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国崛起1900 > 第五百二十六节 变化中的西伯利亚

大国崛起1900 第五百二十六节 变化中的西伯利亚

作者:狂人阿Q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50:30 来源:笔趣阁

ps. 奉上五一更新,看完别赶紧去玩,记得先投个月票。现在起-点515粉丝节享双倍月票,其他活动有送红包也可以看一看昂!

俄罗斯帝国统治下的西伯利亚,丝毫不比蒙古变化小半分。

首先就是人口的变化,5年前,这里人口还接近300万人,现在却急速下降到了200万,这是因为战争的后遗症,出生率低,死亡率高,人口总量自然降低,不过降低的速度已经放缓了,按照目前的趋势,当西伯利亚人口下降到150人的时候,就能保持稳定了。

当然这个150万人,并不包括成吉思汗时代就游牧在这一代森林中的布里亚特蒙古人,同样也不包括已经进入西伯利亚地区谋生的近百万中国农民、矿工和商人,中国人没有像布里亚特人被驱赶到深林深处,没有像犹太人被赶出国境当然是因为国家强大了,但在持续增长下去,俄国民族主义者就很难容忍了。

而且中国人也并不是很乐意移民这里,这里冬天太冷了,说实话,并不适合人类生存,这块地方面积广大无比,几千年来却没有出现过强大的政权,也没有超过百万人口的族群,就是因为这里无法承载,比较愿意留在这里的,也只有20多万跟俄罗斯贵族合作租种开发农场的农民,矿工都是打算赚一笔就走的。

也正因为中国主要是在分散在广袤土地上的农场中的农民,还有一些平时在矿区生活的矿工,跟城市里的俄罗斯人并不在一起,没有太大的冲突,所以族群矛盾暂时还不算激烈,150万生活水平持续提高的俄罗斯人还能接受。

人口虽少。但收入不少。

现在俄国每年向中国出口3千多万吨矿产资源,主要是铁矿和石油,光是石油每年出口额就有2亿多美元,由于跟秋明油田实行长期协议价格3美元一桶,每年进口8000多万桶石油,就能让俄罗斯帝国进项2亿多美元。随着规模扩大,秋明油田的石油成本已经降低到了1美元以下,每年的利润就有1亿美元。

按照跟俄国政府的协议,杨子石油占有油田51%的股份,俄国政府将自己手里的29%卖给了诺贝尔家族,剩下20%掌握在沙皇家族手里,每年沙皇家族的收入有2000万美元,那俄罗斯帝国能得到多少呢?也是2000万美元左右,这正是是有开采的主要成本之一。不然光是从地下往上抽油,怎么可能有1美元以上的成本,要知道英国人不给波斯政府交税,他们在波斯的石油成本还不到0.5美元一桶。

另外铁矿石也有几百万美元的收入,其中一半都归了俄罗斯帝国政府。

光是卖资源,俄罗斯政府就能收入2000多万美元,而且这些可都是单纯的贸易顺差,不管什么样的经济模型。任何一个国家每年都有如此庞大的贸易顺差的情况下,他国内的经济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欣欣向荣的经济发展。让小小的俄罗斯帝国政府,每年财政收入达到了5000万美元,这笔钱如果分给每一个国民,能让每人得到25美元,这个时代,全世界大多数地区的人均年收入还没有25美元呢。

当然俄罗斯帝国政府不可能将税收分下去。尼古拉政府用这笔钱投资兴建了兵工产业,还建立了普遍教育,不但小学到中学的9年基础教育免费,连大学都不用学生出一毛钱学费;同时大规模改善基础设施,大把石油收入刺激下。尼古拉政府修建了西伯利亚大铁路的复线,而且用的是标准轨,甚至有计划将现有的宽轨也换成标准规矩,原因很简单,就跟沙皇当年修建宽轨一个道理,那就是有意的跟欧洲大陆不是一个标准,防止入侵者能够方便的使用他们的铁路系统,尼古拉政府要将宽轨改成标准轨,就是担心苏俄利用宽轨方便从苏俄腹地运兵攻击俄罗斯帝国。

不过粗放的俄罗斯传统管理方式,并没有改善社会福利体系,甚至根本就没什么福利体系可言。

歪打正着的是,这反而避免了荷兰病的发生,所谓荷兰病是指50年代荷兰人发现北海大量的油气田之后,出口油气资源赚取了大量的收入,荷兰人的经济水平大大提高,但是工业发展却开始变慢,甚至出现了去工业化的现象;因此经济学家给某国因为某种资源出口突然暴增,带来巨大财富,反而打击了国内农业和制造业发展的现象称为荷兰病。后世的中东国家和巴西,都是这种病的重病号。

