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武林帝国 > 5-31 官逼民反

武林帝国 5-31 官逼民反

作者:骁骑校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2:52:54 来源:笔趣阁

不知不觉,这本书已经过百万字了,真的不容易啊

……………………………………………………………………

李善长并不了解元封的过去,所以才会说这样的话。

自从在十八里堡杀死少一刀开始,到成立十三太保,再到垄断茶马盐铁,火烧巡抚衙门,从大漠边缘骊靬村外吹笛子的少年,到浴血西凉城头的捍卫,纵横西域万里戈壁的征服,一路走来,每一步都踩着血与火。

论心狠手辣,他绝不比任何人差,光是死在他手底下的敌人就不下千人,可谓千人斩级别的煞星,可是玩阴谋诡计,拿黎民百姓当成功的阶梯,还是稍微有一些心理上的障碍。

但也仅仅是心理上的障碍而已,在手下人面前,元封没有露出丝毫的犹豫,该怎么办就怎么办,毫不马虎。

……

长安府下辖的咸阳县城外,有个小村子叫邓家峪,村里人多地少,难以维持生计,所以长期以来有着跑生意的传统,可如今朝廷不让跑西凉这条线的买卖了,大批人员和骆驼骡马呆在家里,人吃马嚼的可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今年的收成也不算很好,交过官府的税粮,留下明年的种子之后,几乎不够人吃的,只能将就着喝点稀的,好歹把这个年过去,兴许老天爷开眼,朝廷能重开商禁,这日子才能再好起来。

这朝廷也真是的,如同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光是对西凉的贸易,开了禁,禁了开,来来回回好几次了,总没个准头,这西凉怎么说也是汉人的国家,替咱们大周挡着西面的蛮夷,不感谢人家也就罢了,怎么还动辄封锁人家的贸易呢。

莫非是上回还没打够?去年汾阳侯家三公子调戏了人家西凉的王妃,人家啥也不说,直接兴兵就推了过来,整个甘肃半个月就打下来了,大军长驱直入推到长安城下,直到取了吕珍的人头才罢兵。

就凭这战斗力,西凉人是那么好欺负的主儿?朝廷要对西凉用兵了,老百姓们都不看好这场战争,在心理上也不向着朝廷,要知道去年西凉兵可是到过咸阳的,那真是秋毫无犯,不但不欺负老百姓,还打开官仓放粮哩。

这些都是老百姓闲扯的话,战争对于他们还很遥远。

但是当村口大槐树下面吊着的那口钟敲响的时候,村民们才知道战争和他们关系如此密切。

只有重大事情生的时候才会敲钟,全村人集中到村口,就看见十几个穿着黑红衣服,带着铁尺锁链的官差在里正的陪同下趾高气扬的站在那里,等百姓们汇聚的多了,领头的官差宣读了县衙的布告,朝廷征收西饷,邓家峪每户人家需缴纳粮食五百斤,银子五两。

要了亲命了,粮食是有,可那是来年的种子粮啊,交了来年种什么?五两银子更是扯谈,谁家能凑出无两银子就去当货郎做买卖了,谁还在土里刨食啊,就算是那些跑生意的马帮子弟,一时间也拿不出五两银子这么一笔巨款啊。

官差们可是带着死命令下来的,临来的时候县老爷说了,完不成任务就别回来了,一个个的买块豆腐撞死算了,这当公差的都不是善男信女,既然老爷了狠话,他们也不甘示弱,对付老百姓有啥难的,关键时候拿出锁链来,恫吓一下要拿他们下狱,一个个的就怕了。

村民们叫苦不迭,村长赔着笑脸说好话,里正也跟着帮衬,可是官差老爷们不为所动,班头拉长声音道:“我们吃衙门饭的也没有办法啊,不服,你们找县太爷说理去啊。”

然后就开始强行收税,一家家的搜,邓家峪鸡飞狗跳,哭天喊地,一袋袋珍贵的如同生命的种粮被搜了出来,有些人家倾其所以也拿不出五百斤粮食,至于银子更是没谱,官差们就抢鸡鸭,猪狗,若是连家禽家畜也没有,就锁人,拿到县城牢房里去,到时候可就不是五两银子能捞出来的了。

那些跑马帮生意的人家,土地都典出去了,自然没有存粮,可是还算邓家峪的人,人头税跑不了,官差们就拉他们的骆驼和骡子,这些大牲口可是人家赖以生存的命根子,但是官府的权威毕竟在那摆着,大家敢怒不敢言,只能把拳头攥得紧紧。

住在村南头的邓家老爷子,今年七十八岁了,是个善良的孤老头子,平时靠当兽医过活,家里没有土地,贫穷的很,可是即便这样,官府都不放过他,非要把他当兽医那一套吃饭的家伙没收,邓老头拼死去抢,结果被官差一脚踹中心窝,死了。

闹出了人命,邓家峪的人民愤怒了,纷纷指责官差们没有良心,官差们却有恃无恐,拿着铁尺单刀振振有词,西北民风彪悍,看到他们的无耻嘴脸,终于有人站了出来。

“杀人了!官差杀人了!他们不让咱们活,咱们也不让他们活,乡亲们,上啊!”

