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超星空文明 > 第五章 论文事件

超星空文明 第五章 论文事件

作者:永恒炽天使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2-09-26 12:11:04 来源:笔趣阁

朝阳初升,随着第一缕阳光射来,天空渐渐放亮。

中科院大学雁栖湖校区东区宿舍楼前的湖泊,此刻被照得波光粼粼。

————————————

早上八点多,空气中已然弥漫着一股淡淡的燥热气息。

因为舰队正处在维修阶段,而且这个阶段可能会持续非常久的时间,自觉无事可做的周晨昨夜就从外太空回来了,第二天起了一个大早,然后跑到食堂买早餐。走出食堂时,他非常巧合地看到李开岩正与另一个人有说有笑的走过来。

那是一个留着清爽短发的年青人,个子中等,体型偏瘦,半金属框的眼镜平添了几分儒雅气息,而令周晨感到惊讶的是,这人看着竟有些眼熟。

李开岩这时也看到了周晨,走上前道:“周晨,可算是见到你了,一个多星期不见人影,电话也打不通,还以为你被外星人捉去做实验了呢。”

周晨笑了笑,却并不急着解释,说道:“外星人捉我去有什么用,就算要捉也是捉你啊,谁叫你老是监听它们来着!”

李开岩主修的是射电天文学,平时没事的时候就爱监听来自外天空的各种信号。

这几年下来,北京天文台密云站那台28元9m天线米波综合孔径阵系统射电望远镜可没少被他鼓弄,不过听李开岩自己讲,他听到最多的还是噪声,外星人的悄悄话什么的,连影子都没有。

此时再听周晨提起,李开岩知道周晨这是在揶揄自己,于是摆摆手不再说这个话题,转尔介绍起身边的朋友。

“周晨,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我师兄安峰胜,现在在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站工作,这次回校是有个课题想要找我导师参与,这不,导师吩咐下来,让我也一并参与进去,上海那边估计是去不了了。”

嘴上虽然说着上海那边去不了了,好像挺惋惜样子,不过周晨却从他的语气中听出了几分自得。

兴隆观测站位于河北兴隆燕山腹地,主峰雾灵山的南麓,虽然比不了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不过因为设有一台国际领先地位的“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lamost)”而闻名中外。

显然,李开岩心底对自己能够与导师一起到兴隆观测站参与即将展开的课题是充满期待的。

“原来他就是安峰胜!难怪觉得有些眼熟。”

周晨惊讶地看着这个有些消瘦的年青人,脑海中立刻闪现出关于安峰胜的事迹。

安峰胜曾经参与并改进了空间站红外天文望远镜装置,使红外天文和亚毫米波天文学取得了巨大进展,被誉为中国天文界青年才俊。

要说天文界中青年才俊当然有不少,但像安峰胜那样取得非凡成就的却真没有几个,在年轻一辈的人当中,还没有谁能够与安峰胜相提并论的!

周晨记得自己读研二的时候,电视新闻里不定期就会出现安峰胜的身影!

比如:独立完成红外类星体的认证、参与并发现碳星的存在、团队观测到类星体300nm的隆起以及星系际云的氢91.2nm吸收等等。

以上这些成就哪怕只完成一件都是非常了不起的事,而安峰胜居然一股气完成了这么多!而且重要的是,安峰胜今年才30岁!而立之年便能有如此成就,实在无人能掩其锋芒。

“你好,我叫周晨。”

周晨看着眼前这个男人,稍微一阵惊讶后淡笑着伸出了一只手。

周晨从容的态度令安峰胜眼前一亮,伸出一手与周晨握了下。

“老早就听开岩师弟说过你的事迹,现在见到真人,果然名不虚传!”安峰胜笑道。

周晨笑了笑,瞥了眼李开岩说道:“安学长说的哪里话,我哪有什么事迹!比起学长来那是米粒之辉啊,连台面都还上不了。”

安峰胜摇摇头:“话不能这么说,你能在答辩时当着梁致远教授的面,立场鲜明地说出自己的观点,单凭这点我就服气了!记得当年我参加答辩的时候,梁致远教授同样问了我一个问题,当时我就没能回答上来。”

“哪里哪里,我这人就是胆子大,侥幸而已。”周晨谦虚说道。

“艺高的人胆子才会大,你的那篇论文我详细研读过,虽然我本人不是这方面专长,但论文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言之有物,加上梁致远教授亲自提问,我很好奇极端克尔黑洞的极限到底是多少。为什么它既能存在,又不会与宇宙监督假设矛盾……”

见到周晨与安峰胜谈笑风生,倒是一旁的李开岩有些失望了。

想起在导师办公室里自己第一次见到安峰胜的表现,那绝对是见到多年偶像时的失态,与此时周晨的表现一比,立刻有种恨不得锤死自己的打算。

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啊!

单凭周晨那份定性,就不是他可以比的。

“我说你们两个也聊得差不多了吧,我可是饿得快要前胸贴后背了……”

见两人越聊越起劲,李开岩一看这还得了,连忙打断了他们。

安峰胜回过神来,也意识到场合不对,笑着跟周晨道:“看来这次只能到这里了,下次有机会我们再聊。”

说着安峰胜递了一张名片过来。

周晨接下名片,一想自己好像没有印刷名片,只好手写了一个号码留给对方。安峰胜笑了笑,欣然地收入怀中。

告别了两人,周晨拎着早餐继续朝宿舍走去。

大概是临近七月的缘故,中科院大学研三的学生陆陆续续都完成了毕业答辩,走在校园中时,或多或少能够感觉到一丝丝微妙的宛如曲终人散时的冷清。

恰在这时手机响了,周晨掏出来一看,竟然是他的指导老师杨教授打来的。

“喂,杨教授?”

“周晨你现在在哪里?”

“我在3号食堂附近,正往宿舍1区走。”

“哦,是这样的,关于你那篇硕士学位论文的事,现在遇到了点状况……”

“状况?”周晨愣了一下,难道说论文哪里出现了错误,被卡住了?

可是不应该啊!那篇论文周晨花了大半年的时间去准备,之后又经蛋蛋帮忙校对,与最初的原始版本已经有了很大不同。

在周晨的心中,那篇论文绝对是够实力评上a级的优秀论文。加上答辩那日自己的良好表现,答辩委员会怎么都不该把自己的论文卡住啊!

一般来说一篇论文只要有过硬的技术含量,文字排版方面又没有问题的话,是不应该被卡住的。

排除了以上原因论文要是还被卡住,那就要考虑是不是与其他人的论文存在雷同之处了。

换句话说,论文中的观点是否为作者独立提出!论文是否有涉嫌抄袭的嫌疑!

当然,自己的论文怎么可能涉嫌抄袭!

那是周晨想都不会去想的,他这篇论文里的观点及计算公式,至少目前为止学界还没有出现过,这点他非常自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