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国崛起1900 > 第四百三十一节 载沣流亡

大国崛起1900 第四百三十一节 载沣流亡

作者:狂人阿Q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50:30 来源:笔趣阁

废帝问题,其实是一个遗留问题,袁世凯时代留下的。

袁世凯要名要利,既想夺取政权,又不想落下一个谋朝篡位的不忠之名。

所以当他当了大总统后,是让载沣下了退位诏书,但是依然优待载沣,允许载沣继续住在紫禁城中,并且继续享有皇帝尊号,做紫禁城里的皇帝。

每年袁世凯定下的规矩是给清帝200万两银子的经费。

这个问题始终是一个敏感问题,黎元洪执政的时候没有碰,杨潮执政的时候也没有碰,因为北京城几十万遗老遗少,动了载沣,这些人会作何反应实在是难以预料,作为一个负责人的总统,黎元洪和杨潮都不会在这种问题上采取激进做法。

可是到了潘训,国家经过米青四年的过渡,已经彻底走出了满清时代的阴影,国家中在也没有了清朝统治的痕迹,即便是满人也已经不在怀念前朝了。

杨潮从来没有强行要求剃发,因为那样只会适得其反,用暴力来移风易俗让满清背负了千古骂名,因此杨潮对服饰不做任何要求。

到现在大街上还能看到留着辫子的人,但大多都是一些老人家,老思想,老观念,改不过来的。可如果学校里谁还留辫子,那是要被人耻笑的。大风气已经让这个发誓走到了历史,人心中不再有辫子了,脑袋上的辫子自然留不住了。

而对满人问题,也没有进行过任何干涉,李富安主导户籍登记的时候,绝大多数的满人都将自己的民族登记为汉人,当时是出于恐慌,作为异族始终对全国各地。尤其是南方不是出现的驱逐鞑虏的声音很敏感,所以他们就直接将自己的民族报成了汉人。

实际上呢,这些人也早就汉化了,从文化上来讲,服饰自然是满式的,因为剃发易服。全国都是满式,但是语言、文字、绘画、饮食、建筑,几乎所有的方面,都是汉化的,绝大多数满人都已经不会说满语了。

从血统上讲,这也是一个汉化极为彻底的民族,所谓的满汉不通婚,在皇家和贵族家庭中也许能够保证,但是中下层的满人早就顾忌不到了。除非他们不娶媳妇。更何况即便是满汉不通婚,汉八旗也是被当做旗人看待,应该叫做旗汉不通婚,皇帝的妃子中还有来自汉八旗的呢。

入关时候的20万满人,5、6万男丁,找就淹没在上亿汉人的血脉之中了。现在满清灭亡,随着满人自己改换了民族,满人这个民族从历史上消失了。

在这种情况下。潘训就不用顾忌满遗的态度,可以开始处理载沣这个敏感问题。

显然他先制造舆论。一方面降低一下大家太过于关注排华法案问题,另一方面也借机处理了载沣,留下这么一个皇帝在紫禁城中,难保一些遗老遗少想玩猫腻,现在社会安定,天下太平不会出事。如果一旦经济困难,始终是一个雷。

但杨潮怕潘训做的过了,一个废帝而已,没有多大威胁,只是住在紫禁城中不太合适。所以他来就是要让载沣搬家。

“皇上啊,几年不见,胖了。”

杨潮见到大腹便便的载沣,不由调侃起来。

载沣一副苦恼,他确实胖了,没有了任何政治抱负,整天混吃等死,能不胖吗。

可是他死了不要紧,一大家子人怎么办?

“杨大人,说笑了,咱现在不是皇上了,千万不敢这么叫啊。”

载沣一听杨潮还喊他皇上,他就有些紧张,报纸看多了社会舆论造成的压力太大。

“再下来是恳请皇上搬家的,紫禁城,五百年旧宫殿,是非之地,不能久居啊。”

杨潮直接挑明来意,在舆论的要求下,潘训随时可能下令把载沣赶走,满足舆论。

赶走一个废帝出不来大问题,但这不符合文明国家的惯例,袁世凯能让载沣和平退位,一改中国几千年改朝换代就要赶尽杀绝的传统,在这西方世界可落下了很好的名声,结果到了潘训手里把人赶走了,这岂不让人觉得中国人言而无信,政府允许载沣住在紫禁城却把人赶了出去。

而且杨潮还怕载沣这样的身份,一旦离开紫禁城,会保不住他自己的性命,那样就更是丑闻了。

所以必须让载沣自己走,发表一个声明,或者下达一个诏书,再或者跟共和国政府签订一个协议,宣布放弃紫禁城,将紫禁城捐献给国家,这样他的面子也有了,共和国政府的形象也没有那么野蛮。

“搬家,搬到哪里去啊?”

