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国崛起1900 > 第二百一十二节 德国人民的老朋友

大国崛起1900 第二百一十二节 德国人民的老朋友

作者:狂人阿Q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50:30 来源:笔趣阁

就在中德陡然升温的经济热潮中,雷奥妮来到了中国,准备采访德国人民的老朋友。

当然跟普通德国人民不一样的是,雷奥妮也想念杨潮,杨潮可不仅仅是她的老朋友那么简单,还是她最亲密的那种朋友,是曾经在俄国一起滚床单,一起快活过的亲密朋友。

“德国人民的老朋友?我喜欢这个外号,没错我一直对德国人民抱有好感,德意志民族无疑是这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之一!”

杨潮继续鼓动着德国的民族情绪,也让自己的姘头雷奥妮高兴。

鼓动,不遗余力的鼓动,如果能把德国人鼓动到二战时候的那种狂热,第一次世界大战可就不止是四年能结束的了。

打,打的越久,对中国就越有利。

至于卖给德国人的那些黄金,战争期间德国人只能乖乖的给自己再拉回来,连同他们原本的储备。

自从能从海底开采一千吨黄金后,杨潮的野心也随之变大,已经不再满足只在战争中稳定工业化了,他还打算摘取这场战争中最大的果子,至于美国人,杨潮已经在设计他们了,他可不想看到美国在战争中独善其身,大发战争财,必须把美国卷进去。

接受了雷奥妮的又一次采访,主要是关于这次疯狂的投资扩张的问题。

杨潮表达了三个观点:

第一,吸引德国资本投资中国,是对中德两国都大有好处的事情。杨潮宣称世界已经是一个紧密的联合体了,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跟外国不接触,不发生经济关系。这些在中国投资的企业,将会跟在德国的企业产生紧密的联系,进行频繁的经济往来。中国的矿藏。将供应德国的工业,德国的工业将向中国提供大量的设备。两国之间这种良好的互补,必将推动两国经济的共同发展。

杨潮还拿出数据,告诉雷奥妮,德国最新统计的经济增长是8%,杨潮认为未来十年。德国都会以这个高速度增长,甚至得益于中国经济的增长,德国经济增长可能突破10%,杨潮预言,中德两国都将同时迎来一场长期的经济增长期,直到中国完成工业化。

杨潮判断,中国这么庞大的国家,要完成工业化,至少还得20年。也就是说。未来20年,德国人民都无须担心经济危机的事情,老百姓可以放心大胆的消费,企业家可以放心大胆的投资。

第二,中国经济不会崩溃,德国经济也不会崩溃。杨潮表示,中国是一个大国,四万万五千万人口需要工业化。需要的资金别说100亿马克,1000亿马克都未必够。因此如今的投资不是太多,而是远远不够。中国经济不崩溃,德国经济不但不会崩溃,还会因此而进入一个高增长期,就像这两年表现的那样,在经济危机中逆势增长。

杨潮还表示:“那些看衰中德的人。要么是别有用心,要么是酸葡萄心理,他们该去看看瓦尔德先生的经济学巨作。”

瓦尔德就是那个提出中德跷跷板经济原理的家伙,本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在英国殖民地投资失败。让他产生一种极其强烈的民族情绪,认为他是因为德国身份,才在英国殖民地投资失败的。

回国窝了几年,出于鼓励德国人在青岛殖民地开拓的目的,外加一些民族情绪,他鼓捣出了一个经济跷跷板理论,认为宗主国和殖民地的经济就如同跷跷板的两端,宗主国应该加大力度投资殖民地,用来平衡国内的经济体系。

不得不说这家伙学识还是不错的,他本就是正规大学经济学毕业的,虽然投资失败,但是学术还是不错的,有论证有依据,正好赶上了杨潮刺激下德国的增长期,所以他这种经济谬论竟然大行其道,让他收获了不小的名声。

“您也看瓦尔德先生的著作?”

雷奥妮惊喜的问道,瓦尔德作为一个新近成名的经济学家,在德国虽然出名,但是著作还没有被翻译到中国来,没想到杨潮竟然看到了。

杨潮笑道:“没错,我确实看过瓦尔德先生的大作,对瓦尔德先生的学识十分钦佩。”

雷奥妮笑道:“没错瓦尔德先生在德国也十分受欢迎,他的经济学巨著《平衡木经济》,在德国已经销售了三十万册了,是目前除了圣经之外最畅销的书籍。”

两人很随意的交谈着,到了吃饭的时候,雷奥妮也没有要走的意思,两人在一起吃饭,睡觉的时候她依然没有要走的意思,于是两人就在一起睡觉了。

多少要拜雷奥妮所赐,杨潮现在已经算是一个世界级名人了,以前虽然也很出名,可是毕竟不是好莱坞明星那种靠关注过日子的,作为一个中国的政治人物,站在镁光灯下的机会也不算多。

