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国崛起1900 > 第一百四十七节 寸步不让

大国崛起1900 第一百四十七节 寸步不让

作者:狂人阿Q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50:30 来源:笔趣阁

“大人,朝廷说,日本人要沾点便宜,就给他们沾点,引起外交冲突就不好了。”

朝廷的态度一如既往的息事宁人。

“这次不行,告诉朝廷,铁路的事情,让日本人来跟我慢慢谈。坚持这是商业行为,日本人如果需要优惠,也必须以商业的形式进行。”

杨潮对张念说道。

日本确实损失惨重。

甲午战争后,日本得到了大批战争赔款,但最重要的是,掐灭了中国的工业发展,他们独占东方的资源,工业开始飞速发展,开始了一波工业高chao,之后五年时间,日本人基本上走完了工业革命。

但是日本国小,工业规模小,农民还是占一半以上的人口,工业革命非常的不彻底,这是因为日本工业过早的财团化了,限制了竞争。

于是1900年就产生了经济危机,八国联军之后,日本开启了一轮军事扩张,大量的军工企业带动走出了经济危机,日俄战争虽然花费巨大,但是也给日本制造业企业提供了大量的机会,借来的三十亿日元,绝大多数都落入了国内的各个财团旗下的工厂。

因此日俄战争虽然花费巨大,战后日本人又开始了一轮新的经济扩张,因为财阀赚到了巨额利润有了投资的资本。

可是跟原本的历史不一样的是,这次日俄战争,日本人花费更多,但是收获却更少,只得到了一个朝鲜,没有瓜分半个东北,而且战争拖延了几个月,日本的企业刚刚完成扩展,突然就被从美国来的经济危机冲击。

美国是日本纺织业最大的市场,美国经济危机之下,日本最大的出口业先受到冲击,工厂开始倒闭,工人开始失业。随之而来的是,日本的税收顿减,税收减少了,可是债务没少,这才是最要命的东西。

日本在日俄战争中欠下巨额债务,每年的利息就高达一亿多两白银,显然不可能从税收中抽走这些资金,日本人的方式是借新债还旧债,可是经济危机影响下的美国,根本没人认购债券,日本人没有了融资渠道,只能从税收中支付利息,而经济危机之下,税收是大规模缩减的,税收缩减,支出反而要增加,从民间到政府的压力都很大。

日本人是不可能宣布政府破产的,他们可不敢让欧美债主接管他们的政府,所以只能想尽办法解决经济危机。

而中国市场随着铁路的发展,正在一步一步连城一个整体,市场是慢慢扩张的,潜力更是巨大,日本人看重中国市场不是一天两天了,可是杨潮进行的铁路优惠,让扩张的市场,主要被中国企业占据。

这让经济危机中的日本人难以接受,甚至不惜以武力威胁,当然他们也有借机分散国内注意的企图,就算真的打一场战争,也是解决经济危机的方法,日本人还真不惜打一仗呢。

但清政府害怕啊,康梁集团这两年忙着政争和维新,已经出台了不少新的政策,满心以为他们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哪里敢让日本人打断他们,所以让杨潮息事宁人。

“日本工业需要市场,中国工业就不需要了吗?”

杨潮显然不打算息事宁人,这次是不能妥协的,经济危机虽然没有影响到中国,但同时也证明了一件事,日本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中国还是一个农业经济状态,不受经济危机影响,那是因为你根本就跟世界经济的联系不够紧密。

而且何止是日本,这次危机波及到了许多国家,德、英、法都在竭力向自己的殖民地倾销商品。

这次危机甚至加剧了英德、法德之间的矛盾,孕育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种子。

关键不是日本,一旦向日本妥协了,英美德这些野狼就会一起扑上来撕咬,中国工业现在小胳膊小腿的,哪里经受得起。

“李思第我们的报纸如何了?”

杨潮立刻喊来李思第,李思第这段时间正在忙着应对一群民族资本家,这些资本家也被这场金融危机吓坏了,一时间棉花涨价,棉纱价格却大跌,价格倒挂之下,一个个开始赔钱了。

赔钱不是问题,问题是资金链断了,杨潮让李思第从银行中提出三千万专款,用来给这些资本家发放无息贷款,让他们度过这段艰难的岁月,日本那些财阀有政府出面支持,中国这些企业只能靠杨潮了。

“大人,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

“那就尽快印刷出来,以我的名义不妥。问一下张謇敢不敢担责任,要是敢就用他的名义,把这篇文章发出去。”

