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黑科技图书馆 > 第一百四十一章 世界科学中心

黑科技图书馆 第一百四十一章 世界科学中心

作者:吾谁与归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3-04-20 16:09:18 来源:笔趣阁

关于太赫兹通讯设备的新闻发布会,整个山城都在议论,他们已经享受了将近半年的免费的、高速的wifi,而山城的那座人间最高塔,从来没有解释过这一现象,直到太赫兹设备出现的时候,他们才了然自己的智眼,为什么网速那么快!

当太赫兹设备要召开新闻发布会的时候,无数记者蜂拥而至的报名,相对于传统发布会的流程,朱诚的发布会,无疑要简单一些。

他不需要组织客服部给他的目标进行狂轰滥炸,电话、短信、登门拜访诸如此类的方法进行邀请,同样,他的新闻发布会报名的人络绎不绝,而筛选名单成为了客服部重中之重的工作,而不是打电话。

名单快速确认,标准的邀请函发出,而山城电视台也会在第一时间直播现场。

举办发布会的地点,就在双子座大厦一楼的会议室,层高4米,800座的大型会议室。而这个会议室更是集合了科锐所有的高科技产物。

全息投影仪、全息摄影机、大型投影屏、智能灯光等等一系列的物品,当然这些产物在科锐即将发布的太赫兹通讯的面前,相形见绌。

所有被确认的名单,在等待着今天的主角登场,朱诚已经离开他们的视线长达6个月之久,而这段时间,虽然有着智眼横扫全球,10号弹头的出货越来越多,个人飞行背包成为高端人群的新玩具。但大家依旧觉得科锐沉浸的时间,太久太久了!

灯光一暗会议台的灯光打在了角落里,朱诚缓缓的走到台上,这个时候,面对仅仅八百人他没有一点点紧张,说不出的写意与轻松。

“大家好,我是朱诚。”

他的话音刚落,整个会场爆发出了热烈的掌声!这是在庆贺他们曾经的黑科技王者归来!

“我们今天要发布的产品名为太赫兹大能量辐射源,相信各位无冕之王来到这个现场之前,早就做过了无数的资料,到那时我们还是要不厌其烦的再次诉说他的伟大。”

“我们的通讯是怎么样的呢?在古代我们击鼓传声、烽火狼烟传递军情、驿站驿马传递文书、飞鸽传信、亲友捎带等等一系列的方法,传递着信息。”

“我们来看看近代的通讯,而最早的电磁波通讯名为电报,嘀嘀嘀的电报声是现在影视作品烘托年代气氛的重要工具,人类终于掌握了一种远距离传递和交换信息的手段。这起源于1838年塞缪尔-莫尔斯发明的有线电报。第二个我们要看到的是有线电话,这源于贝尔实验室。”

“贝尔的电话机在1876年在爱迪生手里改进,利用声音对空气的复合震动,通过炭精送话器,使炭精的密合程度改变,即电阻的大小随声音的变化而变化,使整个电话回路中产生变化的电流,这种随声音变化而变化的电流通过电话线路,在受话器产生电磁感应还原成声音振动。这一原理延续至今。”

“我们利用电磁波家族之一的微波,翻山越岭的建设着中继站。又发射了三颗同步卫星,让地球的任何一个角落可以实现即时通讯。”

“21世纪的今天,全世界已经铺设的电话通信电缆已经超过百万千米!这个长度相当于地球到月亮距离的三倍!如果计算电缆芯线的长度,将超过地球到太阳的距离。”

“而今天,我们带来了打开通讯世界的新大门的钥匙,太赫兹。这种电磁波以其拥有的独特频率,携带着超过我们想象力的冲击,进入我们的世界。让我们一起进入太赫兹通讯时代!”

朱诚进行了开场预热之后,开始准备他的继续介绍,而新闻发布会的现场气氛还算浓烈,对于太赫兹的基本信息,参会的人都多少了解了一点。

“因为太赫兹独特的频段,比微波通讯高出了1到4个数量级,可以提供10gb/s的无线传输速率,比当前超快带技术快几百倍甚至上千倍,波束更窄!方向性更好!具有更强的穿透沙尘烟雾的能力!这都是太赫兹频段所具有的独特魅力!”

“现在人们对网络的需求越来越高,今天,我们的主干网上,通过光纤化,密集波分复用等方案在快速的扩容,力图通过全光路由突破电路由器点来的带宽屏障,而接入网扩容,一种解决方案自然是光纤化,光纤接入的技术不是问题,但是收到了安装、维护成本的限制!”

