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宋时明月 > 第1043章 言多必失

宋时明月 第1043章 言多必失

作者:赤虎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10:33 来源:笔趣阁

赵兴能告诉他吗?

香脂坊事件没有解决,再让宫里的采买现了印染坊,赵兴还不哭死去。

这座厂子就在杭州赵兴的庄园内,赵兴在杭州现收购布匹,印染后悄悄从码头运走,然后在泉州上岸,由蒲易安等一群胡商分销。这使得四彩布的来历显得扑朔迷离。

皇家派去“和买”的人连续扑空后,找到胡商头上又被挡了驾,结果到现在他们没有搞清楚四彩布的来历。不过皇宫派出的太监也不是傻子,从“和盛轩”的名字分析,他们确定这是件国产货。此外,目前世上唯有中国产丝绸,而且都集中在南方,所以从产品上分析,它也只能是国货。

王诜问个不停,赵兴只傻傻地笑。这时,返回的陈闯进门来,他一句无心之语帮赵兴解了围:“离人,听我那小子说,你在海外三年,游历了不少国家……来,跟我聊聊域外风物。”

众人露出恍然的神情——难怪,在域外游历,或许他找着了和盛轩的厂址……唯苏轼意味深长的扫了一眼赵兴。

别人不知道赵兴的能力,他可知道。赵兴在黄州就曾仔细打听毕升,打听印刷事物,尤为可疑的是,这个人以前干过“印盘子”的事情,印呀印呀,印熟练了,他往布上印字画也不足为奇。

不过,苏轼不会说破事情真相。眼前对方还有一件香脂场事件没解决,赵兴对“和买”政策有抵触,那是必然的……且让这弟子折腾去吧。

坐中的人中,一个直率而无所顾忌的声音,把众人目光又引向了手中的彩布彩绸,那人边抚摸着彩绸上的色块,边嘟囔:“好神奇的颜色,赤霞栩栩、鹅黄如春、碧蓝似海、绿如翡翠。奇异妙绝……华丽!要是能搞到这些颜料,绘在纸上,呀。那不知该是怎样的华丽。”

前几句话众人还当他是疯癫,后几句话让场中几个人跳起:“对呀,我怎没想到?”

前面说这话的是米芾,绰号“米癫子”。后面几个跳起来地人是王诜、李公麟。外加苏轼。这几个都是喜欢绘画之人,都是宋代名家。

苏轼一急就忘了掩饰,他已不由分说吩咐:“离人,快,给我弄点颜料来,就要这上面的颜色……哈哈,这颜料既能印入布中,也当能印入画中。想想。那种五色具陈的画稿,忍不住令人十指大动。”

苏轼地这番话。让人隐隐觉得这种彩布与赵兴有关,但此时酒家呈上了各色琅酒,姹紫嫣红地,让这个话题悄悄滑向了另一边。

苏轼现在也算有钱人了,赵兴每年给他分大笔红利,让他的经济状况彻底改善。他豪气横生地一推酒家的银杯,招呼小史高炎师:“炎师。取我的玻璃杯来。各位,琅酒要倒在玻璃杯中喝才算雅致。今日我们就用玻璃杯痛饮橘红柳绿”

赵兴听到玻璃这个词,惊得都要跳起来。

玻璃,宋代就有玻璃了?

确实有!苏东坡此前写过一篇《老饕赋》,其中就有两句:“引南海之玻璃,酌凉州之葡萄。”说明他喝张太原送来地葡萄酒。就喜欢用玻璃杯。

除了苏轼之外。许多宋人——包括宋徽宗在内,都曾描述过他们日常接触的玻璃器皿。这说明宋代出产玻璃,产地在南海一带。但具体在那里生产,历史没有记述。或许此人比赵兴还聪明,他狡猾地避过了“端砚待遇”。相比之下,和盛轩做的还不够。

至于宋后为何玻璃工艺消失……嗯,用蒙古人的马蹄想!

