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国崛起1900 > 第二百四十四节 进军青岛

大国崛起1900 第二百四十四节 进军青岛

作者:狂人阿Q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33:57 来源:笔趣阁

“我军进入青岛当然没有问题,但是德军不能在作为一只战斗部队存在,或者回国,或者放下武器作为平民在山东生活我都欢迎!”

德国总督迈尔.瓦德克在支持不住的时候,终于邀请杨潮派兵进入青岛,与德军一起负责保卫青岛的任务。

但是杨潮提出德军必须解除武装。

“你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你也知道,如果德军不放下武器,那么日本人就不会放弃对青岛的攻击,无论负责防守青岛的是中国士兵还是德国士兵。”

两人意见无法统一,谈判无果而终。

但是现在着急的是德国人,日本人不断的增兵,大口径火炮大量的往山东运输,跟德国在青岛外围修建的要塞群对轰,海军始终没有放弃封锁青岛,德国舰队被堵在里面根本出不来,就像当年俄国舰队被堵在海森崴和旅顺一样。

瓦德克跟国内交涉过后,德国人提出了新的要求。

“我方要求贵方保证,青岛将继续保护德国舰队,并且保证不改变青岛的租借权!”

好吧,这时候德国殖民者还妄图保住青岛,想以后继续回来攫取利益。

“我只可以保证允许德国人继续管理青岛。但是德国舰队必须离开,要么是解除武装,加入中国舰队,要么离开青岛。”

对于让德国人继续管理青岛,虽然很屈辱,但杨潮是一个现实主义者,他知道立刻改变青岛的管理,肯定会造成混乱,至少得等他的军队稳住了青岛的局势。并且派往青岛的管理人员已经熟悉青岛的情形后,他才会着手从德国人手里收回青岛的管理权。

意见又无法达成一致,德国人目前最看重的就是青岛的位置,他们需要利用青岛的位置,给他们的海军提供一个支撑,让他们可以在东方活跃。干扰英国人的商业船队。

谈判拖拖拉拉已经进行了一个月时间,德国人终于再次做出了让步,要求杨潮保证不改变青岛的租借权,并且在战后立刻将青岛再次交还给德国后,他们同意了杨潮的所有要求,比如军队解除武装,海军登岸,将军舰交由中国海军管理。

《进军青岛!》

12月,当欧战已经打了4个月后。中国各大报纸刊登了一个震撼性的报道,大标题就叫做进军青岛,副标题则为“山东当局收回青岛权力”。

报纸上附带着大幅的山东军队坐着火车开进青岛,士兵们在打开的火车窗口向外面挥舞军帽的图片。

山东十万大军进驻青岛,接着杨潮要求日本人立刻停止攻击,否则意味着对山东的攻击,山东军队将立刻对日军采取军事打击。

已经跟杨潮打打停停了一年多,日本人可是很清楚东北军的实力的。这可不是后世那只他们随便放几枪就不敢抵抗的东北军,杨潮可不是张学良那种只知道泡妹子、抽大烟的公子哥。

日本人紧急的质询袁世凯政府。要求他们对山东军队进入青岛做解释,甚至强烈的询问袁世凯是不是想向日本宣战。

这话他们可不敢问杨潮,要是问的话,杨潮会很愉快的回答他们。

但是袁世凯脾气也不是很好,他这次受不了日本人的盛气凌人了,有英国人支持就这么横?

袁世凯当场就摔了杯子。但也没敢说宣战之类的话,日本人在天津可是有十万大军的,随时都可以来攻打北京。

被杨潮擅自行动给裹挟的袁世凯也没办法,那是杨潮以山东的名义,跟德国人谈判的。完全绕过了他的外交部,这种军阀作风虽然让他头大,但是却只能忍下这口气,他的模范军还没有练好,还不是跟杨潮翻脸的时候。

当初他不得不交出北洋军,乖乖回老家钓鱼,可不就是因为杨潮在东北有十几万大军,让载沣可以不怕他的北洋军吗,所以一切还是实力的问题。

袁世凯只能强韧怒气,让陆征祥到山东来跟杨潮谈判。

“回去问问袁世凯他还要不要脸了?他不怕中国老百姓刨了他家祖坟吗?”

陆征祥刚到大石房,表达他的立场,就有人挑起来指着他的鼻子大骂。

这个人当然不是杨潮。

“你回去告诉他,到时候刨他家祖坟的,我张謇是第一个!”