但尼古拉大公统治下的俄罗斯帝国没有这种显现,因为大量石油财富并没有用之于民,没有用来改善国民的福利待遇,只是西伯利亚土地资源太过丰富,让绝大多数人都能拥有地产,就算是普通人经营一个3、5百亩的小农场也不困难,足够他们生活无忧。那些占地动辄上万亩的贵族们,更是过的挥金如土的奢侈生活。

穷人虽然已经衣食无忧,但没有过上高福利的生活,大量财富主要集中在贵族手中,贵族有习惯大手大脚花钱,正好又给了一些有上进心的普通人制造了庞大的市场。

于是民间的工农业发展,庞大的农牧业产出,为俄罗斯企业提供了丰富的原料,面粉厂、洗毛厂等轻工业开办的相当普遍。另外俄罗斯贵族们将西伯利亚的时尚产业都发展成了世界性产业,每年从西伯利亚流出去的大量皮草、皮衣等制成品,不但在中国的大城市很受欢迎,还出口欧美,赚取了大量的利润。

粗放的管理,意外的制造了自由的市场氛围,大量的贸易余额,变成了刺激经济发展的热血,让俄罗斯避免了当年西班牙的命运,反倒是有点像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经济实力在大繁荣这些年发展的相当漂亮。

但也有不和谐的现象,第一是,大量俄罗斯企业家和商人崛起了,形成了一个规模不小的资本家阶层,但这些资本家却面临着犹太人的激烈竞争,犹太人在哈尔滨都能压制住中国人,更不用说更加粗放的俄罗斯民族了,而粗放的人做事也粗放,他们这才选择了排犹,有排犹传统的俄罗斯帝国政府支持了他们,用政府的力量将大量的犹太人赶走了事。虽然收获了非常不好的名声,招致了罗斯柴尔德家族在内的全世界犹太金融家的抵制和制裁,但不缺钱的俄罗斯政府并不在乎。

第二个不和谐的现象是,社会阶层矛盾突出;虽然经济持久的发展,早就了一大批俄罗斯中产阶级,形成了一个以大贵族为金字塔顶尖,大量中小贵族和资本家居于中央,另外还有大批能够温饱的中低收入群体的纺锤型良性社会结构,但是大贵族垄断了帝国境内的大量土地、矿产资源,还垄断者国家政权,因此各个阶层的矛盾十分突出;穷人要求取消贵族的经济特权,资本家要求取消贵族的政治特权,或者是将政治特权也授予他们。

第三个不和谐现象是,苏俄不断的向俄罗斯帝国渗透,在帝国内部发展了大量的信徒,不断的制造社会问题。工厂中的工人秘密组织了工会,经常性的组织shi威you行活动,还有大量秘密团体,时刻准备着采取暴力手段推翻帝国政府。

三大社会问题,让经济高速发展中的西伯利亚并不安宁,粗暴惯了了的俄罗斯帝国,又习惯采取强硬的镇压方式,更是让各种矛盾十分激化和尖锐。

俄罗斯帝国监狱中人满为患,尼古拉大公每月不处决几个人,就不痛快。

但是奥丽嘉是一个虔诚的东正教信徒,她回国后得知这些消息,内心十分的痛苦。

杨潮安抚了她,建议她将尼古拉大公召见过来,好好的谈一谈。

名义上是女沙皇要跟尼古拉大公讨论国家政务,实际上当然是杨潮来谈了,奥丽嘉这个傻白甜懂得个什么政务。

奥丽嘉沙皇礼节性的跟自己的叔爷爷尼古拉大公会面之后,杨潮则私下请他在贝加尔宫中喝杯酒,顺便聊一聊。

“我这一路上都看到了,你们这几年搞的很不错啊。我和奥丽嘉陛下沿途见到的,是一座座富裕的农场,繁忙的工厂和营养良好的百姓。要是沙皇陛下当年能这么搞,俄罗斯帝国现在该是世界第一强国了。”

杨潮先是恭维了尼古拉大公一番。杨潮从南洋危机时候就离开了西伯利亚,至今已经过去了七八年,其中在西伯利亚待的时间不超过半年,剩余时间几乎都是在中国度过;光是沙皇奥丽嘉离开西伯利亚都有3年了,两人生的女儿都两岁半了。而这段时间,恰好又是战后中国经济最繁荣的时期,中国经济的大繁荣,最大的受益国就是西伯利亚的俄罗斯帝国,作为一个经济上完全架在中国经济上的小国,他们想不繁荣都很难。

但是作为总理,尼古拉大公对这些年的经济发展,还是很得意的,认为是他治政有方,不由得翘起两撇弯曲的大胡子,美美的喝了一口西伯利亚产伏特加,非常享受杨潮的恭维,得意之色溢于言表。

杨潮又道:“既然你们搞的这么好。为什么要杀人呢?多不文明啊!”

【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这次起-点515粉丝节的作家荣耀堂和作品总选举,希望都能支持一把。另外粉丝节还有些红包礼包的,领一领,把订阅继续下去!】(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