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国崛起1900 > 第三百一十八节 启动日本工业

大国崛起1900 第三百一十八节 启动日本工业

作者:狂人阿Q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50:30 来源:笔趣阁

在杨潮的命令下,李富安筹集了一个精干团队,以留学过日本的留学生为主力,立刻赶往日本。

他们要在日本也成立一个战时工业局,杨潮打算将美国订单中的步枪中的大多数订单,都交给日本人来做。

日本不缺技术工人,甚至也不缺机器设备,缺乏的只是市场而已。

尽管这几个月大量的日本技术工人在政府的鼓励下来中国打工,让杨潮最后投产的5000家大型工厂的技术力量一下子得到了加强,终于可以全速生产了,这批工厂是战争第二年的时候才依次投产,到了今年才全部投产,但是工厂好建,人才难得,本来这些工厂是计划从德国招募技术人员的,但是欧洲战争让德国人不可能到中国来工作。

所以技术力量始终很不足,生产能力无法彻底启动,现在好了,日本的熟练技术工人,填补了德国人的空缺,加上自己培养的技术能力,让工厂拥有了充足的人力,开始全速运转起来,为美国生产大量的装备。

日本人很幸运的分到了一杯羹,当然只是残羹剩饭罢了,杨潮是不可能让他们发战争财的,订单统一由战时工业局分配,采购价和出售价之间的差额极大,比如每只步枪给日本人十两银子加工费,转手卖给美国人就是50两,这不算贵了,当年日俄战争的时候,杨潮可是卖过80两银子的。

只挣一份辛苦钱,可是日本人还是很满足的,材料是工业局提供的,他们只负责加工,能挣到10两银子,可以养活几万工人。何乐不为。

不过就算让这些工厂直接参与发战争财,他们也没有能力,首先日本严重缺乏外汇,没有中国提供的材料,他们根本就开动不起工厂,所以对此他们只会认为是一种扶持。

不但日本的工厂满足。日本政府更是大量促成,积极配合李富安对日本工业的管制,高度服从的日本人很快就将工业调整到了战时模式,开始不断的生产出各种军事物资。

于是就业率开始上升,日元开始稳定,日本人开始一点一点积攒外汇,向着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的道路前进。

虽然中国报纸上出现了很多对政策的批评声音,被几次战争胜利鼓动起来的民族主义,要求灭亡日本。他们不断的翻出甲午战争来说事,拿出旅顺大屠杀来说事,他们说的没错,这些东西本就是杨潮让富强报最先开始带动的,那时候是为了战争,现在则被其他报纸引用。

报纸上对政府对日本的优待十分不满,民族主义往往有一种狭隘的情绪,但是很多传统文人也对此表示不满。他们认为日本战败了竟然没有割地,应该占领四岛中的至少两岛作为赔偿。这是开疆拓土的封建帝王思想在作祟。

当然也有表示支持的,中国亲日分子还是很多的,比如在北大任教的鲁迅先生就表示,把日本赶尽杀绝没有意义,会付出沉重的代价,而且日本国土狭小。土地贫瘠,物产不足,完全没有强行占有的意义。

同样有传统文人赞同,他们认为存亡继绝乃是大恩大义,日本应该永生永世感谢****。没错这些人把****都搬出来了,他们认定日本人会像朝鲜人那样感激中国。

但是民族分子不满,表示日本虽然没有资源,没有土地,但是不灭了日本如何告慰那些死难的生灵。什么存亡继绝,他们更不稀罕,历史功底强悍的还表示,存亡继绝是对内的,齐桓公存亡继绝当然能得到诸侯国的感恩,可是汉存匈奴有五胡乱华之祸,唐存突厥也有五代十国之变。现在姑息日本,将来必成大患。

杨潮对此并不在意,相反还饶有兴致的每天翻看报纸,文人能独立思考比什么都重要。

“霸道?”

看到一个个传统学者以齐桓公的事情说事,杨潮觉得还是靠点谱的,传承几千年的历史谁说是没有用的,一味学别人,今天学日本,明天学美国,后天学苏俄,没有什么前途。

中国历史中可资学习的东西多了,春秋争霸未必不能套用,现代这个时代,在灭国开疆确实已经没有意义了,而且日本的疆土,确实没有什么值得开拓了,最重要的是吞并了日本,可就多了几千万文化独特,自我认同极强的日本民族,中国的民族就够多了,在加一个大民族,难道要学奥匈玩多元帝国?

