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国崛起1900 > 第五十九节 争气路

大国崛起1900 第五十九节 争气路

作者:狂人阿Q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50:30 来源:笔趣阁

此时国际外交形式也在向着中国有利的一面发展。

英国人表示,为了应付远东可能出现的危机,他们也将调派一艘战列舰到威海。

美国人更是向德国提出了严正抗议,抗议德国人干涉正常的商业往来,有损美国的利益,并且违背了列强间签订的关于中国的一系列条约。

德国人则以跟英国签订的划分铁路修建范围条约,以及划分在华利益范围条约为依据,表示山东是德国的重大利益范围,英美应该遵守德国在山东的利益。

美国人表示他们并无意侵犯德国利益,希望德国不要干涉正常的商业。

英国人表示,他们尊重德国在山东修建铁路的优先权,但是认为烟济铁路是中国人自己修建的铁路,与英美以及西方各国都没有关系,是正常的商业往来,希望德国人不要破坏列强在华行为准则。

法理上德国完全是吃亏的,可是他们太关切山东利益了,青岛则是利益的核心,是他们在东方的支点,此前中国人扩建烟台港他们实在找不到理由,因此在这次铁路修筑问题上,直接爆发了。

但是没想到遇到其他国家的干涉,德国人最后迫于无奈,对外宣布,他们反对的,不是正常的商业往来,而是反对列强干涉德国在山东的特殊利益诉求,不接受任何国家,任何势力,以任何形式介入山东事务。

同时宣布,德国人并不反对中国人在山东自行修建铁路。

德国人的这一表态,杨潮立刻就敏锐的抓到了。

以此为依据跟德国人交涉,并且拉着报社媒体,邀请大家去采访,表示烟济铁路的工地上绝对不会出现任何一个洋人。

早就被这次危机点燃的媒体,蜂拥向烟济铁路的工地,果然发现都是中国人自己在施工,这件事传到西方,让德国人的干涉显得十分无礼,颜面扫地,德皇将外交大臣痛骂了一顿,要他尽快解决此事。

于是谈判进程加快了,德国人表示他们不反对中国认自办铁路,但是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为了防止其他国家觊觎山东利益,确保德国在山东的特殊权益,他们希望中国政府做一个保证,第一不使用任何其他国家的技术力量,第二关于设备及材料,必须全部由德国供应,只要能做到这两点,德国政府将放弃干涉烟济铁路。

杨潮十分痛快的答应了下来,因为这一条是中规定的,德国人提出这个要求,是引用了条约第三项内容:

“山东全省办事之法,在山东省内如有开办各项事务,商定向外国招集帮助为理,或用外国人,或用外国资本,或用外国料物,中国应许先问该德国商人等愿否承办工程,售卖料物。如德商不愿承办此项工程及售卖料物,中国可任凭自便另办,以昭公允。”

该条款规定了,山东省办理各项事务,如果需要用到洋人的时候,必须优先考虑德国,贷款得优先找德国银行,修路得优先德国铁轨,设备得优先德国制造,这就是所谓的特权,就是所谓的划分势力范围,用条约的形式,锁定山东是德国享有特权的地区。

因此杨潮没有拒绝的资格,除非推翻这个不平等条约。所以很快跟德国人签订了草约,双方共同保证,中国将自己修建烟济铁路,并且完全采用德国设备和材料,但是已经达成的协议依然生效。

同时跟美国洋行表示,第一批物资之后,放弃后续采购计划。如果美国人打算以此追究的话,中方愿意负担合同条款上应付的责任。也就是违约赔偿问题。

意外的是美国人并没有就此提出赔偿要求。其实杨潮是打算当美国人正式提出后,他将引用不可抗力条款的。结果美国人表示十分理解中方处境,并对此报以同情,向外界宣布不要求中国支付赔偿金。美国此举跟德国的蛮横行为形成鲜明的对比,在国际社会上受到了很高的赞扬。

杨潮跟德国人达成协议后,载沣和朝廷这才松了一口气,同时杨潮大大出了一把风头,不但在中国露了一把脸,甚至已经让世界上很多国家的人看到他的名字,尤其是在中国,已经有好事者将杨潮比喻成大外交家,比喻成接任李鸿章的最合适人选,就差在拉出一个东方俾斯麦二代的称号了。

但是比杨潮更出名的,则是这条还没有铺设一寸铁轨的烟济铁路,报社纷纷报道这条铁路,洋人报纸对中国人自主修建铁路的魄力进行了赞扬,但是纷纷怀疑中国人的技术能力,中国报纸则大加宣扬民族情绪,鼓励烟济铁路的工程人员,要他们做个好样来给洋人看看。

谁也没有想到,烟济铁路还没有铺轨,就已经成为了国内外的焦点。

“我早就说过了。这是一条争气路。现在不是也是了,全世界都看着呢。诸君多努力,勿要洋人看轻了我中华。”