“今天!科锐提出了行的解决办法,实现网络扩容!无线接入!成本低、覆盖广,对于一些偏远的地区相比光纤化,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毕竟基建人员翻山越岭建设光缆和建一个中继站相比,后者更容易实现。”

“带宽越大,需要的载波频率也就越高。根据摩尔定律的增长速度,我们现在无线电通讯的载波已经进入了thz波谱的范围。而今天,科锐拿出了切实可行的太赫兹通讯设备,这一整套的设备!将是通讯领域划时代的钥匙!”

一个巨大的全息投影出现在他的背后,即使是记者,这种专业性极强的产品,在他们眼中,也是天书一样,根本看不懂他的内容。

朱诚也没有兴趣去解释,这个设备包括了发射子系统、接受子系统、双工器和天线接入端口、捕获、跟踪和瞄准子系统、辅助功能子系统构成,启动通讯子系统,建立通讯链路,完成数据传输,而辅助系统通过遥测遥控模块建立通讯系统的指令和相关参数,控制thz通讯终端工作模式。

这一套理论讲出来,或许下面的记者们都会睡着了,所以他还是决定将介绍这个结构的介绍去掉,他决定说点感兴趣的东西。

“在今天太赫兹的市场份额高达5.21万亿美元!这个数字正在以每年37%的速度快速增长,我相信科锐会在里面占据很大的市场份额,一如当初智眼在全息眼镜的市场份额一样!”

他有太多太多的东西想要诉说,可是台下的记者们显然不想了解这些。他觉得还是建一个太赫兹的专题网站,将专业留给专业人士吧。

稍微整理了下思绪,准备应对接下来的记者提问,这种新闻发布会的大头,集中来到科锐的记者身上。

“朱诚先生,请问您消失的6个月去了哪里?科锐井喷式的高新科技在这六个月停滞了。我是来自东方卫视的特约记者。“

“大家以为我江郎才尽了吗?并不是这样,恰恰相反,我这六个月一直在研究太赫兹通讯,这对我们的未来意义重大!”

朱诚早就准备好了这个答案。

“朱诚先生,我是路透社的记者,请问先生,您先后在生物学投入了大笔的资金,又在科锐的产业圈添加了生物这一个产业链,随后又公布了与中航航院的联合建立研究院,昨天又利用大能量太赫兹辐射源与上百家试验所、研究院达成了人才交流、专业培训的合作,请问先生您这么多的步骤,您到底是为了什么?”

一个棕黄色头发的记者举手提问,这个问题已经被张有林提出,又被赵灵问了一句。朱诚都没有回答,而这个问题也是无数关注科锐的人的疑惑,科锐到底想干什么!或者说朱诚到底想干什么!

朱诚整理一下思路,准备正面回答,他早就准备好了底稿,即使记者没有提问,他也会提出!

“如果,我们漫步在17世纪以前,我们会发现那是一个神权、教会统治的年代,那个时候,教会的力量仍然阻碍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天空立法者开普勒,近代力学基础奠基人伽利略就处于那个黑暗的时代。肆意的散发着自己的光芒!因此意大利成为了世界科学中心。”

而朱诚的身后也出现了伽利略的全息投影,他手中的鹅毛笔在羊皮卷做着笔记,手中的可以“将苍蝇变得和母鸡一样大”的显微镜在他身边转动。

“1633年,年近七旬而又体弱多病的伽利略被迫在寒冬季节抱病前往罗马,在严刑威胁下被审讯了三次,根本不容审辩。几经折磨,终于在1633年6月22日在圣玛丽亚修女院的大厅中,由10名枢机主教联席宣判,主要罪名是违背1616年禁令和教义。”

这个大厅同样出现在了朱诚的背后,高度还原了那段审判。

高举着的书籍,挥洒的圣水,咏叹调的宣判声,猎猎作响的长袍,伽利略身影的悲怆,艰难的跪在冰冷的石板上,在教廷写好的“悔过书”上签字,活灵活现的出现在了所有人的面前。

“1637年,双目失明。1639年收了最后一名学生维维亚尼,直到1942年1月份去世的时候,他依旧在从事着科学研究,和几个学生还有朋友讨论着设计机械钟、碰撞理论、月球的天平动、大气压下矿井水柱高度等等内容,终于在8号合眼。草草下葬。”(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