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国崛起1900 > 第九十八节 奉天会战(1)

大国崛起1900 第九十八节 奉天会战(1)

作者:狂人阿Q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33:57 来源:笔趣阁

第九十八节奉天会战(1)

但是这种工作,就是不去德国上学,在北洋军事学堂学过测绘的吴佩孚也能胜任,这让他感觉去德国完全是浪费了。

最关键的是,他完全不受重视,在这只队伍中,那个波兰人也好,黑牛这些军官也好,都不太把他当回事,因为吴佩孚的军事技能,在这些已经训练了五年的老兵看来,简直是太糙了。

“吴佩孚登记一下,收了六个人。”

这个村子确实刚刚被俄国**害过,所有的粮食都被抢光了,有几家反抗的还被杀了人,有几家的姑娘被糟蹋了,他们进来的时候,整个村子一片哭声。

仇恨,最终激发了最朴素,最善良的老百姓的勇气,当马豁瓦将德国人的尸体展示给这些人看过,然后号召他们报仇的时候,有十几个人加入,但是经过筛选,只收了六个年轻力壮的。

收完人,马豁瓦立刻带队出发,他军事经验丰富,知道刚才的枪声有可能吸引到俄军的注意,很有可能已经有哥萨克增员过来了,他们得赶紧躲进山岭之中,否则在平地上被困,只有死路一条。

至于俄国人会如何报复那个村子,这不是马豁瓦关心的问题,他只关心两点,第一招足够多的人,第二让所有人活着。

第一点马豁瓦不是很擅长,正在摸索着进行,第二点马豁瓦则十分擅长,他当兵十年,有六年都是在非洲的荒野和丛林中度过的,他知道如何应付非洲人的游击战,而现在他要发动的,也就是当年黑人兄弟那种,在德国人看来卑鄙无耻没有荣誉感的偷袭,马豁瓦相信,俄国人一定也会头痛的。

由于日本人不断的增兵旅顺,而俄国人主要兵力都集中在奉天以南,沿着沙河一线布防,两军主力对峙在沙河,所以马豁瓦他们这只流动在俄军背后的小股部队,一直活的非常滋润,始终没有被大股俄军盯住,悄悄的滚雪球一般扩大着。

从过年到一月间,日本人就是埋头增兵,俄国人在旅顺则是积极休整,杨潮则不断的给旅顺运送各种物资,全世界都在看着旅顺,知道这里即将爆发一场大战。

但是战斗却最先在奉天一带打响。

大清洪光三年(1905年),1月底,中国老百姓还在欢度农历新年的年味中没有过去,俄军发动了对日军的又一次战役。

俄国骑兵侦查到日军右翼一个骑兵旅团位置突出,于是库罗帕特金调动俄第二集团军十万人进行突进,占领了奉天西南四十公里外的这个突出点,这里是一个小村,名叫黑台沟。

而这里只有日本骑兵第一旅团8千人担任警戒任务,旅团长名叫秋山好古,现在他们被十万俄军包围了起来。

俄军的战略指挥没有问题,战术行动也坚决果断,很成功的完成了包围切割,但是他们的作战方法却有问题,俄军大规模的动用哥萨克骑兵冲锋,结果被日本人的机枪制造了一地的尸体。

俄军一时消灭不了这8千人,日本人则展开了救援行动,后方待命的立见尚文第8师团立刻奉命前往救援。

立见尚文的救援被俄军坚决阻击在外围,战斗两天之后,他的弹药耗尽,立见尚文已经是60岁的老将了,这时候这个满脑子武士道精神的老鬼子,硬是要得,果断的让他所带残部一万人上刺刀,发动了一场上万人的白刃突击。

立见尚文就这样撕开了一条口子,将秋山好古部解救了出来,同时第5师团也增员上来,俄军又迎来了一次可耻的失败。

库罗帕特金下令第二集团军撤退,以免被日军反包围了。

全世界都在耻笑俄军的失败,跟前面的辽阳会战、沙河攻防战一样,认为这又是俄军一次失败。

“库罗帕特金真乃名将也!”

吴佩孚却感叹道。

杨潮有些奇怪:“这也叫名将?”

杨潮是来给俄军送补给的,同时在约定好的地点,也给马豁瓦他们送来一批补给。

跟他们聊了聊,正好说道日俄战争的局势,吴佩孚他们并不知道详情,情况还是从杨潮带来的报纸上看到的,没想到吴佩孚反倒是赞叹库罗帕特金。

在日本人面前,就没有赢过,这也算名将的话,那清军中的名将岂不是一抓一大把。

吴佩孚坚定的点点头,甚至流露出一丝敬佩。

“辽阳、沙河、黑台沟,屡战屡败,未尝胜绩,但却能步步后撤,保存兵力,这并不是那么容易的,我自认没有这个能力。”

吴佩孚叹道。

这样一想,杨潮突然也察觉到一种不同的味道来。

几次战意,虽然俄军总在撤退,但是大规模作战之后,却总能保住自己的兵力,甚至在交换比上,并不占劣势,辽阳会战俄军伤亡一万七,日军伤亡两万四;沙河攻防战,俄军伤亡四万,日军伤亡两万;这次黑台沟俄军也未曾吃亏。

