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东厂督公 > 第三十章 君臣对(二)

东厂督公 第三十章 君臣对(二)

作者:碑塔城主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2-09-26 12:27:51 来源:笔趣阁

崇祯点点头,“你是个能说真话的人,朕也是个能听真话的皇帝。你只管说来无妨。”

秦书淮也点头,“好,皇上您想听什么?”

崇祯沉吟了下,道,“就从大明三患说起吧。你和稚绳先生说的大明三患,辽东、武林、文官,稚绳先生已经都转述给朕听了。朕听完彻夜未眠。此三患不光朕深有体会,连远在朝堂之外的人都看出来了……不过朕倒是以为,大明之患归根结底只有一患,那便是文官之患啊!朝官本是朕之臂膀,如今却个个挟私自重,动不动就大谈什么祖宗旧制不可破,朕想做的事件件阻力重重!”

说到这里,崇祯苦笑着摇了摇头,又道,“魏党在时,魏党横行。如今朕亲手除了魏党,却文官横行。这帮人吵起来,可以逼朕用抽签来决定内阁成员,想想也真是滑稽……”

秦书淮知道崇祯指的是他在崇祯元年“枚卜”选材,当时各部九卿推举了十个内阁拟任成员,并“指导”崇祯要按照老例划定前面四个进入内阁。刚刚扳倒魏忠贤的崇祯意气风发,自然不肯听这帮老臣忽悠,结果君臣相争,争执来争执去,他一怒之下便决定用占卜抽签的方式选内阁成员。或许从那时起,崇祯就已经不信任朝臣,和朝臣对立了吧。

也正是因为这种不信任,导致他不断地换内阁、换首辅。无奈明末的文官都是一个鸟样,换谁都是只知程朱理学、只知朋党利益而不知兵甲、不知治国。而且明末的文官还有一怪,那就是把被皇帝打、被罢官看作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耀,所以他们不管有没有理,都敢顶着皇帝干,不光敢顶,甚至敢骂!满朝都是这样的官员,崇祯竟毫无办法。就拿矿监来说,这是很大的一块税收来源,崇祯想加强矿监,而文官却坚决反对矿监,即便崇祯想一意孤行都没人替他去执行,最后只好逼得他放弃了矿监。

崇祯见秦书淮一言不发,便说道,“秦兄,你怎么不说话了?”

秦书淮看着情真意切的崇祯,心情无比复杂。现在摆在他面前有两个选择,一是做个忠臣,以自己所知道历史,给崇祯真正的建议。二是做个佞臣,诱导崇祯,加大他与大臣之间的嫌隙,从而为自己入主东厂埋下伏笔。两者都是救国救民的法子,区别在于是让崇祯干自己辅佐,还是让自己干崇祯在一旁看。

想了许久,他觉得更相信自己。

把一切掌握在自己手里,才是最保险的!

下定决定后,他淡淡一笑,道,“皇上,草民在想,魏党时期为何文官不敢如此猖獗?”

崇祯说道,“魏党擅政,机要部门皆是魏党,文官如何说得上话?”

秦书淮点点头,“皇上说得对极了!这就说明,文官是制得住的。”

崇祯皱了皱眉,有些不满地说道,“你的意思是朕还要大兴厂卫么?”

抛开锦衣卫不说,崇祯起码是不喜欢东厂的,这点历史上表现得很清楚。他有好几次要废除东厂,只是朝中文官实在无能,所以才保留了东厂。

秦书淮自然是知道这点的。

摇摇头,说道,“皇上,大用文官不可,大用厂卫也不可。所谓水至清则无鱼,只有文官和厂卫并用,方能相互制衡。若是两派势均力敌,那么皇上自然是这个仲裁者,您的话不就是决议了么?”

崇祯的眼睛久久地盯在某一处,一动也不动。

他刚刚废除了东厂干政,将东厂的主要职能转向了监视武林,打击魔教,如今又要否定之前的一切,确实左右为难。

崇祯并不歧视宦官,他也与曹化淳、王德化、王承恩等宦官有着深厚的感情和信任,但这并不代表他不知道宦官干政的后果。这些身体残缺的人,往往都对权力有着近乎变态的追求,一旦自己给了他们太多权力,怕是又会出来个魏忠贤。

沉默许久,崇祯苦笑一声,道,“秦兄所言虽对,却似乎忘了当年的厂卫之祸啊!”

秦书淮知道崇祯已经上套了,嘴角划过一道邪笑。

起身从桌上拿了一个三角杯,对崇祯说道,“皇上,你看这杯子,有几个脚?”

崇祯看了眼杯子,说道,“秦兄何意?”

秦书淮道,“杯子需有三个脚,方能站稳。所以,皇上除了朝臣、厂卫,还需要一股势力。三股势力三足鼎立,皇上您才能稳如泰山!”

崇祯若有所思,道,“你是说?”

秦书淮淡淡地吐出三个字,“江河帮!”

