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黑科技图书馆 > 第一百四十二章 迁移(求订阅!)

黑科技图书馆 第一百四十二章 迁移(求订阅!)

作者:吾谁与归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3-04-20 16:09:18 来源:笔趣阁

人们铭记着比萨斜塔上伽利略挑战上帝的壮举,却忽视了他在神权下瑟瑟发抖的现实。

而这个全息投影不断播放着伽利略的晚年落魄的生涯,躺在躺椅上,与助手和学生谈论着一个个的话题,指着天上的行星描绘着一个个公式,诉说着人世间被上帝隐瞒的真相。

“在文艺复兴的浪潮下,把意大利送上了世界科学的巅峰!而1633年的审判无疑把意大利所有的科研都打入了谷底,他们在最困难的环境下进行着科研上的前进。但是挡不住第二个世界科研中心的崛起。”

“17世纪初,随着英国皇家学会的成立,学会凝聚了一批又一批的科学家,我们耳熟能详的牛顿、胡克、波义耳以外,后来的代为、卡文帝许、道尔顿、法拉第、托马斯·杨都是世界首屈一指的大科学家。而瓦特改良了蒸汽机引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更是缔造了一个日不落帝国,英联邦。”

“随着牛顿在1727年死去,英国的世界科学中心的地位极具衰弱,遭到了第三个世界科技中心的挑战。”

伴随着他话的是不断出现的是这些人物的成就,包括著名的牛顿的三大定律的公式、牛顿的微积分总结、牛顿对光学的贡献。他站在阳光下,通过三棱镜折射出了七色光芒。这是著名的色散实验,而这个实验在第一次波粒战争中,将波动说送上了断头台,让微粒说占领了物理界的主流!

那个时候牛顿已经成为了一个神话人物,没人敢质疑他的结论,他的《光学》发布之前,他就已经出版了《数学原理》,已经建立了完善的力学体系。

他那个时候,已经是国会议员、造币局局长、皇家学会主席。仅凭这三项身份,足以奠定他的话语权!当然他利用职权打击他认为的敌人胡克的事情,也从来没人提起。

“18世纪法国发生了启蒙运动,启蒙思想家宣扬的天赋人权、三权分立、自由、博爱、平等、皿煮的思想,出现了一大批科学家,这些科学家带着法国走上了世界科学中心的位置!但是奇怪的是,他们没有超过英国的经济。在他们沉浸在院式科研之中不可自拔,不注重转化科研成果,不注重利用。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的时候,他们理所应当的衰败了。”

法国那段时间的伟人很多,但是在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寥寥无几,这与他们封闭的科研环境有关,闷在罐子里的科研,终究不能发酵出美酒。

“1918年,是一个重要的时间线,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失败,签订了屈辱的《凡尔赛条约》,失去了14%的国土,10%的人口,全部的海外殖民地和75%的铁矿石,还有超过1半以上的国内各项资源。悬而未决的战争赔款上限,如同一把利剑一样,悬在德国人的心头之上!政权的变迁,如同吃饭一样快捷。”

“这个时候的德国,大学实验资源紧缺,教授工资不足以养家糊口,1919年到1925年的275个科学会议中,有165次没有邀请德国。”

“尽管如此苛刻的环境之下,他们诞生了奥本海默,世界原子弹之父。诞生了爱因斯坦量子力学的奠基人,奇迹之年的缔造者,世界科学教父的称号。诞生了欧姆、高斯等等知名的人物!”

“很可惜的是,奥本海默和爱因斯坦归了美国,大批科学家出逃,抽走了德国科学中心的最后一丝生机。”

全息投影屏上不断闪过的是那些战争时候,离开的德国科学家,人种歧视和战争动员让科学家不得不离开这里。数千名科学家选择离开,战后,更是被瓜分的干干净净。

“第五次世界科学中心在大洋彼岸的美利坚合众国,财大气粗是他们的名词。”朱诚浅浅的提了一句,从二战之后,资本控制的美国科研事业,也只有在与苏维埃两极争霸的时候,表现异常亮眼,生生用钱把苏维埃给拖垮了。之后也是变成了资本的工具。

“那么今天,在这里,你们问我想要干什么啊!这个问题问的好啊!”

“我又是出钱,又是出力,目的何在?2亿美元砸在了生物学上,还有更多的钱会源源不断的投入这个学科,太赫兹大能量辐射源前景更是广阔,我图什么?就是为了建一个新的世界科学中心啊!”

