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国崛起1900 > 第五百三十七节 繁荣余晖(2)

大国崛起1900 第五百三十七节 繁荣余晖(2)

作者:狂人阿Q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33:57 来源:笔趣阁

罗斯柴尔德家族的代表很快就到了西伯利亚。

尽管俄罗斯帝国在排犹,罗斯柴尔德家族也拒绝跟俄国做生意,但他们为了石油,还是愿意屈尊来俄罗斯帝国的领土上走一趟的,当然来人不是罗斯柴尔德家族成员,而是他们的一个合伙人,沙逊银行的跛子沙逊爵士。

当然沙逊也是一个犹太人,但是作为杨潮的客人,俄国政府自然不能驱逐他。

上海沙逊家族的主持人是一个跛子,他自己丝毫不避讳这一点,因为这是一种荣誉,他的腿是在欧战中参战时候被德军打断的,是为大英帝国,是为英王而断的,为此他还获得了爵士的封号。

“您真的以为形式有这么严重吗?”

跛子沙逊很关心杨潮的态度,刚刚放下他那只镶嵌着大钻石的奢侈拐杖,就立刻问道。

在上海跟杨潮打过不少交道,让沙逊家族深深见识了杨潮的手段,所以他们早就息了跟杨潮斗争的念头,尽管在汇丰银行依然保留不少股份,可是已经放弃了对汇丰的控制权,将汇丰拱手让给了杨子银行,他们则和罗斯柴尔德家族联合组建了沙逊银行。

“确实很严重,所以我们得全力应对,我想你们肯定很清楚。”

杨潮说道,没必要隐瞒沙逊,也隐瞒不住,事实上他们也做了储备,储备了足够的金银通货和随时可以出手的债券。

当然他们可没有杨潮的力度大,连石油这种前景美妙的资产都要抛售。

沙逊点头:“那么您认为您手中的股份价值多少钱呢?”

现在中东的石油产量已经突破了5亿桶,能够跟美国分庭抗礼,不但垄断了中国市场,而且在欧洲跟美国石油平分秋色,要不是担心引起价格战影响利润。英国人能将美国完全驱逐出欧洲,他们太了解中东石油的储量了。

当然也了解其中的价值。

杨潮笑道:“你们认为多少合适呢?”

沙逊皱眉道:“恐怕没有人买得起,所以我们打算分开出售,如果您愿意的话,我们愿意用50亿美元收购您手中的股权。然后在伦敦市场上向公众公开发售。”

中东石油公司,并不是给股份公司。因为这种买卖,是不需要靠公众募集资本的,这是一种银行家拿着钱求你借的产业,压根不缺钱。

杨潮摇摇头:“不行。我不想股份被公众买走。说句老实话,我并不想卖掉这些股份,50亿的出价我就不跟你们讲价了,但是我要求保留回购权。”

50亿的出价还算靠谱,西方人跟东方人不一样,他们不讲究漫天要价就地还钱。出价太离谱的话,会被看做是不专业或者是没诚意,这是低语境文化的特点,效率非常高,不懂得拐弯抹角。

杨潮每年能中东石油销售中分享4亿左右的利润,12.5倍的市盈率是低了一些,但也不算太低。

但是回购权还是让沙逊犹豫了一下。

“那么您的回购价格呢?”

杨潮可是握有30%的股份,以目前中东石油的前景。未来几年很可能达到10亿以上的利润,那时候可就不是50亿能买下来的了。

杨潮笑了笑:“我明白。我只要求一个权力,至于多少钱能买回来,就让专业的评估机构来评估。但是我要求保留这个权力,英国人要出售中东石油股份的话,我要求优先权,而且他们至少得给我保留30%股份的份额。”

沙逊明白了。心中计算一番,感觉对他们不造成影响,至少交易方式可能要变一变了,不能直接拿到伦敦市场上发售,那样就不好收回来了。

“我想罗斯柴尔德家族家族还是可以办得到的。祝贺我们合作愉快。”

没有太多的来回交锋让沙逊颇有些遗憾,但这笔生意确实是一笔好生意。

虽然不能公开出手股份,但要弄来50亿也不是那么困难,不能卖股票,还能卖债券啊,就以英波石油公司和皇家壳牌公司的名义,在伦敦发行50亿美元的债券,相信还是很容易卖出去的,甚至还能拿到纽约出售一部分债券。

以英波石油和皇家壳牌如今的利润率,让他们发行的债券含金量十足,而且发行债券的目的也是为了收回中国人手里的油田股份,市场不会认为有什么风险的。

“合作愉快!”