杨潮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分析国货发展对国家的意义,号召华人用国货。

这年头国民,那还真是很有激情的,说不用日货就不用日货,起码短时间内,可以让日本商品滞销好几成以上。

杨潮觉得经济危机对日本工业的打击还不够,他不但不让日本分享中国市场,还要让日本人的困难加重一点。

历史上这次危机,一直让日本经济停滞了三年,一直到世界大战爆发,日本人才缓过劲来,工业发展,也是竞争,往往一个地区就只有一个国家先完成工业化。

这就好比北京发展强大的时候,周边的廊坊和河北城市,几乎被吸干,因为北京吸纳了所有的资金、人才,形成了一个资本和人才的黑洞,周边根本得不到机会,只能等到北京发展起来后,然后才会辐射他们。

幸好跟日本不是一个国家,因此中国封闭起来还是有机会的。

那么岂能拱手打开自己的宝藏,让日本人随意攫取,变成日本工业的养分。

张謇很快同意用他的名字,张謇的号召力还是很强的,尤其是在江南一带。

结果百姓还没有开始行动,上海等地的商人先行动起来,开始停止采购日货。

日本商品在不到十天之内,就退订、终止了三成订单。

“对了,就要这么干嘛,得拧成一股绳!”

看到这个效果,杨潮不由欣喜。

“接着发,让名流都发一篇文章,张謇后不是还有荣氏兄弟这样的。还有席家那样的大买办吗,他们主要靠的是西方人,不是日本人。让这些买办联合起来抵制,他们的能量大的超乎想象。”

杨潮可是知道,发展到了现在,很多买办其实已经可以制衡洋人洋行了,很多行业进入上海,不经过这些买办的手,那是发展不起来的,比如席家一家就代理了美英法德日等国最大的银行业务,不通过席家,这些银行在上海都无法立足。

“开战?现在是和谐社会,不要睁口闭口的就是战争了,军事了,说的多了,会影响日本的国际形象的,被人当成野蛮人就不好了。”

面对歇斯底里的日本领事,杨潮从容淡定,甚至显得有些心虚,就跟一般的中国官员一样,没有什么底气。

日本领事川口鹤之助只是书记员,代理领事职务,他还很年轻,还不到三十岁,因此他有急迫的上进心,做事勤勤恳恳,十分严肃认真,这是一个民族处在上升期的表现,后世的中国人也这样,没事可以批评一下欧洲人懒惰,而这时代欧洲人整天说中国人懒惰。

这个日本领事,暂时负责跟杨潮谈判。

“你们禁止大日本商品进口,大大影响了大日本帝国的利益,你们要为此付出代价。你们还在国内制造反日舆论,这更是对大日本帝国严重的冒犯行为,你们必须为此道歉。”

川口用拗口的山东话,两个字,两个字的蹦着。

“川口,大家都是文明人,说话可是要负责的。我们哪里禁止日本商品进口了,我想你比我更了解烟台的进出口贸易情况。今年的进口额是3400万余两,其中进口2300万余两,出口1000万两。”

“烟台工业品主要以纺织品进口为主,而日本棉纱保持绝对优势地位,去年日纱的进口量占烟台棉纱进口的80%。本色布177362反(一反=10.6米)比前年增加了11643余反,细坯布344870反,比前年增加了11643反,棉斜纹布77734反,比前年增加了5000反,牛仔斜纹布81382反,多了6620反,标布93598反,减少了11166反。日本棉布21849码,比前年减少了7700码。棉缩5620反,较前年减少了900码;手帕40307打,较前年减少了23578打,其中日本产14569打;棉纱49481担,较前年增加了14401担,其中日本产39000担,较前年增加了14000担……”

杨潮张嘴就念出了一大堆数据,记忆数据报表这是他的强项。

川口已经愣住了。

“还需要更多数据吗,川口先生?”

杨潮一下子靠在靠背椅上,气势突然就升起来了。

“我承认,今年日本的进口产品大受影响,但这是国际性的经济危机影响,我希望日本人不要把责任都推到中国身上。如果只是单纯的在给战争找借口,那么你们很成功。如果你们只是就商业论商业,我不得不说你们的借口太拙劣了。你们觉得,对作为日本商品最有潜力的市场,未来三年内很可能超过美国市场的中国抱有敌意,这符合日本的利益吗?”

杨潮反问了一句。年轻的川口已经没有辩驳的能力,如果他是一个善辩的人,也不会一开始就拿战争威胁了。

“所以,我觉得你应该努力说服日本政府,困难都会有,今年我们的豆粕、蚕丝出口也很不景气,而这些的进口国可都是日本,难道我能提出日本政府拒绝山东商品进口吗?”

杨潮向川口表示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