众人一看,是村里有名的人物邓子明,大家顿时有了主心骨,村里的小伙子们跟着邓子明冲了上去,棍棒菜刀砖头一起上,将官差们打了出去。

登6热点书库热点书库持正版阅读,支持《武林帝国》

像这样的矛盾,在整个陕西都在不断地生着,激化着,竭泽而渔的西饷成为压垮大周统治的最后一根稻草。

咸阳县城,一队来自邓家峪的百姓,抬着邓老头的尸体堵在了县衙门口,越来越多的百姓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他们都是来讨要说法的,慢慢的,县衙被愤怒的民众包围了,各种各样的传言在人群中传递着,演绎着,有人说,这是省城那个老太监的意思,他一个人就贪污了一百万两银子还不够,还要压榨陕西百姓,有人说,不光收银子收粮食,下一步还要拉夫子去和西凉人打仗,还有人说,朝廷要招秀女了,凡是没出嫁的都要送到京城去哩。

反正是没个好消息,大家愤怒的火焰越来越高,情绪越来越激动,正在面临失控的时候,县衙大门打开了,出现的却不是来给他们说法的县太爷,而是一身戎装的团丁们。

与此同时,围墙上也出现了一群手持弓箭的捕快和团丁,大家一看,气更往头上涌,有人大喊:“冲进去,揪出杀人凶手!”

后面人不知道生了什么,听见呼喊就往前涌,推动人群向前走,捕快们慌了神,竟然真的放箭了,如此密集的人群,顿时射死了十余人,老百姓顿时炸了窝,慌慌张张要往回跑呢,忽然之间,一帮劲装汉子从人群中窜出,动作麻利的跳上墙头,手起刀落就砍死了拿弓箭的捕快。

一名个子高高的年轻人站在县衙的围墙上,手举长刀高喊道:“乡亲们,反了吧!打开官仓拿粮食!”

他的声音极具煽动性,他的长刀依然在滴血,他的英姿令年轻人们热血沸腾,百姓们疯狂的涌进了县衙,泄着心中的仇恨。

咸阳县城被暴民占据了,那个带领大家攻破县衙的年轻人名叫元封,早先是混迹甘肃一带的大刀客,大豪杰。

对于元封的威名,中原人和江南人或许不大清楚,在西北可是人尽皆知的,小小年纪就能和尉迟家分庭抗礼,就敢火烧甘肃巡抚衙门,和官兵开战,就能扳倒温彦,重新纵横西北,这能是一般人么。

关于元封的传说,在西北已经流行了数年,有人说他是大剑客叶天行的关门弟子,有人说他是现任陕甘总督范良臣的结拜兄弟,有人说他是尉迟家的未来女婿,还有人说他和秦王的关系也非同一般,总之,元封头上的光环很多,无论是黑道白道上的朋友,还是普通老百姓,提起这个名字没有不挑起大拇哥赞一声好的。

而最近,又有一个传言流传在陕甘大地,这位少年英雄元封,原来姓刘,是前朝武帝爷爷的嫡亲儿子!正儿八经的太子爷!

有这样一个大英雄领着大家闹事,还怕个甚?

打下咸阳县城之后,那些作恶多端的捕快官差们都被愤怒的百姓活活打死,县老爷却侥幸逃亡长安,杀了官差见了血,想收场就没那么容易了,索性直接扑向邻近的县城……

暴民的队伍中,不知不觉多了一些动作利落身手敏捷的壮健汉子,时不时挑动一下大家的情绪,喊两声口号啥的,在他们的蛊惑下,暴民如同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短短三日之内竟然汇聚了十万人,将长安左近县城全部攻破,无一幸免。

暴民肆虐,本该调集兵马进行弹压,可是长安城里那些大佬的反应却出奇的慢,根本不当回事,不论是陕甘总督范良臣,还是安国亲王殿下,都是一个调调,些许农民作乱,不成气候。

更让人气愤的是陕甘总监军海公公,不去弹压乱民,而是拿无辜的官员们开刀,说那些县令守不住城池是失职,要砍他们的脑袋,幸亏范总督说情才免了死罪,但是却要上缴多一倍的税银作为惩罚。

这还让不让人活了?虽说当个芝麻绿豆大的官有些油水,但也没那么足啊,海公公这个死太监,当真是内务府出来的狠角色,把人往死里逼啊。

两头受气,这官是没法做了,这是每个陕西官员的想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