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国崛起1900 > 第三百一十九节 与俄矛盾

大国崛起1900 第三百一十九节 与俄矛盾

作者:狂人阿Q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50:30 来源:笔趣阁

回京述职的吴佩孚跟杨潮会面,询问接下来的军事行动,他尤其关心的是中国会不会向欧洲出兵。

吴佩孚已经建立了大大的功业,这几年打遍天下无敌手,打败俄国人,打败了日本人,在亚洲已经没有敌手,但是欧洲呢,曾经给与中国最强大耻辱的英法呢?

“打,打个屁!”

杨潮没好气的骂道,他感觉吴佩孚是打仗打上瘾了,不喜欢战争的军人,不是好军人,甚至不是合格的军人,意大利军人倒是爱好和平,可那吊样,还是别提了。

吴佩孚流露出来的态度就是想跟德国站在一起,跨越欧亚大陆去西方作战,跟英法军队交一下手。

“真的不打了?”

吴佩孚还有些纳闷,报纸上不是天天在说对欧作战吗,国防部不是多次跟德国磋商过出兵事宜了吗。

“你这脑子怎么长的?你还是陆军总司令,就这认识水平?你告诉我战争是什么?”

这个问题一下子把吴佩孚问蒙了,战争的解释太多了,国与国,民族与民族,最激烈的搏杀,为争夺利益而进行的武力竞争,或者说就是打群架。

杨潮看他回答不出来,自己道:“战争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特殊的外交关系,是极端情况下的外交活动。”

战争也是外交,所以西方人战争前会相互由外交官宣布进入战争状态,战争状态就意味着两国间的关系变成了战争关系,这是一种特殊的,不正常的关系和状态。

“目的是什么?”

杨潮又问。

这个吴佩孚就很清楚了,英国鬼子对现代外交的根本定义就是:“利益!”

国与国之间只有永恒的利益,英国外交家和首相帕麦斯顿的那句“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都传承了七八十年了,早就成了国际外交关系的圭臬,现在国与国之间,谈论的只有利益,表达相互关系亲密的时候。往往说“我们的利益是一致的”,而不在说“我们的友谊天长地久”了。

“没错,利益!欧洲有我们的利益吗?”

吴佩孚颇有些失望的摇了摇头,打仗是他作为一个军人的抱负,作为一个受过传统教育的文人的执着,而这一切跟利益毛关系都没有。

“欧洲没有我们的利益,为什么去欧洲打仗。跟德国人接触,不过是在打牌罢了,这是一把外交好牌!”

杨潮跟吴佩孚解释着。杨潮始终认为,一个不懂政治外交的军官,永远称不上军事家。

吴佩孚看来还差一些,毕竟还是太年轻了,整个军队都太年轻了,整个国家都太年轻了。

年轻就意味着不成熟,就意味着冒进,意味着不安定。

所以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杨潮知道,这个古老国家的年轻政权。还很不稳定。

一场战争上建立的国家,很容易在另一场战争中失去,同样突然崛起的地位,也很容易突然跌落,就好像德国人在19世纪飞速崛起又飞速跌落一样。

“现在,我们需要的是稳定。好好把战争果实消化一下。军队虽然打了许多胜仗,也培养出了大批的军官,但是真跟其他国家相比,我们的军队在软实力上还是有一定差距的,九成的士兵都是文盲。半数的军官都没经过正规教育,这显然不是一只现代化的军队。”

杨潮总结道。

“所以,接下来你的工作重点该放在军队正规化方面。老兵该复原的就复原,军队需要新鲜血液。想要回家的就发路费复原,伤残人士需要得到妥善处理。愿意继续当兵的老兵,也要进行积极的培训,教他们文化知识,让他们在战争中学到的经验变成宝贵的军事知识,这可是用命换来的经验,需要传承下去,不然代价就太大了。”

“北洋陆军大学,云南讲武堂这些有了自己文化传统的军事学校,我们要继续办下去,而且要继续扩大,争取十年内让我们的所有军官,都能学到系统的军事知识。”

杨潮继续道。

“另外军队中的医疗条件也要改善,通过战争我们可是培养了大批合格的外科医生啊,但是护士却极少,接下来要广招女护士,组建合格的野战医院。这些工作都十分重要。”

“还有军队的动员体系也不够完善,之所以能组建几百万大军,说白了是我们的人多,很多穷苦地方的士兵是为了军饷才来的,而不是懂得他们在为国家尽义务,这样的士兵,上了战场逃跑也就不奇怪了。接下来建立义务兵役制度,当战争爆发的时候,大家都有义务,这样别说几百万了,一千万,两千万的军队,我们也组建的起来。这样的国家还会怕被侵略吗?”

