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国崛起1900 > 第五百二十五节 变化中的蒙古

大国崛起1900 第五百二十五节 变化中的蒙古

作者:狂人阿Q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50:30 来源:笔趣阁

ps. 奉上五一更新,看完别赶紧去玩,记得先投个月票。现在起-点515粉丝节享双倍月票,其他活动有送红包也可以看一看昂!

自从因为南洋危机而离开,到现在已经五年了,杨潮知道西伯利亚的变化恐怕自己都不太认识了。

何止是西伯利亚的变化大,沿途的变化都不小,专门做火车,就是为了顺道视察一下,从山东启程,在北京停留了一天。

北京还叫做北京,但已经不是首都,就好像南京叫做南京,过去也不是首都一样。

当然迁都南京之后,有人建议过,将北京改名,就好像北京是首都的时候,南京只能叫做金陵,有人建议将北京改成洪武年间曾用过的北平,但北京人拒绝,河北人和不答应。

迁都南京之后,杨潮本以为从直隶改为河北的这个省的选票就会远离潘训了,没想到河北省却反而很支持潘训,原因很简单,河北省是这次迁都的第二大受益者,第一大受益者自然是江苏省,江苏南京成为首都,带来的各种资源让江苏的声音和影响都变大了,现在是中国最有影响力的省份。

而河北虽然影响力降低,可却得到了一座大城市,北京失去首都地位,成为一个一般城市,但经济实力在哪里摆着的,从满清开始就给这座城市遗留下了丰厚的资本,哪怕是首都迁走,也改变不了北京是渤海湾地区一个交通枢纽的地位,从蒙古、山西等地方要出海,最佳选择就是通过北京中转。

交通中心的地位保证了这座城市的商业利益,另外还有国际影响力,作为中国的旧都。这里的国际名声,仅次于上海,甚至比新首都南京还要出名。

过去北京是首都,河北省从这里得不到半毛钱的利益,现在北京不是首都了,潘训通过操作。将北京并入了河北,河北省迫不及待的吃下北京,立刻就将自己的省府迁到了北京,以前将省府放在保定,严重影响了河北的存在感。

得到北京后河北的财政收入直接就涨了一倍,迁都北京之后,距离天津、唐山两个工业城市更近,也有利的促进了河北整个省份的经济,不仅在北方。即便放在全国,也是仅次于山东、东北和上海地区的工业强省,依然能够力压江苏和新兴的广东。

在这种情况下,河北省支持潘训也就不奇怪了。

杨潮参观了一番北京,河北省在一大批文化名流的忽悠下,选择了一条正确的道路,那就是将北京打造成一个文化名城,不寻求在北京发展工业经济。只是将北京作为一个商贸中心,文化中心。和名片城市来建设,工业则主要支持唐山和天津发展,唐山有煤炭资源,天津有港口优势,专业人士都认为那两个城市比北京更有发展潜力。

建设文化名城的想法,杨潮大大赞扬了一番。还参观了故宫博物院等文化机构,并给北京提出了一系列良好的建议,比如鼓励他们保留宏伟的北京城楼和城墙,但是可以适当的改造一番,比如将城墙稍加改造。两旁摆上长椅等,做成环城空中公园。

至于对交通的影响,有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在城墙上开新的城门,就好像后世西安城墙做的那样。

另外那些王府了,大杂院了,四合院了,胡同了,也很值得保护。

如果确实需要发展空间,可以向郊外扩展吗,老城保护起来,在郊外打造新城。

河北官员对杨潮高度赞誉表达了谦虚,说他们做的还很不够。

杨潮又参观了北京的高等教育,北京从满清和北洋政府接受的遗产中,教育遗产应该排在前列,这里拥有十几家大学,比如北大、清华,师范大学,矿业大学等等,北京的大学生甚至比山东还要多一些。

而且这些大学都不是凑数的,比如交通部直辖的交通大学,分为三个学院,北京是铁路管理学院,唐山和上海各有一个分校,唐山主要是工程学,詹天佑负责的铁路公司中,有一半工程师都是出自唐山分校,这几年在全国大学比拼中,唐山交通大学的评分高达95分,已经连续3年是全国第一,跟唐山一起的北京分校和上海分校自然也不会差。

参观完几所学校,包括不在教育部计划中的私立大学和教会大学后,杨潮离开北京,坐京张铁路从张家口出关,进入蒙古草原。

蒙古草原的经济已经转型成功,过去的游牧已经看不到了,草原上适合畜牧的草场,全都分给了一个个牧民家庭,并且长期有农牧大学的学生教师在草原传播畜牧技术,只可惜蒙古人教育水平太差,而且民风淳朴,一不小心就会被人骗。