美酒盛入玻璃杯中,像一团晃动的宝石,令人爱不释手,更不欲这美景瞬间消失。但赵兴却一口饮下半杯,而后傻笑着看看在场的这些名人,忽然醺醺地跳了起来,大喊:“诸位师长,这琅酒需要调配的饮,滋味更加妙趣,来,那冰块果汁来,我给大家调制天下奇景客人们乘着醉意大声叫好,和乐楼的活计连忙跑进来帮手——实际上是在偷师,但赵兴毫不在乎,他甚至还为详尽地解释每种酒的调配比例,以及调配技巧……顺便,每位客人面前都多了杯被他讲地天花乱坠的琅酒。

赵兴是搞贸易的,与人聊天是他的强项,不一会儿,他便跟众人打成一片,顺便了解了来的强项。

全是牛人啊,李公麟且不说了;米芾、黄庭坚是除苏东坡外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书画也堪称一绝;那位小王驸马交际广泛,书画上也是个角色,可惜作品没有流传,只留下一堆名声……

一个也不能放过!

赵兴先拉着李公麟聊,这位擅长的是白描手段,白描艺术恰好可以运用到素色白布上。他舔着脸求对方为他完成几幅画。

李公麟约略听说过赵兴的运营手段。对他来说,一幅字画无论卖多么昂贵地价钱,坐吃山空总有花完的一天,酒醉地他无所顾忌了,他端着酒杯吼道:“小离人,凭啥……凭啥你与子瞻兄赌,不与我赌,我们也来赌过,我赢了,交给你几幅书画,你替我运营生利!”

“行——我们不是刚赌完么。你赢了,来,签下这契约,今后你只管拿画来,每月一付,可不能少”,赵兴乐呵呵地。李公麟签完契约,朦朦胧胧觉自己好像忘了点什么,想了半天,他才想起:啥?这厮啥时间把契约都备好了?我是不是错了?

恍惚中,他听到赵兴在于米芾交谈:“当然……这费用叫做有偿使用费,度量方法如下:我每印一幅你的字画,就付给你付一笔费用……费用多寡,就按货值的一成折算。比如说:货价是一丈十文,那每丈就有你一文……如何?”

李公麟模糊地看到,在赵兴唠叨的同时,米芾已醉醺醺抓起笔,在纸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等他一签完,赵兴解释地话戛然而止,他闪电般抓起对方地手。沾一沾印泥,在纸上按下了手印。

李公麟疑惑地抬起自己的手,现自己手上,不知什么时候也多了团印泥地痕迹。他地头有点懵,感觉看不清手指有几根,思绪迟钝,只记起几个字:好酒……甜丝丝,醉人。

朦胧中,李公麟看到赵兴甩下米芾,冲下一个人去了,他身上仿佛有无穷无尽的契约纸,这时的赵兴手上又出现了新契约。米芾还在赵兴身后地嘟囔:“印。你说印……别走。哈哈。这么说,我的颜料有着落了,离人啊,回头把颜料送到我府上。”

赵兴摇摇头:“米公,这颜料是印布的,与画在纸上的颜料截然不同,它是一种油墨。而不是一种水墨……”

米芾不理那些,他不依不饶地说:“汝既能配出油墨。定能配出水墨,我要水墨,我就要水墨。子瞻,别让你地弟子欺负我,你做主……”

小王驸马心里还想着宫里的高太后。这位驸马爷风流成性。因为冷落了蜀国郡主,使郡主抑郁而死。所以很不受皇家待见。他正想做点努力缓和关系,他心中藏着事,一直没让赵兴多灌酒,现在他是清醒的,急忙插嘴说:“什么,和盛轩竟实是你的产业?”

赵兴一拱手:“不敢,不敢,这只是家中老妻游戏之作,每年也就出产那么百十匹,怎敢让官家知道?况且……”

赵兴简单的介绍了一下香脂厂的遭遇,表达了自己渴望寻找包拯一类人物的期望。小王驸马为难的皱皱眉,马上又问:“你打算如何处理?”