而且库罗帕特金并不是一味死守,在沙河是相互攻防,到了黑台沟就变成主动出击了,攻防结合,战斗打的一点都不被动。

而且对俄国人来说,只要保住了兵力,只要能守住就是胜利,因为时间是站在他们一方的。

海上,第二舰队已经到了印度洋,陆上,西伯利亚铁路不断完善,运输能力持续增大,上百万俄军在西部领土上蓄势待发,只要能到了东方就能作战。

而日本人的那根线已经拉的很近,动员能力接近极限,海军封锁却无法消灭俄军舰队,旅顺损失惨重却始终没有攻陷任何一座主要堡垒,连203这样的筑垒高地都始终攻不下来,日本人看似一次次胜利,但实际上没有取得任何的战略性优势。

“这么说,这老毛子还真是有两把刷子啊。”

杨潮一想就明白,还是吴佩孚这样的未来军阀有眼光。以俄国人的军事素养,如果没有强大的组织能力,还真的有可能一次失败后溃败,而库洛帕特金失败了多次却始终保持军队完整。

其实全世界的内行何尝看不明白,只是他们制造的舆论,就是要给俄国人施压,从而影响沙皇的判断,因为这场战争,没有人站在俄国人一边。

但俄国人习惯了孤独作战,习惯了按照自己的思维作战,一直不予理会。

日本人却感觉到俄军的难缠了,尤其是这次黑台沟一战,让日军十分被动,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预料到这一战。

其实日本人一直在筹备奉天会战,可是没想到自己还没有主动进攻,俄国人反倒先出来打他们了,所以才会狼狈到要通过白刃突击来突破。

但同时也说明了日本人物资的缺乏。

日本不是没有兵工生产能力,但是日本人没有资源。

他们的钢铁生产能力也十分欠缺,八幡制铁所是最大的炼钢厂,但是1904年战前才解决了所有技术问题,开始生产钢铁,主要原料还是从盛宣怀主持的汉冶萍购买的,产量根本跟不上,一年四五万吨撑死了,因此日俄战争日本人主要依靠购买物资作战。

物资缺乏了怎么办,买呗!

而距离他们最近的钢铁厂,兵工厂,都在山东。

“最近这个月,日本人要的东西有点多,我们都吃不下了!”

日本人不是太需要步枪,但是日本人要大量的子弹和炮弹,只要能生产出来,他们就愿意买。

“这没有办法,我们的子弹机,开战后已经复制了两套,还是供应不上,第四套已经在安装中了。”

美国工程师约翰逊遗憾的说道,美国人派来的技术人员,技术完全没有问题,这个约翰逊是春田兵工厂的一个工程师,他几乎懂得任何武器生产技术,子弹机原本只有一套,随着战争的开始,他主持修建了第二套,利用烟台钢铁厂、青岛四方机车厂的技术能力,加上兵工厂自己解决一部分,紧急情况下自己把这件事给办了。

“一套子弹机全力开工,日夜不停,一年也就两千万的产能吧。按照日本人和俄国人这样的打发,我看没有一亿的产量,是根本跟不上的。”

本来十万只步枪配套的就是一千万子弹,可谁能想到日俄战争的烈度如此大,因为以前可没有爆发过两个工业国家之间的战争,这种现代战争的攻防强度,是完全超出了想象的。

还是美国人给力,善于抓住时机,敢于压上一切,战争一开始,当工厂里所有的子弹都被日本人买走够,约翰逊就建议复制子弹机,因为他也不知道日本人和俄国人能打多久,都是按照普法战争的标准来推算的,都以为顶多一年双方就能分出胜负,因此从国外订购根本跟不上,只能自己生产复制,都是逼出来的啊。

于是青岛的德国人技术人员,烟台的美国技术人员,还有莱芜兵工厂的技术人员,就在约翰逊的调动下,匆忙完成了第一套子弹机的复制工作,但是很快发现还是不够用,接着就上了第二套,第三套。

“你做的很好,战后我会建议董事会给你发奖金的,提前透个底,最少十万美元!”

十万美元可是一笔巨额财富了,虽然目前兵工厂已经卖出去了超过两千万美元的军火,利润超过一千万,但是约翰逊的工资也就是那样,一年下来也就是四千多美元。

“谢谢老板!”

约翰逊大喜道。

杨潮拍拍他的肩膀:“不用谢我,这是你应该得到的报酬。记着在中国做事,我们讲究的是有功必赏有过必罚,有些事情,不用你提,我们心里都明白。去工作吧,第三套炮弹生产线似乎太慢了些。”

跟子弹机一样,炮弹铸造线也扩建了,只是生产炮弹不比子弹,需要添置很多设备,甚至修建一座新的场房,场房倒还好说,但是很多设备还需要进口,所以第二套炮弹生产线虽然早完工了,第三套还缺不少设备,最早也得一个月时间才能完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