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国崛起1900 > 第二百零三节 战争中的发展

大国崛起1900 第二百零三节 战争中的发展

作者:狂人阿Q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33:57 来源:笔趣阁

日本军队是山县有朋一手打造的,他上台主掌大局,似乎也鼓舞了日本军队,一下子让他们从天皇死后的沉寂恢复过来,发动了西伯利亚攻势。

当然不止是用威望,山县有朋上台后,第一时间宣布日朝合并,将朝鲜彻底吞并了,这个只有政治意义的政策,也起到了鼓舞年轻军人的作用。

但是俄国人不承认日本吞并朝鲜,此时两国都开战了,日本做的俄国当然要反对。就连中国政府都发了一个不痛不痒的声明,表示对日本吞并朝鲜持保留态度,其实就是不答应,但是不会出面反对,留下一个反对的余地。

日本人也没有精力跟中国争执外交词汇,他们发动的西伯利亚攻势,还需要中国配合,日军从赤塔出发,在杨潮飞艇轰炸的掩护下,轻松攻占了早就被炸的一摊废墟的伊尔库茨克,继续向西,十天后攻占巴尔瑙尔,二十天后攻打到了鄂木斯克,冰封期之前,他们如愿打到了车里雅宾斯克,跟中国部队回师。

日本的军事行动,引起了世界哗然,他们发现,东方国家的军队竟然已经吞并欧洲大门之外了,虽然大门这边只是俄国,但是对欧洲国家的心理影响还是很大的。

但是日此巨大的胜利,在日本国内引起了新一轮的疯狂,日本这个国家已经失控了。

英国人拒绝了日本继续借款,同时督促日本在谈判中让步,开始明显的偏袒俄国,此举在日本引起了大规模的抗议声。法国则游说俄国人尽快答应日本人的要求,割让勒拿河以东地区现在还来得及,要是日本军队打进欧洲。可就晚了。

俄国人内部受此刺激,也开始产生又一轮不稳的矛头,不知道是不是日本人支持的。

日本军队开进到车里雅宾斯克后,这才停了下来,开始大力修复西伯利亚铁路,开始往前线大规模的运送物资。

显然他们没有能力短期修复铁路。但是恢复贝加尔湖以东地区的运输是没有问题的,日本人的打算就是将物资运输懂到赤塔,然后在冰冻期间,委托杨潮的飞艇舰队帮他们运输,虽然作为盟友,但是杨潮也不答应白白帮日本人运输,敲了日本人一大笔钱。

而保证一百万人在冬季的补给,这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全世界也就只有杨潮有这个能力了。因为这两年齐柏林又生产了两千艘飞艇,让杨潮的飞艇舰队扩充到了三千艘,每艘平均运载李超过了三百吨,一次运输就是近千万吨,保证日军的供养绰绰有余。

但是杨潮告诉日本人,组建飞艇舰队耗资惊人,飞艇价格虽然没有以前动辄百万美元那么恐怖,但是一艘至少也得三十万美元。四十多万两银子,自己装备这么多飞艇。已经花费了15亿两银子,自然不能让日本人白用。

其实杨潮还是有所夸大,因为飞艇虽然昂贵,但是也不可能有那么高的价值,过去杨潮提供材料齐柏林只收十万美金的加工费,现在价格更低。当然杨潮可没有时间加工材料了,当年小规模生产还说得过去,现在成百艘的供应,很难隐瞒别人,不过现在美国人的铝厂已经投产。用杨潮给的配方,大规模生产铝合金,每年一万吨,价格已经很低廉了,材料费加上加工费,杨潮每艘飞艇也不过花费二十万两银子,但是三千艘飞艇,也得六亿两银子,依然吃不消。

所以收日本人一点钱也是平摊一下费用,经过反复的讨价还价,日本人答应支付杨潮两亿两运输费用,但是要杨潮保证在冰封开始后,保证百万日军的供应,日本人还大大提高了日本军人的物质配给额度,平均每人十吨物资,这点杨潮也认了,不过平均出动一次罢了,有什么难的,油钱能烧多少?

敲了日本一笔之后,杨潮开始关心东北的建设问题。

杨潮现在可是东三省加山东督军了,理论上是这三省最高官员,当然有些人只是理论上的,但是有些人却能把理论变成现实,杨潮就属于后者。

甚至没有做督军之前,杨潮就已经开始经营东北了。

虽然这三年战争是因为东北问题而起,打仗的也大多数是东北子弟兵,战争名字也是东北战争,可实际上战争基本上都在东北地区之外,仅仅是前两年在哈尔被以北,而黑龙江整个省才不过两百万人,哈尔滨以北更是人烟稀少,所以东北人口中心奉天和吉林根本就没有受过影响。

