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 第1594章 难以挽回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第1594章 难以挽回

作者:让你窝心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31:32 来源:笔趣阁

李思衍获知己方军队越界侵入南朝,并劫掠榷场,杀伤南朝百姓的急报,知道这是关系到两国的战和,不敢怠慢,急忙遣人禀告大汗,与在家的崔彧和不忽木先行就当下的形势进行分析,以便待大汗返回后拿出个预案。

几人都知道南朝皇帝对中原一直虎视眈眈,立志北伐收复故土,这几年虽然两国间的关系貌似风平浪静,可他们皆知其实是暗潮汹涌。南朝方面一直在秣马厉兵,扩充军队,积蓄力量,择机进行北侵,而自去岁就开始在边界地区频繁挑衅,寻找借口。

现在己方未按时送上岁赐在先,又发生越界之事。这虽可以清剿盗匪,追回岁赐为由作为辩解。但这个理由在正意欲北侵的南朝看来不仅苍白无力,且也不会接受,所以当下要放弃继续实施靖绥的幻想,而要立足于打,对南朝的入侵进行坚决的反击,使他们放弃北侵的念头。

几个人议论中已经形成了统一意见,当下无论是南朝要借此发动北伐,还只是意图恐吓敲诈,都要尽快完成战争准备。沿边的宗王军准备御敌,地方筹措物资和征募乡勇协助作战,河北和山西各军同时也要加强战备,并令驻京畿地区的侍卫亲军迅速南下增援山东。

“山东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崔彧等人刚刚商量出初步意见,便接到大汗已经回宫,诏他们进殿议事,见礼完毕后,铁穆耳极为不耐烦地问道。

“大汗,济南王送来急报,请大汗过目!”李思衍手捧战报呈上道。

“算了,你说说看!”铁穆耳瞄了眼便置于案上道。

李思衍见状知道大汗被搅了兴致,十分不高兴,也只能无奈的摇摇头,将也只里的战报简略的叙述了一遍,又把他们讨论的意见一同禀告。

“南朝小贼现在何处?”铁穆耳听罢,沉吟良久才皱皱眉问道。

“这……这臣不知!”面对大汗的所答非所问,李思衍一愣神才反应过来答道。

“哦,禀大汗,前时探子有报,南朝小贼并未离京,尚在临安宫中!”阔里吉思却是反应的快,马上想到了什么,赶紧回禀道。

“哦,如此事情就还有回转余地。”铁穆耳听了脸色立刻舒缓了许多,长舒口气道。

“大汗,事情怕不简单,南朝自去岁一直蠢蠢欲动,在边界寻衅,试图挑起事端。臣担心南军会借此机对我朝用兵。”张珪见大汗似乎对此并不重视,赶紧进言道。

“也只里这厮最爱虚张声势,借机向朝廷讨要钱财,事情恐怕并无其说的那么严重。而南朝若是欲大举北侵,小贼怎能安然待在临安城。”铁穆耳摆摆手,死胸有成竹地道。

“大汗,臣以为还是要做准备,毕竟我朝军兵越境侵入南朝,又冲击了榷场,劫掠了南朝村镇,不比寻常的边界冲突!”阔里吉思也进言道。

“只要不是与南朝禁军发生大规模的冲突,杀了几个草民,抢了些钱财,让也只里将领兵的军将斩了,再加倍赔些金银,给南朝个交待,事情也就平息了。”铁穆耳言道,“现在最忌调兵遣将,如此只能让其以为我们是故意寻衅,从而激怒小贼,让他愤而起兵,便失去了斡旋的余地。”

“大汗所言甚是,当下我朝与南朝相较,武力并不占优,且这几年财政虽有所缓和,但仍难以支持久战。所以当下还不宜与南朝开战,而应继续隐忍,不可刀兵相见。”安童言道。

“中书令,即使我朝忍让也要做好战备,以免措手不及,被敌长驱直入。”不忽木见大汗和中书令皆主张‘和平’解决此事,他心里极为不安地道。

“嗯,有理。”安童毕竟是经历过战争的,他明白形势瞬息万变,而己方又难以获知南朝方面的确切意图,想想后对铁穆耳道,“大汗,南朝若是突破黄河,则京畿无险可守,为防止万一还是令河内、真定、河间、益都诸王集中兵力于沿途重镇,做好阻敌北侵京畿腹地的准备。”

“另京畿地区的汉军诸卫做好南援的准备。而处于分界线的诸军对南朝的挑衅要加以忍让,但要外送内紧,将兵力部署于诸军镇,一旦战争爆发不至于一溃千里。”

“防患于未然,也好!”铁穆耳想了想道,“而今众臣皆在上都,便由张副使和李左丞先行回大都主持沿边军事。”

“臣等遵旨!”张珪和李思衍躬身施礼道。

“告退吧,今日我也累了!”铁穆耳挥挥手起身转去后殿,众人才出殿。

几个人出了大殿,张珪确是叹口气,心情十分沉重,安童笑笑说:“张副使,不愿回上都吗?”