崇祯一惊,朝廷打造江河帮是极为机密的事情,知者甚少。他虽知道秦书淮已加入江河帮,但也不过一个普通档头,不可能知道这么机密的事情。而对于孙承宗他是很信赖的,知道自己的老师绝对不可能向秦书淮透露这个机密。

“秦兄已经知道了?”崇祯还是问道。

秦书淮点点头,“江河帮无根无萍,短短几年却发展如此之快,确是让人意外。若不是朝廷相助,草民也想不出第二个理由来了。”

崇祯轻笑一声,“秦兄不愧为当世大才,什么都瞒不过你的眼睛。”

然而眼中却闪过一丝戒备。

谁都不会喜欢看穿自己秘密的人,尤其是对于崇祯这种善于怀疑一切的皇帝而言。

秦书淮知道这点。要得到崇祯的重用,必要的装逼是要有的,但是有一个原则,那就是你不能比他聪明。伴君如伴虎,历史上有的是因为太聪明而被杀的人。

秦书淮呵呵一笑,说道,“要论大才,草民怕不如皇上。一个江河帮,上可以制约东厂,下可以渗透武林、抗衡魔教,当真是一步妙棋!此棋落地,全盘皆活!皇上不愧为当世圣主!”

这句话的重点并非对崇祯的歌功颂德,而是秦书淮主动暴露自己的“无知”。崇祯打造江河帮的目的是渗透武林、抗衡魔教不假,可并没有制约东厂之意。江河帮本就是崇祯让东厂打造的,又如何制约东厂?

可他必须这么说。如果自己事事都知道,事事都看得清楚,以崇祯的性格又怎么会对自己放心?

崇祯淡淡一笑,脸色果然稍稍好看了些,然后看着秦书淮,无比恳切地说道,“秦兄,朕殚心竭虑,只图大明中兴。无奈百官掣肘,手中几无可用之人。秦兄大才,可愿助朕一臂之力?”

秦书淮眼角一抽,心里暗道,果然来了。

这句话在别的皇帝说来或许是真心实意,但在多疑的崇祯嘴里说出来,就绝对是陷阱!如果自己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就证明自己前面说的这些都是为了自己上位做铺垫,自己的野心就暴露无遗。

秦书淮喝了口茶,轻描淡写地摇了摇头,说道,“皇上,我鬼谷一派学的是纵横之道、鬼谋之法,此道法只可用于乱世。如今大明正逢圣主,相信盛世在望,我等的任务不过是为往圣继绝学而已,绝不会参与朝堂纷争。这也是家师遗训,断不可违逆,请皇上勿怪。”

搬出家师遗训,强烈的表达自己不是说说而已。

崇祯看秦书淮的眼神又有了些变化,少了些过度做作的诚恳,却多了一分渴望。

秦书淮越是没有余地的拒绝,崇祯就越想用他。

人性本是如此!

此时的崇祯,手中真的无人可用。大明积弊重重,百官昏昏碌碌,他又如何不想找个可用之才?历史上,崇祯对于人才向来都是毫不吝啬的。别的不说,单说袁崇焕,当年老袁说五年平辽,他信了,给予他尚方宝剑,授予他独断专行之权,连袁杀毛文龙都可以忍,可见一斑。

崇祯深吸一口气,说道,“秦兄错了。盛世,不是自己降临的,而是靠朕和你这等有志之士共同开创的!朕如今夜夜难眠。朝中百官昏庸,关外后金虎视,中原民变四起,武林又蠢蠢欲动,你让朕怎么睡得着?让朕怎么谈盛世?秦兄,你与朕年纪相仿,又和朕同样满腔热血,你又怎会不懂朕?”

秦书淮看着崇祯真情流露,心中也是一震。

崇祯,并非亡国之君啊!

崇祯有些激动地说道,“秦兄,你说江河帮可以制约东厂,朕告诉你,不能。”

“皇上……”

崇祯的神情越来越复杂,继续道,“江河帮本身就出身东厂,又如何能制约?你说的三足鼎立,确实不失为权宜之计。可是在这种情况下,你让朕怎么放心让东厂干政,去制约朝臣?东厂制约朝臣,那么谁来制约东厂?你说的三足鼎立,现在缺了一足,你明白么?”

“皇上…..”

崇祯再次打断秦书淮,说道,“江河帮是朕的重要棋子,关于全局生死,绝不容有失。可东厂确实不能再做大了!朕,不仅要用江河帮制衡武林,更要让江河帮成为朕钉在东厂的铁钉!东厂风平浪静,江河帮便是朕的眼睛,盯着东厂的一举一动!东厂若生异端,江河帮便是朕的铁拳,以雷霆万钧之势扫荡一切奸佞!”

“而此大任,朕以为,非君莫属!”

秦书淮重重地吐出一口气,说了这么多,自己想要的终于来了!

以江河帮来制约东厂,以江河帮来制约武林,那么谁来制约江河帮?

从今往后,江河帮将会彻底失控!野蛮疯长!任谁都无法阻止!

待我执掌江河帮之日,便是向东厂开战之时!

总有一天,自己会以完整之身从曹化淳的手里接过东厂的大印,成为一代督公!

不是太监,又如何?

不掌司礼监,又如何?

我要的是权倾天下,我要的是长袖一挥,人头落地!我要的是剑锋所指,千军所向!我要的是大门一开,万邦来朝!

(这两章君臣对,花了我两天时间,因为主角要离间崇祯与大臣、与东厂的关系,诱导崇祯用江河帮来制约东厂,这里面需要处理好很多逻辑。书到这里,已经很明确了,主角不会做太监,只会走一条不寻常的执掌东厂之路。谢谢支持本书的每一位。我这个关联账号不能回帖,据说是等级不够,目前正在努力升级,争取早一天能回大家的发帖。但是大家的留言我都有看。真心谢谢每一位的支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