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东厂督公 > 第十七章 论策

东厂督公 第十七章 论策

作者:碑塔城主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2-09-26 12:27:51 来源:笔趣阁

既然江河帮效忠朝廷,那为何王承恩又说江河帮的操控者李大梁是崇祯亲笔圈定的钦犯?

王承恩对崇祯忠心耿耿,这点无须怀疑,江河帮又对崇祯如此重要,他应该没有理由去搞江河帮的。

这么说,王承恩要对付的,纯粹就是李大梁这个人了。

这个李大梁究竟是何方神圣?他身上究竟藏着什么样的秘密?

不论如何,这又是一场内斗!王承恩自认为所做的一切都是为崇祯好,却不知道他才是崇祯实现伟大抱负的最大绊脚石!李大梁若是被王承恩搞死了,可想而知刚刚崛起的江河帮会遭遇多大的打击。大明朝正是有太多这样自以为是的人,才最终国破君亡的!

秦书淮不由地冷笑一声,心中连连叫好!斗吧,你们不斗得天昏地暗,我怎么能有趁虚而入的机会?

但是不管谁当家,江河帮都不能倒!这是朝廷制衡武林的唯一筹码,这个筹码你王承恩不珍惜,我秦书淮珍惜!

待两人走远后,秦书淮见院子里到处都是守卫,便又在洞中呆了一会。直到这两人出了院子,园中的大部分守卫才撤去,只留下几个夜间巡逻的人。

小心翼翼地绕过巡逻的帮众,他这才出了院子。

肚子饿得紧,赶紧便来到街上,找了家不错的饭馆,想好好犒劳下自己的肚子。

虽是晚上,但饭馆里还是食客盈门,大概是这里靠近运河,有的是深夜下船来打尖吃饭的客商。

秦书淮点了三四个菜,就着米饭大吃起来,这一顿足足吃下了三大碗米饭,才感觉恢复了点体力,可见修炼易筋经对身体的消耗。

见菜还有多,便又要了壶酒,优哉游哉地喝了起来。

就在这时,忽然听到隔壁桌三位书生模样的人在大谈国事。

一个白衣书生说道,“两位兄台,今秋乡试可有把握?”

另一个青衣书生笑道,“寒窗十载,四书五经自不在话下。不过近年之策论,却是颇为头疼。不知今年策论以何为题?论辽东?论抚民?还是论吏治朝纲?”

秦书淮心里一笑,这几个考生倒有点像当年高考时押题的自己,不知道明朝的科举会考些什么?不由来了兴趣,便侧耳倾听。

白衣书生又道,“要说论辽东,如今辽东有袁督师坐镇,以坚壁固垒,避锐击惰,相机堵剿为策,辽东一线固若金汤,贼夷必不可犯中原。因此,今年若策论辽东,当以抚夷、剿夷为重点,而非辽东防务为重点了。”

青衣书生表示认可,“如今圣主在位,大明中兴,军力日强。而后金贼首自努尔哈赤死后,诸王争位,实力大损,已是强弩之末。所谓此消彼长,料想剿灭贼夷也不过是迟早的事情。若是考此策论,可以袁督师宁锦大捷入题。”

饭馆之中,听到三位书生畅论国事,不少人都津津有味地听了起来。在文官治国的明朝,书生论国往往是很受人尊敬和崇拜的事情。

门口进来一个身穿锦袍的老者,老者铁面剑眉、须髯戟张,长相十分英伟。他的身边是两个高大结识的汉子,双目都透着精光,一看就是练家子好手。

听到书生论国,老者便在墙角边找了个位置坐下,饶有兴致地听了起来。

不过没过多久,老者就眉头微皱。

除了老者,秦书淮也是眉头一皱。

看来这几个书生都和在朝的文官一样迂腐,袁崇焕只不过取得了一次宁锦大捷就把他捧上了天,就连擅杀毛文龙也被他们说成了“计除奸贼”,以为辽东局势已定,也是可笑。

君不见数月之后,己巳之变就在眼前?

穿越前秦书淮就对大明文人很有看法,现在又听到这么荒谬的所谓“论策”,加上酒精的作用,便忍不住也掺和了进来。

对三个书生说道,“三位兄台,此言差矣!”

三个书生一愣,细细打量了下秦书淮,却见他不过是个粗布衣衫的武夫打扮,顿时轻蔑地笑了起来。

青衣书生不屑地说道,“兄台怎么称呼?在下李敬臣,家师严承宽,乃是东林书院讲学,不知兄台师承哪位先生门下?”

东林书院便是东林党人的信仰圣地,也是大明读书人心中的圣地。青衣书生说自己是东林书院出来的,就好比现在人说自己是哈佛剑桥出来的。

不过大明朝之亡,起码有三分之一的原因得归在东林党人头上!

饭馆中众人一听三人来自东林书院,顿时都仰起头,用一种无比崇敬的目光看着三人。

然而秦书淮却是轻描淡写的一笑。

“在下秦书淮,只是一粗鄙武夫而已,自及不上几位兄台出身名门。不过,几位兄台的辽东策论,却实属荒谬,在下忍不住想说两句。”

青衣书生脸上闪过一丝愠色,不过马上又很有风度地一笑,说道,“哦?那兄台有何高论?”

秦书淮说道,“极为兄台说贼夷已是强弩之末?呵呵!崇祯元年二月,贼首黄台吉亲率铁骑在敖木伦击败多罗特部。九月,后金又征服察哈尔。如今蒙古多部已归顺后金,后金实力比之当年只强不弱,你们可知?”(注:明称皇太极为黄台吉)

三个书生面面相觑,要说四书五经他们倒是精通,但是说起时政,他们能知道的渠道就极为有限了,秦书淮所说的他们完全没听说过。

锦袍老者端着茶盏,听得微微点头。

秦书淮又道,“几位又说袁督师固守辽东,后金贼夷必不可过,此话不假。不过,诸位可想过,贼夷铁骑入我大明甚至攻我京畿,并非只辽东一道?”

三位书生先是微微一愣,随即又是不屑一笑。

白衣书生说道,“难不成他还能插上翅膀,绕过辽东?要是如此,怕是贼夷早这么做了。”

墙角边,锦袍老者喝了一口茶,若有所思。小厮热情地上去招呼老者,却被老者摆摆手,示意他安静。

秦书淮冷笑道,“要入京畿,又何需插上翅膀。如今黄台吉已打通蒙古察哈尔一线,只需率八旗铁骑取道蒙古,从长城防区极为薄弱的蓟镇突入关内,再攻占遵化,即可直逼京师!到时,就是袁督师班师回朝,恐怕也有所不及。”

三位书生眉头紧锁,愣了一会,忽而又大笑起来。

“这位兄台倒是有几分见地。不过你可知长城一线乃国之屏障,朝廷必然重兵把守,区区后金贼夷几万铁骑怎可轻易过关?而且即便进来,待京畿附近的几十万勤王之师赶到,岂不成瓮中捉鳖之势了?”

与三位书生不同,锦袍老者的眉头却是越锁越紧了。他细细地打量了一番秦书,眼中闪着异样的光芒。

秦书淮听到这几位书生幼稚的想法,心想此时恐怕大多数人包括崇祯此时也是这么想的吧。

酒精的作用下,秦书淮越发慷慨激昂起来。

“几十万勤王之师?我呸!你以为朝廷可堪一战的兵马还有多少?除去空饷的兵员不说,真正能战的怕只有十之一二!如今朝廷屯重兵于辽东,又用重兵应付gssxsx一带民变,届时八旗精锐一来,怕是直捣紫禁城脚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