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 第1082章 不足为惧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第1082章 不足为惧

作者:让你窝心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31:32 来源:笔趣阁

对于骑兵的恐惧,赵可以来说是从前世就带来了,那时往往说到古代的战争,骑兵简直就是战场上的王者。且历代强盛的王朝,皆会拥有一支铁骑,而游牧民族的骑兵也一直是中原农耕王朝挥之不去的梦霾,尤其是蒙古骑兵更是欧亚大陆上的传奇,所以在他的印象中古代战争骑兵就是难以战胜的。

偏偏赵穿越来的头一天就遇到骑兵的追击,看到那些义勇在蒙古骑兵的冲击下溃不成军,保护自己的小黄门们在战马的撞击下就如纸糊的一般,而自己更是险些死于战马的铁蹄之下。如此更是加深了心中的印象,但是为了生存,他也是绞尽脑汁,弩炮、火炮、火枪等皆是在这种恐惧的威迫下鼓捣出来的,移驻琼州也非没有其中缘由,毕竟战马不能游过大海。

赵在练兵之时也始终以打败蒙古骑兵为目标,而他也是苦思破敌之策,而他作为一个现代人有着超前的见识和理科生缜密的思维。他结合古今战例,又亲自上阵指挥,试图从中战略和战术上,甚至每一个小的细节上寻找破敌之策。

多年的努力下,赵还真有所心得,在学习骑射的时候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古代骑兵平常就是把箭矢插在撒袋里,射一枝拿一枝,但也有很多人不喜欢这种方法,于是就左手拿两枝箭并握着弓把,右手拉满引射,然后从左手拿箭再射。他们所练习的射法主要有三种,分别是分鬃射法、对蹬射法和抹射法三种,此外一些精锐还可以练习左右开弓。

分鬃射法是用来在冲锋或立定过程中攻击前方敌人的,骑兵将身体靠近马鬃右侧,然后左手持弓右手拉弦引射,因此叫分鬃射法;抹射法不同于前种,的意思是系在牲畜屁股后面的皮带,顾名思义,这是在移动时对身后追兵进行攻击的射法。骑兵将身体靠近马匹左侧,然后张弓搭箭转身射击。

对蹬射法是在包围敌军步兵的过程中,对其进行裹阵环绕时的攻击方式,也是一般人印象里的骑射方式。由于是裹阵环绕而不是正面冲锋,所以骑兵只能侧面射箭,骑兵将身体靠近马匹左侧,弓身垂下对着左侧马镫,然后右手拿箭拉弓,瞄准后发射,因此叫对蹬射法。

大家都知道人的两只手是分主副的,且绝大多数人都是右利手,能左右开弓的人毕竟是少数。所以骑兵射箭时是左手持弓,右手拉弦引射,因此侧面投射时一般人只能面对左边瞄准。而纵马环阵骑射也正是蒙军常用的战术,他们到了阵前会转为逆时针方向绕阵放箭,然后会重新整队再射,周而复始直到引发对方崩阵。

宋军火枪手采用的是线性战术,若是待敌进入射程之后就开枪,不仅浪费火力,且难以有效杀伤敌军。所以赵针对蒙军的特点设计的战术是待其转身准备引弓之时在开火射击,如此敌兵就如同排着队往枪口上撞一般,杀伤效果自然要好的多。

“果如传闻所言:夷狄用兵,每弓骑暴集,偏攻大阵,一面捍御不及,则有奔突之患。陛下虽有定策,可也要小心应对啊!”王应麟见敌骑往来突击,箭矢如蝗,但其为了能突破火枪齐射的弹幕,发挥弓矢威力而前仆后继的倒下时,仍然为其气势所慑,抬袖擦擦额头上的冷汗道。

“王知事稍安勿躁,这只不过是宴饮前的看盘,若是我军在这点儿阵仗前都要恐慌,和谈收复中原!”赵笑笑道,他知道其提出的问题很低级,但是还是耐心的解说,因为他十分清楚宋蒙间的战争绝非是一战可以定天下的,而是要持续数年,甚至十数年,让这些文臣,尤其是决策圈的执宰们多了解战场上的实情,对以后还是有益处的。

“王知事,从历史上看骑射能够延续和发展千年之久,且让北方游牧的戎狄一次次南下征服中原,其实是与以步军为主的王朝缺乏有效遏制骑兵行动的攻击手段有着很大关系。因为在步军以刀枪和弓弩为主要作战兵器的时候,步兵对阵时很难同时兼顾肉搏和远程攻击任务,而眼前的骑射手却可以便捷的实现远程射击和冲击战阵的转换,借助战马实现以少胜多。”

