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国崛起1900 > 第一百二十八节 接受调停

大国崛起1900 第一百二十八节 接受调停

作者:狂人阿Q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33:57 来源:笔趣阁

杨潮立刻给载沣回电,希望皇帝先稳住各国,同时允许杨潮招募新兵。

载沣自然同意了,他此时知道杨潮手里只有五万兵,根本不可能是俄国人的对手,杨潮要招兵这是很合理的,并且表示让海关在给杨潮拨付三千万两银子。

杨潮立刻就开始运作起来,在上海、武汉、广州、京津等地立刻刊登招兵广告,号召广大爱国青年参军报国。

好容易打了个胜仗,不好好利用起来,鼓励一下民心士气那可不是杨潮的性格。

而此时的广大青年还真的是很爱国啊,尤其是在学校上学的那一批爱国青年,他们可跟农村的文盲青年不一样,这些人是真的觉醒了爱国激情的。

而且这些年无论是张之洞还是袁世凯,朝廷主要还是洋务派执政,这些人还是办了不少实事,农村顾不上,但是这些大城市里的西式学堂可办了不少,就学的人不敢说有千八百万,两三百万是有了。

这些小的十二三,大的十七八的孩子,正是最踊跃的一群人。

短短几天就把招兵处的大门给挤倒了,招兵的数字飞速上升,第一天就找到了五万人,第二天到了八万,第三天招足了十万人。

山东的兵工厂从日俄战争开始,就没有停过,虽然现在已经恢复到正常生产,不在加班加点,那也是一年十万只的规模,青岛和莱芜两家就是二十万,日俄战争结束到现在,已经积压了二十万只步枪,答应送基里连科十万只,剩下的装备这些爱国青年还是绰绰有余的。

之后,杨潮又写了一篇长文,向全社会表达了他的态度,一定要把战争进行到底,直到最后一个侵略者退出中国的领土,并且表示,如果兵员吃紧,会继续招兵。

西方列强一看这情况,也不由的感慨起来,他们都建立了完备的动员体系,可是就是俄国这样以人多著称的国家,动员能力也不过三百多万人而已,而中国人似乎不用动员,仅仅用招募的形式,就能轻轻松松的招募到足够的人力,此时即便是最保守的军事专家,也不得不承认,中国巨大的人口,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优势。

一次报纸上的招兵行动,让西方人看到,中国人是不会缺乏兵员的,有兵员,有武器,有战斗的决心。

英国外交部门立刻就恳请议会重新评估一下中国的潜力。

这次他们提供的证据表明,短短几年时间,中国竟然悄无声息拥有了亚洲最庞大的兵工生产能力,就是日本限于资源,也无法跟中国的军工业相比。中国的人力历来就不是问题,民心士气看起来也是很想打仗,这意味着,中国人真的拥有了在东北跟俄国进行一场全面的陆地战争的能力。

中国看似突然崛起的实力,加上俄国人的内部混乱,让英国议会很容易就相信中国人真的有可能赢得这场战争,代替日本人把俄国死死堵在大陆上,不让他们南下。

历史上,日俄战争日本完胜,将俄国人的势力赶到了北满,南满则成了日本的实力范围,尤其是旅顺和大连都被日本人夺到手,让英国人可以放松的跟俄国人和解,因为他们看到俄国人又一次失去了他们的不冻港,那就无法将势力渗透到海上,就无法真正的对英国构成威胁。

但是现在,俄国人虽然跟日本人签订了和平条约,让出了朝鲜的利益,可是他们没有让出旅顺军港啊,虽然条约规定这里的士兵数量不能超过一万人,还不能驻扎海军,可是俄国人似乎就没有遵守条约的态度,旅顺现在的兵力十万人,虽然因为海军被日本人歼灭,现在确实没有海军驻扎这里,但是谁能保证俄国人不会重建海军?