“其实,我不打算要钱了,官家能看上我的东西,那是我地荣幸,只愿官家确定和买数目,不要让各地转运司层层加码,我愿一个钱不要,全部奉送。”

我不要钱,各级官员就无法乱增数目,现在我哭着喊着,求你免费拿走我的产品,应该不是罪过吧?

算罪过!小王驸马脸色郑重:“官家和买……本朝还没有强买强卖的,离人不要开了这个先例。”

“那就一个铜板,我只要一个铜板”,一个铜板,看那些贪官怎么扣取过手费?

“大不敬!”小王驸马变色。

这也算罪过?而且是这时代最严重的罪过?

赵兴赶紧闭上了嘴。

好不容易啊!在这个时代,这是他说话最多的一次,竟然不小心犯下了最严重的罪行——向皇家索要一个铜板,蔑视了皇权。

苏轼赶紧出来打圆场:“这样吧,比照端砚处理,宫中和买的钱照样付下,责令各级官员不得随意添加和买数量。”

小王驸马指了指那些四彩布:“也包括这些?”

赵兴摇头:“可惜,这些印布地颜料配制不易,有些颜色需要到大海的另一端,阿非利亚大6购买,一来一回需要三年。所以,布匹地产量有限……”

这是说谎,实际上赵兴是想控制和买的数量,等到数量确定下来,他便可以借口非洲的商路通了,随时扩大生产。也可借用海路中断的理由,随时停止生产。

“每年能有一百匹吧?”小王驸马确认:“我看这里就有四十多匹呐,如果你每年能产一百匹,我就让宫中和买数量定在二十匹。”

“多谢驸马”,赵兴拱手。

见到气氛缓和下来,黄庭坚有意转移话题,谈起苏轼的字画:“我听说韩宗儒为人贪得无厌,每得到恩师地一幅字,便到殿帅姚麟那里换取羊肉。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字被世人戏称为换鹅字;今,恩师地书法可以称为换羊书了。”

众人皆大笑。

宋代重文轻武,殿帅姚麟是武官,文臣不愿与他交往,可他偏偏喜欢苏东坡的字画,所以,就拜托苏东坡的朋友韩宗儒,言明韩宗儒每拿来一幅苏东坡字迹,哪怕只有一个字。也付给他一条羊腿。

宋代不吃猪肉,以羊为主要肉食,所以黄州的猪肉才卖不出去。这才有了苏东坡的广告诗“黄州好猪肉”,以及东坡肉的明。

韩宗儒比较嘴馋,每隔几天想吃肉了,就给苏东坡去封信。上面写一些不知所谓的问候,然后换取苏轼地回信,苏东坡为人诚恳,每信必回,结果韩宗儒大饱口福。

就在这时,那厮的馋瘾又犯了,他的家仆叩门拿了一张名帖递给苏东坡,信中询问某字出于何典。

家仆地到来引得众人大笑,看到此人仍在等待回信。众人又笑了。苏东坡忍住笑意,口头回复了韩宗儒家仆,众人三笑。

家仆莫名其妙,很不好意思的告辞,米芾这时想起与赵兴的约定,大笑着说:“学士的字岂止换一条羊腿,交给离人。他至少能赚回一船羊腿。”

这时,大家已经清楚了四彩布与赵兴地关系。纷纷与赵兴做口头约定,可这些人的字拿出去,虽然换不来一只羊腿,鸡腿总可以。赵兴连忙拉着对方要求对方写下契约文书……这些文书个个都值钱,满世界除了赵兴谁能把这些名人一网打尽。让他们亲笔签名书写契约。

