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国崛起1900 > 第三百三十六节 中央银行

大国崛起1900 第三百三十六节 中央银行

作者:狂人阿Q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33:57 来源:笔趣阁

“不过,本大总统应下了。”

杨潮突然口风一转,张嘉傲反倒是愣住了。

杨潮继续道:“今后国家资金往来都走央行,杨子银行现在的30亿元黄金储备,16亿两白银储备,全部可以上交央行作为储备。”

张嘉傲傻了。

战争期间金银大量涌入中国,杨子银行的黄金储备达到了3000吨,白银储备更是6万吨,没想到杨潮竟然愿意全部交给他来管理。

张嘉傲反倒有些担忧起来:“其实用不了这么多,1亿元黄金储备就够了。”

杨潮摇摇头:“我看重的是你这个人,至于钱财乃是身外物,只要能让经济稳定,我的钱就是国家的钱,别说存在央行了,就是捐献给央行,也无所谓。”

张嘉傲连忙摇头:“不用,不用。”

他是一个很看重私权的人,所以才一直努力将中国银行私有化。

“好,那就这样说定了。就由你主管,立刻择地建立中华银行,负责中国唯一之法定货币发行。杨子银行跟中国银行一起,即刻退出货币发行领域,并且由中央银行一起进行货币结算。”

张嘉傲点点头,但他还有些担心。

杨潮这时候又道:“不过丑话说在前头,央行的任务是稳定金融,我许你一切之大权。但是如果金融动荡,物价暴涨之类的事情出现,我可是要拿你问罪的!”

张嘉傲听完反倒轻松了,他心里突然有目标了,不再迷茫了。

“大总统放心!”

经过结算,杨子银行肯定要欠下中央银行一大笔钱,因为虽然坐拥巨大的金银储备。但是杨子银行还是超发了许多货币,黄金倒是没有多发,甚至黄金储备多达30亿元,纸币才印了不到10亿。

但银两纸币发行太多了,总计发行了200亿两,而储备才只有16亿。杠杆达到1比12,当然也算不上太高,可是一下子就让杨子银行欠下了央行184亿的巨款,单单利息每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等于让央行控制了杨子银行。

不过杨潮不是很在乎,他要的是金融的稳定性。

而且杨子银行以后可以以私人银行的名义呼风唤雨了,商业银行的商业杠杆还是很恐怖的,别人不敢玩,杨子银行的信用玩到100倍杠杆。只要没有经济危机,那也不会有事。

反正出事了还可以找央行不是,不见每次经济危机,挂着摩根字样的银行都不会倒闭,因为倒闭不起,国家都不会允许。

只是一时间银行业其他经营者还不是很习惯,他们习惯了跟在杨子银行后面大赚特赚,而杨子银行突然不做央行了。让他们有些不太放心。

杨潮亲自接见了很多银行和钱庄老板,请出这几年风头大盛的陈光甫来做杨子银行经理。告诉大家,以后杨子银行虽然不发钞了,以前的钞票依然沿用,会慢慢的被央行收取,不会影响大家的利益。

而杨子银行将作为一家私人银行,以后继续跟大家一起赚钱。稳定上海金融业。

并且还邀请一批银行家入股杨子银行,杨潮一口气拿出49%的股份,打算这些金融巨头们还没有能力吃下去,于是杨潮提出换股,样子银行用49%的股份。一下子换取到了50多家银行和钱庄的51%的股份,等于控股了这些银行。

这些金融企业中,除了承裕钱庄,源丰润等钱庄业巨头,还包括四明银行、储蓄银行、浙江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银行等等官商银行在内,几乎将上海的金融业一下子收入囊中。

不过那些人倒也不在乎,他们通过持股杨子银行,结成了一个紧密的集团,虽然失去了对自己产业的掌控权,却通过杨子银行拥有了一个国际网络,能向国外放贷,可让这些人眼馋不已呢,别的不说,给日本的放贷现在几乎都是杨子银行在垄断,日本的经济现在已经缓过来了,那利润可丰厚着呢。

杨潮倒也不是要控制这些银行,而是他怕在改组的过程中金融会不稳,所以干脆跟这些银行结成一体,反正这几年天天都有小银行出现,倒也不会影响了银行业的活力。

就因为这些事,杨潮在上海正正待了一个月,都到了1月底,这才打算回北京。

这时候蔡锷突然来了。

“蔡兄,你来的正好。赶紧跟我一起回北京,出大事了。”

蔡锷却不关心其他,神色复杂道:“大总统,锷问你一句,你想当皇帝吗?”

杨潮摇头笑到:“蔡兄何故有此一问?”

