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国崛起1900 > 第一百七十五节 收网

大国崛起1900 第一百七十五节 收网

作者:狂人阿Q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33:57 来源:笔趣阁

杨潮本以为橡胶投机能够避免的,历史上橡胶投机是从1909年开始的,而1908年杨潮引起了英国经济危机,以为英国市场没有能力吵起来这波危机。

可他并不清楚,英国人是爆发了危机,但是罗斯柴尔德家族这样的巨头不但没有受损,反而借机赚了英国政府一大笔钱,摩根更是成了暴发户,带领美国银行团攻城略地,从英国成功运走了上千吨黄金。

两大吸血鬼集团在危机中吸了爆肚儿,自然有能力炒起新一轮危机,而且能力更大。

但是这一次把目标放在了上海,就让杨潮有些不能接受了。

所以当伦敦在1909年出现橡胶炒作苗头的时候,杨潮就已经着手准备了,他到没有在伦敦兴风作浪,因为1909年,杨潮还在国内忙着准备战争呢,实在是没有精力,因此采取的主要是防御性手段,防止危机蔓延到中国来而已。

但是这些金融巨鳄才不管杨潮的感情呢,在杨潮的严防死守之下,以告诫上海金融业,不要参与橡胶投机,甚至公开发表了橡胶产业的负面评价,但是这一切都没有什么卵用。

该炒起来的行情还是炒起来了。

因为几个基本面没有变。

第一,橡胶产业的发展已经不可阻挡,随着美国企业业的发展,橡胶行业持续火爆。美国的橡胶进口值1908年为5700万美元,1909年急剧增至7000万美元左右。英国橡胶进口值1908年为84万英镑,1909年增为141万英镑。

第二,天然橡胶的供应量有限而人工合成橡胶的技术尚未发明,因此,供求规律必然导致橡胶价格迅速上涨。

在大规模消费增加的情况下。产量短期内却无法增加,涨价其实是十分合理的,但是爆炒就是不合理的,是利用了人们的经济预期,过分的炒作,将市场吹成了一个巨大的气泡。

不过杨潮的努力也不是没有回报的。至少他将橡胶危机阻挡在中国市场之外长达半年时间,一直到1910年下半年,上海的橡胶才开始炒起来,而之前英国人已经炒了一年了。

中国金融业在杨潮的约束下,强韧**坚持不介入橡胶股票,可是外资银行却大肆炒作,哪怕杨潮是汇丰银行的董事,也无法阻止汇丰银行对橡胶股票的支持。

而且还有其他银行的加入,比如英资麦加利银行(渣打银行)。德华银行等,这些外资银行甚至允许客户以橡胶公司发行的橡胶股票,向他们抵押贷款,这样就可以让一个客户不断的炒下去,将股票价格不断的拉高,只要股票在涨,客户就能不断的抵押到更多的资金,再次投入炒作之中。没有什么神奇的地方,就是鼓吹泡沫从中渔利罢了。

在外资银行这么丧心病狂的支持之下。上海钱庄业已经忍不住了,他们从承兑清廷债券业务中也大赚了一笔,正是有钱的时候,他们的入场立刻就推高了本来就足够高的股票价格,泡沫出现了,此时杨潮已经阻拦不住了。

见到大势不可阻挡。杨潮立刻就启动应对措施,借着股票风潮,杨潮也成立了一家橡胶公司,齐柏林橡胶公司,以大名鼎鼎的齐柏林为名。一成立立刻就成为市场争抢的对象。

而杨潮可不是皮包公司,齐柏林橡胶公司,可是有业务的,打算生产供应齐柏林飞艇的橡胶气囊,这可是很有前景的买卖。

因此齐柏林橡胶公司以十两为一股的价格,向市场上发了十万股瞬间就被一扫而光。

之后在股市疯狂的增长中,齐柏林橡胶股票很快就被拉高到了三十两,五十两,最后是一百两。

杨潮趁机在三个高位,又分别印刷了十万股,也无法填满这个市场,倒是让杨潮收集到了近两千万两银子的资金。

如果能将市场上疯狂的资金,聚拢到自己手里,到未尝不是一种保护,但是杨潮的目标可不是市场上的散户,而是向外资银行发起了战争。

从山东找到了一批可靠的富强党老党员,让他们扮作小股民进入上海,手里纷纷握着齐柏林印刷出来,没有发行的股票,假冒是从市场上买到的,纷纷去各大洋人银行开户抵押,大肆从各大银行抽取资金。

