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国崛起1900 > 第三百三十五节 传国玉玺

大国崛起1900 第三百三十五节 传国玉玺

作者:狂人阿Q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33:57 来源:笔趣阁

美国人根本就不在意那玉玺,他们反倒对旁边的那本书更感兴趣一些,因为作为考古,还是文字性的东西最有价值,艺术品都是很昂贵的,但是文字是物价的。

“这是什么字?”

美国人用英文询问一个日本中年学者。

那学者也关注着玉印,没好气道:“易经!”

那本书皮上写着易经两个字。

美国人带着手套就去拿,却不小心将书里夹着的一件东西掉了出来,大家看到是一个树枝,给人的感觉甚至是青翠欲滴,可是一见到空气,却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黑,碳化了!

美国人不由自责,他太不小心了,立刻将树枝用木夹子小心夹起来,放进一个玻璃器皿中,里面有防腐剂。

然后也将书本小心的保存起来,用丝绸轻柔的包好,打算等带回实验室进行解读。

这时候美国人才注意起其他东西,见到中国人和日本人都在小心的看那颗玉印,美国人不是很懂,于是他拿起旁边无人欣赏的金虎,发现只有半片,美国人感觉应该还有半片对在一起才是完整的东西。

“这是什么东西?”

美国人又问日本人。

日本人看了看:“应该是虎符。”

接着就不管不顾了,继续去欣赏玉印。

“传国玉玺!”

手捧着玉印的老夫子,咽了一口唾沫说道,然后看向其他人,有的人点头,有的人摇头,但都不敢下判断。

因为谁都没有见过传国玉玺是什么样子,这面玉玺有些符合传国玉玺的描述。看样子大家都能分辨出是春秋到秦汉时代的玉玺样子,简单甚至有些粗放,但是玉印的材料极为上乘,通透无比,还略微带着一种碧翠色。

也难怪有人晕倒,因为这玩意太刺激金石学家了。他们一辈子玩金石,谁不想一睹传说中的和氏璧、传国玉玺的风姿啊,他们到不寄希望看到一块美玉,他们想看的是那种历史价值。

如果这是传国玉玺的话,那就是实在太重大了。

传国玉玺留下了太多的传说,历朝历代都有人表示他们发现了传国玉玺,但是真实可靠的是完整的传到了唐代,也有记载表示蒙古人得到了传国玉玺,朱元璋攻克元大都后。屡次发兵北伐,又夺回了一批珠宝,可是没有得到传国玉玺。

朱元璋一直表示一辈子有三件憾事,第一就是没有传国玺,第二是没有迁都凤阳,第三是没有灭绝蒙古人。

可见中国人对传国玺的执念之深了,谁的到这玩意,会被认为是真命天子的。

“这是什么东西?为什么你们如此重视?”

奥斯朋虽然不太了解中国的玉玺文化。但是知道中国人和日本人发现了了不得的东西,他于是忍不住问日本人山下道。

山下道:“有可能是传国玺。”

“传国玺是什么东西?”

山下哼道:“是帝王权力的象征。就像英国传说里的石中剑一样。”

“噢。上帝!”

作为英语国家的美国,英国历史上的石中剑是什么分量,传国玺就是什么分量。

不过奥斯朋对玉玺还是没有什么感觉,要是石中剑放在他面前他一定会疯的。

“比石中剑的意义更大,这是中国人统一皇权的开始,你可以考虑一下对比约柜。”

日本人再道。

这次奥斯朋明白了。他发现了让中国人疯狂的东西,他也要疯狂了。

不过奥斯朋想到,如果把这件东西放到美国的博物馆的话,是不是不太合适啊。

蔡锷即便再不关心历史,他也知道和氏璧和传国玉玺的故事。他此时也有些懵了。

“各位先生,能确定吗?”

他也感觉到深深的压力。

不由回头看了一眼,黄金棺椁,岳飞护棺,传国玉玺,一切的一切,似乎明明天定一般,他甚至生出了一股浓浓的怀疑,要不是一切都是他亲自参与,他一定会认为是有人动手脚了,而动手脚的那个人吗,除了杨潮还有谁。

无论怎么看这都是什么‘石人一只眼’的玩意,是为登基称帝制造的祥瑞。

几个金石学家也不敢确定:“只能说很有可能,真假还得对比之后在确定。”

“能对比?”

著名的金石专家李西说道:“当然能,皇宫里就有拓片,秦汉的拓片都有。”

蔡锷点点头。

这玩意太恐怖了,弄不好真能出皇帝。

如果杨潮真要当皇帝怎么办?