杨潮的目的是,在用十年时间,将军队彻底正规化,他已经用了十年打造了强大的军事力量,下个十年,就是将这个军事力量强化,制度化,这样无论有没有二战,中国的国际地位也会越来越高,英国人即便没有二战的削弱,也会慢慢的衰落下去,到底是中国接过他们手里的霸权,还是美国人得到英国的传承,杨潮也不敢肯定,但是他肯定,中国起码得到了一个机会。

“那就是说,不会有战争了?”

吴佩孚叹道。

杨潮道:“这不是你操心的事情,作为军人和军官,你要做的,就是时刻准备着应付战争,随时都准备着第二天就要开赴前线。所以接下来老兵、伤残士兵开始复原和安置,新兵依然要抓紧时间训练,一切都以进行欧战做准备。”

吴佩孚领命回东北去了,哪里有太多收尾的事情需要他主持,比如战俘问题,比如占领地问题。

最重要的是外兴安岭以北的领土问题,哪里已经成了俄国人跟中国人矛盾的根源。

日本跟中国签订的条约规定,日本一切海外领地都割让给中国,那么勒拿河以东,外兴安岭以北的国土,意味着割让给了中国。

可是那是俄国人一直想要收回来的,他们在打欧战的情况下,海派了200万人来远东作战,目的就在这里,可是日本向中国投降了,根本就没有跟俄国人谈判,现在俄国和日本两国,在法理上还是战争状态,没有签订和平友好条约,而俄国人想从日本手里抢回的国土,已经被日本割让给中国了。

那么俄国人会怎么办?

跟中国再次爆发战争?

俄国人还真没有这个本钱了。

俄国人跟自己的同胞,在乌拉尔山以西,整个俄国国土上打了一年的仗,有输也有赢,沙皇军队和苏俄赤卫队互相放血,大家在从北方波罗的海到南方黑海,从乌克兰到乌拉尔,拉锯了一年时间,到头来战局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布什维克依然占据着彼得堡、莫斯科,依然占领主要工业城市,而沙皇则占领了广大的农村,却被四处出没的农村赤卫队给折磨的苦不堪言。

沙皇军队已经损失了200万上下,苏俄赤卫队则伤亡更大,双方总伤亡达到了500万,可是仍然看不到短期内结束战争的迹象,在这种情况下,沙皇不可能将太多兵力留在东方,整个乌拉尔以东只留下了十万军队维持秩序,赤塔更是只有两万来人。

因此除了赤塔周边,沙皇根本就没有能力控制外兴安岭其他地域。

在日本人的配合下,中国国防军一步步想着东西伯利亚深处推进,这里除了一些当地土著居民外,俄国势力早就被日本人清除掉了。

黑龙江口的庙街,库页岛,勘察加半岛,凡是现在有人能居住的地方,都被日本占据,现在则一个个转交给中国。

过去的俄国人呢?

过去的俄国人本来就不多,而且主要聚集在黑龙江流域、贝加尔一带,并且开发出了大片的土地,西伯利亚的农产品出口西欧各地,这里的农业是支柱产业。

结果日本人占据这几年,移民了几百万日本人,日本人可没有那么好说话,他们夺占了俄国人开发大片耕地,将俄国人赶去开荒,结果是大量的俄国人被迫返回贝尔加湖以西,回归沙皇的怀抱,少数则躲进了山里大起了游击,最后被日本人剿灭。

日本人驱逐了俄国势力后,中国人来了,现在打败了日本人,自然是要接收这里的。

但是俄国人是不会甘心的,他们多次提出交涉,拿出当年中国的承诺说事,抗议中国人背信弃义,表示当初说好的中国收回黑龙江,俄国收回东西伯利亚的,现在中国人通吃这算怎么回事。

陆征祥外交部则只派出了一个小参赞应付俄国人的抱怨,口径始终坚持,中国是从日本手里割让这些土地的,跟俄国人没有半分钱关系,从法理上俄国跟这些土地已经没有关系了,不但不答应将那些国土归还俄国,反而开始照会沙皇政府,要求他们撤出赤塔,否则中国有权采取任何行动,其中包括军事行动。

中国对俄国发出的强硬照会,很快就被人解读为,中国在准备对俄国,也就是协约国的战争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