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国崛起1900 > 第一百四十六节 经济危机

大国崛起1900 第一百四十六节 经济危机

作者:狂人阿Q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50:30 来源:笔趣阁

杨潮很有钱,不是一般的有钱。

日俄战争期间,光是步枪就卖出了80万只,每一只他最少提走了额外50两利润,这就是4千万两银子,然后还有大炮、炮弹等等,最后总计打到了8千万两。还有最后兵工厂的分红2千万,通过一场战争,杨潮攒下了一亿两的家底。

这笔巨额财富,一举解决了杨潮的资金压力,港口、铁路的投资完全不是问题了。

这些钱暂时全都存进了在上海成立的中国工业发展银行,这家银行实行稳健经营方式,不向任何商业机构贷款,只向实体经济也就是新兴工业放款,地域上不分南北西东,只要是中国的工业企业,只要运营情况良好,无论大小都可以申请贷款。

目前的业务主要在上海和武汉,因为这两地的工业企业最多。

“谢冠辉总董那边的数据显示,我们银行账上目前还有五千万两银子。另外还有黄金十万两。”

“盈利情况呢?”

“每年利息总计五百万两。汇兑业务只有一百万左右的利润。”

杨潮的贷款利息不高,一年百分之十,比各国的债券当然高了一些,但是对于商业贷款来说,低了两成。

因为在上海、武汉、重庆、广州等十几个大口岸都设有分行,汇兑业务也是主营业务,但还是竞争不过洋人银行,甚至连票号钱庄都竞争不过,利润很薄。

“你告诉谢冠辉,我们不是有十万两黄金吗,可以发行金票。一两金票含金量一克。”

杨潮已经发现,之所以汇兑业务不行,跟自己的网络只局限在国内有关,因此只能介入国内市场,而国内市场的汇兑,主要都把持在网络覆盖全国,并且人脉关系练成一体的山西票号和江南钱庄手里。

杨潮也没想过要跟这些薄利多销,主要靠人脉关系吃饭的票号竞争,他的目标是洋人银行,但是洋人银行之所以能在中国占有一席之地,就是因为他们的网络是国际化的,他们可以在中西资本之间进行沟通。

而西方银行都是以金本位计价的,也就是说中国的洋人银行,是在金银之间进行兑换的,这才是他们的核心竞争力。

所以杨潮打算发行金票,也在金银之间进行汇兑。

“铁路公司最近的经营如何?”

现在整个中国铁路都归杨潮管理了,而杨潮将铁路公司改组成了一个私营企业,用烟济铁路公司兼并了津浦铁路、京汉铁路等铁路线路,当然他没有明确公告这一点,因为张之洞那些人绝对难以接受,可是内部的核算等等,其实就已经是一个实体经济了。

铁路公司的经济是独立的,股份上,朝廷占有五成,杨潮占有四成,詹天佑那群人占有一成,当然朝廷投资铁路的债务,也都被铁路公司承担了,目前负债一千五百万英镑,兑换成白银在一亿两左右。

“铁路公司账面流动资金目前是两千万两银子,预计年运输业务的利润为八百万两。”

“多了!八百万两银子,这运价定的还是高了。告诉詹天佑,跟大宗商品的华商签订一些长期合作合同,给与他们三到四成的优惠。”

杨潮说道。并不是真的运价高了。老实说这个时代中国的运输费用还是很夸张的,从江南运输茶叶到蒙古,价格可以翻十倍。各地的粮价差距也非常大,但是铁路开通之后,大家发现,铁路影响到的地方,粮价波动一般不会超过百分之十,铁路的意义就在这里,大规模的平抑物价,更合理的分配资源,所以有的国家哪怕是亏钱也要大修铁路,原因就在这里。

而中国不存在亏钱的问题,因为铁路相比长期以来存在的内河船运,甚至人挑马扛,骆驼客等运输方式,将运费降低了一半以上,哪怕就是铁路运价定为这些运输方式的一半,商人也更愿意走铁路,因为更快速,更有效率,铁路的利润就来自这种效率提高中的一部分。

“这是一份我拟定的名单。但是低调一些,虽然瞒不过洋人,但是也不要闹得沸沸扬扬,最后洋人肯定要找麻烦的,让他们迟点知道,就迟点找我麻烦。”

杨潮交给李思第一份名单,上面为首的就是大生纱厂。

华人的工厂根据目前的税则,比洋人同类工厂的价格高了太多,更不用说比洋人国内的各种退税补贴了,因此竞争上太吃亏,本来是应该有关税保护的,但是英国人操控的关税,完全转化成了一种压迫。

