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国崛起1900 > 第二百七十六节 初战

大国崛起1900 第二百七十六节 初战

作者:狂人阿Q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33:57 来源:笔趣阁

东北前线。

战争再次开始了,佳木斯一带,日本人看似保持着攻势,因为他们的前沿阵地是设在乌苏里江西岸的,就在佳木斯城东十里外。

与日军阵地相对,距离只有五百米,则是中国国防军的阵地,双方都是壕沟深堑,前沿布设铁丝网,阵地上一挺挺机枪为中心,这防御怎么看都是坚不可摧。

国防军也并没有从地面进攻,而是开始了重炮轰击,后方十公里外的中炮群开始轰鸣,目标就是几百米外的日军阵地,日本人在炮轰中自然是躲进坑道里去,连中国这边的士兵,其实也都已经躲进了战壕中修建的坚固坑道。

他们倒不是怕被己方的重炮误炸,而是知道己方开炮了,日军的大炮很快也会响起来,这就是战争的形式,双方的炮群都在大后方,距离前线十公里轰击,这么远的距离,是不可相互轰击到的,其实炮兵的主要作用,就是虐步兵。

欧洲战场同样如此,德国重炮群此时正在凡尔登炸响,而英法则在索姆河一线轰击德军,索姆河一战中,德军伤亡50万人,54%都是死于炮击,其实重炮密集轰炸还是很有效果的。

果然日本人的大炮也响起了,不过日本的大炮,无论是数量还是口径,都比中国国防军的炮群差许多,日本远程炮群以70到90毫米炮为主,很多还是山炮,国防军这边的主力远程炮群则以105和150重炮为主。双方的最大口径火炮,日本以280口径攻城炮为主,而国防军炮兵则装备了上千门305重炮。

所以即便是虐步兵,也是中国国防军这边虐的更狠。

只是双方其实已经停火很久了,甚至有士兵在边境线上做点小买卖之类的。其实战争中并不只有厮杀和仇恨,尤其是这种长期的消耗战中,士兵的心态会从一开始的狂热慢慢转变为一种崩溃状,行为也就变得难以捉摸,可能今天还疯狂的冲锋,第二天双方就能手拉手一起庆祝节日。

欧洲战场上。双方士兵圣诞节的时候,同时停火,还能在一起点起篝火开派对。

东北战场上,过年的时候,中国士兵吃饺子的时候,也有不怕死的日本士兵偷偷跑来混饭吃。

不过这种情况,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上层都是明令禁止的。

长野俊秀就是这么一个日本兵,他来自大阪。对明治维新并没有其他地方人那么狂热,因为大阪那个地方,在幕府时代可是日本最大的商业城市,可维新之后,东京、长崎等地方渐渐发展壮大,大阪虽谈不上没落,可是改革带来的财富转移,让长野家族没落了。

幕府时代长野家跟当地大名关系密切。在大阪算是富裕家庭,可是明治维新之后。长野家失去了过去的优势,并且随着大名家的破产而破产,从爷爷那一辈开始,长野家就成了贫困的市民阶层。

到了长野俊秀这一带,甚至无法糊口,长野俊秀上了中学后。在工科学校学了两年,进了财阀的工厂,总算是生活无忧了,但是因为东北战争,让日本经济陷入了长期的低迷。紧接着就是因为中国经济抵制而起的经济危机。

长野俊秀失业了,他还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要养活,看到政府征募移民东北的青年,承诺每户人家可以分到一百亩地,无奈之下,长野俊秀就带着弟弟和妹妹到东北讨生活了,肥沃的黑土地一开始确实让长野家衣食无忧,要是这么过下去,长野俊秀也愿意落户。

可是战争又一次开始了。

作为移民青壮,得到政府给与的土地的同时,长野俊秀也被编入了屯田兵的行列,平时参与军事训练,战时编入作战部队,日本人还没有建立完善的预备役制度,也没有总动员机制,倒是用军屯这种古老的方式,硬是低成本的在东北维持了200万的军队。

长野俊秀就是这样编入军队的,已经在这里待了很长时间了,妹妹还小,但是弟弟已经可以做农活了,长野俊秀并不是很担心,相反在前线的生活此前倒也很新奇,长野俊秀是大阪人,天生就会做生意。

当他发现日军中有些士兵在偷偷跟中国人做生意的时候,他不但没有感到惊讶,反倒认为这很有意思,于是他开始收集一些日本特有的东西,从士兵中收购一些香烟,钢笔等日本小物件,然后悄悄离开阵地,到远处一个废弃的村庄旁,跟中国那边的士兵进行交易。

他从中国人手里换取到了蒙古草原上的肉干,当地的大饼,然后又拿回军中跟有钱的士兵甚至是军官交易。

双方在这里僵持了一年,虽然偶有互相间的炮击和试探性攻击,但是总体是平静的,长野俊秀因此充分展现出了他的商业天赋,竟然钻去到了一万一员,这让他大喜过望,打算继续干下去,然后攒够了钱,让弟弟在伯力城里开一家商铺,这样他们长野家就能发家了。

可没想到战斗又打响了,手里压了一大批日本小件商品还没有脱手,长野俊秀当然很不爽了。

“该死的中国人。”

长野俊秀心中暗骂,悄悄将自己的货物藏起来,然后跟其他人一起躲进了坑道。

炮声还在响起,己方的大炮也回应了,中国人那边的炮声则是一直没有停。

hong—bao!

