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国崛起1900 > 第六百二十节 惹史达林生气

大国崛起1900 第六百二十节 惹史达林生气

作者:狂人阿Q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33:57 来源:笔趣阁

第120票。

————————————

10亿,是一个庞大的数字,对应的自然得是一个伟大的工程。

大海上每日忙碌着几百艘大型船舶,从5万吨的大型平台,到千吨的拖曳海轮都有。

那个平台是特制的,是为了这个工程而特别设计的,动用了山东各个大学,数十家企业,包括克虏伯、造船厂等几乎所有知名的大型工业企业,最花费达到了3000万两,仅仅制造了这架可以浮在水面上,将50米左右长度,1万吨的平均厚度5米左右的隧道预制件吊装进入海底而已。

一旦施工结束,这座平台似乎就毫无用处了。

但这确实是一个工程奇迹,宽大的方形平台,下面有90根钢柱可以收放,方面插进海底,另外还有180多根铁锚,用来稳定和平衡,制造这座平台,山东几大造船厂合作就用了3年时间,制造这么个玩意,烟台和青岛的造船企业积累的技术经验,突破的技术瓶颈,这就不是用钱能买到的。

所以杨潮认为他并不亏,如果借助这个平台能将深海作业的石油平台搞出来,那利益是难以衡量的。

只是现在确实有些杂乱,施工现场既有大型平台,又有各种船只,可是工作量是固定的,预制隧道筒体需要时间,运输需要时间,而这些工器具甚至人员,就都得白等着,工资还少不了一分。

造成这些浪费,是茅以升难以接受的,但杨潮却根本不在乎,失业率这么严重。国家花钱无限制招募雇员,不就是为了解决就业问题吗,而那些政府雇员的效率,不用说,比私人企业低的多,人是有劣根性的。从善的方面讲,国家帮助他们他们应该感恩,应该通过努力工作来回报,可事实上,总有一些混蛋王八蛋,他们会偷懒,会好吃懒做,一颗老鼠屎能坏一锅汤,个别人的偷懒会让大多数人感到不公平。从而也开始偷懒寻求公平,最后造成整个环境的懒散。

就好像大锅饭时代大家吃不饱饭,都怪制度,可是如果所有人都老老实实干活,生产出了吃不完的粮食,还会挨饿吗?在消灭不了私心的时候,告诉别人人类社会会共chan,除了别有有心的欺骗。那就是傻子在梦呓。

简单看了看,杨潮就没什么兴趣了。再大的工程还是工程,跟后世那些脏乱差的工地没什么两样,但是杨潮不感兴趣,不代表别人不感兴趣,感兴趣的人多了去了,全世界的人都感兴趣。平民感兴趣,记者就感兴趣,所以工地上天天都有记者来参观。

杨潮的到来,让这些看不到工程进展的记者颇为兴奋了一把,采访杨潮的请求不断的发过来。

杨潮倒也抽出时间见了几个记者。中国的国外的都有。

发现大家的兴趣,大多都不在隧道工程上,反倒对苏俄跟沙皇的战争很感兴趣。

杨潮不断的表达乐观的态度,语言中流露出对史达林的不屑一顾,他的态度通过电波,被记者们添油加醋的放到报纸上,确实把史达林气个半死。

杨潮要的就是这种效果,看着真理报上回馈的一篇篇讽刺、谩骂、污蔑杨潮的措辞,杨潮心里别提多美了,等世界改变,到时候自称是一个被真理报骂的最多的人,似乎也是一种荣誉。

当然,让真理报骂自己,这不可能是杨潮的目的,激怒史达林才是,激怒史达林的后果才是,后果就是苏军再次进攻了。

再次进攻,又再次失败了,在飞机不行,坦克不行,只能以第一次世界大战堑壕战的方式进攻,德国打了法国四年,都没有攻陷那些战壕,苏军凭什么?德军跟法军之间的战斗力差距,可绝对比苏军跟沙皇军之间的大。所以苏军更不可能攻陷济马外围的战壕,除非他们能把t34坦克提前搞出来,还能取得空中优势,起码达到均势,但这些技术的积累,不是一年两年能够敉平的,因此只有失败。

还有意外的收获,加伦将军派兵攻击了三次,损兵十余万之后,再次放弃了进攻。

结果惹恼了史达林,将他撤换了,派来了叶戈罗夫。

加伦将军布柳赫尔不行,叶戈罗夫同样不行,两人都是未来苏俄第一批元帅军衔,能力上应该差距不大,苏军不是输在军事素质和战斗意志,也不是作战方法,而是输在技术问题上。

后世的中国人喜欢强调武器是人用的这个真理,但步枪让神枪手来用,也打不下火箭,这同样是一个真理,除非金三胖家族那些红太阳,谁也不能拿手榴弹打下飞机来。

所以技术问题不是主要问题,确实最让人头痛的问题,因为它是一个实际问题,实际问题就需要用现实手段来解决,喊多少口号,提多少信仰,这些虚的终归是虚的,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杨潮打算等叶戈罗夫也失败了,也攻不下济马一座小城之后,等史达林发现自己无将可派的时候,那就是他接受失败的时候,到时候给他点台阶,象征性的赔点钱,让他撤兵就容易了。

不让史达林认清现实,他是绝对不会轻易放弃的。

而且杨潮也打算给史达林一点甜头,他听说苏俄代表最近在山东谋求贷款,希望用其他方式来支付设备资金,看来压榨农民也到了极限,实在是压榨不到足够的资金了。

杨潮派人居中传达自己的意见,告诉苏俄人,杨子银行愿意提供贷款。

背后的目的自然是为了西伯利亚的安宁,只要苏俄撤军,杨潮不介意用贷款支持苏俄工业化,反正他们总是要工业化,谁都阻挡不了,那么帮他们一把,甚至让他们更强大,这也不是问题。

苏俄更强大了,将来就能跟纳粹打的更惨烈一些,对中国这个看戏的来说,更精彩,更热闹罢了。

但是让杨潮郁闷的是,苏俄代表没有搭理他,看来他伤史达林同志,伤的实在太重了,这真是把心伤了。

史达林同志伤心可不是小事,几天之后的9月,杨潮突然得到消息,张作霖申请从济马全面撤军,因为战场形势急剧恶化了。

杨潮收到情报之后,怒火立刻烧着了头发,慌不迭的跑去了伊尔库茨克。(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