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国崛起1900 > 第四百五十一节 风流人物

大国崛起1900 第四百五十一节 风流人物

作者:狂人阿Q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50:30 来源:笔趣阁

尼古拉的回归俄国人计划确实遇到了麻烦。

因为战争、饥荒等影响,从苏俄逃出去的俄国人是不少的,但逃出去的大多数都是乌克兰人,中亚人,对于中亚的******人口,尼古拉根本就不认他们,这些人他不会要,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他愿意接收,但是人家未必愿意来啊。

乌克兰人和俄罗斯人基本上都逃到了被波兰控制的乌克兰和白俄罗斯领土上,在哪里他们生活的好好的,而且这些人现在等于是波兰公民了,尼古拉想从波兰领土上带走这么庞大数量的人口,波兰政府也不可能答应啊。

政治影响力太差,会让人以为波兰破坏乌克兰人呢。

所以尼古拉能吸引到的,也只有那些逃到欧洲的人,可是能在战争中逃到欧洲的人,往往不是那些大字不识的农民,要么是接受过教育的中产阶级,要么就是贵族,只是贵族群体愿意到西伯利亚的都已经来了,而且尼古拉想要的是劳动力,这些贵族可不是来干活的,中产阶级以知识阶层和商人为主,知识阶层在其他国家也已经安顿,比如大学教授、工程师,这种人欧洲国家也是欢迎的,他们也不太愿意来苦寒的西伯利亚。

努力了一个多月,尼古拉最大的收获,只有不到一万人,其中八千人还是他不太想接受的叛军成员,曾经炮打东宫被宣传为革命标杆的喀琅施塔得水兵。

这些水兵是苏维埃坚定的支持者,不过苏维埃可不是现在的苏俄,苏维埃本来是由资产jie级,知识分子等组成的民zhu政权,其中当然也包括弗拉基米尔那群布什维克,只是很长时间布什维克都是少数人。是最激进的那群人。

喀琅施塔得水兵拥护苏维埃,所以发动了起义,打响了革命的第一炮,可是之后几年,他们发现弗拉基米尔组建的政府,并不是他们想象中的民zhu政府。尤其是弗拉基米尔对农民的迫害,让这群主要是农民出身的水兵十分愤怒。

他们要求民zhu选举,高喊着:“同志们,把我们推进这个泥坑的就是那一群人。他们现在正戴着gongchan主义的假面具而高据在我们的共和国之上……让我们来把那些使得工人反对农民、农民反对工人的家伙赶走,因为我们已经自相残杀得够了……”

在通过决议之后,26000名水兵起义了,结果是被残酷镇压,那些打内战锻炼出来的工人武装,已经不是这些水兵能抵抗的了。而且弗拉基米尔还动用了毒气,水兵更是被打的落花流水。

15000人战死,2000人被捕后判刑,8000人逃到了邻国芬兰。

愿意来西西比利亚投靠沙皇的,就是这8000逃到芬兰的水兵。

他们的选择是正确的,因为如果他们此时没有来西西伯利亚,等日后苏俄打败了芬兰,他们还是被抓了回来。最后全都被送到集中营弄死了。

以尼古拉的政治智慧,很很清楚将这些叛军标杆弄到西伯利亚来有多么重要的政治意义。但是他担心这些人屡教不改,会在西伯利亚引起混乱。

在派去专门的贵族审查团仔细的审查之后,最后只同意了300人来西西伯利亚定居,这300人都是纯粹的俄罗斯族农民,完全是被苏维埃蛊惑,被欺骗。以为他们做的是正义的事情,而且都是虔诚的信徒,而沙皇是东正教的宗教首领,这些人虔诚的信仰沙皇,当时起义还以为是为了打到贪官污吏呢。

既然只有政治意义的话。300人就足够了,不需要剩下那7000多人。

看看,这些所谓革命的标杆,都造了苏俄的反,苏俄还能长久的了?

其实不用尼古拉证明,西方人也都认为苏俄长不了,因为连这样的军队都反叛了,足以证明苏俄的统治已经岌岌可危。

这300人辗转来到西伯利亚的时候,奥丽嘉在尼古拉的安排下,在大贝加尔宫接见了他们所有人,现场邀请了来自各国的记者,奥丽嘉当众表示,这些人只是迷途的羔羊,她以上帝的名义赦免这些人身上的罪孽,并承诺这些人死后可以进天堂。

这些朴素的工人当即就跪在地上痛哭流涕,不断的哭诉苏俄的残暴,对待农民的残忍,以及他们对当年所作所为的悔恨,表示他们当年真的不是想要反叛沙皇,只是他们被骗了,他们从始至终都没有反对过沙皇陛下云云。

