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国崛起1900 > 第一百六十节 抄底人才

大国崛起1900 第一百六十节 抄底人才

作者:狂人阿Q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33:57 来源:笔趣阁

洛克希德确实得到了杨潮的赏识,但是得到的机会不是他想象的机会,而是杨潮的邀请,邀请他到齐柏林—杨潮公司去担任设计师。

虽然不是洛克希德想象的那样,但是这样一个机会,实在不是一个汽车修理工能够拒绝的,不仅仅是高薪的问题,加入齐柏林—杨潮飞艇公司这样的明星公司,跟齐柏林这样的偶像一起工作,从事喜爱的航空事业,这些理由对一个他这样的年轻人来说,简直是做梦一般,于是他都没有考虑,结结巴巴中就答应了。

不过洛克希德暂时还不能去中国,而是负责留在美国,杨潮联系了美国的富强dang分部,让他们挑选人员,组成一个团队,专门吸引一些美国设计人才到飞艇公司工作,最好有辉煌的工作资历,比如有丰富的设计经验,无论是设计汽车的,还是设计其他什么玩意的,只要有相关的经验,或者有非常显赫的学历背景,比如麻省、哥伦比亚这样的大学毕业,然后有十年以上的工程师资格。

这样的人才放在哪个国家都是精英,但是此时是经济危机时期,这样的人不至于饿死,但是失业者还是比比皆是,他们有丰厚的积蓄,可以度过这一段时期,然后在下一轮经济扩张中找到更好的机会,但现在却闲着。

所以杨潮才让洛克希德留下,帮忙招募这些人才,当然不是太多人愿意远离美国去中国工作的,但是如果是齐柏林公司,那就另当别论了,齐柏林在工程界的号召力不是一般的强,后世德国人制造的许多奇奇怪怪的东西。比如喷气式火车之类的,都冠以齐柏林的名字,就是在向齐柏林致敬。

在纽约有多留了一段时间,发现还真的吸引了不少工程师,甚至痴迷于科技的科学家,杨潮不由欣喜。这也算是一种抄底吧,抄底科技人才。至于付出,还真的不算多,兵工厂聘请那些技术人员都还拿双倍工资呢,这些人不过是一般工资,甚至还比以前要低,就愿意签合同去中国工作三年时间,真是赚了。

同时更赚的是,横扫了加勒比海。让飞艇中的黄金储量增加到了八百吨,这简直太疯狂了,也正是因为对海底沉船黄金有信心,杨潮这次才敢大规模的开战工业合作,毕竟在其中杨潮基本上都是占股一半上下的。

横扫了加勒比海的黄金之后,杨潮继续启程往欧洲走,一路上同样收获颇丰,不是有黄金船被发现。尤其是到了西班牙的维哥湾的时候,更是发了一大笔财。竟然一次捞到了一百多吨黄金。

杨潮不知道的是,他能在维哥湾这里得到大量的黄金,还得感谢英国人。

1702年由于跟英国人的战争,西班牙财政状况日渐窘困,国王菲利普五世命令南美洲西班牙殖民政府把上缴和进贡的金银财宝用船火速送往西班牙塞维利亚。

殖民地为了让宗主国打赢这场仗,将几百年积攒下来的黄金全都搜刮到了一起。用十七艘大帆船拉着朝西班牙领海进发,但他们早就被英国人盯上了,眼睁睁在西班牙海岸边,被英国人给击沉了。

之后英国人审讯俘虏,被俘的西班牙海军上将恰孔交代。船上有5000辆马车的黄金珠宝,但都沉入了海底。

这就是后世著名的西班牙黄金船,可惜一直都没有打捞出来,这次便宜杨潮了。

打捞了西班牙黄金船后,让杨潮打捞的黄金达到了一千吨!

但这一千吨黄金,也基本上将数个世纪深埋海底的黄金一网打尽了,飞船的探测能力,可不是盖的,被扫过之后,不敢说一根针都不会遗漏,但是想要捡漏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起码别想一次打捞上成吨的黄金了,顶多找到一些遗漏的金沙和一些落难船员首饰罢了。

打捞赶紧这些黄金之后,杨潮就蹬上了欧洲大陆。

这次金融危机连日本都波及到了,没道理波及不到跟美国联系更紧密的欧洲,尤其是欧洲金融业大受损失,他们很多银行也参与了美国的信托投机,结果损失惨重。

工业可以说,完全是被连累的,英国和法国这两个有大量殖民地可以倾销商品的还好,德国这个后起之秀,偏生工业又最为发达的国家,那可就太无辜了。

不过也有一些例外,那就是跟中国关系紧密的一些企业,在这次经济危机中情况就比较好一些,比如向中国那批正在大力建设的企业提供机器设备的,或者本身就在中国有投资的,他们情况稍微好转一些。

这让德国经济界出现这样一种论调,那就是跟殖民地平衡木假说,他们认为,在没有大量可供倾销的殖民地的情况下,在小型殖民地,比如青岛这样的殖民地,建立一定规模的企业,可以如同平衡木一样,跟德国工业进行起落平衡,有效的化解德国的经济危机。

当德国经济危机的时候,可以抽调殖民地的资金和利润来稳定,当德国经济良好的时候,又可以继续投资殖民地,让殖民地经济进一步发展,经济学家认定殖民地可以成为母国经济的平衡舵,如同天平那一端的砝码一样,互相起落互相稳定。

