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 第1081章 开幕战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第1081章 开幕战

作者:让你窝心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31:32 来源:笔趣阁

不过对于所谓的‘致师之礼’淡出人们的视野,逐渐不为人知,赵明白根源还是在于战争形态变了。春秋之时,战争的规模一般不大,以晋、楚两个超级大国间争霸的城濮之战为例,晋国出动的兵力不过才五万来人,而这已经算是春秋时期顶级的大战了。加上战争的形式也比较单一,以阵地战为主,排兵布阵也较为简单;此外,战争的持续时间较短,一旦交战通常当天即可结束。

致师的目的正是为了鼓舞士气,打击对方,因此,致师与这一时期的战争形态相吻合。然而,战国以后,战争的规模动辄几十万,不仅常在依山傍水的复杂地形中展开,也越来越讲究排兵布阵与战术技巧,战争的时间也由短平快变为持久战。这种情形下,战争的胜负更多地取决于交战双方国力的强弱与主帅统兵能力的优劣,并进而军事的职业化以及名将的诞生。

与之相对,临战的士气对胜负的影响力则持续下降,且无论是哀兵必胜还是正义之师等这些春秋以前倍加强调的战争影响因素,已逐渐退居二线甚至无关大局。致师所能起到的鼓舞士气的作用已经丧失了其存在的必要性,而且随着射程更远的弩在战场上的广泛应用,致师者通常只能做无谓的牺牲。于是乎,致师的消亡便成了大势所趋。

赵对于此都是头一次听说,所以即便有敌施用自己也不明白,多半不等他们到前便令开枪、开炮,将敌将击毙于阵前,哪里会等他们闯阵祸害自己。而当下的宋军经过自己之手整编、改造,并重新制定了战斗守则。即使有些将官懂得这些‘古礼’,但也会遵守现行的规则,不会遣将相斗的。

“陛下,贼兵已至阵前挑衅,若不遣将出战,岂不有损士气!”眼见蒙古骑兵在阵前纵马往来奔驰,打着唿哨,口中还不住的谩骂,甚至还有蒙古兵在马上打倒立、玩儿镫里藏身、倒骑驴,炫耀马技,而己方却毫无动静,王应麟有些沉不住气地道。

“王知事,勿要心急,他们只是挑衅,不敢闯阵的!”赵笑笑道。

“陛下,这又为何?”王应麟定眼再看,果然那些敌骑只敢在百步之外往来驰骋,前边仿佛有一道无形的栏栅一般,让他们不敢妄过。

“蒙古人虽是蛮夷,却也不傻,他们与我军几度交手,已然意识到我军的火器虽然犀利,但是在百步之外缺乏准头。而他们虽然弓马娴熟,但是骑在颠簸的马背上,使用弓箭进行精准的瞄准与射击,难度相当大,需要长期的苦练,即便连李广这样让匈奴人都惧怕的神射手也只是敢保证几十步内的骑**度。在骑射时,由于发力的限制,骑射用弓基本都要弱于步射用弓,同时站在地面上的射手,射击精度也超过骑射手,所以即使我军没有火枪,他们也不敢轻易靠近。”赵解释道。

“可……可我们就任他们在阵前辱骂陛下,恣意挑衅吗?”王应麟虽明白了其中的缘由,敌军也不过是逞口舌之快,其实并无法威胁到己方,但仍觉不忿地道。

“这也是敌兵的诱敌之计,他们不断挑衅就是意在激怒我军兵将。敌军派出的这些寻衅的骑兵皆是弓马娴熟的射雕手,一旦我们遣兵出击,人数少了,他们便可利用我军火枪射速低的缺点,予以射杀,打压我军士气;而若是遣大军围杀,一旦露出破绽,早有准备的敌军大队便会借机掩杀,冲破我们的阵列。”赵知道其初次上阵不免紧张,而缓和其焦虑情绪的方法就是让他不断说话,笑笑言道,“不过我们也不会任其嚣张的,好戏稍缓便会上演,王知事静观即可!”

“这……”小皇帝的话音刚落,王应麟突然看到在阵前寻衅的几个敌骑兵毫无征兆的栽下马去,就像中了邪一般,而其它的几个敌骑则如受惊的兔子似四散开向本阵逃窜,可一如刚才不断的坠马。他略带惊慌又崇拜的眼神瞅着小皇帝以为其施了仙术,将敌兵击落马下。

“好,这几枪打的解气!”一时间阵营中传来一阵欢呼声,士气为之一振,在旁的谭飞也击掌叫好道。

“这是火枪击毙的?!可陛下刚刚才言我军所用的火枪在百步之外便没了准头啊!”王应麟又糊涂了。

“王知事,这是陛下新发明的火器,百步之内是百发百中,可穿重甲!”谭飞扭脸看看小皇帝,又转过来笑着言道。

“既如此,陛下何不全面换装此种火枪,那岂不百战百胜!”王应麟听了更为惊诧,有了这么好的东西为何不用呢!