战争是一台巨大的制造需求的机器,不止给工业提供市场,同样也给农业提供巨大的市场,上百万人人吃马喂的,需要的粮食、肉食是海量的。

而东北正是出产这些物资的基地,虽然东北很多劳动力参战了,但是却有更多的人战争期间被动员到了东北。

从山东、从河南、从苏北、从直隶四省,杨潮通过报纸、铁路线到处宣传东北垦荒的广告,尤其是东北和直隶,这两个省历来就有闯关东的传统,只是因为一直以来的禁令,还有眷恋故土的情结,所以不断地去闯关东,最后很多人还是回了老家,因此东北人口增长的才那么缓慢。

但是积极鼓励之下,还是有数百万人进入了东北开荒,而他们碰到了一个好时候,军队的大量的需求让东北粮价很好,第一批发财的家伙带来了亲人、朋友和老乡,形成一个个开拓团,东北的土地上,一时间出现了大大小小新的村落,大多数都是沿着铁路线,从奉天一直到了哈尔滨。

除此之外,杨潮更加鼓励大规模的农场建设。

跟摩根财团合作的卡车、拖拉机厂投产之后,杨潮好一阵头大,因为根本就找不到市场,

就是军队都无法解决这个市场,因为杨潮突然发现,即便是东北前线。能通过卡车的道路,也太稀少了。

拖拉机反而好点,所以大量的拖拉机进入军队,代替了卡车应有的作用。

可是这毕竟不是办法,所以杨潮开始想其他办法,他最先想到的就是建设大农场。

第一个想到的人是张謇。没办法,山东的资本家中,有能力建设大农场的也就是张謇,因为只有张謇有经营大农场的经验,他在南通的垦牧公司已经开拓了十多万亩土地,那可是盐碱地啊。

东北不一样,这里有大量的肥沃土地等待开拓,带着张謇到东北转了一圈后,张謇就咬着牙直叹糟蹋。大骂已经灭亡的满清,说他们简直是祸国殃民,要是早点放开东北圈禁,让东北能够开发,哪里还会有饥馑之忧啊。

于是都不用杨潮动员,张謇就表示愿意拿出来两百万两银子,采购五百台拖拉机、和一百台联合收割机到东北开荒,杨潮立刻免费给他划了一百万亩土地。但是告诉张謇,如果以后还要扩张。就要掏钱买了。

张謇在战争第二年开始进入东北,当年就开垦出了十万亩土地,抵得上他在盐碱地上十年的努力,这又一次刺激了他。

今年张謇的大农场虽然谈不上大丰收,但是产出还是很可观的,粮价不错的情况下。近水楼台他收获了十万八千担粮食,除去司机、汽油的日常消耗,和种子的投资成本,销售额十五万两银子,利润超过十万。

之所以能在开荒的第一年就收到如此丰硕的收获。还跟山东杜邦集团的化肥工厂投产有关,张謇在杜邦集团技术人员的帮助下,大规模的使用了化肥。

张謇的成功,刺激了大量这些年发家的山东企业家,他们纷纷找政府要求待遇,走各种门路求到杨潮这里,杨潮一一满足了他们,这些人开始把利润拿出来,大规模采购拖拉机、收割机,然后招募司机进军东北。

去年到今年两年间,杨潮批出去了一亿亩土地,从五十万到一百万不等的大农场建立了起来,杨潮已经能够想象得到一个巨大的粮食基地正在成形。

就是有一点,这些土包子,好容易从工业中赚到了第一桶金,又按照中国传统习惯,将资金用到了传统的农业上,这让杨潮有些忧虑,这不是开历史的倒车吗。

但是管他呢,起码拖拉机厂活了!

袁世凯当了大总统后,杨潮也就成了东三省最高官员,所以他打算进一步开发东北,这两年他窝在东北可没有闲着,早将东北的矿藏扫查了一边,立刻找出价值最高的煤铁等矿藏,在全国各地刊登广告招商开矿,只要是中国人,开矿权免费送,更是只要能筹集三分之一的资本,杨子银行团就会给他们贷款。

山东的矿山设备生产企业,就开始获得大量的订单,而矿产开发出来后又会产出效益,挖矿,才是一个后发国家最好的积累方法!

目前铁岭一带的的煤铁资源已经被人圈占殆尽,最早的十来家投资者,都是有经验的矿主,有山西挖煤矿的土老财,也有湖广一带开矿的资本家,但是后来申请的就有大量江南一带的资本家了,甚至还有一些钱庄、票号的家伙。

但是杨潮拒绝了这些家伙,搞金融就好好搞金融,三心二意难怪玩不过汇丰银行了,什么时候听说汇丰银行去挖煤了?

随着一座座矿山的开发,杨潮相信这些矿主为了方便运输,接着就会修铁路,他们的矿区跟主干铁路连接起来,然后沿着铁路线,土地资源又会进一步得到开发,一座座城镇就会建立,就跟美国历史上的西进运动一模一样。

东北大开发的口号已经喊了出来,国外也将此当做中国的西进运动,他们对此抱有极大的信心,尤其是美国人,甚至比杨潮发展工业信心更足,甚至表示过希望跟杨潮进行某种形式的合作,但是被杨潮拒绝了,表示中国人有能力自己开发东北。(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