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超星空文明 > 第六章 期刊

超星空文明 第六章 期刊

作者:永恒炽天使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2-09-26 12:11:04 来源:笔趣阁

电话的另一头,杨教授自是听出了周晨的疑问,他知道周晨误会了,于是笑着解释:“不是你想的那样,论文本身没有问题,答辩委员会也给出了相当高的评价,已经被评选为a级优秀论文了。”

只是杨教授的解释却让周晨更加疑惑,“杨教授,既然论文没问题,那遇到的状况又是什么?”

杨教授笑着说道:“是好事,具体的情况电话里说不清楚,这样吧,你先到我办公室来一趟,咱们慢慢聊。”

“哦好的,我这就过去。”

挂断电话,周晨还不明白杨教授口中的“好事”究竟指的是什么,不过既然是好事,那他应该没有烦恼的必要了。

只是这样一来,他就没法回宿舍了,于是找了个地方三下五除二将早餐吃完,周晨便朝指导老师杨教授的办公室走去。

杨教授名叫杨河信,今年65岁,原是国家天文台的一名高能天体物理学家。

现返聘在中科院大学做基础理论研究,专长为超新星爆发和黑洞理论,目前的研究方向主要是通过观测手段试图阐述宇宙线与超新星爆发之间的联系。

杨河信的办公室在物理科学学院大楼的最北边,因为是一个人拥有一间办公室,所以内部的布局比较随便。

在办公室的显眼处放有一块黑板,上面写着一串串鬼画符般的公式推导,这些密密麻麻的公式鲜少用到常见符号,在外行人看来想必与无字天书也没多大区别。

周晨赶过来的时候,杨河信还埋头桌案正对几篇论文进行修改,见周晨来了,他这才停下。摘下眼镜,一脸高兴地示意周晨随便找个地方坐下来。

周晨在杨河信底下跟了两年多,对杨河信的脾性已经非常熟悉,知道这个老头待人没什么架子,于是遂从他的意愿,在他面前找了个地方坐下。

杨河信高兴道:“小晨,我这里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关于你那篇论文……经过答辩委员会全体评委的一致表决,你那篇关于黑洞状态的论文被评为了本届硕士研究生论文中的a级优秀论文,在这里老师要先恭喜你了。”

说着,杨河信笑容洋溢地看了一眼自己的得意门生,脸上的表情显得和蔼可亲。当看到周晨没有被这个好消息冲击得忘乎所以的时候,他点点头,带着微笑道:“不过关于论文的刊登问题,委员会里却有一些分歧。”

“什么分歧?”周晨有些意外。

“是这样的,答辩委员会原本想将你的论文刊登在《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上,并同时作为学术论文推荐给《天文学报》进行刊登,不过梁致远教授那边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是中国科学院大学主办的5种学术期刊之一,属于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

在中科院大学,每年毕业季到来的时候,校方都会从众多毕业论文当中选出几篇优秀论文,将它们推荐给《学报》进行全文刊登。

相应地,这些质量过关,入围《学报》刊登名录的论文,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届毕业学生的竞争力,于学生而言,既是实力的证明,又是一件锦上添花的好事。

周晨的研究生论文被评为优秀论文,并将登上《学报》,杨河信事先就有预测,所以心底倒没有多少触动。

不过如果能够作为学术论文登上《天文学报》就不一样了,那是真正意义上的学术期刊,自己学生的论文能够登上《天文学报》,对于杨河信来说是一件值得欣慰的事情。

这时候杨河信对周晨这个学生越发觉得满意了。

《天文学报》是由中国天文学会主办,紫金山天文台承办的一份天文学术性期刊,一个季度发行一期,在国内天文界有着响当当的名头。

为保证期刊的质量,《天文学报》编委会由30位目前天文学各领域的资深教授、研究员等组成,主编则由从事天文学前沿领域研究的专家担任,同时聘请了6位熟悉天文学科内容及出版业务的专家,以协助并指导本刊的发展。

在国内天文界,《天文学报》的学术权威性是毋庸置疑的,若说在国际上《天空和望远镜》具有独一无二的权威性,那么在国内毫无疑问便是《天文学报》了。

能被《天文学报》刊登,本身是件值得肯定的事情。

“杨教授,那梁致远教授那边的意见是什么?”

《天文学报》确实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不过周晨现在更好奇梁致远教授不同于答辩委员会的意见到底是什么。

杨河信微笑地说道:“梁院长的意思是让你先不要对外发表那篇关于黑洞的论文,他建议你先修正一下,最好将答辩时你所提的关于极端克尔黑洞旋转速度与宇宙监督假设的解释更加细致化,形成一个可供参考的数学模型,一并附加到论文当中去,那应该是一个非常具有研究价值的课题!”

“另外梁院长让我转告你,如果过程中有什么不解的地方,可以直接去找他。”

“去找梁院长?”周晨微微有些惊讶。

“没错!”杨河信一脸笑容的样子。

梁致远教授是天体物理学方面的权威,虽然担任物理科学学院的副院长多年,但其依旧在研究领域独树一帜,如果能够得到他的指点,杨河信相信周晨的那篇论文,用不了多久就会大放光彩。

一篇好的论文对一个科学家,尤其是对一个即将走入社会的年轻科学家来说太重要了,说得不客气一点,或许会影响这个科学家一辈子。

五年前,物理科学学院走出了一个安峰胜,今年,杨河信十分期望周晨能成为另一个安峰胜!

“对了小晨,你的英语还可以吧。”

杨河信忽然开口问道。

周晨点了点头:“我的英语已经过了六级,专业英语方面也没有问题。”

杨河信松了一口气,笑道:“那就太好了,等你把论文修改好,再把它翻译成英文,到时候给我和梁院长看一下,由我们两个老头给你把关,争取能够通过《nature》编辑部的审核。”

周晨猛地一惊:“等等,杨教授,你刚才说的《nature》,是英国自然出版集团底下大名鼎鼎的《nature》?”

“那当然!除了英国自然出版集团底下的《nature》外,在科研工作者的眼里,还有其它《nature》吗?”杨河信肯定地回答。

周晨沉默了,一时他不知道该说什么,心里既有对两位教授对其信任的感动,同时,也仿佛打开了一扇窗户般,不禁对投稿《nature》产生了意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