甚至当年他们的五年保护期还没有过,很多蒙古人就将自家的牧场卖掉了,当然悄悄的卖掉,只是一个口头保证,就将自家分到的草场交到了晋商手里,而他们得到的不过是几桶酒罢了。

卖掉了草场后,大多数蒙古人继续留在草场上,帮晋商牧场主放牧牲口。

不过必须承认,晋商的脑子就是好使,他们对牧场的经营,确实比当年的牧民家庭效率高了不少,而且将中小型牧场合并,草原上已经出现了超过10万亩的大型牧场,大量的养殖牛羊。

晋商不但经营牧场,还开办了大批屠宰场,杀牛羊取肉卖,皮子也能卖出好价钱,专业化经营,让他们的利润极其丰厚,而付给牧民的薪水微薄的仅仅是吃饱后能喝上小酒,但牧民很满足,就让人唏嘘了。

倒不是政府不关心牧民教育,但是蒙古学生的学习成绩很差,而且很多家长根本就不想让孩子学习,还振振有词,说上学读书那是汉人的事情,蒙古人只要骑得了马,拿得住刀,拉得开弓,吃得了肉,喝得起酒,那就是一个真正的蒙古人。

整个蒙古草原上,100多万蒙古牧民,将自己的牧场卖掉的至少就有40万,牧场正在高度集中在一大批牧业集团手里,不知道当牧场资源都集中在少数寡头手里的时候,草原上的社会关系会不会变得激烈起来。

除了牧业,倒也有几个城市发展的不错,张家口就不说了,满清那会儿那就是一个进出口的大关口,农牧业的集散地,承德、绥远和包头因为路线问题,没有能够参观,但是杨潮了解的情况是,包头的繁荣还胜过张家口,是蒙古地区最大的城市。

沿着京库铁路,张家口之外就是外蒙的库伦城是一个大城市,这里除了是农牧业的集散地,发展出来屠宰业、制皮业之外,让库伦成为一个不小的城市的最大原因是西伯利亚矿产的开发。

每年超过3000万吨各类矿产从这里分流到东北和关内,从库伦到伊尔库茨克一段线路,甚至比津浦路都要繁忙。

这里的铁路是复线,一条线是沙皇时期修建的宽轨,另一条是后来修建的标准轨复线,每天可以开动120对列车,但是由于过去低估了该地区的运输,铁路采用的是30每米30公斤标准的钢轨,这已经不算低了,胶济铁路就是30公斤的钢轨。

可是现在却有些不敷使用,尽管每天都饱和开行120列火车,每列载重平均1000吨,一天12万吨,每年理论运量是4300吨,但如果减掉20列客车,刨掉检修、雨雪天气的影响,其实3000万吨的货运量就让这条铁路已经不堪重负了,现在已经提出要在修建一条铁路或者对老旧线路进行改造的方案进行讨论了。

库伦加上北边的恰克图,在塞北地区形成了一个小小的城市带,两个城市各有20多万人,几乎集中了外蒙地区六成人口,城市化水平竟然比山东还高,在中国仅次于上海地区。

除了经济上的变化,蒙古地区最大的变化是政区的变化,随着人口增多,内蒙地区的人口已经超过了2000万,早在袁世凯时代,内蒙地区就分割成了三个省,东部以承德为省府的热河省,中部以张家口为省府的察哈尔省,西边以绥远(********)为省府的绥远省,加上一个宁夏省,称为塞北四省。

作为省就有权力向国会派遣议员,因此很多凝聚力不是很强的地区,都很有意愿将自己的行政区划升级、抬高,目前正在争取建省资格的蒙古地区还有********和乌里雅苏台,如果这两地建省成功,外蒙也将分成三部分了。

但想建省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至少要达到300万人口以上,现在这两地还达不到要求,但是很有可能在三五年之内实现。

以满洲里为中心的********地区,这几年的经济增长相当强劲,人随钱走,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哪里现在就已经有230多万人,每年还至少有10万以上的人口迁入,加上新生婴儿,增加到300万并不算难。

而乌里雅苏台地区,则因为地方广大,如果加上唐努乌梁海和科布多地区,人口数量并不少,因为当地比较适合农业的地区不少,胡泊和河流众多,这些年吸引了数十万山陕农民垦殖。

杨潮不得不感叹,这里的变化之大,比其他地方更甚。

【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这次起-点515粉丝节的作家荣耀堂和作品总选举,希望都能支持一把。另外粉丝节还有些红包礼包的,领一领,把订阅继续下去!】(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