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国崛起1900 > 第四百五十节 西伯利亚经济

大国崛起1900 第四百五十节 西伯利亚经济

作者:狂人阿Q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50:30 来源:笔趣阁

跟中国签订了协议之后,乔治国王颇为忐忑,既期待又担忧,不过这个时代可没有政治上的担忧,他担忧的是万一港口建起来了,希腊还是发展不起来该怎么办?

这个时代流行自由经济,英国经济学理论畅行全世界,根据英国人的理论,希腊的比较优势很少,也就只能生产一下橄榄油、山地放羊薅羊毛了,可是橄榄油土耳其也在生产,西班牙也在生产,羊毛更是比不过澳大利亚那些真正的牧业王国,因此希腊真的是穷极了。

如果这座港口建成了,希腊还是没有发展起来,被英国人预料中了,那么希腊的前方在哪里?仅仅做一个可有可无的小国的国王,对任何一个男人都是很难接受的。

乔治忐忑中在西伯利亚频繁的参观,这几年西伯利亚这里的经济发展很好,西方国家也开始关注这里,但是大家的意见很一致,是因为西伯利亚的石油生产,这里每年生产1000万吨以上,大概8000万桶左右的石油,几乎都是出口中国,这就是2亿多美元的进项,另外还有煤铁资源的开发,这又是上千万美元的收入。

西伯利亚就3百万人,人均出口就有70美元,美国1亿多人口也才8、90亿美元,西伯利亚地区比美国这个超级国家的人均出口差不多,足够让他们富足了。

但是乔治认为这不是因为石油或者铁矿、煤矿,因为西伯利亚的煤铁和石油一直存在,可是过去为什么没有发展,还不是因为中国,是中国人找到了石油,让这里发达起来。

可是希腊没有资源。只有贫瘠的土地和绵延的海岸,中国人看重希腊的港口,这算不算是一种资源呢,这种资源在英法看来没有价值,但是在中国人手里能不能爆发出巨大的潜力呢?

乔治希望能够,他冒着大雪参观西伯利亚的原因就在这里。寻求信心。又回忆了一下对中国的信息,巴西、南洋地区,凡是跟中国经济联系上的地方,仿佛都在快速的发展,想到巴西乔治突然有了一个念头,中国人似乎在布局啊。

但是谁在乎呢,就让希腊成为中国在欧洲的巴西吧,只要能让希腊发展起来。

乔治参观西伯利亚的经济,尼古拉大公是积极配合。嘱咐各地官员满足乔治国王所有的参观要求。

因为尼古拉大公对西伯利亚的经济也十分自豪,这都是他主政时期的成绩,当然不止是为了炫耀,也是要让希腊这个联姻国家看看沙皇的潜力。

不过对乔治国王只看石油业和采矿业他还是不太满意的,于是由指示官员带乔治去看看俄国的农场。但乔治看完后就感叹俄国真大,条件真好。

尼古拉大公有些气馁,这时候他才发现,他原来真的没有好好经营国家。他这个总理当的原来不是想象中那么成功,只有石油啊。只有矿产啊,只有土地啊,工业呢?

尼古拉二世,斯托雷平,以及从彼得大帝开始俄国统治者的心愿,原来他根本就没有考虑过。俄国需要的不是钱,俄国需要的是力量,力量是从哪里来,是工业啊!

这几年尼古拉从全世界各地求助了大量的贵族,这些贵族到西伯利亚得到了安置。然后围在尼古拉身边,整天吹捧、感激和歌颂,让尼古拉飘飘然了,浑然忘记了当年当总理之初的许多意愿,整天沉迷在这些歌颂之中,真以为自己做的多么成功,现在才发现,他什么都没有做。

“搞工业?亲爱的尼古拉,工业最重要的要素中,你们缺了最最重要的一项啊。”

对尼古拉的突发奇想,杨潮感到十分费解。

以尼古拉的政治经验,不该有这种古怪的想法啊。

因为他们现在真的没有搞工业的条件,不是缺钱,不是缺资源,而是缺人啊。

古往今来,没有资金的国家有可能发展工业,没有资源的国家也有可能发展工业,可唯独没有人的国家,不可能发展起来工业。

沙皇统治的西西伯利亚现在人口300万左右,男人不到100万,而且伤残人士就占了半数,靠着一百多万妇女搞工业?还是靠几十万老弱搞工业?