“中书令,下官觉得心中有些惶恐不安,似有大事要发生!”张珪轻叹口气道。

“大汗态度有所保留,非是怯战,还是有所顾虑。你们先行回京责任重大,旦有消息要及时禀告给大汗!”安童心中清楚大汗虽委以其二人主持军事之权,可并没有授予调兵金牌,实际上并没有临机处置之权,因此两人回去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只是为了安抚人心而已。而他也清楚大汗知道张珪和李思衍二人一直野心勃勃,想对南朝开战,担心他们掌握兵权后会肆意而为,导致局势失控。

“下官也只能勉力而为了!”张珪看看天,叹口气道。

“不要丧气,事情总有解决的办法,一路保重!”安童也只能鼓励两句道。

“中书令老了!”不忽木看着安童已经佝偻的背影叹道,“大汗极力避战,这只能让南朝更加猖狂。且在此危难时机本应迅速返京坐镇中原,调动各军备战,而今只有中书令才能说得动,可其态度暧昧,再无昔日纵横草原的锐气了。”

“我只怕大汗又如去岁,闻知南朝来犯行驾滞留上都,届时消息往来甚耗时日,以致贻误军机。”张珪言道。

“若是战事爆发,吾会极力劝大汗回返大都,否则中原一失,再难有翻身的机会了!”阔里吉思深知大汗若是怯战,不仅会导致指挥上发生问题,也会导致军心涣散,士气低落,未战就已经败了三分了……

进入八月,上都已经飘雪,铁穆耳的心却愈加慌乱。在上月底也只里禀告与南朝发生冲突,南朝发生警告后,他极力向南朝使臣解说,也答应追回岁赐,并赔偿榷场商人的损失。可其口惠而无实际行动,而盗匪却愈加猖獗,他们常常在南北两朝间横跳,在山东劫掠后便逃入南朝躲避。

而境内匪患不断,使得民乱频发,导致百姓纷纷越界逃往南朝,又再度引发双方危机。这导致南朝终于失去了耐心,在一次元军追捕越界边民的时候,他们遭到南朝边军的包围,杀死杀伤元军四百余人,并顺势侵入山东境内。

与此同时宋军发出最后通牒,要求蒙元处斩罪魁济南王也只里,否则将进军山东。急报送到上都后,铁穆耳与众臣久议未果,而南军失去了耐心,遣五万大军兵分两路侵入山东,在短短十日之内攻陷峄州、滕州、兖州。

也只里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遭受重击,又无旨意的情况下,只能收敛败军一路北逃,一直退到泰安才停下脚。而其行为导致山东人心惶惶,地方官员不战而逃,导致沿边州县尽失。更让铁穆耳无语的是相邻的济宁王察罕帖木儿不仅没有遣兵支援,且担心退路被南军阶段,不战后退至济宁。

先行回到大都的张珪和李思衍几乎是一天一份急报送到上都,要求大汗迅速调兵增援山东,以挽回颓势,同时毁掉运河设施,阻断南军输送物资的通路。且他们担心一旦山东战场被南军掌控,遣兵向东迂回,则会截断河南诸军的退路,落入南军的包围中。

铁穆耳此时却仍然举棋不定,陷入深深的焦虑中,他彻夜难眠,只能借助烈酒才能睡上片刻,而醒来后却又要面对群臣劝其回返大都的唠叨,批阅满案战报。而他心中还是充满矛盾,仍然希望南朝小贼因一时之愤出兵,现在出了这口气答应自己议和退兵。

另一方面,铁穆耳又害怕南朝会得寸进尺,不肯罢兵直取中原,那么自己此时回到大都就无异于羊入虎口。但他清楚中原对于大元王朝的意义,失去了中原他们不仅是丢了花花世界,还失去了粮食、盐、铁、丝帛等等一切资源。

如此即便退回漠南苟延残喘,在资源匮乏的情况下将再难以抵挡南朝的追剿,终有一日被灭族,也许只有奋力一搏才有一线生机。但当他刚刚下定决心时,又有一份急报送到,局势再度恶化,南军自商丘越境侵入汴梁路,只一战便击败河南王昔里吉两万大军,导致开封失守,其率残军一路退往郑州才收住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