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国崛起1900 > 第五百一十三节 犹太难民问题

大国崛起1900 第五百一十三节 犹太难民问题

作者:狂人阿Q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50:30 来源:笔趣阁

钱确实给了很多,不亚于雕版成本,总计10万两。

对于一个普通人,10万两可是巨资,哪怕是犹太人也是巨资。

但萨拉家族是犹太豪富,10万两虽然也很大,但也不至于让她见钱眼开啊。

其中内有隐情,屡教不改的俄国人又排犹了,西伯利亚的俄罗斯帝国,舆论终于引起了全民的愤怒,随着西伯利亚矿产资源的开发,这里的俄国人生活质量那是没的说,中国大繁荣需要的资源是海量的,西伯利亚是最重要的供应商之一,他们借此积累了海量的财富。

胃里吃饱了饭,心里却不安分了。

一大批战后长大的年轻人,被反犹报纸鼓动下,坚定的认为是犹太人背后控制着苏俄,是犹太人推翻了沙皇,作为俄罗斯帝国的一份子,带着沙皇忠诚骑士的冲高民族思想,西伯利亚出现了有组织的野蛮攻击犹太人的俄罗斯暴tu。

尼古拉大公政府也是狗改不了****,在民意的逼迫下,又一次祭起了反犹的大旗,野蛮的没收了许多犹太商人的财产,萨拉家族也在其中。

虽然萨拉家族的主要资产都在中国,尤其是天津,但作为经商来说,损失不可怕,怕的是突然来的变故,这种被突然没收大量财产,立刻就造成他们经济紧张,听到风声的银行也不再支持他们,甚至开始收紧银根,生怕犹太人还不起钱来,逼债的人中,甚至还有他们的同胞,哈尔滨的一些犹太银行家族。

萨拉家在西伯利亚的产业被没收,更有大量的俄国债款无法收回。而且未来的经营也产生了困难,他们家主要经营皮毛产业,西伯利亚是最大的来源地之一,显然在俄国排犹结束之前,他们很难回到西伯利亚做生意了。

因此困境还相当大,因此萨拉真的需要钱。这也就卖了艺术家的尊严,应朝鲜人的要求画了一幅气势宏大的戎装战场画作,艺术水准自然是大大下降,尽管萨拉的基本功够扎实,看起来也有模有样,但最多也只能成为工艺品,很难称得上艺术品了。

“哎一个不知道信用的民族,一个不懂得脸面的民族啊。”

这几年杨潮基本上已经很清楚了,当年十月革命后英国之所以拒绝俄国沙皇去避难。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反对,他们因沙皇的排犹,而对沙皇俄国进行了制裁,因此俄国很长时间找不到投资来源,只能依靠法国,才促成了法俄同盟。

罗斯柴尔德家族当时甚至不惜威胁英国财政部,一旦沙皇避难英国,他们就要在伦敦市场上抛售英国国债。这对于正处于战争紧要关头的英国来说,是不敢冒的风险。反正当时英国王室也没太重视,俄国皇室无法避难英国,还可以避难法国吗,他们绝对想不到沙皇家族会因此而蒙难。

他们却没想到,沙皇因为法国是战区,所以才犹豫没有去避难。在俄国多停留了片刻,局势就急转直下,资产jie级政府被弗拉基米尔列宁给推翻。

吃了这么大的教训,没想到俄国人还要排犹。

杨潮不关心犹太人的命运,但是因为俄罗斯排犹。西伯利亚大批犹太人就涌入了东北,造成了相当大的影响。

从萨拉的画杨潮想到最近犹太人的情况,这确实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民族,在国际上发不出声音,谁会没事专门关注他们,想到犹太人,杨潮觉得是时候在跟他们谈谈了。

让张念安排了一下,邀请了几个犹太大人物来山东会面。

这次受邀的可就不仅是帕图申斯基和格申维奇家族这样的西伯利亚犹太大家族了,东北地区的哈尔滨,海森崴一带更早来经营的犹太人大家族也很积极,比如哈尔滨首富格瓦尔斯基,经营著名的马迭尔旅馆的约瑟·卡斯普,海参崴矿产巨头斯基德尔斯基,还有一些社会名流,比如著名医生和社会活动家考夫曼,音乐学院的创办人音乐家特拉赫金伯格、格尔施戈琳娜等人。

