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国崛起1900 > 第一百六十一节 工业大屠杀

大国崛起1900 第一百六十一节 工业大屠杀

作者:狂人阿Q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33:57 来源:笔趣阁

针对杨潮在德国的商业活动,英国人发表了一篇《中国人工业大屠杀!》为标题的报道,瞬间这篇报道就传遍了世界。

因为杨潮跟德国人达成的商业协议,实在是太惊人了。

杨潮跟德国达成了化学工业、电力工业、机车制造、机床生产、钟表工业、造船、冶金、采矿设备,等几乎涵盖所有现代工业部门的合作。

杨潮将这叫做全方位合作,而且跟与美国的合作不同,这些企业将全部是德国独资。

这份计划牵扯到的资金总额达到了40亿马克,折合2亿英镑,10亿美元,这是前所未有的大合作!

德国人之所以愿意接受这种程度的合作,第一是因为最近的舆论,第二是因为杨潮愿意让他们独资,让他们在青岛投资等等优惠条件,最重要的一点是,杨潮给德国银行拉来了整整两百吨黄金。

这笔黄金,足够买下一个小型工业体系了。

杨潮自己也被自己的大手笔感到满意,认为这是前无古人的,如果杨潮知道,德国拥有的剩余资本会有多么惊人,后世的历史上德国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向海外输出的总资本额有440亿马克,杨潮就该知道自己贷这点贷款不过是小儿科。

当然杨潮拉来的这两百吨黄金,价值5亿5千八百多万马克,1亿3千三百多万美元,显然不足以启动40亿马克的投资,但是如果只是作为利息抵押的话,那么就足够了,杨潮以两百吨黄金为抵押,贷款40亿马克。称作工业化贷款,将为德国合作企业提供贷款。

这笔巨大的贷款,德国银行团甚至感觉到有些一口气吃不下的意思,不过到了嘴边的肥肉,怎么可能放过,于是他们动员了全国银行的力量。硬生生承销了这笔债券,在这笔巨大的利益下,德国政府也完全丧失了理智,完全接受了经济学家的新理论,开始出台各种政策大量支持德国工业走出去,去山东,去中国。

并且他们放出声音,只有中国这么大体量的的经济体,才有潜力发展成为能平衡德国经济的天平另一端的砝码。

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在皇宫中为杨潮举办了最为盛大的欢迎舞会。据说规模比当年李鸿章到来的时候还要庞大。

德国外交部长重新跟杨潮讨论中德结盟可能性问题,他们在前年,日俄战争结束的时候,曾经由德皇提议过,在东方由中国、美国和德国进行结盟。

显然德国人看到英国跟日本结盟后,在东亚拥有了一个好打手,更方便扩张势力了,之所以拉上美国。是因为德国人觉得美国人对中国没有多少政治野心,更多的方面集中在经济利益。因此是最无害的。

日俄战争后,德国人就迫不及待的想要扩张他们在东方的利益了,更不用说现在了。

杨潮对这个盟约也十分热情,双方热烈的商讨了一番,但是表示自己不负有外交职责,自己此行只是一次商务出行罢了。

但是却跟德国人达成类似美国那样的协议。如果德国企业在商业中跟山东当地发生冲突,将以合同和协议为标准裁定,德国人不谋求商业治外法权,德资企业也将在必要的时候,积极配合山东政府。服从山东政府的管理。

同时德国人还发表了一份措辞强硬的声明,表示中国与德国这次工业合作,完全是商业性质的,德国绝对不允许任何国家,以此为借口,向中国政府施压。

好吧,某些人又要骂杨潮又认了一个干爹了。

有杨潮的两百吨黄金的注入,40亿马克工业计划立刻启动,大量的德国工厂得到了新的订单,大量的失业人员得到了新的工作,大量的货船开始装载人员物资前往中国,德国的经济危机竟然就此结束,开始以一种令人瞠目结舌的速度复苏。

其实所谓的经济危机,不过是工业化后的剩余资本找不到出路,大量滞留在本国的市场中寻求短期利润,从而不断的推高各种股份、债券的价格,制造出来了泡沫而已。

可是由于杨潮用两百吨黄金,撬动了高大一千多吨黄金的投资,与这些黄金对应的货币开始从德国的市场中抽离出来,显然暂时解决了资本过剩的问题,接着工厂又接到了订单,工业走上正轨是正常的,继续深陷危机的泥潭才是不正常的。