他不由深深地想,他又回头看了一眼岳飞,不由得心血沸腾。

真要反对吗?

他心思十分复杂。

杨潮此时正在跟张嘉傲谈判。

张嘉傲现在是中国银行的总裁,经济学科班毕业的专家。

这个银行是1912年由大清银行改组的,还是炮哥批准成立的,一直肩负洋行的指责,有权力印刷法定货币。

1915年的时候,就已经印刷了一千多万纸币,目的是为了给袁世凯筹措经费,而他们根本就没有足够的储备。

后来发生挤兑,袁世凯命令停兑,结果张嘉傲顶住了压力,与当时的行长宋汉章一起,决定坚持兑现,否则银行信用就会破产,张嘉傲拜访了张謇等民族资本家,得到这些人的支持,又从杨子银行贷款这才救了急。

事后中国银行信用反而更坚挺了,现在存贷款已经超过10亿,是上海排名前三的大银行。

不过张嘉傲这个人一直对官方插手银行业十分抵触,他之后主掌中国银行,不断找机会扩大银行中的商股,力图将中国银行变成一家商业银行,而不是成为官办银行。

杨潮之所以找张嘉傲谈判,是因为杨子银行和中国银行,都拥有发钞权,这对纸币法定化很不利,虽然杨子银行通过实力,基本上垄断了货币发行,中国银行发行的货币连杨子银行的十分之一都没有,但是只要中国银行依然有发钞权,货币就无法统一。

所以他希望合并两家银行,重组中央银行。

但是张嘉傲不愿意放弃自主权,这又是一个贪恋权力的人,对经济利益倒是不太在乎,这就很难办了。

后世宋子文组建中央银行的时候,张嘉傲不听话,宋子文的方法是挤兑中国银行,杨潮可做不出挤兑本国银行的事情来,所以他希望谈判解决。

张嘉傲也不是不给大总统的面子,只是他很坚持。

“张先生,你主持中国银行,也不过是为了实现理想罢了。不如这样,中国银行放弃发钞权,你来做杨子银行的总裁。”

杨潮引诱道,杨子银行其实也缺少一个专业的人,李思第虽然也懂,但他还有很多事,往往不能兼顾。

张嘉傲有些心动,但还是拒绝了,杨子银行已经很大了,他做那个银行的行长不可能有什么成绩。

“张先生,你觉得一个国家拥有两个发钞银行真的好吗?中国需要一个中央银行!”

杨潮问道。

张嘉傲为难了,这个问题他没有想过,可是如果他不同意,岂不是成了阻碍中国成立中央银行的罪魁祸首,这跟他受到的教育有冲突。

“若国家要组建中央银行当然是好事,中国银行愿意作为一家商业银行,但是绝不能跟杨子银行合并。”

张嘉傲提出自己的底线,他愿意放弃发钞权,但是绝对不愿意失去中国银行。

“你的意思是成立一家新的银行?”

杨潮疑惑道,他不知道成立新的央行,跟直接把权力给杨子银行有什么不同。

张嘉傲道:“没错。如果成立新的央行,中国银行愿意交出发钞权,然后对已经发行的纸币进行结算。但是我希望大总统以国为重,杨子银行也要放弃发钞权,将发钞权收归国家所有。”

好吧这小子在怀疑杨潮用心不良。

杨潮笑道:“原来症结在这里啊。好,就组建一家新的银行,名字就叫中华银行好了。但是我缺一个行长啊,不如你来做?”

“我?”

张嘉傲有些犹豫。

杨潮又道:“一个小小的中国银行,即便做得再好有能有什么成绩,执掌一国之央行,统管全国银行业,你不觉得这才是男儿该有的抱负吗?”

这是一个理想主义者,跟陈光甫那样的金融家有区别,所以杨潮就用理想蛊惑他。

“这,这!”

“你就说条件吧!”

看到他犹豫,知道他已经心动,杨潮十分干脆道。

张嘉傲咬了咬牙:“我有三个要求。”

“讲!”

“第一,政府不得干涉央行运作;第二,建立国家储备,无论何时政府不得强行收取;第三,政府资金往来,都有央行进行结算。”

杨潮听完一愣:“好家伙,你这一下子要把杨子银行打死啊。成立央行是为了稳定金融,政府可以不干涉央行运作。国家储备当然是要建立的,不提走也很有必要。但是资金往来可都是经过杨子银行的,现在都交给央行的话,杨子银行吃什么?”

张嘉傲听完反而松了口气,他还真怕杨潮答应,那样他就得去做中央银行了。

他现在的心情是,既想做,又不想做,十分矛盾。(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