此前东北,主要是哈尔滨的犹太人,对于杨潮提出的让他们在萨摩亚建国的建议并不是很感兴趣。

早在英国推出贝尔福宣言之前,全世界的犹太人都坚定的要在巴勒斯坦复国,哈尔滨的犹太人也组建了各种组织来推动,比如考夫曼医生就积极活动,他担任过哈尔滨犹太人移居巴勒斯坦促进协会主席、哈尔滨锡安主义组织主席、哈尔滨救助欧战犹太人难民委员会会长、远东犹太自治民族委员会主席等职,在他的推动下先后有数百个东北犹太家庭移居巴勒斯坦。

因为很早就建立了复国组织,所以在东北的犹太人中,主要还是以在中东建国的呼声最高,而且东北犹太人比较团结,早在1902年,最早的移民别尔科维奇、别尔采里、梅耶洛维奇等32位犹太人就集体签订《侨居哈尔滨犹太人协议》,这种类似于《五月花号公约》的文件,让后来的犹太人始终被一个统一的组织所约束着,所以帕图申斯基等西伯利亚犹太人,在东北始终没有发言权,移居萨摩亚的声音很微弱。

这几年他们才往萨摩亚移居了不到200人,组建了两个集体农场。不过农场经营倒是不错,萨摩亚这种热带岛屿,如果精心耕种的话,还是很有收获的,他们出场的热带水果,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卖的很好。

不过这种集体农场显然脱胎于俄国的村社制度,俄国人自己认为村社制度太落后,可是犹太人却将这个制度发扬光大,后世以色列的集体农场蜚声海外,让以色列成为著名的农产品出口国,在沙漠上种出了现代农业。

其实不是制度不行,任何一种制度总有巅峰和低谷,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总有一时间不适应社会发展的时候,不要着急,耐着心思,慢慢改进,总能够发展起来的,一味的推到重来,永远就无法发展到更高形态,荷兰人的农业也很发达,还不是脱胎于荷兰传统的家庭农业,只不过荷兰人将家庭化农场,发展到了园艺农业形态。

俄国犹太人移居巴勒斯坦将俄国的村社农业也带了过去,不一样发展的很好,他们不但没有批评过这种制度,始终坚持,给落后的集体农业注入现代化的技术和管理,其中也有哈尔滨的印记,比如在日俄战争中负伤被俘获释的犹太士兵约瑟夫?特鲁姆佩尔道归国途中,在哈尔滨创办了“巴勒斯坦农业生产合作社”,20多年后的今天已经移民了几百人在巴勒斯坦建立了数个集体农场,而约瑟夫也已经是巴勒斯坦的名流,将来还会成为英雄。

落后的俄国和苏俄农业,跟先进的以色列农业,真正的差距其实就只是一个耐心而已。

言归正传,这次受邀来山东的犹太人,对杨潮的建议就积极多了。

不止是因为俄罗斯帝国排犹,大量的西伯利亚犹太人迁入东北,成为难民。也因为这几年犹太人在东北的经营环境也越来越恶劣了,最重要的一点是就是跟中国商人的竞争所致,虽然官方没有排犹,可是在各种政策上显然不会偏袒犹太人,中国商会出面,犹太人几乎不可能接到中国政府项目。

还有产业上的限制,以前犹太人在东北的木材业中占有统治地位,结果杨潮促成东北三省政府禁止了采伐森林,十年内禁止开发东北森林的法令,让很多犹太木材商人经营困顿,刚刚通过涉入其他工业领域,比如转型面粉加工,榨油业,可还没等恢复过来,西伯利亚的犹太人就被赶了过来。

其实尼古拉大公之所以排犹,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也是因为西比利亚的俄国本土商业势力发展起来了,不需要犹太人了,犹太人坑害沙皇只是一个借口罢了,就跟东北华商打击犹太人一样,是利益之争。

但造成的难民问题,却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而是一个政治问题,于是犹太人才对杨潮的邀请积极反应,同时喜欢借机能够改善他们在东北的经营环境。

“欢迎各位来山东,首先我个人对西伯利亚犹太人的遭遇深表同情。”

杨潮先表达了善意。

这几年杨潮在犹太人中的名声毁誉参半,跟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合作,让西方有些犹太人将杨潮当做朋友,愿意帮助犹太人移民萨摩亚,也赢得了西伯利亚犹太人的尊重,唯独是东北的犹太人,因为木材工业限制令,而觉得杨潮口是心非,对犹太人态度抵制,跟地方的反犹主义没有两样。

为了化解这些人心中的偏执,杨潮有必要继续表达善意:“我个人也愿意向俄罗斯帝国政府提出建议,可是我却无法干涉俄罗斯帝国的内政。犹太人问题,说到底是犹太人自己的问题,因此最终还是需要你们自己站出来保护自己。”

最后告诉犹太人,你们只能靠自己。(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