杨潮跟沙逊握了下手,随着沙逊家族的投降,将汇丰让给了杨潮,现在跟沙逊家族的矛盾已经很小了,更多的则是合作关系,比如在沙逊帮助下,杨子银行通过汇丰银行在南洋有大量生意,已经是南洋地区数一数二的清算银行,帮助南洋的华人本土银行进行融资和清算服务。

送走沙逊之后,张念立刻走进来。

“大人,铁路公司的人来了。”

杨潮点点头,人是他请来的,铁路公司的二号人物罗国瑞。

“请他进来吧。”

杨潮说完,张念就走了出去。

罗国瑞在旁边十分紧张,因为他来谈的事情是铁路公司上市的问题,这件事在铁路公司内部还引起了不小的震动,还有不少反对的声音,有些公司骨干担心上市会影响到铁路公司目前这种自主的地位,反正铁路公司盈利很好,根本不缺钱,即便要修建新路线,一般也是通过债券融资,犯不着卖股份啊。

但是罗国瑞却很清楚,一旦上市,对他们这些老家伙的利益,铁路公司多次变动资产,合并了大量的其他铁路,但是他们创始人老团队却始终保留了10%的股份,每次资产核算,杨潮都将自己手里的股份稀释,给他们保留了固定比例的股份。

时至今日,铁路公司负债30多亿两,每年盈利超过2亿,可谓是业绩优良,这样的公司一旦上市,罗国瑞自己认为应该不会少于2、30亿,有望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公司之一,而他们这些股东,一个个也将成为百万富翁。

他们的创世团队握有10%股份,其中最先一批80个老家伙占有3%,剩下7%则由公司中1000个早期成员和技术骨干分享,如果公司市值能有30亿,他们老家伙手中的股权价值就有9000万两。

詹天佑为人仗义,对钱并不是很看重,因此跟早期团队是平分股权的,因此他们每个人都有可能分到价值100万两的股份。

但最大的个人股东还不是他们,而是杨潮,杨潮当年在铁路公司中的注资规模巨大,而且始终没有抽走资金,甚至可以说是杨潮的资金启动了詹天佑他们的事业,因此杨潮到现在为止还是中国铁路总公司的控股人,哪怕津浦路和京汉铁路等政府持有的铁路线并入了铁路总公司,政府持有的股份也没有超过40%,杨潮占有的股份大概在53%。

忐忑不安的罗国瑞很快就被张念带到了杨潮跟前,他感到局促,感到不知道该说什么,这倒不是紧张,而是这件事关乎他个人的利润,作为一个中国人,他倒是有些不好开口。

杨潮没有让他为难,而是率先开口:“上市的结果不会改变,叫你来呢,是想告诉你,趁机能卖多少股票就卖多少吧,不要捏在手里了。这算是对你们这么多年的贡献的一个补偿吧。”

詹天佑他们这批留美幼童对中国铁路事业是有巨大的贡献的,没有他们,杨潮就是有钱也不知道怎么修铁路,西方人做一个企业做成功了,也能名利双收,没道理让这些人拿着死工资过一辈子。

罗国瑞悄悄咽了口唾沫,还是问出铁路公司中许多人不理解的原因:“大人,这到底是为什么啊?”

虽然上百万两的财富也很动他的心,但其实他也是不理解的人中的一个。

杨潮笑道:“因为我想卖掉股票赚点钱啊。”

“哦。”

罗国瑞哦了一声,但是心中却无比失望,他们这些人真的没有把铁路当做一门生意,铁路对他们而言,是事业,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他们到底不是西方人,他们有传统的功利心,那种功利心,不是转了多少钱,而是做了多大的事儿。

“现在就剩澳大利亚、巴西和西伯利亚的铁矿了。”

连铁路公司的资产都变卖了,杨潮发现自己手里的固定资产,几乎都清空了,就剩下几座铁矿,也是最扎手的资产。

反复考量了一番,杨潮叫来张念:“请孔祥熙他们来吧。”

孔祥熙是山西人,山西晋商是西伯利亚最大的矿主,大大小小的铁矿都是杨子矿业出头,跟他们合资经营的,杨子矿业负责出面给俄罗斯帝国官方打交道,他们负责具体运营,而这几年孔祥熙的经营很成功,也已经渗透进了矿业中,是西伯利亚晋商矿主中的佼佼者。

澳大利亚和巴西的铁矿不好卖,因为卖掉了就失去了影响,那两地主要目的是移民而不是盈利,因此就不敢乱动,但是西伯利亚的矿产就不同了,杨潮有把握能控制住这个国家,想买回来随时可以买回来,更何况主要是卖给中国矿主,即便将来买不回来,也不太在乎。(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