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国崛起1900 > 第四百三十二节 文化大国

大国崛起1900 第四百三十二节 文化大国

作者:狂人阿Q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50:30 来源:笔趣阁

紫禁城中大量的文物经过专家指点,增添展览设备,雇佣人员,足足用了两个月时间,这才开张。

开张后迎来了大江南北无数旅客,其中有一大批都是中国的文化名流,南张北齐全都想要一睹清宫秘藏的风采。

杨潮也留在这里,对这些文化名人还是很重视的,帮萨拉引荐了旅居北京的齐白石,让她拜了齐大家为师,耐下心来,系统的学习中国绘画艺术。

同时杨潮也开始着手组织这些文化名人,第一步要把他们的艺术作品带到西伯利亚展览,接着要推向全世界。

老一辈的吴昌硕、齐白石,新一辈的徐悲鸿、张大千,清末民初这段时间,可是涌现出了无数的艺术名家,大家,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每逢国家动荡,政权变迁的时候,总能勾起艺术家心中的冲突,受此刺激文艺往往会大兴。

远的有宋末涌现出来的辛弃疾、陆游等大诗人,明末清初的许多大文豪,近的有俄国掀起的西伯利亚风,都是同样的道理,国家际遇投射到艺术家的心灵中,激发出的那些灵感,会秘籍的创造出大量的财富。

中国也是一样,这是一个制造大师的年代,在这个年代,如果不输出中国文化,还等什么时候呢?

中国的历史,中国的文学,中国的艺术,这些都可以放到西方人面前去展现。

而且随着中国硬实力的增加,中国在国际上的声音变大,现在全世界聆听中国,关注中国的国家比过去多了太多,但是硬实力还不足以掀起席卷世界的文化大势,就像前几百年的英国文化和后一百年的美国文化那样。但现在打一个前站还是必须的。

作为一个大富豪,杨潮赞助这些名家的作品到全世界巡回展览,这也是非常适合身份的,西方的富人可都喜欢资助艺术,这可是一个好习惯,值得学习。

这些文化大家对此也十分感兴趣。文人谁不好名啊,一听杨潮要拿他们的作品在全世界展览,都愿意拿出自己最好的藏品,有很多甚至都不是他们自己的作品,而是他们收藏的珍品,未必有多贵,但却独具一格。

就这样杨潮很快收集到了上千间书画艺术品,又让新开张的故宫博物馆挑选一些清宫珍品,组成一个数量三千件的庞大展品集群。将一个国家一个国家的展览过去。

除了资助这些人的作品出过展览,杨潮还邀请他们复兴中国艺术,邀请这些大师聚集在一起成立一个艺术学院,不但邀请画家、书法家,还要邀请雕塑家,如果没有刻板出身的,那些朴实的老石匠都可以进艺术学院当师傅教授学生们中国传统雕刻技艺。

当然也不保守,不但教授中国艺术。以弘扬和发展中国艺术为宗旨,但并不禁止其他文明的艺术。兼容并蓄才是王道,因此也聘请西方画家做教师,教习西方绘画艺术,不止是西方的,还要包括日本的,朝鲜的。东南亚的,印度的,甚至一些非洲和美洲土著人的艺术也要引进来进行系统研究。

但有一个要求,所有的学生,都必须接受最正规的中国绘画等艺术教育。也就是最内核的东西必须是中国的,以中国的内核,吸附其他艺术的精髓,能创造出什么东西,杨潮自己都十分的好奇,但注定肯定会迎来艺术的大发展。

而中国也到了艺术大发展的时代,国家更迭让一大批艺术家的灵魂中拥有了积蓄,国家接着走向富强,又提供了充足的物质保证,不止这些大师,很多不是很出名的画家,也可以以此为生,而更多的家庭可以允许子女接受艺术教育,而不会迫于生活压力,只能让他们现实的出去工作。

说到底艺术是一种有钱有闲的奢侈品,注定是小众的喜好,有了他不会让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强盛一分,少了他不会让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饿肚子,可是杨潮认定有他跟没有他还是不一样的,这是文明的象征,而文明才是征服人心的东西,蒙古人的马刀可以摧毁无数国家,但柔弱的文化才能传承千年。

齐白石也是艺术学院的教授,而且是一等教授,享受月薪一千两的高薪,学院的财务独立,不受任何政治影响,杨潮保证不干涉这些艺术家的创作,给他们最大的自由,学院的资金来源则接受社会捐款,很多艺术家表示愿意出售他们的作品来支持学院的资金,不过目前还不需要,有杨潮带头,大批喜好名声附庸风雅的庸俗资本家都愿意捐款。

不够学生还不多,学院只是初建,目前确定的学生只有一个,那就是犹太姑娘萨拉。

齐白石收了这个洋学生后,用心教导,虽然发现萨拉的功底算不上扎实,但是却有一股子难得的灵动,视野十分开阔,大概跟犹太人的世界观,接触过多种绘画艺术,还有年纪不大却浪迹中日朝俄四国,这些经历对艺术创作都是有帮助的。

在齐白石的指导下,萨拉扔掉一切烦恼,开始进入中国艺术的世界,一笔一划的跟着齐白石学习正宗的中国绘画技法,泼墨山水画、工笔花鸟画、人物仕女画等等。

同时还跟齐白石这样的文化大家学习中国书法,齐白石教他描摹北京大量存在的碑刻,从秦汉一直到明清的历代名碑文都值得学习。还带她去北京大量的古建筑中采风,名山古刹中的壁画,神佛塑像,都能吸收到绘画方法。

萨拉的进步很大,美院慢慢走入正轨,她接触了更多的名家,跟着尚年轻的张大千等人开始游历东西南北,走访名山大川,拜见一个个老文士,参观江南的园林庭院,走峨眉山看古刹,最后还在敦煌蹲了三个月,描摹同样成为博物馆的敦煌壁画。

跟这些中国艺术精英一起学习,萨拉的水平提高的很快,她的西方世界观,油画的绘画功底,慢慢的跟东方的艺术融合,渐渐的有一种新的东西诞生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