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国崛起1900 > 第六十九节 两大目标

大国崛起1900 第六十九节 两大目标

作者:狂人阿Q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50:30 来源:笔趣阁

“本官今天确定两大目标,作为我们组织的最终目标,第一强国、第二富民。”

“你们如果愿意跟本官以这两大目标为自己毕生的目标,那么就跟着本官,如果不愿意,随时可以离开。而且今后做事,如果有违这两大目标者,即刻开革!”

“你们愿意吗?”

杨潮大声问道。

“愿意!”

“愿意!。”

“强国富民吾所愿也!”

所有的秀才都激昂起来。

杨潮心里暗笑了下,年轻人嘛,还读了那么多年圣贤书,如果说没有点理想主义,那也太说不过去了,别人不说,吴佩孚虽然作为军阀,某些作为,还是很理想化,很负气的。

“那好,既然你们都同意。那么本官现在宣布,我们今后都是一个组织的人了。现在为了实现这两大目标,本官提出三个手段:第一兴工业,第二开民智,第三促商贸。”

杨潮继续道:“兴工业则国强,开民智则国兴,促商贸则民富。你们不是迂腐的书生,本官知道你们是见过世面的读书人。知道洋人之所以强,是因为洋人工业发达,火器、战舰无一不精。洋人教育发达,小学、中学、大学,分门别类,在西洋强国,无一人不识字,无一人不上学。洋人之所以富,是因为洋人商贸通达,船驶世界诸国,货运东西二洋,把全世界的真金白银都赚了回去,最后落到了他们百姓的口袋里。”

“但你们要记住,兴工业、开民智和促商贸,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不是我们进身的本钱,而是我们实现目标的方法。盛宣怀公大办洋务,但是他把办洋务当做自己升官发财的本钱,他办洋务的目的不是强国,甚至都不是办洋务本身,而是个人的荣辱。我们不能学他,我们有自己的目标和手段。”

秀才们频频点头,盛宣怀在官员中还是很有人望的。

慈禧太后评价:“盛宣怀为不可少之人。”

李鸿章评价:“志在匡时,坚韧任事,才识敏瞻,堪资大用。”

张之洞评价:“可联南北,可联中外,可联官商。”

孙中山评价:“热心公益,而经济界又极有信用。”

鲁迅却评价:“卖国贼、官僚资本家、土豪劣绅。”

很显然有一定身份地位的人对盛宣怀还是很认同的,他这人确实做了很多事情:

1872年拟定中国第一个集商资商办的《轮船招商章程》;1880年创建中国第一个电报局——天津电报局;1886年创办中国第一个山东内河小火轮公司;19世纪70年代在湖北“勘矿”;1896年接办汉阳铁厂逐渐发展为真正称得上钢铁联合企业——汉冶萍煤铁厂矿公司;90年代后期修筑中国第一条铁路干线卢汉铁路;1897年建成中国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1895年创办中国第一所正规大学——北洋大学堂,1897年在南洋公学首开师范班,这是中国第一所正规高等师范学堂;1902年创办中国勘矿总公司……

盛宣怀是一个懂做事,能做事的人,这样的人,对于上层人物来说,都会很喜欢用。

但是对于底层百姓来说,就像鲁迅先生评价的那样,卖国贼、官僚资本家、土豪劣绅,因为此人做洋务并不是为了实现什么理念、抱负,因为他是洋务派官员所以办洋务,而不是因为他办洋务,才成为洋务派官员,目的和结果的不同,虽然做一样的事,却不是一样的人。

办洋务只是盛宣怀通往权力的手段,敛财的手段,安身立命的资本,而不是他的目的,不是他的理想,他的目的是为了升官发财,是为了荣宠个人,至于理想这东西,更谈不到。

因此盛宣怀是一个商官,他是以商人的手段当官;大名鼎鼎的胡雪岩那是红顶商人,是官商,是用官员的身份经商,两人目的一个是当官,一个是经商,因此盛宣怀是官,胡雪岩说到底还是商。

杨潮可不想培养出一批盛宣怀这样的商官来,也不需要胡雪岩那样的官商,他希望手下能有一批有理想,有野心,有抱负,并且抱定一个高尚的目标不断前行的手下。

所以让他们分清目标和手段,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很有必要。

“不过话说回来,你们之所以到这里,首先呢都是为了高薪厚禄来的。本官想问你们,当钱、权和你们的目标相悖的时候,你们会怎么选?是舍初心而换厚利呢,还是舍富贵而持初心?”

王求第一个站起来,意气风发道:“大人不用见疑,小人一心为公,绝不贪私利!”

很多人都点头赞同。

杨潮相信他们此时是真心的,谁还没有个意气风发的时候,但是一旦碰到诱huo,碰到考验的时候,可就真的说不好了,糖衣炮弹的威力是很难抵挡的,有多少志士在敌人的严刑峻法之下不动分毫,当裹着糖衣的炮弹打来的时候,一个个却堕落腐化了。

杨潮慢慢说道:“我以为,实现个人的成功,跟国家的进步富强,两者间是不冲突的。我们每一个人的每一次成功,都是国家的一次小进步。但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我希望我们的组织是一个纯洁的组织,是一个人人是君子的组织。所以组织不拒绝每个人生财有道,但是组织严禁每个人投机取巧祸国殃民。”

王求疑问:“要强国富民,怎么能求个人私利?”