所以英国人把收复旅顺,把俄国人赶的距离大海远远的这个希望,放在中国人身上。

很快英国人就提高了对清政府的政治支持,向载沣表示,他们将支持中国进行这场战争,并且在必要的情况下,会派出舰队保护中国的港口。

英国人的承诺还是比较靠谱的,他们也有法理这么做,中国沿海的港口,无一例外都是口岸城市,每一个港口上都有各国的利益,俄军如果真敢动用他们在旅顺残留那两三艘船,来攻击中国的港口的话,英国人完全可以针锋相对以保护侨民之类的借口阻挡他们。

载沣一听这是好事啊,中国每每都是海战失败,如果英国人保护,就不用怕俄军从天津登陆了,至于从东北的陆地上进攻山海关,那还要看看杨潮的作战情况呢。

载沣是越来越心痒,真想打仗了,毕竟这些天老学究们在报纸上都把他吹捧成康熙了,就连租界中一些平时经常批评朝廷的刁民办的报纸,这几天也都不太骂朝廷了,载沣隐隐看到了一个盛世的到来。

杨潮则悄悄的向俄国运送物资。

巨大的飞艇飞过广袤但渺无人烟的西伯利亚高原,从北方绕过乌拉尔山脉,然后进入了俄国的欧洲领土。

十艘飞艇上装着四千名意志坚定的革命战士,船舱里还装着两万余只步枪和一批子弹,足够他们发动一场战斗了。显然这已经是极限了,虽然拆除了各种装修之后,杨潮飞艇载重量恢复到了原本的八成,也就是四十吨。

可是依然无法一次就将所有的物资装备都送过去,毕竟十万只步枪和相应的弹药,至少都有上千吨呢,至少还得在跑两次。

而且除了杨潮,别人夜间可没办法行动,因此只能白天运输,至于俄国人会不会抗议,抗议杨潮的飞艇飞入他们的领土,谁管他呢,两国现在可是在交战呢,虽然没有互相宣战,都认为只是武装冲突,但也阻挡不了杨潮把冲突冲到俄国本土上去。

从东北到俄国西部,怎么也得八千公里以上,飞艇的时速飙到一百五十公里,一天跑十个小时,也得五六天时间才能过去,一个来回就得十多天,因此直运了一个月,杨潮才将所有物资都送到了俄国。

那边自有新成立的布什维克同志们接收。

其实这时候送枪给俄国人的,可不止有杨潮一个,早在日俄战争时期,日本人就帮俄国人打通了一条条运输通道,武器弹药从英国、德国,经过瑞典、芬兰等地,不断的送到俄国北部,其实杨潮也是接上了革命者其中一条通道而已。

相信有了杨潮这十万只步枪,没准布什维克同志们的起义能提前成功呢,要知道历史上的1905起义最后看是被镇压收场的,基本上没有攻下沙皇任何一座城市,只是在街道上跟沙皇的军队来回射击了几天而已,现在他们的火力更强了,会不会强占一两座城市,然后跟沙皇政府开始一场长期的内战呢。

不过杨潮不想赌,也不敢赌,所以他一回来,立刻就去了北京,求见皇帝后,立刻秘密会见法国公使,杨潮代表皇帝,表示愿意接受法国的调停,但是在达成结果之前,希望法国人继续保密。

法国人表示理解,毕竟这场冲突牵扯到了中国和俄国两个大国,还是两个都很爱面子的大国的尊严,还是悄悄的来的好。

接着法国人就居中互相表达,告诉杨潮俄国人的态度,或者说叫做法国人说服俄国的让步内容。

俄国人的要求很苛刻,他们提出四条要求:

第一条,保证俄国人在东北境内的利益,包括东清铁路依然归属俄国占有和运营,铁路两侧三十公里内的矿产开发权归东清铁路公司所有;第二条,在铁路两侧三十公里外的东三省地区,东清铁路公司拥有开矿的优先权,如果华人要自办矿产必须先经东清铁路公司同意;第三条,俄国人有权力在铁路沿线驻兵,大清军队和官府不得任意干涉;第四条,清政府在东北办理各项事务,必须经过俄国同意。

法国人说完,他们自己都感到有些难以接受,询问杨潮的态度,表示他们会继续说服俄国人做出让步,希望清政府继续保持克制,保持双方目前的冲突局面,不要扩大冲突。

杨潮怎么感觉俄国人这是战胜国的条件啊。

他立刻反驳,也提出了几条要求:

第一,俄国人必须无条件撤出东北,包括旅顺;第二,东北绝对不能允许有一个俄国兵驻扎;第三,东北事务是大清的内政,绝对不允许任何国家干涉。

虽然法国人知道杨潮这些要求,俄国人也是不会答应的,但是毕竟清政府开始考虑谈判了,这就是是好消息,他们表示一定积极斡旋。

接下来几天,双方互相间接触了数次,始终无法达成一致。

这时候突然又传出了新的战况,杨潮的飞艇部队轰炸了旅顺,一下子国际舆论又炸开了,并不知道清政府正在跟俄国秘密谈判的各国把这看做清军发动新一轮攻势的前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