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国崛起1900 > 第二百七十五节 联合作战

大国崛起1900 第二百七十五节 联合作战

作者:狂人阿Q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33:57 来源:笔趣阁

萨索诺夫跟中华外交大臣陆征祥也谈的差不多了,其实也就是谈一个大概,确定一个方向罢了,剩下的细枝末节自然有专业人士去考虑,两人只确定,俄国将动员200万人加入东方作战,中国也将派出不少于200万人的部队,双方共同向日军发动攻击,战后中国收复黑龙江失地,俄国收回被日本割占的领土。

但是这时候萨索诺夫提出了在中国发行债券的问题。

“关于贷款的问题,您最好是跟杨大人沟通一下,没有杨子银行的同意,怕是谁都无法从上海借到一分钱啊。”

陆征祥并不拒绝萨索诺夫的借款要求,但是却推给了杨潮,他感觉借钱也不是坏事,反正那些年大清朝、民国,不都总是借洋人的钱吗,杨潮应该也不会拒绝。

萨索诺夫笑道:“这是当然。我们跟杨先生的合作一直很愉快,相信他会对承销俄国债券十分有兴趣的。”

萨索诺夫心情不错,因为现在情况对俄国越来越有利了,俄军一步一步逼近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布尔,就像曾经他们历代沙皇做的那样,而这次可没有英法来解救奥斯曼帝国了,奥斯曼只能干挺着等俄国大军蹂躏。

打败奥斯曼突破地中海,这是多少代沙皇的夙愿,从彼得大帝时代就开始为此努力,今天终于要完成了。

同时俄国还将向西方大大的推进一步,别的不敢说,起码波兰甚至是东普鲁士都得划归俄国,波兰和东普鲁士的工业还是很发达的,冶金工业、造船工业,在整个欧洲都是相当有名气的。割占这里,俄国的工业实力完全可以翻一番了。

最关键的是俄国你距离欧洲心脏地带又迈进了一步,还会得到波罗的海的优良港口,有了面向西欧心脏地带的港口,俄国的影响力自然就直接深入了欧洲腹地了。

东南欧方向,他们打败奥匈看起来没有什么难度。那么就可以打通东南欧,跟塞尔维亚等斯拉夫国家练成一片,他们的影响力直接深入东南欧腹地。

现在连东方也给他们提供了这个机会,俄国可没想着光收回失地,他们这次是铁了心要把日本灭了的,日俄战争、东北战争,两次败于这个小国之手,还割让了四百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这简直是奇耻大辱。

俄国从来不认为他们打不过日本。只是因为国内总出问题,所以才给了日本一次又一次机会,而这次斯托雷平在国内压着,暂时还看不到什么乱象,因此俄国完全有机会在四线开花,四线都结果!

至于杨潮会不会拒绝,萨索诺夫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这次战争中俄国的军火可以说大多数都是中国人提供的。也就是杨潮提供的,这可是在中国跟日本战争期间啊。还向别的国家提供军火,除了杨潮疯狂的用400亿马克打造了一个让人艳羡的重工业之外,也能说明这个世界首富真的很爱财。

既然爱财那就好办了,绝对不可能放过向俄国借款的机会的。

“很抱歉,上海金融市场上的债券已经有些饱和了,这几年我们发了近百亿债券。如果在增发新的债券,市场实在是容纳不下了。”

杨潮的回答让萨索诺夫颇感意外。

“不过我国工业发展太快了,紧缺大量的资源,这一点倒是可以跟俄国合作。西伯利亚大面积的矿产资源得不到开发,实在是太浪费了。我们愿意出资金、出设备。跟俄国合作开放西伯利亚的矿产。作为回报,我们将向俄国提供一笔10亿两银子的低息贷款。”

“你们想要西伯利亚的开矿权?”

萨索诺夫不由有些意外。

这年头大家都在圈矿产,俄国的矿产也有相当一部分卖给了法国,作为法国人借款的附加条件,毕竟哪怕是盟友,也不会平白借钱给你的,都是有条件的,作为盟友不过稍微优厚一点罢了。

对买矿权给外国,俄国人并不是很抵触,尤其还是西伯利亚的矿权。

“不不不,这不是开矿权,本人一向很反感欧洲人到处抢矿产。我打算跟俄国合作,我方提供贷款,资金和设备,在西伯利亚开矿,股份我方只要51%,其实也就是控股权罢了,求一个安心。至于剩下的股权,你们是给政府也好,给沙皇也罢,我就不管了。这笔贷款,就用从你们的股份红利中慢慢扣除。”

萨索诺夫心中暗想,这个条件确实很优厚,也就是说俄国人什么都不用做,中国人买设备,投资开矿,俄国人白得一半的股权,更重要的是还能得到10亿两借款,用这些股权的分红去还利息,这生意还是值得一做的。

“不知道杨大人想要哪里的矿产呢?”

“从乌拉尔山到勒拿河,所有矿产!”