不需要杨潮多鼓动,詹天佑等人此时已经热血沸腾了,尤其是詹天佑据说近一个月都没有睡过好觉,整天从施工第一线到铁路设计都要过问,两只眼睛好似充了血一样的红。

“詹兄,你可要保证身体啊。现在听我的,你马上回去休息。其他人从现在开始,一直到明天早上,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不要打扰詹兄了。哪怕詹兄问你们,也不要理他。”

杨潮听到这个消息之后,立刻跟詹天佑进行了强硬的谈话,并且要求其他工程师保证。

此时詹天佑已经打造出了一个精干的团队,三十个二十多年前的留美幼童组成管理层,中层还有大量新招聘来的学生。

这些学生此时只有一腔热血,没有多少实际技能,只能白天跟着工程师学习,晚上在加班加点的复习铁路修建知识,詹天佑等人轮流给他们上课。

“大人,德国人加快了胶济铁路的进度。我打听到他们更改了线路,截弯取直,表示要抢在我们之前修到济南。”

李思第这段时间一直紧盯德国人的一举一动,在山东有深厚背景和人脉的李家打听这点消息还是小菜一碟。

德国人修筑胶济铁路,统共也就四百多公里,但是前前后后修建了五年。

而长达一千多公里的津浦路修建的时候,前前后后才花了三年多。

德国人之所以这么慢,除了他们太贪婪,将所有的利益一口吃净,从火车,到铁路上的铆钉,统统都是德国造,从德国千里迢迢的运来。还有就是,修建不久就遇到了高密县反对铁路的运动,跟当地百姓的冲突,让他们的铁路停工了一年多。

但最重要的是,德国人修建铁路的时候,故意绕路,因为根据条约,他们有权力开采铁路两旁三十里内的矿产,德国绕路的目的就是为了圈占矿产。

但是现在他们放弃了这一计划,将修建速度提到第一位,已经做出计划,今年必须修到济南去。

杨潮有些担心德国人会用材料供应来卡烟济铁路的脖子,于是加紧跟德国人商定供应合同的细节。

强硬提出,一旦因为德国人供应问题导致烟济铁路施工延迟,德国人将负担全部责任,赔偿中方损失的同时,中方有权力从其他国家采购材料代替。

经过反复的磋商,直到美国人第一批钢轨到来,詹天佑指挥铺轨的时候,德国人才同意了条件。

接着德国人提出了一个新要求,烟济铁路必须使用德国车辆,这个要求更是离谱的很,德国人自己都不敢拿到国际社会上去,只是要求杨潮私下保证,并且希望能签订供应合同。

杨潮考虑之后,明白在山东做事情,真的绕不开德国人,起码在一战之前是绕不开的,于是他也提出了一个要求。他表示,他将优先采购在中国国土上的车辆。同时欢迎任何国家在中国设厂制造车辆,包括德国。

杨潮是打算以此为引,吸引西方工业国家在中国投资。

克虏伯接下了这个诱饵,他们表示将加大在青岛的投资,扩建四方车辆厂。

四方机车就是德国人修建的,目的是为胶济铁路服务,只是之前不过是一个组装厂,零件全部从德国运来。

很快杨潮就跟四方车辆厂签订了供应合同,采购一百辆德国机车,但是杨潮提出,车辆中包括内燃机或者锅炉在内的部件,必须有一半以上在中国生产,否则该合同自动作废。

烟济铁路的工地上干劲十足,而且现在的工人已经超过了两万人,而且发生了一件让杨潮十分感动的事情,附近工人们表示只要管饭,他们可以不要工资。

不发工资的情况下,自然有人不愿意干,但是有人离开的同时,还有人不停的赶来,沿途村民拿起自家的出头、铁锹等简单的工具,纷纷往工地上赶,工人数量滚雪球一般的增多。

“兄弟们啊,加油干啊!”

“兄弟们啊,修铁路啊!”

“兄弟们啊,保路权啊!”

“兄弟们啊,建家乡啊!”

杨潮派出了自己的那些士兵,在工地上不断的喊着号子,并且让他们作为头目指挥工人,借此也训练一下他们的指挥能力,还交给了他们一些口号,虽然工人们有些并不理解这些口号的含义,但是数万人心里明白他们在干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在跟洋人比赛,那种隐藏在心底最深处的民族感情,还是不可遏制的爆发出来,干劲十足!

“我们必须更改今年的施工计划。今年修建一百公里,明天连同烟台和潍县!”

工程部中,詹天佑也在跟工程师们进行动员,老百姓们表现出来的感情,更激发了他们心中的爱国情绪,一个个斗志昂扬,不止詹天佑一个人加班加点,而是所有人都毫无怨言的加班加点,铁路施工图他们已经规划好,打桩、布线工作也一直赶在施工工人之前。

所有人爆发出来的情绪,把杨潮都感动了。

他不断的宣扬:“人民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