队是多少?之前还有五万左右。徐州之战结束,剩下能够用于作战的主力仅剩三万五。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尤其是接下来可能要面对两路以上的进攻,汉军的野战主力集中起来还有得打,分作两部分绝对不行。

该怎么应对一直在艰难地完善,既定计划是找个必守之地建造工事固守,下密、平寿、淳于一整套的掎角之势就是出于这个原因才动用庞大人力物力来不断完善。

“我们在这边最多再拖延一个月。”纪昌忧心地看着刘彦,说:“再多,后方真的不稳。”

刘彦要坑晋军,可距离着实有些远。

看看晋军的行动速度,再看攻击力度,好好的一场北伐打得有些拖拖拉拉,接近两个月投入的兵力依然是不到两万。

“边境线太长了,赵军占据着部队数量优势,再则是原定越好的燕国和凉州军不见动静。”桓温道出了实情:“缺少燕国和凉州军牵扯赵军,仅有君上这一路让朝廷觉得不妥。”

刘彦明白了。

东晋并不指望汉军能干出多大的事情,依然是当做可有可无,要不也不会在刘彦率军与石碣赵军作战的时候,小~朝~廷还想着在青州搞阴谋。

纪昌问:“若是小~朝~廷知晓徐州军被歼灭,会向徐州增兵吗?”

“朝廷的统治区与赵国的边境线很长,屡次皆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袁乔苦笑着说:“车骑将军(庾冰)手头虽有数万兵马,可……除了徐州还要应付豫州与荆州。”

“原本已经消停的成汉,得知石虎要倾全国之兵南下,李寿调兵谴将又有动作。”桓温一脸的无可奈何:“仅是巴氐一带,李寿便屯兵五万,随时可能入侵。”

得,又是一副看得就烂的摊子,要是从全盘来看,东晋小~朝~廷需要应付的地方真的很多,几乎处处都是破绽。

要是晋军有个四五十万应付多个防御区还好,偏偏人口和生产力的限制东晋小~朝~廷养二十万军队都显得困难,自然就是处处受制。得真是要感谢长江,更要庆幸胡人不堪水战,要不边境线那么长,石碣赵国又在可调动兵力上完全占优,东晋能扛住就怪了。

“什么!?”庾冰也是一个美男子,他俊美的脸庞却充满了错愕和难以置信:“刘郡公歼灭十余万徐州军?”

汉军与石碣赵军激战的结果传到东晋这边,那已经是十来天之前的事情。

“消息确切无误!”王坦之头就像是点米的小鸡一般,他今年才十三岁,不过却是长得很是魁梧雄壮:“是元子派回亲兵送来消息。”

桓温和袁乔被扣押的消息也是一同给送了回来,不是书信上写,是由桓温派回的亲兵用嘴巴说。

庾冰根本就没有功夫恼怒刘彦扣押人的事情,完全是被石碣的徐州军主力覆灭所惊到:“不能吧?王鸾手中不是有接近三十万兵马吗?”

“号称的,真正的兵力是十二万出头。”王坦之年轻说话也就无所顾忌:“刘郡公仅是用五万不到的兵力就全歼了那十二万,简直太厉害了!”

庾冰一脸的懵逼:“五万?真正的兵力多少?”

没办法,这年头谁不讲个号称?有个数千人就敢喊数万,有个数万就敢喊数十万,庾冰拿捏不准刘彦到底有多少部队并不显得奇怪。

“没,刘郡公没号称,是实打实的五万。”王坦之一脸的敬佩,说道:“据元子透露,甲骑具装接近三千,突骑近万,轻骑也是近万。骑兵如此数量,但元子真正觉得无比精锐的是一支约有万人的步军,是一支面对数万骑兵能够结阵而战,战而胜之的强悍步军!”

主要是结阵而战的那场战事给桓温的印象太深刻了。他用很多的字句去介绍那支汉军步兵,特别强调弓弩之犀利,甚至断言只要箭矢不缺无人能破。他最后还提示,汉军绝对不止那些精锐步军,毕竟光是甲骑具装都有三千,再有近万突骑,没道理精锐步军会只有一万。

“难怪了……”庾冰一脸的惆怅:“刘郡公敢于在胡人满地的中原举起汉旗,怎么会没有依仗?只是短短四年能够发展成这样,着实令人无法明白。”

“将军,徐州军已经覆灭,江都与江水祠的守军必定要慌。”王坦之一脸的渴望:“攻取江都与江水祠已经不成难题,该趁着难得机会举兵渡江,拿下淮阴一带就在此时啊!”

庾冰当然知道现在是最佳机会,但他有疑虑,是很大的疑虑:“刘郡公歼灭石碣的徐州军主力后,可有进逼彭城?”

“这个元子没有说。”王坦之想了想:“刘郡公应该不会去打彭城,该是挑选易于攻取的郡县扩大战果?”

庾冰拿捏不准的是刘彦手里到底是有多少兵力,再来是刘彦有没有心思攻占徐州。按照庾冰看来,刘彦之前并不重视石碣赵国这边的领地,反而是极力开发海外之地,说难听点就是有点舍本逐末。

“打探消息吧。”庾冰满心的纠结,沉默了有一小会才说:“若是刘郡公进逼彭城,我们便增兵北上。”

王坦之深深地看了一眼庾冰,眨巴眨巴一下嘴唇:“是后面那些废物又扯后腿了吗?”

庾冰一脸的苦涩:“早有所料。”

扯北伐军后退的不止是世家,出力最大的是司马皇室。最近长江以南可谓是风云变幻,尤其是以司马皇室最为活跃。

司马这一家子废物其实是被吓得有些受不了,一是来自于石碣赵国倾全国之力南下的压力,二来是庾家和桓家动员出来的实力。他们本身就是篡夺曹魏才立国,哪能不怕自己也被篡了?因此对于司马皇室来讲,提防自己的臣子是必做的事情,保证皇族无忧比什么北伐要重要无数倍。

……分…割…线……

看来需要调整一下更新时间,要不很难赶得上更新时段。早晨那章依然固定在七点,第二章就看什么时候码完,只能是码完再发。

ps:亲们,看在荣誉带病码字的份上,可以来点推荐票吗?(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