“这也是陛下极力发展火器的原因吗?”王应麟听罢似有所悟地道,他刚刚也看到随护的侍卫们丝毫没有为战场上激烈的战斗所动,甚至眉头都没有皱一下,自己也不免为自己的慌乱而汗颜。

“嗯,这是重要的原因之一。”赵点点头,“王知事请看,我军步兵单兵装备的火枪,射程远远超过弓弩,威力和杀伤力也胜之,普通的甲胄根本难以阻挡。所以可以取代弓弩兵进行远程击杀敌军,而当火枪装上刺刀时,长度不逊于步军阵前搏杀的短矛,如此便做到一兵两用。再加上无坚不摧的火炮为援,骑兵的优势已经被大大消减,因而在堂堂之阵中,骑射虽然会让对方很头疼,但并不是无法克制,也做不到无敌,在对攻时已不足以给我们造成致命的威胁了!”

“哦,那骑兵的作用日渐消退,陛下为何还要大力发展骑兵?”王应麟不解地道。

“并非如此,骑兵真正的可怕之处在于正规作战之外的侦查、袭扰、阻断之类的前哨战与后勤线上的破袭战。这类小规模的作战往往充满突然性和异常残酷,也是优秀骑射手的用武之地。且在地形广阔的平原地区与大漠草原等作战区域,步兵若是无险可守和骑兵的掩护,仍就会遭遇‘百骑环绕,可裹万众’的困境。”赵摆摆手道,“当下我们依营作战,又结成大阵,有险可据,且我们已成围城之势,纵深不过十里,数万人在这么狭小的区域相争,蒙元擅长的战术受到遏制,优势难以发挥,所以要想攻破我们的防线几无可能,不识时务的强攻只会徒增伤亡罢了。”

“陛下分析的极是,是臣妄言了。”王应麟听得是连连点头,现下的情形亦正如小皇帝所言,冲阵试探的敌骑在火枪的集射下伤亡惨重,而当他们重新集结时又遭到各个营属迫击炮队的轰击,炸的他们四散而逃,难以重整队形。而又想到陛下刚刚所言又问道,“陛下言火枪可克制敌骑,却是原因之一,臣请陛下再指教一二!”

“说起来此种缘由也是无奈,这也是为了考虑战场上的消耗和经济原因!”赵听了不由地苦笑道。

“愿闻其详!”王应麟听到这个原因大为惊讶,施礼道。

“王知事可知蒙古人要培养一个合格的骑射手需要多长时间?”赵想了想先问道。

“臣不明,却知北方蛮夷幼时骑羊射鸟鼠,少年时射狐兔,成年时人人皆可纵马弯弓,尽为甲骑。可谓生来便是骑兵。”王应麟答道。

“嗯,不错。”赵点点头道,“蒙古地处西北,凭借着异于中原的环境和畜牧的优势,所以从不缺马。从五六岁开始,男孩儿们就已经能学习骑马了,练习用的马鞍用木头制作,前后左右都有五六寸高的护架,这样即便是五六岁的小孩儿坐在中间也不用担心摔下来。再大一点到了十三岁,他们的马术基本上已经有所成就了,便开始学习骑射和步射。”

“射箭可谓是蒙古人的看家本领,都要从小练习射箭,这些都属于基本的个人武艺,全部学习之后就要进行田猎训练。田猎可以说是古已有之的练兵形式了,蒙古人在田猎中练习包围、诱敌、堵截、突破、急行、围歼、追踪等战术,并将他们熟练运用于战争之中。可以说他们必须经过十数年的学习和训练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骑射手,可汝知道我们要培养一个合格的火枪手用多少时间呢?”

“嗯……据臣所知,征募一个新兵要经过三个月的训练后才会编入各军,再行进行训练,至于还需要多长时间合格,臣却不知了。”王应麟沉吟片刻回答道。

“王知事所言大概不错。一个新兵入营新训三个月后,便基本称得上一个战士,再经过三个月的基本战术训练与磨合,就可以上阵作战。但这只是正常的情况下,若是情况紧急,一个普通的农夫只需三、四天就可以学会使用火枪,一个月基本上就能熟练使用,就可以上阵杀敌,当然战斗力和组织性要相差甚远。”赵言道。

“臣明白了,打仗没有不死人的。但是我们可以在短时间内训练出一个火枪手,而蒙古人却无法在短时间内训练出来一个骑射手,他们在遭受大的伤亡后无法及时补充,但我们却可以,拼得起人员消耗。”王应麟言道。

“对,这只是其一!”赵笑着点头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