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国崛起1900 > 第三百四十三节 保护油田

大国崛起1900 第三百四十三节 保护油田

作者:狂人阿Q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50:30 来源:笔趣阁

苏俄军队没有那么听话,不会因为中国帝国主义的一份声明就停止他们前进的脚步,他们的军队勇敢的跨过了乌拉尔山脉,攻向了近在咫尺的秋明,并很快将沙皇军队包围起来。

杨潮立刻照会沙皇政府,表示中国国防军将采取切实的行动保护自己的资产,希望沙皇政府谅解,沙皇政府对此表示了充分的理解,然后驻扎在唐努乌梁海和乌里雅苏台的两个师即可启程,坐火车赶赴秋明。

在苏俄军队攻下秋明之前,中国的援军到了,一开始就用飞艇进行了地毯式轰炸,接着在三千辆坦克的掩护下,两万士兵撕裂了苏俄军队的包围圈,与被包围的沙皇军队汇合。

之后中国士兵不断的涌入秋明,人数不到十万的苏俄军队别说继续包围了,能不能自保都不好说,当中国国防军规模超过五万人之后,苏俄军队主动撤退了,一直退到了300公里外的叶卡捷琳堡等待援军。

弗拉基米尔同志绝对不会放弃西西伯利亚如此广袤的领土,当然前提是他觉得自己实力够硬,在打败沙皇大军之后,弗拉基米尔同志雄心勃勃,他自以为无畏的红军天下无敌,于是不管中国政府的声明,继续调动部队,打算在西西伯利亚大一场打仗。

这可苦了俄国百姓了,打了多少年仗了,从1905年开始,俄国几乎就没有消停过,整整一代人几乎就是在混乱的童年中成长起来的,这些人现在很多都是苏俄战士。

中国国防军接替沙皇军队控制了秋明的防务,然后开始加固沙皇军队留下的防御阵地。

至于油田倒是不用担心,油田距离秋明市区700多公里呢。

铁路现在已经开始修建,詹天佑派去的最精干的团队。他们不但要负责修铁路,更是要负责研究冻土施工的技术,虽然很可能造成巨大的浪费和环境破坏,但是在俄国人的土地上实验,不心疼。

以俄国的施工期加上摸索,詹天佑计划三年工期。杨潮也不着急,让他们慢慢修。

同时梅吉翁油田区的施工则一天都不能等,诺贝尔家族的技术人员已经入驻,并且第一架油井已经打了出来,施工人员修建了临时储油设施,先将石油储存起来。

同时河港开始动工,造船厂开始修复。这地方不建一座造船厂还真没办法,你不可能把船从东海拉过来啊,只能在这里建造。

鄂毕河可是一条大河。流量丰沛,额尔齐斯河都只是他的一条支流,而额尔齐斯河也是可以同行的大河,最重要的是鄂毕河流域的同行条件很好,从鄂毕河中下游一带可以直接通到中国境内的阿尔泰山下。

秋明有俄国人的造船厂,不过被苏军大炮给轰击的差不多了,除了地基能用之外,统统都要换。反正俄国人原来的设备杨潮也看不上,说是修复。跟重建也差不多了。

造船厂半年时间修好,今年就可以下水第一艘船,冬季之前争取运出第一船石油。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而俄国人也终于准备好了,5月他们的援兵到达,开始从叶卡捷琳堡出发。携带者大炮、轻重火力沿着铁路线前进。

此时铁路自然又被炸断了,苏军也懒得去修,直接动员三万多头大牲畜拖曳着大炮,人就只能步行了。

这是一场灾难,从他们行军开始就是一场灾难。不提春季雪化后到处都在发大水,而他们找不到一座完整的桥梁,光是中国人的空中轰炸就让他们难以对付,苏军倒是想组建高射炮,可是你不能总躲在高射炮阵地之中啊,只要行军就要挨炸,当然夜间行军也是一个办法,可问题是文盲超过八成的军队中,夜间行军可容易迷路,最关键的是,其实他们的士气也不是宣传中那么高,士兵也都是抓来的农民,都想着回家种地去呢。

所以只得一边顶着头上的轰炸,一边磨磨唧唧的往前行军,一有风吹草动就如惊弓之鸟一般,动辄有人咳嗽一声,整个连队的士兵很可能就趴在地上,还有胡乱朝着天空开枪的,可空中明明连只鸟儿都没有。

拖拖拉拉,一天走不了几里路,消耗的物资却是一个天文数字。

杨潮还等着前方发回来恶战的情报呢,结果等了一个月,俄国人走了两百公里路后,他们自己撤了。

这让杨潮诧异不已。

打听消息,也没有听说有其他势力威胁苏俄啊,去年冬天之后,他们犁庭扫穴一般,不但把沙皇打到了西伯利亚,北边的彼得堡将尤金尼奇击退到了立陶宛、爱沙尼亚一带,南方将邓尼金压缩到了阿斯特拉罕。

东北南三线告捷,也让苏军兵力增长到了300多万人,一时间各级领导信心膨胀,自以为可以一鼓作气统一全境,而他们把首要的目标选定了沙皇,认为只要击溃了沙皇,邓尼金等势力也就瓦解了。

结果他们碰到了中国人的军队,这才发现,跟一只久经沙场,装备精良,纪律严明的正规军相比,他们还差的远呢。

但此时已经旗鼓南下,也只能继续增调兵力,最终增兵到了30万人,想用六倍的兵力,一鼓作气吃掉中国人的部队,甚至他们都计划好一定要优待俘虏,并且用这些俘虏来威胁中国退出战争。

可是他们的30万大军还没有开到前线,消耗的物资就让苏俄受不了了,大量的粮食、弹药、武器装备在轰炸中毁于一旦,他们发现,就这种消耗速度,在打上一个月,他们好不容易征集到的那点粮食,就又要吃光了。

此时他们不但要征集足够一千多万城市人的粮食供应,还需要给德国人送去大量粮食,这是他们签订条约的时候规定的,他们每年都必须以粮食作为战争赔款,去年因为战争,德国人允许他们推迟一年缴纳,今年德国人看到他们的形势乐观,就开始索要战争赔款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