所谓霸道,谋的不是统治,而是控制,成本要低的多,但却能更大程度上让别人为我所用。

美帝为什么不灭了日本,除了因为殖民统治的成本太高,还有就是他们要利用日本来牵制苏联,后来用来牵制中国。

中国不需要日本来牵制美国,因为日本就在中国的卧榻之侧,用日本牵制美国,那就要武装日本,这是养虎为患啊,没有可供牵制的对象,就要有自己撸袖子抡胳膊上的勇气,像英法那样,既没有胆量打击苏联,就想到准许德国武装对抗苏联,最后只能让自己受伤。

但是日本真的没有用吗?

那倒未必,日本听话,这就是最大的用处,中国建立东亚的霸主地位,当然靠硬实力,但之后维持霸业,还是更多要使用软实力的。

这时候,日本这个民族就比较有用了,他们这次失败,肯定会产生一股反思潮,而日本人的反思往往比较奇特,往往不愿意从本质上分析问题,而是只看表面,西方压倒东方后,他们立刻全面学习西方,等他们被美国打败之后,立刻着手开始模仿美国,他们输在重工业上,二战后就积极发展重工业。

这是一个重视技术性的民族,这是他们成功的地方,也是他们始终只能做二流角色的原因。

日本这次战败后,肯定又会思考,然后开始模仿中国的一些制度,传播中国的软实力。

同时用日本来制衡朝鲜可谓妙招,就像后世的美帝在日本和韩国之间玩平衡手,让这两个国家永远无法离开美国人。

朝鲜人虽然现在还比较听话,但是朝鲜的民族主义还是比较厉害的,等他们强大了,难免会生产某些不切合实际的东西,比如大民族主义之类的。

而日本人在这方面就很识相,他们永远不会反抗一个比他们强的国家,当然只要这个国家能控制他们,他们会非常听话,听话到让你非常舒服。

比如杨潮还一直担心军队驻扎日本会有些麻烦,甚至做好了武力镇压的准备,谁知道日本人对待中国国防军态度让人惊讶,东京始终秩序井然,除了个别军官自杀外,没有反抗的百姓。

普通百姓甚至对中国士兵十分欢迎,因为这些士兵手里有大把的银子(纸币)。

就好像二战后,日本人欢迎美军一样,不提日本政府为中国士兵修建的慰安所了,大量的日本妇女经常邀请休假的士兵到他们家中做客,用日本美食、和她们的身体招待他们。

其中很多妇女都是在战争中失去了丈夫,变得没有经济来源的女人,甚至他们的丈夫很可能就是被这些中国士兵打死的,但战争跟这些女人有什么关系,他们的丈夫死了,国家照顾不过来她们,她们还要赡养自己的孩子,不找有钱的中国士兵,找谁?

由于很多中国士兵常年出入日本妇女家中,甚至出现了一种特有的社会现象,许多日本孩子拥有了一个中国爸爸。

这就是东方民族的尿性,谁也别笑话谁,要找能找到一大批让人赞叹的优点,要翻也能翻出一大帮子让人恶心的糟粕。

英国打鸦片战争,英法进北京城的时候,老百姓第一时间不是想着反抗侵略,而是提着篮子去找洋人卖鸡蛋,为宰了洋人而沾沾自喜。

东京被占领了,普通日本人没有想着打游击战,而是想着怎么从中国士兵身上榨干他们的军饷。

至于游击战争?别傻了,你又没有灭国,人家不灭你的国,打什么游击战啊。统治日本的还是那个天皇,就好像统治中国的还是那个皇帝一样,鬼才愿意反抗。

对此,西方人感到不可思议,日本投降后,西方人并不看好中国有能力维持东亚霸权,尤其是英国人,他们可是很清楚维持殖民统治的困境,到处遭遇的反抗和抵制,会让你感到崩溃,就是非洲的黑叔叔都不好统治,更何况日本这个已经进入过世界列强的国家。

让他们大跌眼镜的是,日本人如此轻松决然的从一个强国,过度到一个被军事占领的国家,心安理得的程度让西方人傻眼。

要是英国人知道日本是这样的一个民族的话,他们会不会早早就把日本占领了,然后以维持天皇统治来控制这个国家,让这个国家成为一条足够听话的看门狗,看守他们在亚洲的利益。

还是人家美国佬手段高明,当然也跟他们对日本进行了方方面面的研究,《菊花与刀》那本书就是研究的成果之一,所以后世美国佬就找到了如何跟日本玩耍的最佳方式。

英国人不会玩,所以现在他们感到有些措手不及,日本如此驯服,意味着中国可以尽快腾出手来,尽快的参加欧洲战争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