契约很严谨。见到赵兴这样认真的做事态度,又预测到印染行业的展前景。这些人当中,家境富裕的还要纷纷投资。赵兴来不拒,全让他们书写文书。

财了,苏、黄、米回头再找蔡京题一幅字,北宋四大家一网打尽……张择端还有一个画了清明上河图的张择端,不知道对方是否完成了清明上河图,这幅历史巨著。

赵兴刚才说错了话,他不敢多言,虽然心如猫抓,但还是忍了下来。

正聊着,韩宗儒的家仆又来了,这次他的书信是询问苏东坡一过去的词。这一举动依旧引起一片哄堂大笑,苏东坡直接吩咐小史高炎师领这位仆人前去街市,买一本自己地诗集让韩宗儒自己查阅。

然而,不久,小厮又跑来了,再度递上韩宗儒的一张纸条,苏轼沉吟半晌,依旧不写字,他很从容地跟那位仆人说:“告诉你家主人,本官今天不杀羊。”

众人狂笑。

仆人很尴尬,才要走开,赵兴唤住了对方,轻轻地劝解苏轼:“老师,今天还是杀只羊吧。”

在哄堂大笑中,苏东坡考虑了一下,看在赵兴的面上,挥毫写下:“本官今天权杀一羊。”

文人们都把那种嘲笑当作风雅,大家继续谈论起那些笑话,赵兴起身亲送仆人出门,往对方手里塞了一锭银子,而后淡淡吩咐:“儒人纵酒长歌那是他们的本性使然,这不是在嘲笑你,也不是嘲笑你家主人。拿了这锭银子,买几碗酒解解渴,回去给你家主人好好说。”

赵兴是什么人,现在他牵了仆人的手,虽然表情淡淡,但手里的银子是真货,仆人明白赵兴的意思,立刻感动地猛作保证。

诗人的狂狷也许不适合赵兴,送走这位仆人后,他没有反身走回厅堂,而是走向后院。那里,几位女眷另开一席,正低声交谈,看到赵兴走来,王夫人连忙领着苏迨站起向赵兴行礼,感谢对方送来地礼物。

苏过跟上次赵兴见苏迨时差不多大小,但他显得比苏迨老成,不用人吩咐就向赵兴行了个礼,感谢他带来的礼物。苏遁一见赵兴连忙嚷嚷着“抱抱”,但朝云不肯罢手,紧紧地搂着孩子,并向赵兴递来歉意的目光。

后院的廊檐下,另外设一席招待男客,坐座的是陈公川,下坐地是不知从哪里找来地陪客。陈公川的妹妹陈伊伊坐在女客席上,似乎话不多,看到赵兴过来,露出乞求地目光。而程阿珠则向赵兴展露一个笑颜,低头照顾苏遁。

王夫人与赵兴闲聊几句,便安排对方的住宿:“叔叔住客房吧,我们客房还空着,少游也来在那里,马上要春闱了,叔叔住这儿,恰好让少游多指点一下春闱的事。”

赵兴点头:“夫人别对我客气,我住上三两日即可——老师主持春闱,学生总要避嫌。科举出题前,我会在附近租下一个院落,这几日且让遁儿熟悉一下新居,等他安神了,阿珠和我就搬走。”

朝云赶紧起身:“谢过叔叔!”

大厅里的宴席已开始尽欢而散——开玩笑,都叫赵兴灌得大醉,能不散席吗?

当晚,小王驸马王诜出了苏轼的房子,直接到东华门递牌子求见,他告知高太后赵兴的遭遇,高太后心中垂怜,下旨追究,并要求各地官员不得随意增加“和买”数额。

此外,朝廷打算减少中间环节——采用“端砚待遇”,专门针对黄州物产设立一个“务”,划拨银钱与上交贡物都直接通过“黄州供奉局”专递内库……

“再恩赏他们一个官吧”,高太后沉吟着回答:“你说那个黄州举子身材雄壮?”

“不是雄壮,是巨壮”,小王驸马解释:“那人身材高大的罕见……”

高太后饶有兴趣地听小王驸马介绍,频频点头:“什么,他要参加今年恩科?……啊,就是人生若只如初见的赵离人……是苏子瞻的门生?……诗酒之赌?好有趣的人物,哀家回头定要见识下此人的才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