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国崛起1900 > 第五十八节 德国抗议

大国崛起1900 第五十八节 德国抗议

作者:狂人阿Q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50:30 来源:笔趣阁

老九告诉杨潮,当他们被卷进时空裂隙的时候,飞船释放了许多外探测器来探测裂隙的属性。

探测的数据,会存储进探测器中最为坚固的部件中,类似后世飞机的黑匣子。

现在老九找回来三个黑匣子,这些黑匣子就在日本东南方向的一个大海沟中,那海沟正是著名的马里亚纳海沟,地球上最深的地方。

也正是因为掉落到了上万米的海沟中,这些黑匣子发出的信号才无法传递出来,这次飞船去探测金矿,正巧金矿也就在海沟之中,竟然意外的接收到了信号,搜寻之下发现了三个黑匣子,立刻就带了回来。

黑匣子中的数据十分庞大,以现在飞船的能量供应,还不足以全力运算,因此要解开这些黑匣子需要很长时间。

得到这个结果后,杨潮有些失望,只能让飞船先整理数据,慢慢分析,同时不耽误采矿功能。

杨潮是很期待飞船能够分析出时空裂缝的数据的,那样自己有可能会回到现代,同时还能再次回来,这意味着两个时空之间架起了一道桥梁,想到自己可以获得另一个失控的庞大工业支持,就觉得在清朝发展简直就不是个事。

只是这一切可能需要很久之后才能实现,就不得不让人感到遗憾和失落。

无论多么失落,多么遗憾,杨潮该做的工作还得做,十五之后立刻就回到了烟台。

詹天佑已经测量了烟台附近的地理数据,同时对杨潮提供的全套地图开始信服。

于是詹天佑决定只在关键地段进行精密侧廊,其他地方可以使用地图来进行施工。

这将大大降低测绘难度,毕竟詹天佑此时还没有足够的工程测量人员,他不得不让自己的老同学们当测量员,这实在是极大的浪费。

“第一段,我希望你们尽快把铁路修到潍县。我担心德国人如果先修到哪里,会组织我们的铁路通过他们的铁路线,到时候就被动了。要知道他们就是用这种借口组织津浦路通过山东的。”

德国人用来阻挡英国人修建的津浦路从山东通过,正是用他们在山东的路权为依据的,否则国际法上就说不过去,而没有足够硬的道理,英国鬼子也未必会认德国鬼子的账。

杨潮的担心不是空穴来风,既然德国人敢跟英国人玩这招,谁敢保证不会跟杨潮玩这招。

所以必须加快速度,在德国人来不及反应前,先把铁路修到潍县,占据这个胶济铁路的必经之地,到时候还可以反制德国人,当然这得清政府有种敢跟德国交涉才行。

“这没有问题。抢在德国人之前把铁路修到潍坊很简单!”

詹天佑一副从容道。

杨潮不知道他的信心来自哪里,不由好奇的问道:“可是德国人已经修了三年了。去年四月多就到了胶州,今年铁定是能修到潍县的。”

詹天佑点点头:“这个我考虑过了。所以用正常的方法,我们是不可能追上德国人的。但是我们可以两路对进,一段从烟台开始修,另一端直接从潍县修起。”

杨潮傻眼了,这么简单的道理,他竟然没有想到,谁说非得一步一步修过去,修铁路还可以分段的啊!

“好好好,既然这样,我们就优先强占潍县!”

就这样定下来了。

詹天佑又跑去潍县测绘了几个点,决定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暂时先按照杨潮提供的那十多份不同比例的地图施工。

于是立刻在潍县招募工人,开始划线,挖掘沟壕,填上鹅卵石、砂砾、石灰、干土等,将基础先打起来。

同时詹天佑已经计算出六百公里烟济铁路的估价,大概需要两千万两上下,这意味着杨潮提供的三千万两银子还有一千万两可以作为运营经费。

杨潮的第一笔二十万两金币已经送到,同样存到汇丰银行,将汇票交给詹天佑。

詹天佑早就通过越洋电报跟他在美国的同学、老师们联系起来,动用他们的人脉,同时也跟在华美国洋行进行了联系,经过对比之后,詹天佑决定跟美国在烟台最大的美孚洋行,清美洋行,以及上海的花旗央行组成一个洋行团,来融资和进行代办美国物资。

詹天佑跟这些人谈判,已经取得了一个不小的优惠,他打算烟济铁路全部使用美国筑路工具、并且购买美国钢轨铺路。

得到杨潮第一笔钱之后,詹天佑立刻向极大洋行组成的财团支付了第一步预付金,要求他们三月前将所用筑路设备送到中国,并且运来第一批钢轨。詹天佑打算工具和铁轨一到,立刻就开始在烟台和潍县同时铺轨,今年计划完成五十公里的铁路施工。