基本上开炮的声音就是这样,不是一声,而是两声,炮弹出炮口一声,落地爆炸一声,听着炮声长野俊秀突然感觉到不对劲起来,敏锐的他听到中国人的大炮声音变了,变得近了,也变得远了。

好像对方开炮的声音变得近了,而爆炸声变得远了。

吴佩孚在望远镜中看着,当日本人开炮后,隐藏在前沿阵地附近的炮群即可开始轰击日本炮阵,这些大炮昨夜就藏在了这里,目的就是为了摧毁日本炮兵阵地。

吴佩孚在望远镜中还看到,秘籍的飞艇已经出发,满载重磅炸弹的他们将会把日本炮兵阵地彻底摧毁,当然也会付出惨重的代价,被日军防空武器摧毁几艘飞艇。

事情比吴佩孚想象的要好很多,只有三艘飞艇被击伤,全都安全返回。

回来报告说日本阵地基本上被重炮都摧毁了,他们遇到的地面火力很轻微,看来日本人根本没想到中国人会放弃虐步兵的默契,将目标变成同为炮兵的他们,结果损失相当惨重,先是被中国重炮轰击一阵,在被从天而降的航空炸弹轰炸一气,日本炮兵段时间内算是被打残了。

“让铁甲车出击。”

吴佩孚下命令道。

这种铁甲车是杨潮送到军队中来的,并且跟吴佩孚研究了一下使用方法,杨潮表示这种铁甲车用来突防很好用,步兵跟随铁甲车,负责保护铁甲车,铁甲车同样给士兵提供掩护,让士兵成功的冲到对方战壕前,消灭敌人,占领堑壕。

但吴佩孚对此并不以为意,这种车在他看来,实在是太丑陋了,行动起来嘎吱作响,让人担心随时都会散架一样。

三米高的铁甲车跟后世地平的坦克相比,也实在是显得太粗苯了。

看到己方战壕中铁甲车从阵地后冲了出去,一队队士兵跟随铁甲车一起前进,同时战壕中的士兵们将迫击炮都抬了出来,开始向日本战壕抛射炮弹,压制日本人的反击,给士兵和前进的铁甲车提供掩护。

与此同时,南方的大连,中国国防军也发起了进攻,这里的进攻就难打多了。

日本人在大连跟国防军展开了势均力敌的炮战,显然大连日军比佳木斯的日军要强大的多,因为这里的日军是以日俄战争中的乃木希典的第三军和第二军组建的大连驻屯军,骨干官兵都是参加过日俄战争、东北战争的精锐老兵。

总兵力7个师团,总计10万人,由乃木希典的参谋长伊地知幸介。

中国国防军则调集了30个师,总兵力32万人,由段祺瑞统领作战。

双方在大连外围开战炮战,互不相让谁也奈何不了对方,段祺瑞派出飞艇作战,结果被打下来10多艘后,知道对方阵地稳固,不是那么容易攻陷的,暂时只能继续炮战,同时看着北方的战况,反正他只是牵制,不让大连日军进入东北,也不让他们能够撤走。

大连的段祺瑞看着北方佳木斯的战况。

满洲里的蔡锷也在看着佳木斯的战况。

段祺瑞帮蔡锷理顺军队的控制之后,就奉命去了大连,蔡锷独留满洲里负责北方作战。

只是蔡锷这里就平静太多了,他只是奉命在俄国人请求的时候,才会发动进攻。

而且他手里的兵力也并不雄厚,不想大连哪里有32万人,日军只有10万;佳木斯那里有200万大军,对面的日军只有100万;而他在满洲里只有不到20万人,对面的日军却高达80万。

所以即便蔡锷可以进攻,他其实也是打不下赤塔的,他只能等待佳木斯哪里分出胜负,甚至必须等吴佩孚的主力将伯力、海兰泡到海森崴一带的日军肃清后,才会派兵来加强他这里的兵力。

好在俄国人很给力,已经向日军发起了持续的猛烈进攻,他很期待俄国人能将日本人打退回黑龙江流域,那样他就不用在留在满洲里了。

可是俄国人的进攻被日本人牢牢挡在赤塔外围,寸步难进,而且损失惨重!(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