杨潮认为只要这些银行的资金被控制,也就从源头控制了炒作,而当这些银行准备收网的时候,杨潮也能第一时间得到消息。

杨潮派去的人仿佛沉迷于股市的赌徒一般,常驻在各家银行中,每天开市就在银行窗口购买股票,顺手就抵押给银行,滚动式操作,让杨潮几个月时间从洋人银行中抽走了八千万两白银。

这只是杨潮计划的第一步,第二步则阴险的多。

此时由于橡胶风潮,上海聚集了大量的liu氓冒险家,一个个成立皮包公司,在报纸上打广告造势,发行股票,套取资金,不断的抬高股价,随时准备捞一笔就走。

其中最著名的还是那个兰格志公司,这个没法改变,因为这家公司虽然是皮包公司,但是他们在上海已经潜伏了很久,1903年英商麦边洋行就在上海设立了以经营橡胶园、石油和煤,以及采伐木材等为业务的兰格志(橡胶产地名)拓植公司,但是这家公司此后七八年除了发股票外,就没有进行过任何实业活动,就是小规模的发股票,然后用新股资金为老客户分红,典型的庞氏骗局竟然持续了七年时间。

而麦边终于等到了机会,橡胶风潮起来了,他家的股票因为经营年头最长,反而最有信用,开始疯长起来,一年前兰格志股票在市场上的价格是每股78两,1910下半年涨到120两,9月达到150两。

其他皮包公司,因为敢操作,并且不断的在报纸上散布假消息,今天用发行的股票资金购买了一块好地了,明天更是直接购买了一座橡胶园了,后天则种下了几十万株幼苗了,在不断的利好消息刺激下,皮包公司的股价大涨,红眼的散户小股民既不加甄别,其实也没有甄别的能力,就一味的疯狂购买。

地傍橡树公司的股票价格从开始的25两,一个月后就涨到了50两。柯罗麻公司的股票从17.5两,涨到36两。

橡胶股票价格在市场上猛涨的状况,诱使更多人认为购买橡胶股票有暴利可图,纷纷不顾正当产业,加入进来,相互推进,使得上海橡胶股票市场更加升温。

杨潮也在其中推波助澜,让外资银行始终都没有察觉到动静,毕竟他们能够掌握上海的金融业动向,如果是谢冠辉找人暗中操作,他们能够发现,但他们却绝对无法发现杨潮从外地派来的人,杨潮让这些人就伪装成被股票风潮吸引的外地富家子弟,洋人银行也没有能力甄别这些人。

这次股票风潮,很显然是一场庄家对散户的大屠杀,洋人银行仗着自己的信息优势,对散户有绝对的优势,可是杨潮却比洋人银行更有信息优势。

当时间到了12月,橡胶股市已经到达最高峰的时候,杨潮已经完全弄清楚了在上海发行股票的200多家橡胶公司的底细,专门派人到南洋调查了一圈,发现其中真正经营橡胶业的不超过十家,就是这十家公司,也只不过是刚刚开展业务。

南洋真正经营橡胶园的那些华人资本家,其实人家根本不缺钱,就算缺钱的,在橡胶行情这么好的情况下,也有大把银行抢着给他们贷款,更何况这些南洋资本家本身很多就在开银行。

所以上海这一批橡胶公司,几乎可以说全都是骗子,而他们跟洋人银行相互勾结,炒高股价,然后谋取暴利。

这实在是太伤害杨潮的感情了,你伤害了我,还想一笑而过,杨潮可没有那么好脾气,不捅这些人一刀是不会罢休的。

而且这些人玩这种下作的事情,也别怪杨潮玩下三路了。

齐柏林作为名头最响的公司,比兰格志更疯狂,10两票面价值在杨子银行的炒作下,已经达到了300两,并且大肆印刷新股票,一半拿到外商银行抵押,一半卖给中国钱庄。

当杨潮发现自己已经聚拢了三亿两资金的时候,开始出现第一家外资银行不收股票抵押的情况,杨潮知道外商银行开始收网了,他们接下来肯定是悄悄在市场上把那些股票高价放出去,然后疯狂打压这些股票,让股票市场崩溃,然后他们可以以极低的价格平仓。

杨潮不打算玩上次的黄金逼仓战了,他这次玩的更无赖,更血腥,他打算玩重启模式,他要让上海故事一夜间崩溃,不给外资银行任何机会解套,让他们那些股票砸在手里,不给洋人收网的机会,因为杨潮要收网了。

第一步,那些在各大银行窗口最疯狂的卖家中,最疯狂的一批,突然一夜之间消失,他们接到杨潮的命令,全都回到了山东,这些人中有各省的人,但无一例外全都会留过学,加入富强党三年以上的老党员,人数多达千人,他们从洋人银行中贷到的款项最后达到了两亿两。(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