但是自从雷奥妮那篇关于杨潮的报道中,不但引起了西方世界的大讨论,更是将杨潮的‘底细’给挖了出来,全世界几乎都知道了,杨潮祖上是海盗出身,留下了巨额财富,杨潮还因此以世界首富的身份,被全世界认识。

中国官员身份,显然比不上亿万富翁、世界首富身份,更让西方老百姓注意,因此已经有狗仔队长期跟踪杨潮的行踪了。结果雷奥妮在杨潮的别墅大石房中过夜的情况,第二天就出现在了报纸娱乐版上面。

雷奥妮也没有避讳,虽然在外界还保持克制,没有跟杨潮太亲密,但是晚上两人滚起床单来可是越来越疯狂了。

这样一来,两人的关系几乎也就是被全世界所知了,这让有些国家以为,杨潮之所以亲德国,是因为跟一个德国姑娘有暧昧的关系,甚至认为雷奥妮是德国人派出的女间谍,法国有些报纸很鄙视德国人使用美人计魅惑一个中国人的做法。

不过杨潮是很忙的,忙的顾及不到这些娱乐八卦,甚至连中国报纸上渐渐升起的杨潮卖国热议都顾不上。

但是顾不上外界的评价,富强党内部的风声,杨潮可是盯得很紧。

主要原因还是党内一些老资历的党员,已经具备了投资创业的条件,也组建了自己的团队,并且提交了详细的项目资料,可是之前因为投资过热,杨潮一直压着他们,没有批准他们的投资计划。

所以这些人就难免有些怨言,不过摄于杨潮的权威,和对杨潮的信任,也没有表达出来,可是这次杨潮去德国又引进了一大批企业,而且贷款100亿马克,让德国人投资,却不让他们创业,不让他们实现抱负,这些人没有只是有点意见,抱怨两声,没有骂杨潮卖国,已经算得上很忠心了。

之前压他们,是因为投资过热,怕引起经济危机,现在杨潮开启了第三波投资热潮,就是打算放开手鼓动一个大泡沫的,当然不会在压着他们了。

所以立刻召开会议。

杨潮笑着说:“我听说很多同志抱怨我吸引外资的做法,就差说我是卖国了。还有说我压制党内兄弟发展的。这真是无知,诛心之言啊。不过我以为,这全都是误会。说着话的同志也不过是无心之举,是一时情急。”

说着,拿出了厚厚一叠资料。

“这是党内一些同志提交的投资计划书,一共三百二十份,经过这段时间的更改,现在我认为都已经满足条件了。可惜有十来个同志太过急切,从其他地方拉到了投资,竟然已经开工了。”

富强党这批人,全都是留欧、留美的背景,按照胡适的说法,中国学生仅次于犹太学生的成绩,这些人知识都非常扎实,又在山东的美国、德国企业工作了六年以上,所以一个个经验也堪称丰富了。

还有在富强党中一直培养出来的管理能力,让他们在企业中也攀升到了中、高管理层,管理身份又让他们能够拉拢到一大批技术人员,因此学识有、能力有、连团队都有,怎么看都具备了创业条件,又一个个被富强党的理念灌输的十分渴望从事实业,理想被压抑,抱怨几句又怎么了。

但是他们真的错怪杨潮了:“这些投资计划中,有炼钢、开矿、机器生产等十多项,光是炼钢厂就有三十家,而我这次去德国也引进了三十家炼钢项目,大家难道以为这是巧合?这三十家企业,全都是合资企业。而这三十位有详细投资计划的兄弟,就将出任合资企业的中方经理一职,负责与德国人一起组建工厂,并负责管理。虽然杨子银行的投资占比不大,但是大家放心,只要你们能证明自己的管理能力。我会负责将这些工厂股份收购回来的。”

杨潮的话,顿时让最迫切想要从事实业的一波老党员释然,同时有些羞愧,因为抱怨的话很多就是从他们的嘴里传出来的。

但是杨潮继续道:“不过呢,我要对你们提出要求,我们组建的工厂也不要一味以赚钱为目的,得放眼未来,以钢铁厂为例,要抓紧研发,你们的知识可不仅仅让他们做一个简单的技术工人或者厂长。你们的知识完全可以用来研发新型钢材吗。比如为发动机气缸使用的高压合金钢等等。”

“另外,从今年开始,鼓励富强党员创业。只要工作经验三年以上,有合适项目,就能通过审核,可以获得最高不超过十万两银子的无息贷款。而且鼓励新兴产业,比如电力工业,只要有合适的发明专利技术,杨子银行十分乐意给他们投资。”

杨潮还打算鼓励那些在西门子等高科技企业中参与过研发的技术人员高高科技创业了,而他将作为一个风险投资者的身份支持他们。(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