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国崛起1900 > 第三百四十四节 粮食征集制

大国崛起1900 第三百四十四节 粮食征集制

作者:狂人阿Q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50:30 来源:笔趣阁

广袤的俄罗斯平原上,一个个背着步枪、带着刺刀的工人模样的战士,走入了一个个村社之中,他们踹开老百姓家的大门,仔仔细细的搜索者,顺道还能带走百姓家里一点东西,哪怕是一个穿了几代的破铜壶也是好的。

察里津郊外的谢列夫村,寡妇列谢琳娜哭丧着,哀嚎着,穿着一件又脏又破的围裙,一只脚穿着明显是男性用的烂靴子,另一只脚干脆光着,他死死的抱着一个战士的腿,因为这几个人拿走了她家里藏着的最后一袋大麦,那不但是她和两个女儿的口粮,而且是留下的种子啊。

但是照顾她的是枪托。

列谢琳娜被打倒在地,几个意志坚定的苏维埃战士走了,临走还恶狠狠的骂她:“可恶的富农,想要饿死伟大的苏维埃,真是卑鄙!”

“富农”,这是一个多么美妙的词汇,列谢琳娜年轻的时候,做梦都想嫁到一家富农家庭去,可惜她不是如花似玉的美人儿,所以他只能嫁给了村里的铁匠汉达诺夫。

还好有一门手艺在,先后生了两个女儿都用不着饿肚子,可是距离富农还远着呢。

列谢琳娜做梦都想不到她也有被人喊富农的一天。

这是为什么呢?

前几年,仗打的凶,她丈夫被沙皇招到了军队中给骑兵打马掌,到现在都没有回来。

后来社会党在农村组建了苏维埃,他们号召大家把地主、富农的土地都收回来。

所谓地主的土地和富农的土地,其实过去都是属于村社的,沙皇多次改革,每一次都是在鼓励私有化,都是在向西欧看齐。可每一次都不彻底,因为每一次村社农民都感觉自己被削弱了。

其实沙皇也是有点想不开,每一次都太小家子气了,直接把村社土地分给每一个人不就得了,可是沙皇不,他得让农民赎买。因此只有经营良好的农民才能买得起土地,于是先诞生了一批地主。

后来斯托雷平要彻底改革,他要彻底摧毁村社制度,他倒是很聪明,鼓励农民们把村社公地都分了,然后他给富农贷款让那些经营能力更强的人集中土地搞大农场,但是只有一半的农民卖了土地,剩下那些土地,虽然名义上是私产了。可是他们还是住在村里,按照上千年的习俗,该重新分配的时候,还是重新分配。

当战争一爆发,农村的苏维埃力量增强了,于是他们就鼓动农民在把土地收回来,其中很多都是农民卖给富农的。

列谢琳娜就是那时候从富农手里拿回来了五俄亩的土地,她丈夫没有回来。但是她身强力壮,硬是带着两个女儿种出了粮食。

这可是苏维埃让他们分的土地。可是现在那些代表苏维埃的士兵,却说她是富农,说她想要饿死伟大的工人阶级,于是把她所有的粮食都拿走了。

列谢琳娜向上帝发誓,她从来没想过要饿死任何一个人,她只想她两个女儿不饿死。

列谢琳娜哭的黑天胡地。她根本就无法理解,原本社会党人在农村组建的苏维埃已经变质了,已经变成了伟大的工人阶级的布什维克苏维埃,那些农村社会党人在斗争中失败了。

“列谢琳娜,列谢琳娜!”

已经哭得没有人样的列谢琳娜听到有人在低声喊她。不是她女儿,女儿送到了教堂躲起来了。

“费多洛夫斯基!”

列谢琳娜看到来人,是一个中年人,秃顶,带着一副眼镜,这才是富农。

费多洛夫斯基是典型的斯托雷平改革中的富农,他原本是村子里普通农民,但是他一个远房叔叔发财了,把他带到城里上了学,他学的是医学,后来不知道为什么回到村里继续当农民,他说他喜欢农民,不喜欢城里。

一边在村里当医生,一边种地的费多洛夫斯基家庭条件是相对较好的,列谢琳娜年轻时候曾经幻想过嫁给费多洛夫斯基,但是费多洛夫斯基娶了地主家的女儿。

斯托雷平改革的时候,费多洛夫斯基收买了村里100俄亩的土地,买了拖拉机耕种,还盖起了小洋楼,让列谢琳娜感觉跟他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说了让你把粮食藏好吗!”

费多洛夫斯基扶起列谢琳娜说道。

列谢琳娜哀声道:“可那都是种子啊,种子他们都要拿走吗?”