杨潮摆手道:“非也。我们殖产兴业,无非是老百姓的发家致富而已,大道理都是通的。所以大家有本事挣钱那也是对国家有利的,但是你们赚钱的时候,不可偷税漏税。你们做官的时候,不可贪污受贿。这就是取之有道。这才是君子所为。”

“所以本官鼓励大家将来有机会的话,就去办厂,就去兴业,赚该转的钱,交该交的税,就是为国为民。如果想当官呢,如果是本官的话,会建议朝廷给高官以厚禄,让君子也有体面,这才能不贪。”

秀才们暂时还不能理解这些问题,尤其是高官厚禄的腐朽思想,在他们看来,当官就该清廉,海瑞那样的才是好官,张居正那样的,即便于国有功,于私德还是有亏。好官就是清官,就该安守清贫,既想当好官,享受好名声,还想拿厚禄,哪里有这样的好事,不合天理吗。

秀才们不知道,如果官员的工资还不足以让他们体面的生活,绝大多数人都会选择以权谋私,当然结果是显现出了极个别读书读到骨子里的官员的品格,这些人不贪就可以写入史书,应对的其实是一种尴尬的历史,无官不贪之下,不贪即为高尚。

杨潮要的是,一个普遍不贪,让一个官员的好坏,依靠个人能力和贡献评判,而不是依靠个人道德来评判的价值体系。

“现在我们是一个组织了吧?”

这些人不理解,杨潮会慢慢跟他们解释,目前要紧的是,把这些人先团结到一起,团结到自己身边来。

“是!”

几天来这些人都被杨潮忽悠晕了,现在脑子里只知道他们是因为一个强国的目标而走到一起来的,因为共同的目标而成为一个组织的人,并没有多想什么,少数头脑灵活的,倒也觉察出来不对,但是却不敢直接反对。

“有人要退出吗?”

没有人说话。

此时这些人还没有意识到,他们正在加入一个在中国大地上从未出现过的组织,一个以现代组织形式组建起来的组织。

“既然是组织,那么按照我教给你们的东西,我们现在就建设一个组织架构出来。”

“首先我们得确定一下我们组织的名字,跟洋务派相区别起来。我们的根本目的是强国富民,那么我建议我们就取强国富民社!”

“大家有没有意见?”

杨潮问道。

没人有意见。

但杨潮还不满意:“我建议我们有一个正式的组织表达方法,那就是投票。在我们组织之内,没有大人小人之分,都是同道兄弟,人人平等,以你我相称,以兄弟相称。组织内一切大事都要经过社员兄弟的表决,就用举手来进行表决。现在同意叫做强国富民社的举手!”

三十人全都举手。

杨潮笑道:“好,既然组织,也就需要组织纪律,需要组织结构。任何组织都得有一个领袖,蛇无头不行。我们下面开始共同表决,大家觉得谁适合当人我们强国富民社的社长?每人都写一个名字。”

无一例外都写的杨潮。

杨潮也不矫揉造作:“既然兄弟们信任,但是还得走一个形式,现在投票表决,同意杨潮担任社长的举手。”

看到所有人都举手后,杨潮点点头:“那现在我就以社长的身份先宣布几条纪律,大家继续表决。”

“第一条,凡社长须经所有社员投票选定,只有三分之二社员同意后方能胜任。社长候选人提名,至少需要十人以上共同推举,并且联名签字,递交选举时期成立的选举委员会审核通过后才能成立。大家表决。”

全票通过。

“第二条,社长有权任命社内职能部门首脑。职能部门我现在提议分为四个,一为财务部,一为后勤部,一为宣传部,一为组织部。财务部将掌管社内公款,负责社内各项支出拨付。后勤部则主管社内一应物资分配,负责采购所需物资。宣传部主管我社宣传任务,负责将我社宗旨传播开去。组织部负责所有社员的行为规范,记录不良记录,并建议吸收或取消社员资格。现在表决。”

“第三条,凡我社员,必须服从社内决意,决不能以各种理由推拒。若个人与团体意见不合,则应服从组织安排,但是可以向组织上诉沟通,切不可消极抵触,否则革除社籍。现在表决。”

杨潮提的三条,全部通过。

“我现在任命,李思第为财务部长;潘训为后勤部长;王求为宣传部长;组织部长吗,就先由吴佩孚担任。”

杨潮说完,看了一眼留着小胡子的吴佩孚。

“这次任命,希望大家用心任事,积极为社内兄弟服务,切不可有当官的心思,我们都是公仆罢了,现在服务于社员,将来服务于百姓。现在我们讨论一下我社今后的发展大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