这是个问题,不过杨潮早就想好了。

“搬的越远越好,最好是出过,这辈子不要回来了。”

载沣不由露出痛苦之色,这等于发配了啊,流徙三千里的意思。

“皇上,走吧。你留在这里,对你,对国家,对满人,都没什么好处。反不如直接将紫禁城交换政府,落个一身轻,得个好名声,来的潇洒。”

杨潮继续劝道。

眼下的情况载沣没有什么不能接受的,自己主动走,总比被人轰走来的体面。

“可是我该去哪里啊?”

天地虽大,却没有他容身之地。

杨潮笑道:“世界大了,不止一个中国。西方国王倒台会都选择流亡,你见过的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现在就在荷兰他表亲家里做客呢。”

“那我也去荷兰?”

载沣疑问道。

杨潮呵呵一笑:“当然也可以。不过以西方的例子,皇上去日本或者朝鲜更合适。不过如果皇上有心思的话,当然也可以去荷兰看看。”

载沣点点头:“我这是要老死他乡了吗,我死后能埋到中国吗,不求埋在东陵,随便一处坟地就行。”

杨潮叹道:“皇上过滤了。出了国也没人限制你的自由,在国外安顿几年,游历一番,随时都可以回国看看,但是要低调一些,毕竟你的身份不同。”

载沣眼睛一亮,还能回来,这还有什么可说的。

于是很快载沣就答应按照杨潮的说法,公开宣布将紫禁城捐献给政府,并且建议将紫禁城开放成为博物馆,其中清宫收藏的大量艺术品,载沣也愿意捐献出来,作为博物馆中的展品。

载沣的宣言很快就得到了政府的回应,潘训高调的赞扬了载沣的态度,接受了载沣的捐献,也愿意按照载沣的愿望,将这里开放成为一个博物馆,甚至留任伺候载沣的大量太监,让他们作为博物馆的工作人员,熟悉清宫的他们,确实是一个很好的讲解员和文物保管员。

一个正式的移交仪式签订后,紫禁城的产权转交给了政府。

这时候载沣才宣布,他将出国游历,以一个中国普通公民的身份游历世界。

接着就恢复了低调,一切都在悄悄中进行。

“皇上,钱方面应该够用吧。”

杨潮亲自送载沣登船。

载沣笑道:“你们的政府这几年按期给钱,我现在可是一个大富豪啊,汇丰银行里存了一千多万两银子呢,够十辈子花销了。”

杨潮点头:“荷兰那边你就放心吧,他们非常欢迎你访问,访问多长时间都行。”

载沣最后到底选择了荷兰,他觉得去朝鲜和日本都不太合适,他毕竟是大清的皇帝,朝鲜过去是一个属国,而日本则跟大清有各种冲突,让他以平民的身份跟日本人打交道,他觉得憋屈。

对他选择荷兰,杨潮也是欢迎的,由于南洋的问题,杨潮可是有意拉拢荷兰人的,维持跟荷兰的友谊,有助于华人在南洋开拓。

而荷兰也同样有这个打算,他们还想维持跟中国的友好关系,让他们可以继续安稳的统治南洋呢,光是南洋的石油,就不是荷兰人能够舍得的利益。

双方一拍即合。

只不过杨潮还有些顾虑:“只是这说话方面一定要注意,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皇上可得斟酌好了。”

如果这货到了西方,可着劲的说现政府的坏话,那同样对国家形象很不利。

载沣笑道:“放心吧,当朝对我族、对宗室都可谓优待之至,在下心中感念恩德,岂会胡言乱语。”

杨潮点点头,他相信载沣说的是真话,以中国的传统,对待前朝有分量的人物,那绝对是斩草除根的,就是他们清廷入关,不也是杀了大量的明朝王子吗,别的不说,朱三太子那一笔冤债,就做的很不地道。

而且大量的遗族都还在国内过活,载沣也不能不顾及他们的安稳。

“那皇上一路顺风!”

杨潮拱拱手算是告别了。

有这么一个皇帝在欧洲说现政府的好话,这也是不错的宣传,西方人就吃这一套啊。

这也算是废物利用了吧。

让载沣去跟威廉二世那个二货做做伴也好,两人也是老朋友,叙叙旧。

对威廉二世那个大嘴巴,杨潮可一直很有兴趣,抽时间都想去看看他。

过去多么的嚣张跋扈,据说现在整天劈柴运动,身体还是棒棒哒,活到了阿道夫上台。

————————————

第400推荐票加更。(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