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国崛起1900 > 第五百五十五节 农会

大国崛起1900 第五百五十五节 农会

作者:狂人阿Q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50:30 来源:笔趣阁

看着张謇把一大碗面吃完,还挑衅一般的喝着面汤,装模作样的说太少。

“状元公好身板!”

杨潮夸赞一声。

然后道:“来人,给状元公抬把大关刀来,让状元公耍耍,消消食!”

刚说完,张謇实在忍不住了,一口面汤喷了出来。

杨潮哈哈大笑。

很快就不笑了:“状元公留步!”

一把拉住张謇的袖子,这家伙真生气了,可是什么都干的出来的。

张謇冷哼一声,停下脚步,他很生气,但他懂得大局,能救国,他连一手拉起来的大生集团都不要了。

杨潮笑道:“状元公要不要打一个赌?”

张謇哼道:“怎么个赌法?”

杨潮道:“就赌救国。”

张謇狠狠瞪了杨潮一眼,救国能拿来赌吗。

但张謇接了:“怎么赌?”

杨潮道:“一年内,我让人人有工作,两年内,我让百姓有肉吃,三年内,我让天下太平,海晏河清,盛世再临!”

张謇胡子翘了翘,如今这个世道,盛世只在想象中,经济危机见过,但没见过这么大的,这次大危机,让全世界的政治家、经济学家抓瞎,张謇也整天为此愁眠,杨潮说三年就让盛世在临,如果两年前说,他信,一年前说,他也能接受,但现在都三年了,这场危机不但没有过去,反而愈演愈烈,他真不敢信。

“好,赌了。彩头怎么算?”

张謇不敢信,但他愿意信。

杨潮笑道:“我赢了,你来给我做一天刀笔吏。我输了,给你家去倒马桶。”

张謇大笑:“好好好,你等着做老夫的孝子贤孙,伺候老夫吧。”

说着甩袖大踏步离开。

走出杨潮的办公室,张謇心情极为舒畅,大生集团的那些糟事。一股脑都扔掉了。

跟杨潮打赌,不是第一次了,赌救国确实过分,但那些年他们还赌过强国呢,那一次张謇输了,这一次,张謇希望再输一次。

只愿我中华,国泰民安,百姓康乐。

张謇离开杨潮这里。立刻去拜访了大总统。

对米青这个小妮子,呃,其实已经是个年过五旬的老妇了,但在张念眼里还是一个孩子罢了。对她张謇很欣赏,因为她想让人人富足,张謇是第一个响应日薪一两的资本家,这也是他的企业利润率始终很微薄的原因,哪里能跟荣氏那些血汗工厂比拼。

“张老先生。杨先生的计划是这样的,他打算请您出面。成立一个全国性的农会……”

米青立刻就对张謇解释杨潮的计划。

城市里有富强公会来将工人组织起来,农村则要成立一个类似的农民组织。

“杨先生想,不能让一个农民因饥寒而死,所以您要通过农会,覆盖整个中国的乡村,向所有的穷人发粮食。发布料,发衣服。或者在每一个镇子上,修建一座大食堂,但凡是没有饭吃的人,都能来这里吃饭。一文钱都不要。”

这边米青跟张謇解释着杨潮的计划,让张謇也考虑一下,那边李富安已经赶到了南京,他是坐飞艇过来的。

“富安。这个国家发展公署呢,是我提议的。让你出任署长,也是我提议的。这个公署将在未来几年之内,管理中国半数的工人,直接管理人数有可能高达七八千万之多。在中国想要找到拥有这种管理能力的人不多,我第一个想到是你。”

“国家危难啊,国民祈盼有一个人能带领他们走出危机,如果这个人出现了,他们永远不会忘记他的。倘若这股民心的渴望,被其他人利用了,我担心中国的政治形态,会因此而出现改变。”

最后一句说完,李富安眼睛已经亮了,别人掌握了几千万人的势力,可以改变中国的政治格局,他李富安掌握了,也可以改变啊,米青能当总统,不就是忽悠了几千万不理解经济规律的工人吗。

杨潮叹道:“富安啊,没想到你家务缠身,如果你不愿舍小家为大家的话,我就只能找李思第了。”

“嗯。”

李富安顿时坐不住了。

“理事长,值此家国为难之际,在下岂敢因私废公,既然理事长厚爱,富安岂敢推脱。”

李富安接下了。

“那好,现在我们谈谈这个计划。”

杨潮的计划中,开发公署将招募尽可能多的工人,将吸纳所有的富余劳动力,然后推动一百项以上的公用工程建设,其中除了粤赣运河,渤海隧道,全国电力网这样的改善整个国家经济竞争力的设施外,还将推动其他一系列大工程,比如修建十万里新铁路,比如从西安向北修一条南北大铁路跨过黄河直达包头,将山西的南北大动脉同蒲铁路向北延伸纵观蒙古高原直达库伦。

这些都是有经济意义的,一旦经济恢复,很可能盈利。但还有一些即便经济恢复,也很难盈利,只有社会意义的项目。

比如青藏铁路,这条路只具有战略意义,耗资巨大,即便在后世也不可能盈利。比如大西南铁路复线画,滇桂铁路、贵广铁路、湘桂铁路这三条铁路,翻山越岭,让云南、贵州、广西通了火车,更大的意义是扶贫,现在的单线已经巨亏,修建复线,基本上也是亏钱的买卖。还有黄河综合治理工程,陕西籍的水力李仪祉提出要从黄河上游进行治理的思路,显然这也是赔钱的买卖。海州籍水力专家武同举提出的淮北水利治理工程,杨潮打算重新治理一下京杭大运河,不但能改善淮北一带的水害,而且苏北运河还有巨大的航运利益。

以上的工程,都是这几年杨子实验室资助进行过研究的项目,已经提交了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进行过大量的勘察试验,积累了足够的资料,只要有钱,随时可以开工。

但是单凭这些工程,显然无法容纳全部工人,因此更多的项目,其实还需要李富安慢慢发掘。

但说完这些后,李富安自己都有些忐忑了,因为规模太大了,他担心他未必能够胜任,他就是这么一个人,临大事怯懦。

杨潮却知道他能力不差,鼓励道:“用心做,随时找我。”(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