朱诚的背后出现了一个蓝图,这是做的盘龙山航空研究院的沙盘地图。

“这里我们将落成航空研究院!这里我们将落成生物研究中心!这里我们建造大型强粒子对撞机!这里我们将建造全世界最大的射电望远镜!这里我们将拥有一个全世界最大的天文台!这里我们将创办一所大学,硕士博士生学院!”

“我们将会把世界科学中心的称号,从新拿回来,那是属于中国人的荣光!科锐科学中心,已经动工了。”

朱诚对这个五次世界科学中心迁移论最不满的地方,就是漏掉了中国古文明对科学的促进作用!但那是过去!从今天起!随着科锐的不断起飞,随着科锐的科学中心落成!这个荣光将再次回到中国人的肩膀上!

“你们觉得这个回答如何?”

朱诚问了一遍台下的记者,而那个来自于路透社的学者脖颈冒汗的看着朱诚,他简简单单的提问,早就准备好的后续发问,但在这个恢宏的目标前,如此渺小。

“这个过程,困难重重。但是还是那句话,只要我还活着!即使荆棘铺满路,我也会走完。”朱诚的话随着那个科锐科学中心的大字,一阵阵的传递给了在场所有的人,和所有在电脑、手机、智眼中观看直播的人。

“这个可是泼天的大新闻啊!这个科锐终于暴露了自己的野心!这个朱诚的目标果然不是一个世界首富那么简单啊!”

“我的个乖乖!这是要干嘛……”

“快!快扶我起来!我怕我长跪不起啊!这个目标实在是…无话可说。”

“牛!我的评价只有一个字。我不知道还能说什么。”

……

这个评论自然在朱诚的智眼显示器上刷屏,朱诚笑了笑,一个科学中心就能把你们镇住吗?那他接下来的动作,岂不是要把这帮人吓住?

“我们科锐的试点将在山城展开,欢迎各位前来山城蹭网,全城免费!当然了!更欢迎世界各地的朋友来到这里做科研,我们欢迎任何肤色,任何人种前来就学。相关的专利申请等条例,也在科学中心落成那一天公布。与世界各位顶尖学者共聚一堂,是我毕生最大的愿望。”

朱诚鞠了一躬,谢幕了这次的新闻发布会,实在是记者们被他的雄心壮志给惊吓到,这群无冕之王也只能老老实实在记下会议记录。

他下台的时候,赵灵等在旁边,看着朱诚,满眼的奇怪。

“你这是在回答我昨天的问题吗?这个雄心目标闷在心里就好。为什么要说出来呢?”

闷声发大财的道理朱诚明白,可是科研这个圈子就是这样!是一个怪圈,越好则是越好!而且随着国内科研水平的提高,这个转移的论点越来越多,他再不抛出这个概念,就会被上海全球科创中心抢了去。

世界科学中心是什么?如果某个国家在某一时间占同期世界总数的25%以上,这个国家就可以称之为“世界科学中心”,而思想解放、文化包容和制度支撑是科学中心转移的最大公约数。

而国内做的最好的就是制度支撑!

国内的学术论文和成果的比重,同期已然超过了25%,虽然在美国高达46%的数字面前相形见绌,但是,随着国内科研从落后到成为世界第二!这个步伐稳定而坚持的前进着!

而做到这一切只用了30年的时间,这样速度,十分惊人和恐怖!

“科研圈是个怪圈,你不喊出来,都在实验室闷头做实验,谁知道你这么厉害了?所以咯,只能由我喊他们看看我们科锐,说不定能网住一些大鱼。”

这个圈子宅的让人可怕,宅在实验室里一辈子的大有人在。他大喊一嗓子,目的就是笼络人才。让朱诚无法预料的就是这些国际记者的报道了,特别是美国最大电视台对朱诚这个观点从里到外批评了个遍。

“世界科学中心确实在不断的迁移,当然,怎么样的迁移,也不会看上还处于荒漠地带的东亚,那里贫瘠而缺乏营养。他在世界所有人面前,讲了一个不是很好笑的笑话。”

电视上的评论员肆无忌惮的点评着朱诚的演讲,他看到这条评论的时候,一阵嘀咕。

这个家伙难道看不到科锐不断成长的趋势和对世界带来的改变吗?这样冷嘲热讽只是一种智商低下的表现。脑子是个好东西啊,可惜有的人没有。

朱诚感慨了一句。继续研读自己的量子史话。这才是他重点的工作。天不遂人愿,他的读书还没有开始两分钟,就被打断,是边锋的通讯请求。

“你交给我的第二项任务完成了。”

ps:牛顿胡克之争发送到群共享了。奥本海默的父亲是德国人,而奥本海默出生在纽约,但是在德国读研究生,一致认为是德国的培养让他成为了原子弹之父。不要乱喷。本段不收费。(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