有多少真,有多少假,就不知道了,不过杨潮还是配合着演完了这场戏。

最后当着记者的面宣布,他们夫妇将去参加3月份希腊国王陛下的婚礼。

婚礼结束之后,希望能对西方国家进行一次访问。

各国记者当即表示十分欢迎沙皇夫妇到他们的国家访问,并且预祝沙皇夫妇访问愉快。

乘坐杨潮的专用飞艇,两天时间就能到希腊。

希腊政府组织了盛大的欢迎仪式,军舰鸣放二十四响礼炮,大批贵族亲自迎接,乔治国王等候在雅典王宫。

西方王室的家室,往往就是重大的外交活动,因为不管是不是君主制国家,都得派人来参加。尤其是婚礼这种事,因为是喜事,往往更方便谈一些事情。

英国****威尔士亲王,也就是后来的爱美人不爱江山的温莎公爵;有法国外长白里安;一个瑞典王子,这个王子的前妻正是一个俄国女大公,因此懂俄语;意大利王子和墨索里尼的女儿等。

最耀眼的还是丹麦和挪威的王室,两国国王夫妇亲自出席,原因很简单,他们必须得为希腊王室长脸,因为他们都是来自一个家族,格呂克斯堡王室家族。

杨潮和奥丽嘉走进雅典王宫的时候,这些贵族大多数都到了,因为距离上他们更近,理应他们先到,如果杨潮夫妇来的早了,反而是失礼的。

奥丽嘉穿着一身华丽的白色礼服,上面装饰着华丽的珠宝首饰,杨潮只穿了一身淡紫色的长袍,金黄色的袖口翻卷上来,纽扣从领口往右一直到右侧,往下直走,跟传统长衫的布局一致,但是却不是传统的布纽扣,而是鲜红色的陶瓷制纽扣,景德镇传统的郎红工艺,全世界独此一家。

长衫下是笔挺的毛质直筒裤,裤缝笔直挺括,脚下踩着一双棕色小牛皮鞋,简洁大方,舒服低调。

杨潮这身中西结合的装束,也是很惹人眼的,不过他本人很低调,搀着奥丽嘉,不时向其他宾客点头,微笑,直到希腊国王走过来欢迎,奥丽嘉屈膝行礼,杨潮抱拳微躬。

“都是名流啊!”

杨潮心中暗道,温莎公爵不用说了,格呂克斯堡王室家族也不提了。

就是一些平民和失落的人物,也是这个时代的风云人物,比如墨索里尼的女儿,据说喜欢张学良,可惜张大帅哥看不上她,因为墨索里尼小姐跟她爹一样,长得实在对不起观众。

还有瑞典王子的前妻玛利亚女大公,玛利亚现在在西伯利亚可是名流。但是之前日子的过的可谓艰辛无比。

她祖父是俄国沙皇压力山大三世,外祖父是希腊国王,父亲是俄国大公,母亲是希腊公主,丈夫是瑞典王子。

这样的女人,如果没有意外,出门是不带钱的,对珠宝的价值门儿清,但绝对不会知道白菜价钱。

一战之前,她跟丈夫感情不和离婚了,战争爆发后,努力工作,救治伤员,做缝纫工作支援前线,虽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但却让她有了一门手艺,革命之后,她流亡到了罗马尼亚,寄居在亲戚罗马尼亚王后家中,穿只能穿王后的旧衣服,她自己那些战前的衣服早就过时了。

之后流落到了伦敦,因为她弟弟变卖了彼得堡的豪宅,从海路逃到了伦敦。

但是俄国贵族奢侈惯了,出门没有仪仗都受不了,这不是夸张的话。所以他们很快就又开始窘迫,瑞典王子将玛利亚的珠宝托人带给她,可是那些罗曼诺夫家族的珠宝,战后卖不上价,因为这次战争中灭亡的王国太多了,可不止俄国贵族在变卖家产,加上战后各国经济都不景气,因此珠宝首饰价格很低。

玛利亚落魄到要靠编织毛衣为生,幸好她手艺好,一周能争到6英镑,尽管维持不了贵族的做派,但也饿不死。

不久他弟弟跟法国时尚圈的香奈儿谈恋爱,玛利亚开始跟香奈儿合作,帮香奈儿设计的衣服制作刺绣,她年轻时候在巴黎学过绘画,很懂法国文化,加上自己了解的土耳其和东方国家的文化元素,制作出来的衣服很受欢迎。

玛利亚就这样进入了时尚圈,战后法国时尚圈的俄国风中,她有一份功劳。

跟香奈儿的合作,让玛丽亚有了稳定的工作,每天起早贪黑的干活,为了赶订单,经常睡在刺绣机前,甚至睡在地上,娇嫩的手变得粗糙,人也累变得憔悴,但是她坚持了下来,收到了成果,全巴黎都在称赞她的设计。

之后玛丽亚建立了自己的刺绣公司,雇佣大量俄国流亡贵族,帮她设计俄国贵族风尚的服饰,成为巴黎俄国风的主力。(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