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 第1691章 驱鱼入网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第1691章 驱鱼入网

作者:让你窝心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31:32 来源:笔趣阁

面对急剧逆转的形势,阿难答极力想让自己冷静下来,但是形势依旧在不断恶化。

右军数次冲阵付出了不小的伤亡,士气低落,骤然又遭蓄锐多时的南朝骑军反击,顷刻崩阵溃散,被南军骑兵分割追杀;左军面对南军步军排山倒海般的冲击,业已被逼的节节后退,崩阵也在眼前。

正面虽尚在对峙,却也蠢蠢欲动,而从侧后方杀出的南朝骑军冲垮了拦截的后军,向他们后方迂回似欲切断他们退往城池的退路。此时南军方阵也向两翼展开,形似却月,欲将他们一举包裹其中。

若是前时阿难答根本就不会相信一支以步军为主的南军,且在兵力处于绝对劣势的情况下,能够挡住骑军一日不断的冲击,还有余力展开反击,并想实施反包围将自己吃掉,他一定会认为是天大的笑话。但现在的形势,让他不能不相信眼前的事实。

蒙古军向来引以为傲的轻骑快马,弯刀劲弓,在南军猛烈的炮火和密集的弹雨下显得那么脆弱无力。且在占据兵力和地形优势下无论如何也攻不破难道看似薄弱的阵线,反而付出了极大的代价。这让阿难答产生了一种难以名状的挫败感,心中不免心生凄凉,萌生退回草原的怯意。

“殿下,我军久战已疲,退吧!”见阿难答失神,名里帖木儿叹气提醒道。

“嗯,让蒲察儿断后,你部开路,向东北方向撤退!”阿难答长舒口气,将胸中闷气吐出,下令道。

“殿下,我们不回大同城吗?”名里帖木儿有些惊异地道。

“回城便是自寻死路,大同城守不住!”阿难答苦笑道。

“可惜了城中的几十万石的粮草和满库的美酒,还有数不清的美人!”名里帖木儿心有不甘地道。

“不要想着回头了,只有前往大都才不会被饿死!”阿难答知道其的心意,想要入城大掠后再退回草原,放弃入卫大都。但他们能掌握的粮草不足以支撑回途所用,只能硬着头皮向前走了。

“是!”名里帖木儿也不是糊涂人,知其所言非虚。

随着号角声吹起,中军大纛指向东北,各军向此汇集,顿时万马千军潮水般退去。但宋军似有不甘,右军被南军骑军死死缠住,为步军的围杀争取时间;而后军则边战边退,挡住从右翼围上来南军,给左军逃离险地赢得一线生机,却又被南朝伏骑切断了后路……

倪亮看着蒙元主力向东北方向突围远去,没有下令拦截,而是指挥众军迅速完成合围,分割困在包围圈中的敌残军,同时向敌主力败退方向派出警戒,防止其杀个回马枪。

天很快黑了下来,而被困的敌军困兽犹斗,东奔西突试图突围。但是包围圈愈收愈紧,集结在一起的残兵一次次被敌骑军冲散分割,又被敌步军围歼。在这空旷的荒原谷地中,两军往来拼杀,直到午夜除小股敌骑趁黑突出包围后,大部被围歼。

清晨,清理战场,敌军遗尸近两万具,俘获敌千户长以下敌军两万余,缴获战马数千匹,而被火炮炸死和击毙的马尸堆积如山,难以计数。虽未能歼灭敌主力,但也足以让他们伤筋动骨了。更重要的是他们成功完成了驱敌入坑的任务。

不过倪亮并不想放弃这块到嘴的猎物,想要在追击中再狠狠的咬下一口,为此他已经派出多路斥候紧随败退的草原诸部,掌握他们的行踪。但是当下这些俘虏却成了负担,带着他们行军肯定不现实,不仅要分兵看管,还得小心他们在关键时候炸营。而杀俘向来是不祥之事,且军纪也严禁擅自屠杀战俘。

但是很快有一个好消息传来,在宋军击败入卫的草原军时,贺惟贤也依约‘弃城而逃’。既然大家演戏自然也要上点儿心,他还遣兵追杀了十里,可激战之下人疲马乏,宋军愣是没有追上出发不久的逃难队伍,只抓到了十几个因为车辆损坏导致掉队的倒霉蛋,便打道回府了。

此时城中驻军皆已撤走,而城中官员及那些豪门富户也随他们逃往上都。但混乱之下,难免有泼皮趁火打劫,抢掠百姓。倪亮迅速遣骑一师迅速进驻大同封闭城门,他随后也率都统司赶赴大同城。