费多洛夫斯基叹道:“你没去过城里,你不知道哪里人的可怕,他们会拿走一切的。”

“我这里还有一点面粉,你这次藏好了,不过怎么办好呢,总不是个事儿啊。”

费多洛夫斯基悄悄从大衣口袋中掏出一小包面粉交给列谢琳娜,一边哀叹着走了,他走向下一家去了。

当天晚上,列谢琳娜就到了费多洛夫斯基家里,小洋楼早就不住了,村里被苏维埃鼓动收走他家土地的时候,他就把房子都给了村里,当做学堂,他兼任老师。

费多洛夫斯基在学校旁边建起了一座典型的俄式木屋,中年丧偶,没有儿女的他,倒也能对付。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啊。这叫人可怎么活啊?”

早就有一群人聚集在这里了,一大半都是女人,男人不是残疾就是老人,孩子都关在家里不敢让过来。

“大家听我说。现在这样不是办法。还能走的跟我去讨个活路吧。”

费多洛夫斯基把这些村民召集到一起劝道。

“我不走,我不是富农,你才是富农!”

一个妇女吼道。

费多洛夫斯基文雅的扶了扶眼睛:“现在不是谁是富农谁不是富农的问题。他们都说了,有一普特粮食的,就是富农。他们要统统拿走。留在村里是活不成的。”

妇女继续道:“我不怕,我家已经没有粮食了。”

费多洛夫斯基叹道:“那没有粮食你吃什么。”

妇女道:“沙皇,沙皇一定会下来派粮的。”

费多洛夫斯基摇头:“沙皇已经不在这里了,他去了西伯利亚。”

“那你说去哪里,费多洛夫斯基,去西伯利亚吗?”

列谢琳娜有些惊慌的问道,她还想等她丈夫回来呢,要是那么远的话,她可不敢去,她丈夫会揍她的。

费多洛夫斯基道:“可到不了那里啊,列娜。我们只能去阿斯特拉罕,希望能找到船去英国或者法国,我叔叔前几年来信说他在英国,让我方便的话去看看他,他老了。”

“哦,天哪,英国在哪里?”

多数人都只听过英国,却根本不知道英国在哪里。

“在海峡的那一边。”

其实费多洛夫斯基自己地理也不是很清楚,但是他知道,去英国是要坐船的。

没人跟费多洛夫斯基走,最后只有列谢琳娜留了下来。

她想问问她丈夫的事情。

“死了太多人了,你丈夫可能活不了了。”

列谢琳娜出人意料的没有哭,连她自己都感到不可思议,可能是这些年想过太多次了。

“那我跟你走。我女儿怎么办?”

“带着,都带着。留下来就是死。你不知道历史,饿死人的事情可太多,太多了。留下指定得饿死。”

于是热心的医术,费多洛夫斯基连夜带着列谢琳娜和两个女儿,沿着察里津到阿斯特拉罕的铁路线往南走。

费多洛夫斯基是一个蹩脚的医生,只在医学专科学校学了两年,更是一个蹩脚的向导,他看到地图就犯迷糊,他根本不知道阿斯特拉罕坐船还要经过一个海峡,俄国统治者魂牵梦萦的达达尼尔海峡。

他只知道阿斯特拉罕是最近可以坐船的地方。

费多洛夫斯基高估了他藏的那点粮食的数量,低估了路途的遥远,从察里津到阿斯特拉罕足足五百公里的路程。

而他们走了三天,粮食就没有了,不是吃光了,而是被路上的士兵给征集走了。

士兵首领告诉费多洛夫斯基说,他们是征粮队的,他们有人,有枪,还带着机关枪。

费多洛夫斯基不知道的是,苏维埃已经开始组建了武装征粮队,每队不少于75人,并配备2、3挺机枪。这不是“征粮”而是“抢粮”,从农民那里拿走的是口粮和种子粮。

草根树皮,蚯蚓泥鳅,能找到什么吃什么,在即将挨不住的时候,费多洛夫斯基找到了一个蜂窝,俄国蜜蜂辛勤酿出来的蜜汁救了他们一命,让他们坚持着多走了三天路程,然后他们看到了黑海,恰好一艘英**舰驶入阿斯特拉罕,送来了大批的救命粮食。

这是第一艘英**舰,三天前土耳其投降了,这艘军舰才可以通过黑海海峡到这里来。

费多洛夫斯基已经没有了人样,二十多天的旅途,让他经历了这一生从来没有经受过的苦难,更让他难受的是,列谢琳娜的女儿,大女儿路上被匪帮抢走了,小女儿不幸病死了。

为此费多洛夫斯基懊悔了很久,直到他几年后以投资商的身份来苏联承包工厂的时候,看到了自己的村子,发现村里的人已经不是当年他认识的那些人了,当年那些人不知道去了哪里,反正不可能跟他一样去了英国。(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