杨潮这才是明知故问,随着杭州宋皇宫的发觉,传国玉玺和那本夹着树枝的易经出土,整个国家都轰动了,‘易’加‘木’正是一个‘杨’,现在那些迷信或者别有用心的文人,在报纸上已经吵翻了天。叫嚷杨潮是天命所归,传国玉玺出土,意味着真龙要出世。

这些人说的有模有样,正巧杨潮到了南方,接着天降神雷破开了封土,让宋皇宫现世,有的说这是天让神器出土,让有德者居之,有的说这是杨潮的龙气引动惊雷。总之现在吵嚷杨潮该当皇帝的声音很大。

当然也有反对的,讽刺、谩骂,将这一系列都推到阴谋身上,根本不相信这次考古挖掘,哪怕挖掘始终都在公众注视之下,完全按照国际程序进行,这些人也不相信。

就好像中国后世某一段时间政治挂帅的时候,中国的考古发现国际上始终不承认一样,现在某些人反而不承认外国人的考古成果,显然也是政治思维,因为这件事对他们来讲,政治不正确。

虽然双方争吵的比以前更凶了,但是这件事终于是将杨潮当皇帝的事情推到了前堂,中国的问题从需不需要一个皇帝。变成了杨潮愿不愿意当皇帝的问题,如果中国需要一个皇帝,那就非杨潮莫属了。

当美国人弄清楚那枚玉玺在中国的传奇地位之后,美国学界也引起了热潮,美国是一个世俗化的社会,哪怕是他们的学术界。也沾染了浓浓的世俗气息,那就是十分热衷炒起话题,美国考古界的这个大发现,他们自然不会放弃。

考古学家奥斯朋借此成了美国的大名人,出书、接受采访,到处演讲,一下子就功成名就了。

由这股热潮美国有响起了中国该不该出现一个皇帝的大讨论,当然大批美国人认为中国应该学习美国搞共和制,但是也有很多人认定中国这种拥有皇权传统的国家。还是应该实行君主制的好。

认为中国应该共和的,自然出自美国人心中那种向外推广自己模式的古怪情结,而认为中国应该实行君主制的人,往往是一些权力崇拜者。

美国作为一个移民国家,各种观点,各种文化都有,因此各种观念自然都存在。

后世英国女王到美国去,引起的轰动往往比美国总统都要大。就是因为美国始终有一种崇拜权力,崇尚贵族的文化。

日本人也参与了这次考古。因此日本的报纸也很关注这个问题,相比美国人的各种声音,日本人的声音则比较一致,那就是中国应该有一个皇帝,他们还论证杨潮的功绩,无论出自何种标准。都当得起中国皇帝了。

日本人还断言,以中国目前的势头,如果杨潮能够当皇帝,将会在有生之年带领中国走向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

很显然日本人在拍杨潮马屁,现在杨潮可是能够决定日本生死的。一个不高兴灭了日本都不是不可能,日本人已经解除了武装,现在是任人宰割,说说好话,能换一个平安,他们还是很乐意的。

但是美国人的态度影响不了蔡锷,可是日本人的态度却能够影响到他,蔡锷一想到中国的盛世,他就有些难以自持,如果一个人能带中国恢复古时盛世,那么那个人当不当皇帝,蔡锷就真的不是很在乎了。

于是他来找杨潮,他要跟杨潮摊牌。

蔡锷叹道:“如果你要当皇帝,没人挡得住。”

杨潮叹道:“你也不挡我?”

蔡锷摇头:“我不挡。”

杨潮哈哈大笑:“蔡兄了,你这是怎么了,提什么皇帝不皇帝的,中国不需要一个皇帝。我不当皇帝,永远都不当皇帝。”

杨潮的表态让蔡锷叹了一口气,却又有些惋惜起来,他都不知道他是想让杨潮当皇帝,还是怕杨潮当皇帝了。

“你就不问我到底发生什么大事了吗?”

杨潮很好奇。

蔡锷这才道:“对了,发生什么事了?”

杨潮很疑惑,发现蔡锷变了个人一样,当然他是故意装的。

“沙皇吃败仗了,大败,溃败,损兵百万!”

“啊!”

蔡锷不由一惊,沙皇竟然会吃败仗。

赶紧问清缘由。

沙皇去年4月开始发动军事行动,5月底就扫荡了整个西伯利亚,6月就进入了俄国欧洲腹地作战。

基本上在8、9月间就取得了绝对的军事优势,将苏俄军队包围在了个别大城市中,喀山、乌法等战略要地都被沙皇攻陷,兵锋打到了莫斯科附近的梁赞。

可是在这些大城市双方僵持了整整3个月,沙皇却始终没有攻陷彼得堡、察里津等主要城市,反倒是成全了察里津的史达林。

当到了12月份,俄国已经是冰天雪地,沙皇军队处于困境之中,没有了中国的武器供应,英法等国也接济不上,结果他们武器缺乏,尤其是重炮没有炮弹根本就没法攻城,这时候苏俄军队开始反击了。

沙皇的大军顷刻间崩溃,沙皇本人都负伤了,最后只有80多残兵败将,逃回了叶卡捷琳堡拒收,现在苏俄冒着严寒正在发动冬季攻势,沙皇请求中国支援。(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