这个人是张謇。

杨潮派兵进入青岛,他立刻带着笔墨纸砚,高昂着头表示他认赌服输,来给杨潮当刀笔吏了。

在张謇怒目而时下,陆征祥匆匆说了英日两国三个要求:

“第一,山东军队立刻停止向青岛增兵。”

“第二,山东当局应该遵守外交部的中立区声明,龙口到青岛一带是中立区,允许德日两国在此区间交战。”

“第三,山东军队撤出青岛,否则战争中给山东军队造成的伤亡,日军概不负责。”

面对自己国家的外交部,代表着日本和英国的利益,来跟自己谈判自己国家的领土问题,杨潮感觉到是很讽刺。

杨潮随即针锋相对向英日两国提出三个要求:

“第一,日军立刻停止攻击青岛,青岛虽然是德国殖民地,但是德国人已经答应将青岛交付山东,日军对青岛的攻击,就是对山东的攻击。”

“第二,任何国家,任何军队,都不能再次对山东发动攻击,否则我山东军队一定会给与无情的回击。”

“第三,立刻解除对青岛的封锁,否则依然视为日本对山东的攻击。”

陆征祥得到回复,匆匆离开,他可受不了张謇的眼光,万一这老家伙发飙打他一顿,那也是白挨,反正跟他没什么关系,他就是来传话的。赶紧回去回复了英法,把这摊子烂事撇开。

面对杨潮的要求,英日两国联合发出了强硬的回复,表示山东蛮横干预本国外交部门的决定,这是对本国政权的反抗,这是一种反叛行为。同时也是对英日两国的侮辱,两国不排除采取军事行动捍卫两国的尊严。

“张国柱,如果日本人再次发动攻击,而且英国人有任何举动,立刻攻打威海!”

张国柱此时带兵30个师回到了山东,而日本人拼命增兵目前也不过10万人,山东兵力占有绝大的优势,而且内有青岛的要塞,内外夹攻之下日本人根本不可能获胜。

而杨潮的目光已经盯住了英国强占的威海殖民地。

英国人经营威海。可没有德国人那么精心,完全当做是一个制衡德国和俄国的军港,没有兴趣建设地方,只是加固了威海和刘公岛海军基地而已。

英国士兵在威海也只有千把人,还大都是当地华勇,杨潮安排了一个师的兵力,一个冲锋就可以拿下这里,至于那些华勇会不会帮英国人作战。敢动手灭了就是,虽然是自己人。杨潮也不会客气。

“华勇营的士兵如果能够反正更好,派人私下跟他们谈谈,让他们起义。”

如果华勇营起义,然后杨潮带兵跟在后面收复威海,这种政治意义更大。

可惜杨潮失望了,就跟后世天朝无法让香港归心一样。他也无法让威海华勇士兵归心,那些华勇营士兵不肯起义,甚至还忠心的绑了杨潮派去跟他们交涉的使者交给了他们的英国主子。

不过随着十万大军进驻青岛,日本人暂时停止了攻击行动。

英国人牵头,派领事到大石房来跟杨潮谈判。看来英日两国也不是不能侮辱的吗。

“第一,将青岛德国海陆士兵和舰队交由英日两国关押。”

“第二,保证青岛在战争期间不会为德国服务,包括提供军事基地和生产军事用品。”

“第三,必须在英日两国的监督下,将青岛德国政府机构解散,并将政府人员交由英日两国暂时看押。”

两国提出了三条要求。

“办不到!”

杨潮直接回答。

“山东地方政府对青岛自然有自己的处理方式,英日两国不能干涉山东政府的内政。我们跟德国人就青岛问题已经达成了一致,不会轻易撕毁协议。青岛的海陆军士兵将由我方管理,战争期间不会对英日造成威胁,这是我方最大的诚意了。”

杨潮可不想立刻就撕毁协议,落一个不诚信的名声是小事,让青岛的所有德国人都站出来反对可就是大事了。

青岛现在可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生活了近百万德国人,是德国海外最大的国民聚居地,其中仅仅是技术人员就超过了30万,剩余人口主要就是这些技术人员的家属和其他商业人员。

而青岛总人口现在也不过300万,德国人占据了三分之一,如果他们闹事,杨潮想利用青岛庞大的重工业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日本人很嚣张,见谈不拢,立刻就站起来表示他们会采取措施的。

日本人对青岛更看重,杨潮砸下的400亿马克的贷款,可大都在青岛,这样庞大的重工业集中于一个城市,在全世界都不多见,日本如果占领这里,会让他们的工业体系更完整,会让他们的工业实力立刻提升一个档次,成为世界上第一流的工业强国,就好比当年普鲁士吞并奥地利的西里西亚工业地区一样。

普鲁士吞并西里西亚拥有了制霸欧陆的实力,成为后来崛起的基础,日本吞并了青岛,也拥有了称霸亚洲的实力,会成为他们日后称霸世界的基础。

日本都知道重视青岛重工业,杨潮更没有必要忽视这里了,单论份额,青岛可是占据了山东一半的工业产值的,其他地方,比如大量美资工业存在的烟台,杨潮投资的莱芜和东营等地加起来,也就跟青岛差不多。

失去青岛,杨潮也就不用想着在一战中发财了。

日本人很快就发动了对青岛的重新攻击。

“反攻!全面反攻,三天之内将日本人赶下海,这是山东第一场战争,也是最后一场,今后我不会允许任何国家的军队在山东出现。”

杨潮强硬的对张国柱下命令,他不打算顾惜伤亡,他只要胜利。(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