但是德国人,尤其是经济界人士,却认定这种情况,正是对他们经济平衡木理论最大的支持,甚至连其他国家都开始接受他们这种理论了,德国政府更是深信不疑,极其热情的招待杨潮在德国各地游玩,但是杨潮留了不到一个月,就不得不离开了,因为他遇到麻烦了,有人攻击了他,准确的说说他的产业,更准确的说是攻击了他的银行。

“果然不对劲,要是早注意就好了,还是小看汇丰的野心。”

杨潮盯着大屏幕上的数据分析表自言自语道。

这是谢冠辉通过电报发过来的数据,是最近一个月来,位于上海的杨子工业化银行总部票据进出数据。

杨潮发现,从大概一个月前开始,也就是自己刚到德国,刚跟德国人宣布了合作开始,就开始有不正常的数据进出了。

去年经过挤兑之后,杨潮让谢冠辉一口气在汉口等口岸开设了十来家银行,同时开始大肆印刷新的银行券。

杨子银行新的银行券分为两种,一种是银两券,一种是金元券,银两券对应的自然是白银,而金元券对应的在是黄金,一元金元券的含金量定为一克。

以目前的金银家比例,一元金元券跟一两银两券价值差不多,在上下浮动,因为一两黄金的价格基本上一直维持在37克左右白银,也就是一两的样子。

杨潮这样改变的目的,当然是方便金银兑换,用来从洋人银行手里抢生意,将洋人把持的外贸进出口汇兑业务拿过来,让中国参与进出口贸易的商人,将金银之间的汇兑交给杨子银行。

之前一直都很正常,每个月从事金银之间兑换的数额都在二三十万两黄金上下,可是一个半月前,突然开始出现不正常数据,兑换额度开始缓慢攀升,一个月后竟然达到了五十万金元。

之后曲线上又开始出现,某一天兑换额猛然暴增的情况。

杨潮从已经做成曲线的图形上看到,每日兑换额基本上形成一条平直的曲线,包括增长那一端曲线都比较平直的上升,显然是有人在悄悄不断的吸纳杨子银行的金元券,做的很隐蔽,之后再突然兑换,让这条曲线上很扎眼的出现了几个不正常的峰值和谷底波动,就好像心电图上心脏突然跳了一下的样子。

很显然这是不正常的,而且出现这种跳动的日子也没有规律,有时候隔一两天,有时候隔三五天,根据谢冠辉的记录,来兑换的人倒是很正常,就是平时一些经营进出口的客户,因此他也没有留心,以为是对方突然有大额生意了。

可是最近市面上流传出一种消息,那就是杨子银行将黄金都运到德国去了,杨子银行的金库其实已经空了,于是凡是在杨子银行存黄金的客户,开始了挤兑,要把存金提走。

杨子银行的黄金储备只有二十万两,可是也都借给客户周全去了,日常兑换用的,全是其他客户的存金,一旦被挤兑,还真的付不出来,作为一个银行,一旦资金断裂,那就意味着破产,这是毫无疑问的。

“金融战啊!”

杨潮冷笑一声,事情恐怕没有那么简单,汇丰银行还真是不死心。

“这怕是看上我的黄金了!”

杨潮突然又想到,这次可能跟以前不一样了,自己在欧美大肆洒金,尤其是在德国抛出了两百吨黄金的壮举,如果说英法银行不眼红,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这年头各国的黄金储备都还没有后世那么庞大,数据记载,一战前,英国的黄金储备有1万2千吨,而俄国是1千2、3百吨的样子,美国官方储备不到200吨,但是摩根这些银行家的金库中却有1千多吨,而德法两国的黄金储备,都是2千吨多点。

现在已经是1908年了,距离第一次世界大战6年时间,英国人主要的黄金来源地南非一年产金量不过100多吨,显然他们的黄金储备短期内增加不多,也就是说现在英国人就拥有1万吨上下的黄金储备。

这1万吨黄金,就是英国人称霸世界的底气,就是英镑作为国际货币的资本,是伦敦成为全世界最大的金融中心的原因。

这也是德国人会为了200吨黄金疯狂的原因,因为杨潮等于将他们的黄金储备,提高了一成,金本位制度下,这意味着他们的资本更雄厚,可以印刷出更多的马克,有能力在金融危机中对更多的企业进行救助,总之这意味着他们的国力提升。

可是德国人疯狂的原因,也是其他野狼眼红的原因,当所有人都看到杨潮手里有黄金的时候,他们不动心才怪了,这是一个丛林法则大行其道的时代,动心自然就要动手。

所以汇丰先动手了,他们看到杨潮在欧洲抛出去那么多黄金后,认定杨潮手里不可能拥有更多的黄金,所以开始狙杀杨子银行,想要一口气将杨子银行吞下。(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