因此经济学家开始发表观点,支持殖民地的经济发展,尤其是能跟德国工业互动的经济发展,并把这叫做添加砝码行动。

这个假说还真有市场,德国政府已经在考虑,支持鼓励一部分工业企业到殖民地投资了。

而作为以招商引资为目的得杨潮,在这种舆论环境下,突然变得空前重要起来,杨潮的一举一动在欧洲都受到关注,但是在德国却几乎是一种现象了。

不过杨潮还是打算在调调德国人的胃口,他第一站去的不是德国,而是英国。

他首先解决铁路融资的问题,上次答应了英国人发行一千万英镑债券的铁路债券。这次就是来兑现的,当然驻英公使也可以处理这种事,但是作为为杨潮外交活动添砖加码的考虑,中国铁路总公司授权杨潮负责这次债券发行活动。

并且杨潮跟英国签订了一份新的铁路修建计划,英国想要修建一条从缅甸到中国云南的铁路,此前的清政府一直都不答应。但是杨潮答应了,后世中国想修一条从云南通往印度洋的铁路有多难,杨潮可是很清楚的。

只不过那个时代,中国希望从缅甸通往印度洋,而这个时代,英国人想从印度洋通往中国罢了,说白了就是国力更强的国家更倾向于扩张。清政府是保守的,担心英国人渗透到云南,但是杨潮可不担心。他有信心挡得住英国人。

除了铁路合作,杨潮还决定跟英国造船业进行一次互动,不过不是引入英国造船企业,而是在英国订购了两艘无畏级,英国人给了一个优惠价,总价一千万美元,要知道英国人建造无畏号可是花了一百八十万英镑的,折合九百万美元呢。现在两艘才一千万。

但谁叫现在是经济危机时期,钢材、人工价格都大大降低。只要能不赔钱,英国人巴不得白白做工呢,至少还能让他们的船台不空着,让他们的造船工人有活干,不至于失业,出于保护英国造船工业的目的。这个合同也是不亏的。

杨潮的还有附加条款,英国人必须派人帮中国训练海军,英国人没有任何理由拒绝。

之后去了法国,跟法国液化空气公司签订了一份合资合同,双方在中国合作生产压力空气罐。这个合作是有基础的。杨潮的飞艇公司现在可是液化空气公司最大的客户,这两年采购了数百个空气罐用来存储氦气。在杨潮今后几年建造百艘飞艇的大市场刺激下,即便不合资,液化空气公司都迫不及待的想要去中国投资了。

还跟法国人确定了成昆铁路的具体协议,这也是此前杨潮答应法国人的,当时是为了让法国在正太铁路问题上让步,杨潮答应法国人修建云南通往四川的铁路,并且雇佣法国人,这次来就是落实这个问题的。而且杨潮表示,将全部使用法国技术人员,并且在中国自己材料和设备无法满足条件的情况下,将优先采购法国材料和设备。铁路的融资则全部在巴黎进行。

杨潮这次来,可谓给英法都送来了大礼,但是重头戏则是在德国。

早在杨潮离开美国之前,就已经让富强dang柏林分部成立了招募科学人员的团队,在杨潮到达德国前,他们就已经招募到了一千多人的技术人才,其中不乏普朗特这样的重量级物理学家,普朗特接受了飞艇公司的邀请,将到山东去从事飞艇空气动力学的研究工作。

能够吸引到普朗特这样级别的人物,杨潮其实并不是很吃惊,齐柏林在美国都有那么大的号召力,在德国如果不能吸引一批重量级人物,那就不正常了。

不过能吸引到普朗特还是得天时地利人和,普朗特1904年发表了低速流动的边界层理论,其实就是空气动力学一种理论,空气动力学目前还是一门前沿学术,而目前跟空气动力学最贴近的毫无疑问就是齐柏林飞艇,因此他去飞艇公司做研究可谓天时地利人和。

这样的人物,当然不能只让他们去研究,杨潮打算给他配一批顾问,比如从德国毕业的一些物理学学生,让他们给普朗特做助手,同时跟随普朗特完成硕士教育。

只可惜杨潮大力邀请的哈珀没有答应去山东,作为首屈一指的化学家,正在着手进行研究用氮气和氢气直接合成氨研究的科学家,德国人可不舍得让他去中国,因为合成氨可是关乎到能否直接从空气中得到硝,而硝是制造zha药的必要原材料,硝矿贸易可是一直被英国人垄断的,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德**事工业就会一直受制于英国,一旦跟英国打仗,一年内德国就会消耗完所有zha药,只能投降了。

一战德国之所以能坚持三四年之久,正是因为哈珀完成了合成氨工艺,德国人直接可以以空气为原料,生产tntzha药。不过杨潮资助了哈珀的研究,在德国政府默许下,哈珀答应一旦研究成功,将跟杨潮共享合成氨技术。

哈珀不知道的是,他的研究将在几个月内就完成,当然杨潮此时也不知道,只是机缘巧合罢了。

这只是小插曲,小到德国人在后世的历史中都没有多过记载,不是不重要,而是跟接下来杨潮跟德国人的合作来说,简直不值一提。

因为杨潮之后跟德国人达成的一系列合作,轰动了整个世界,被称为改变世界格局的一次合作。(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