就算可以搞,这些人又能搞什么工业?要知道在政府贷款的扶持下,现在俄国人多数都有地产,小家庭也有个几百亩,大庄园比比皆是,100多万有劳动能力的女人洒在广袤的土地上都不够用,还要抽出劳动力搞工业,这不是扯淡吗。

尼古拉却很坚持:“移民。流亡国外的普通俄罗斯人至少有20万人,我们愿意支持他们移民到西伯利亚来。而且我们可以顾工,如果贵国不反对的话,我们从中国雇佣十万工人也不是问题。”

对于从中国引入劳动力,尼古拉其实一直都很抵触,因为俄国人的数量太好了,让他很容易升起危机感,试图保证俄国人的优势。

所以现在在西伯利亚的中国人,不过20万人左右,其中10万人在石油和矿业中工作,还有10万人左右在建筑业、商业等产业中,而且至少有5万人并不长久的留在西伯利亚,只是流动性的,不会定居。

可是要引入中国工人,那就必须是长期的,长此以往定居下来,以现在的西伯利亚俄国人数量,太容易被中国人同化了。

“那你们想发展什么工业呢?”

杨潮不想跟尼古拉争辩了,反正他们有钱,自己爱怎么花怎么花吧,买资源的大量财富注入后,整个经济体的价值都提高了,比如建筑的价格,土地的价格,这都是财富,甚至在街头烤肉的布里亚特人也能小康。

因此他们能拿出来的资金还是不少的,尤其是尼古拉政府。银行存款至少有两千万两,建十座像模像样的工厂是足够了。

“嗯。得建一座钢铁厂,兵工厂,火炮工厂,火药厂,铝厂。飞艇工厂,飞机制造厂,还有你们那种铁甲车工厂。”

尼古拉是早有准备,一项项说的仔细。

杨潮都听的惊呆了,还以为尼古拉明白工业发展的重要性了,结果只是看到兵工产业,这典型的俄国思维,以为只要把军事工业发展起来,国家就真正强大了。从彼得大帝到尼古拉二世一直都是这么干的。

所以俄罗斯帝国从古至今,都是一个军事工业帝国,其他方面严重落后,他们不是强大在总体国力,而是强大在现代军事制度和野蛮的民族性情还有庞大的人口数量的结合。

这种制度模式,确实让他们还在农奴时代,就可以跟拿破仑硬碰硬,可是却无法打持久战。任何战争只要时间一长,国内必定会出现混乱。这是根基不稳的表现。

但这关杨潮什么事?

所以他答应了。

“铝厂耗电量极大,我建议您增添新的电厂建设计划。以你们目前还无法做到电力供应保证的情况,优先发展电力工业很迫切。”

杨潮不但不拒绝,反而还提出合理化建议。

西伯利亚大城市中只有伊市、秋明和托木斯克三座城市有电力供应,因为这几个地方出石油和矿产,这样的电力基础想要建铝厂。实在是太不现实了。

尼古拉很坚定,没有铝就没有铝合金,飞艇和飞机就不可能生产出来,而俄国吃这两样兵器的亏太大了,没有飞艇和飞机。他们的军事工业就不齐全。

“那就建设电厂。一座不够建两座,两座不够建三座。”

杨潮笑道:“我国很乐意跟贵国合作。设备和技术上都可以提供帮助。”

这么好的生意不做白不做,哪怕最后他们生产出来没用,那也不是杨潮的问题。

之后跟尼古拉详谈起来,尼古拉的心很大,他要建造一座至少能满足100万大军武器供应的军事工业,每年至少要生产300架飞机和100艘飞艇的工厂。

这种规模的工厂动辄就是数百万美元的投资额,杨潮给尼古拉计算了一下,要办这些工厂至少需要4000万美元的投资,以现在金银固定在1比20的价格,折合3000万两左右。

这点钱沙皇政府还是拿得出来的,光是沙皇在石油公司中20%的股份,每年带来的利润就有2000万美元,折合1500多万两,另外还有矿产和政府的税收,一年之内能有2000万两,而且办厂又不是一次性拿出来,因此他们都不用借款就能把这些工厂给办了。

那就只剩下人的问题了。

“一个人从欧洲到中国的船票至少也要10两银子,但是要找到他们,送他们到船上,加上路途上的开销,一个人的成本30两银子也不够。按照50两算,20万人是1000万两。这笔钱你打算怎么出?”

杨潮询问道。

杨潮已经按照最低要求计算了,泰塔尼克号那样的游轮三等舱最低级的票价也要3英镑一张,那还只是欧洲到美国的,欧洲到中国显然路途更远,10的票价都未必够,恐怕要称作最差的客轮。

即便这样,也是一笔巨款,不过杨潮相信尼古拉拿的出来。

“借款,用税收向英国人借一笔专用贷款。”

杨潮笑道:“既然借钱,还不如向我借呢,英国人对沙皇家族可不太友好。”

杨潮始终强调英国国王拒绝沙皇流亡那件事。

尼古拉大公点点头:“也好。”

杨潮道:“那就这样办吧。就看你们能号召多少人回来了。”

杨潮对此很不看好,相信他们能招回来十万人,就算幸运了,至少有一半还是女人。

————————————

第150票加更。大家大胆投啊,存稿还多着呢。(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