萨索诺夫眉头一皱,那可是一片9百平方公里的土地啊,上面所有的矿产开采权,这事情有些大了。

杨潮笑道:“我只是想要一个权力罢了,反正无论我怎么做,你们基本上都占了一半。相信你们迟早要开发这里的矿产的,也许还不如我给的条件呢。”

萨索诺夫轻轻点头,条件倒是不错,只是范围太大了,他觉得得跟沙皇和斯托雷平商量一下,他可不敢立刻答应。

“在下需要跟沙皇陛下商议一番。”

萨索诺夫说道。

杨潮点点头,并不着急。

沙皇一听这个条件,其实也很头痛,询问斯托雷平,斯托雷平倒是毫不犹豫就答应了,他告诉沙皇,只要这次战争打赢了,俄罗斯帝国的话,全世界都得仔细听,到时候想反悔,中国人还敢说半个不字?

现在能借到钱,换成士兵手里的武器装备。这才是最好的投资,而且是千载难逢的投资机会,错过了这次机会,俄罗斯帝国在想找到这种四面突围的时机,那就不知道要等待多少年了。

在斯托雷平的支持下,很快北进的外交使团就跟杨子银行签订了一份开矿协议。杨子银行与俄国政府和皇室合作,在西伯利亚经营矿产,成立一家华俄西伯利亚矿业总公司,全权负责西伯利亚地区的开矿事宜。

沙皇和俄国政府授予西伯利亚矿业公司在西起乌拉尔东至贝加尔一带的独家开矿权,作为回报,矿业总公司立刻向俄国政府交付一笔10亿两的现金,利息将用俄国股份的分红逐步抵偿。

杨潮行动很快,立刻就成立了一家子公司,并且以杨子银行为这家矿产公司发行债券做担保。在上海发行一笔10亿两的债券。

在复杂的金融交易下,俄国人很快就接到了这笔银子,转手就花出去了,从杨潮这里订购了200万人需要的装备,其中还包括防毒面具,德国人的毒气战终于开始在欧洲发威了,俄国人吃亏最大,不得不想办法了。

吃下这笔防毒面具订单的。是规模庞大的齐柏林橡胶公司,为飞艇生产橡胶气囊积累的技术。用来制作防毒面具也不是那么难的,反正英法都已经研发出了防毒面具,找法国要专利就行了,钱都不用给,不然俄国人就会闹脾气了。

有了武器装备,俄国人的动作很快。又动员了两百万人,让他们这次战争中动员的总兵力达到了1200万的恐怖数字,当然他们不可能保有这么恐怖的数量,因为俄国人的伤亡率实在是太大了。

此前动员的1000万人中,已经有300多万长眠地下了。不过这已经比原本的历史上伤亡率要低多了,原本的历史上,俄国一战中总共动员了1400万人,阵亡率为75%,伤亡人数一千万。

现在才300多万,可以说杨潮卖给俄国的青霉素,可是起了大作用了。

英国人两个月前发动的索姆河战役,第一天英军就伤亡6万人,可其中直接战死的不过2两万,4万人都只是受伤,如果能够得到良好救治,救回1万人是没有问题的,如果有青霉素的话,救回3万人就很有希望了。

青霉素的出现,确实拯救了很多生命,却让武器的杀伤效果降低了许多,也让战争更焦灼了,因为双方都有足够的兵力不停的战斗,只是消耗的物资却比历史上多了太多,其中当然主要都是各国自己国内的工业消化,剩下的大多便宜了美国人。

好吧,战争打到现在,杨潮通过独占俄**火市场,其实切下了一大块蛋糕,占据协约国对外采购三分之一份额,可美国人吃下了三分之二,这让杨潮有些不太满意。

同样不满意的还有德国人,但是杨潮严格遵守了跟德国人的协议,青岛生产的军火,主要供应杨潮的军队,甚至卖给袁世凯大批武器。而供应俄国人的武器弹药,主要是莱芜兵工厂生产的,这可是一家合资企业,虽然克虏伯也占有股份,但是杨潮跟美国人联合起来,股份达到七成,克虏伯可干涉不了。

莱芜兵工厂建在了庞大的组装生产线,烟台、东营等其他地方的机器工厂负责生产零部件,因为少了青岛德资企业的生产,杨潮甚至动员了大量各地的小型华人修造厂让他们生产零部件,虽然质量上稍差了一些,可是对于俄国人来说,总比没有强。

一时间倒是带这些小修造厂发了一笔横财,杨潮接着就鼓励他们招募技校学生,增添机床设备,扩大生产、做大做强!

这些小修造厂一般都是向往自由的技术工人开办的,第一批工厂主很多还是从青岛和莱芜两大兵工厂走出去的,技术上是没有问题的,只是管理、经营能力稍差,杨潮鼓动他们在战争中掀起了一轮工业扩张,也不知道对他们是福是祸。

“赶紧把日本解决了,全心全意的跟美国争订单啊!”

杨潮抱着这种想法,当俄国人动员新兵送到欧洲,然后从欧洲抽调老兵到东方后,用这种方式抽调了200万大军部署到伊尔库茨克一带后,杨潮终于展开进攻。

100万中华国防军,首先从佳木斯到黑河一线展开了全面反击。30万人从旅顺向大连日军发起攻击,旅顺剩余的十几艘小炮艇都出发封锁大连港口了。俄国100万大军则杀向了赤塔,还有100万人作为后备力量。

东北又一次联合作战开始了,上一次还是中国人联合日本打俄国,才几年时间,就变成了中国联合俄国打日本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