明年施工进行顺畅后,将能修筑一百公里以上,后年至少达到一百五十公里,基本修通烟台到潍县的铁路。再用一年半修到济南。五年内就能通车。

詹天佑的工程进度安排的井井有条,一个个赶来汇合的同学组成了强有力的管理团队,同时招募来了上千的闲散劳动力进行前期施工,又有杨潮的黄金支持,可以说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东风会带来美国的设备和钢轨。

但是詹天佑动作太大了,引起了德国人的注意。

德国人派人去潍县秘查了一番,立刻就怀疑中国中国人在潍县修铁路,他们高度重视此事,立刻传会国内。

德国外务部立刻就向清政府发来措辞强硬的照会,要求清政府解释在潍县的修铁路行为,德国人实在是太霸道了,清政府虽然答应他们修胶济铁路,但是没说自己国内不能修了啊。

此时主持外交的袁世凯向德国人进行了解释,说朝廷准备修筑一条从烟台到济南的铁路。

这一下子就让德国人炸开了,他们发出了强烈的抗议,表示清政府修建到济南的铁路,将大大影响德国人胶济铁路的利益,要求清政府收回这一错误的行为,否则德国不介意使用武力。

面对德国人的威胁,清政府一下子就慌了,接连电令杨潮跟德国人沟通,希望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并且告诉杨潮,如果实在不行,铁路就不修了。

不修了?

杨潮折腾了这么久,不修了,就算清政府答应,杨潮也不能答应。

立刻找人查国际法,发现中国是有权在自己的土地上,修筑一条自己的铁路的。清政府跟德国人签订的《中德胶澳租界条约》中,关于铁路部分甚至有“中、德两国自行商定此事;惟所立德商、华商公司,造办以上铁路”,等字样,表示就是胶济铁路中国商人都有权力参与,更何况自己修另一条铁路了。

德国人签订这个条约之时,也是迫不及待想让清政府签字,好把肥肉尽快吃到嘴里,同时也不得不顾及国际法规和德国的形象问题,因此条约内容中,其实并没有特别霸道蛮横的词语。

杨潮发现其中并没有独占权,虽然列强间已经达成了一系列妥协,包括划分在中国势力范围,互相间不侵犯对方利益,但是那是他们之间的默契,甚至连文字都没有留下,真要耍流氓谁也奈何不了谁。更不用说约束中国了。张作霖后来不是在东北修建过跟南满铁路平行的铁路来跟日本人竞争吗,张作霖做得,杨潮就做不得?

所以杨潮打算据理力争,立刻从上海雇了一个美国律师,让他作为顾问,然后杨潮跟德国人积极的交涉起来。

同时将这件事闹到国际社会上,通过各国的报纸刊登中国的权力主张。

德国人立刻表达出强硬的态度,表示将去年刚刚服役的战列舰巴巴罗萨号开到青岛。

清政府立刻就慌乱了,载沣亲自发了圣旨,要求杨潮暂时停工,在跟德国人交涉成功前,不得进行施工。

杨潮上折子阐述观点,却只得到一个以大局为重的回复,让他不得不装了一肚子气,把载沣给他的玉如意都摔碎了。

同时杨潮也只能认清现实,跟德国人继续交涉,但是并没有停工,反而让詹天佑加紧施工,表示朝廷和洋人哪里,都有自己来扛。

“我们要求贵方立刻停止侵害德国利益的举动。”

“我方并没有侵害德国的利益,我们只不过是在自己的国土上,修建一条中国人自己的铁路而已,与任何国家的利益都没有触犯。”

杨潮跟德国新任总督奥斯卡·冯·特鲁泊据理力争,同时请求袁世凯在北京个德国领事齐默交涉。

特鲁泊很轻蔑了哼了一声,嘴边两撮向上翘起的胡子都颤抖起来。

“据我所知,贵国的烟济铁路,采用全套美国设备和材料,这叫你们自己的铁路?”

杨潮道:“我不认为采用美国设备,还有铺设美国的钢轨,与我国自主建设铁路有任何影响。”

特鲁泊冷笑道:“难道贵国不聘请美国技术人员?”

杨潮针锋相对:“难道你以为我国自己的技术人员不具备修铁路的技术?”

特鲁泊耸耸肩:“这难道不是一个公理吗?”

杨潮腾地站起来:“我可以这么认为,如果我方不使用任何一个外国工程师,完全凭借自己的技术能力来修建铁路,德国就对此不做无礼的干涉吗?”

特鲁泊轻蔑道:“我觉得阁下没有必要跟我谈论这个问题!”

杨潮瞪着他:“你就说是或者不是?”

特鲁泊冷笑道:“如果你非要不留余地的话,我可以说是!”

杨潮道:“那好,你等着吧,很快就就知道了。”

果然很快,杨潮就将此事捅到了报纸上,表示德国人拒绝任何国家参与中国的烟济铁路修建,除非中国人用自己的技术力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