“呵呵,还是因为缺钱啊!这线膛枪虽然好用,但是制作的成本也高出倍余,全面换装你们有钱吗?”赵苦笑着道。

赵何尝不想全面换装,早在琼州之时就已经入手研发线膛枪,他知道在枪膛内刻上螺旋形的纹路即来复线,使发射的弹头高速旋转前进,增加了子弹飞行的稳定性、射程和穿透力,使弹丸在空气中稳定地放转飞行,提高射击准确性和射程,比滑膛枪有着难以比拟的好处。

膛线的加工技术,在赵看来并不复杂,以现有的技术也可以生产,但是也有缺点。一者,膛线的加工必然要增加工序,使枪管的制造成本上升,成品率下降;二者在底火技术难以攻克的前提下,线膛枪也得采用前装的方式,在采用球形弹丸的情况下,装入枪管后要利用通条冲打,使弹丸变形从而嵌入膛线,以提高气密性,使射程和精度提高。但是也正由于装填不便,使得重新装药的时间延长,还需要频繁的保养,清理被铅弹填塞的膛线。

所以赵从成本和效率上考虑在研发出来后就将线膛枪雪藏,并没有投入生产。在收复江南后,他想起可以通过对子弹的改进,在弹底做出有凹孔的弹头,子弹发射时的气体便会经由这个凹孔将弹头底部撑大,跟枪管的膛线咬合。这么一来,弹头直径可以做得比枪膛内径小,也就解决了前装线膛枪装填困难的问题,与滑膛枪不相上下。

可在试生产了一批枪后,赵就叫停了线膛枪的继续生产。原因还是成本的问题,来复线的生产成本依然居高不下,且部队一再扩编,要将三十万支仍堪使用的滑膛枪全部换下来也是笔难以承受的巨款。于是这批线膛枪安装了调整距离和瞄准的标尺,一部分留在了侍卫营,大部分交付给各军挑选出的神枪手使用,专门用于远程狙击敌方将领和重要目标。

这些神枪手在战时并不与大部队混编使用,而是分组行动,根据命令或是自行判断选择射击的目标自由射击。刚刚那些徘徊在滑膛枪精准射击距离之外的敌骑,以集团射击或是用火炮轰击都不值当,而不收拾他们又让人气恼,如此就成了神枪手们的菜,也拉开了战斗的序幕。

‘呜呜呜……’诱敌失败,元军立刻变换战术,再遣兵出战,号角声中从中军冲出数队骑兵,向宋军阵前急冲而来。

“陛下,这次鞑虏是要真的冲阵了,为何还不开火?”王应麟虽然极力压住自己内心的恐慌,但发现敌军冲入阵前百步之内后,己方军兵虽已举枪做好射击准备,可却迟迟不见开枪,他便沉不住气了。

“王知事,这不过是敌军的试探性攻击,他们自知无法冲破我们阵线,而是在寻找破绽!”赵摸摸下巴道。心中暗叹,自己不用文臣领军绝对是明智之举,王应麟也算是良臣了,可其对军务不通,上了战场还是不免慌乱,若是一通瞎指挥不败才神了。

说话间赵没有放下望远镜,一直盯着战场,形势也正如他所言。元军采用的依然是惯用的战术,先遣数个百人队轻骑,通过回旋或者半回旋的战术,迂回包抄至敌方缺乏步射手保护的阵列位置上进行近距离打击;或通过机动优势形成局部的数量优势,制造出密集的箭雨,来压制对方的步兵,一旦敌方崩阵,或是出现混乱,便借机冲阵。

总体而言,面对能摆出堂堂之阵的坚强步兵,骑射手起到的还主要是袭扰和削弱作用。真正起作用的,还是袭扰和削弱之后的骑兵肉搏冲击,蒙军与宋野战,就是先遭到骑射袭扰与削弱,然后被他们的总攻所彻底击垮。而相应的,骑射手也很容易被对方的步兵射手所压制,所以堂堂之阵中,骑射虽然会让对方很头疼,但并不是无法克制,也做不到无敌。

当下己方迟迟没有开火,也正是看穿了元军的战术,他们只是在等待开火的时机,而非放任其来攻,而这也是赵通过无数次战斗取得的经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