所以杨潮就要用手里的铁路来代替关税,对华人工业进行保护,让他们可以跟洋人的工业化企业拉近竞争的不公平条件。

1907年,杨潮的各项制度有条不紊的推进,引进的工业企业都在大规模投建,预计最早一批也得年底才能开工,工业企业就这样,投产周期长,要真正看到效果,最快也是五年,所以经济学家认为七年左右是一个工业周期的原因就在这里。

轻工业的周期比重工业要短一些,一年就能建成,两年就能投产,三年就能够盈利,五年时间收归资本,进入下一轮扩张。当然这是正常的良性发展模式,如果有资本市场的支持,只要能够盈利,可以不断的扩张。

大生纱厂就是这样,在发昌机器厂可以生产纺纱、纺织机后,包销政策之下,每年翻一倍。今年大生在山东的纱锭就能超过二十万锭,比南通的大生一厂还要多。但是这还远远不够,相比英国人五千万纱锭的规模,还小的很。张謇似乎有一种要以一己之力跟英国纺织工业一较高下的架势,计划用十年时间,将纺纱扩张到千万级别。

但是杨潮却在上海引入了荣氏兄弟等十来个企业家,同样在东营经营纺纱厂,这些家伙气魄可比张謇大多了,在杨潮给的百万贷款下,一上来就是十万锭的规模。山东纱厂目前总纱锭数量已经达到了四十万锭,占整个中国纱锭总量的四成以上,纺织业规模超过上海。

这让张謇都感觉到了压力,当然只是出于个人事业的顾虑,虽然心里别扭,但是他对这些后辈还是表示了欢迎,甚至积极帮助他们在东营立足,帮他们招募工人,告诉他们如何跟山东人打交道等等。

东营依然发展成为了一个轻工业基地了。

因此杨潮的铁路优惠政策,这里受惠是最大的,通过铁路运价优惠,在口岸竞争中,他们竞争不过洋人,但是他们的棉纱输往河南、陕西一带的内陆,现在几乎没有竞争对手,英国人对此已经表示过不满了,第一个站出来抗议,但是杨潮以商业行为拒绝跟他们谈判。

英国人倒也不是很较真,要求杨潮的铁路优惠不要涉及长江流域,杨潮立刻表示同意,英国人的轮船可以从上海开到重庆,就是有铁路杨潮也竞争不过英国人,更何况川汉铁路才刚刚进入测量阶段,四川百姓翘首以盼,就是不开工。

在铁路通车前,杨潮知道张謇这些企业,还没法跟英国货在长江流域竞争,目前只是将北方内陆市场占据而已。

英国货在北方内陆的份额一直也没有开拓出来,他们也见好就收很快就平静了下来。

可是一个国家这时候又站了出来。

日本,强烈抗议铁路运价的区别对待,他们为此向清政府发出了强硬的照会,表示中国铁路总公司的这种歧视政策,是对日本的侮辱,他们要求铁路总公司立刻取消运价优惠,或者让日本商品享有相同的优惠,否则他们不排除采用武力手段。

“急了啊,军事威胁都用上了,看来情况比想象中还要严重啊。”

刚刚进入五月,日本人就急了。

原因是经济危机,这是一次世界性的经济危机,首先爆发在美国。1907年3月,美国爆发了交易所危机。

工业化后,世界性危机,往往总是从美国发起,原因就是美国经济的无序状态,美国政府权力太弱,对资本的监管很无力,当然也是因为资本的力量太强,在一战之前,美国政府都压制不住摩根这些财团。

这次危机主要是信托行业的过度发展,纽约一半左右的银行贷款都被高利息回报的信托投资公司作为抵押投在高风险的股市和债券上,整个金融市场陷入极度投机状态,显然美国过剩的资本制造了一个大大的泡沫。

当泡沫破裂后,一时间破产的信贷机构超过300个,负债3亿多美元,近3万家工商企业登记破产,负债4亿多美元。恐慌之下,储户一窝蜂地拥到全市各家银行提款,美元标记的资产远远没有足够的黄金对应,因此大量银行破产。

银行破产又影响到了工业企业,失业人数急剧增加,有5百多万工人失业,这是以前各次危机中未曾有过的。标志着美国的金融业已经开始取得经济中的主导地位,金融业引发的经济危机的危害,要比普通的工业危机要严重的多。

作为危机的发源地,美国人损失自然是最大的,但是美国体量大,底子厚,他们扛得住,只是受到波及的日本人,却开始扛不住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