倪亮一边布置防务,出榜安民,遣兵上街巡视恢复秩序。一边接管府衙和各种机构,收缴账册,清查仓廪,并查封官办工坊和甲局。而贺惟贤真的很会办事,‘仓促’之下还不忘将各种文册分门别类整理好,又留下不少干吏协助他们接手。

经过清理,发现贺惟贤只带走了府库中的金银财物和一些兵仗器械及部分粮食,而给他们留下的东西真不少。仅仓廪中储存的粮食就够十万人两年之用,而武库中的衣甲兵仗足够装备几个万人队,至于丝帛、酒水、香料和各种供应皇室用物更是难以计数。

倪亮见此不仅大为感慨,若非皇帝早就安排了贺惟贤这枚暗子,他们不可能如此顺利的收复山西。而其稍有不忠,将入卫大都的十多万草原诸部军放进大同,依靠坚固的城池和充足的物资储备,即便以他们强悍的战斗力想要攻克城池也要颇费心计,付出极大的代价。

在向皇帝告捷的同时,倪亮又另附一份密奏禀明贺惟贤之功,他少有的不吝赞美之词。而同时他从各部抽调五千兵力组成留守部队,卫戍大同这个勾连中原与塞外的军事重镇,并将伤病及俘虏留于城中。

尽管连日作战部队已经疲惫,但休兵一日后,倪亮还是征调了大同城中的驮畜和大车,用以搭载步军及辎重对逃敌展开追击。其令护军骑兵旅和骑一师为先锋,先行出发咬住敌军的尾巴,并设法将其与大队分割,死死缠住待步军赶到后再加以围歼。如此虽然战果可能不丰,但可以积小胜为大胜,不断削弱这支敌军的实力,到达大都后也会实力大损,成了强弩之末。

而倪亮敢于以步军追击机动性更强的骑军也是有些底气的,除了御前护军强悍的战斗力外,也是基于经大同一战后敌军实力也遭到一定程度的削弱。尤其是敌军损失了大量的战马,使其机动力不可避免的下降,而他们仓皇逃离,不得不丢弃了部分粮草。

此外,草原上的战马主要以牧草为食,在经过严冬之后体膘消耗殆尽,春季已然十分瘦弱,不利于作战,这也是游牧民族往往会选择在秋后入侵中原的重要原因之一。现在这支敌军经过长途行军,战马体力损耗严重,难以再承受长时间的急行军,即便有副马替换,他们也不得不频繁休息。

据斥候的回报,与倪亮的判断相差不大,败退的敌军突围后急奔三十里才收拢起队伍,他们不敢停歇连夜行军五十里才扎营休整,但是斥候已经发现沿途有体力耗尽的战马倒毙。而在战斗中损失了大量战马后,许多骑卒甚至只剩下单马。

但是蒙古兵强悍的战斗力和机动力是建立在一人多马的基础上,他们出征每人往往配备三匹马。其中素质和训练最好的马作为战马使用,平日行军都是空骑,只有参加战斗时才会骑乘;另外两匹副马,一匹作为驮载盔甲、兵器和物资使用;一匹当做日常骑乘之用。

长途行军时,三匹战马可以交替骑乘,如此获得强悍的机动力,实现日行二百余里的神话。但是此战他们恰恰消耗掉的大多是素质最好的战马,途中又无法得到补充更换,更加加重了余下马匹的负担,难以再实现快速的长途行军。

而大宋当下的马场主要分布在两淮地区,可以放牧的地方有限,除了牧草之外,还会辅以粮食喂养,冬季失膘的情况并不严重。且此战宋军物资供应充足,在牧草供应不足时可以用粮食喂养,所以体力充沛。

且宋军几个主力骑兵师已经实现一人双骑,而他们随行战斗装具比之蒙古兵轻便,没有沉重的甲胄和兵器,可以比其更能承受长时间的连续行军和执行战斗任务。另外昨日的战斗,骑兵皆是在最后关头才投入战斗,损失也要小的多,更能以缴获的战马及时进行补充。

在出发时,倪亮得到斥候最新的回报,他们距敌军后军只有百里,使他有信心在两日急行军后就能抓住敌军。而随着战斗的展开,那些缺粮的敌军在他们不断袭扰之下,指挥越来越疲惫,机动性越来越差,若是得不到及时的接应,终会被他们一口口吃掉。

与此同时,不眠不休行军一夜,已经完全‘摆脱’宋军,进入草原边缘,贺惟贤回首看看早已看不到的城池,身后只有逶迤十数里的队伍,那些随队出逃的官员和豪门大户们虽然惶恐之色尚未退去,但也为能逃出生天而庆幸不已,看向他的目光也满是崇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