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国崛起1900 > 第九十六节 铁路发展

大国崛起1900 第九十六节 铁路发展

作者:狂人阿Q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33:57 来源:笔趣阁

第九十六节铁路发展

什么铁路?

正太铁路。

当杨潮说出铁路的时候,格尔思还吓了一跳,以为杨潮要买东清铁路呢,俄罗斯帝国还不至于到这份上啊。

杨潮也没有这么天真,原本的历史上,就算被日本人打败了,沙俄也不过给了日本人一半铁路而已,更何况现在还没有败呢。

杨潮说完,格尔思才明白,杨潮要买的,不是东北的铁路,甚至不是铁路本身,而是权力,俄国人从清政府手里要来的正太铁路借款权和运营权。

事实上日俄战争一爆发,俄国人就已经没有能力给清政府贷款了,原本的历史上,日俄战争之后,俄国人就把正太铁路债券卖给了法国人。

法国人修建了正太铁路以后,一直运营到三十年代才被民国政府收回。

杨潮要的就是这个贷款权,正太铁路就是石家庄到太原的铁路,目的自然是看上了山西的煤炭资源。

如果有了山西的煤炭资源供给,烟济铁路在运量上也就有了保证,更何况修一条铁路,杨潮也还可以招商办煤矿啊,这可是很挣钱的买卖,穷国搞工业积累,你不卖资源卖什么?如果能用山西的煤炭资源,换到一个工业化,那还是很划算的,更何况山西那地方的煤炭,以现在的水平,就算放开了挖,一百年也挖不完。

“我们跟法国人是有合同的。”

格尔思犹豫道,他倒不是舍不得那点债权,只是俄法同盟,在扩张中国利益上也是同盟,他们当初可是跟法国人联合行动的,华俄道胜银行出面借款给清政府修铁路,然后取得铁路经营权作为抵押,修建则是法国的钢铁联合企业。

如果把债权卖给了杨潮,法国人的合同不久落空了,以前是法国人求着俄国人帮忙对抗德国,可毕竟德法没有开战,现在俄国自己已经卷入了战争中了,他们现在得求着法国人。

“没问题,让法国人继续修,不过得按照我们的要求来。我们有专门的审计团队和监理团队,会对铁路进行评估和监督,一切都按照合同办事,绝对不会亏了法国人。”

原本的历史上,法国人修这条铁路,就处处刁难。

法国人想修在越南和云南那种窄轨,被盛宣怀发现后,立刻制止,要求修建标准轨,能够跟卢汉铁路连通,但是法国人表示,如果修宽轨,投资额就的增加六千万法郎。

这只是一段极短的铁路而已,六千万法郎可是相当于两千万两白银了,而且只是增加投资额。之后法国人又提出要改线,因为原本的设计,要经过滹沱河,修妖修建铁路桥,施工难度大,法国人不愿意。

一番扯皮,本来八国联军前就开始筹备的铁路,到现在还没有动工呢。

“五百万法郎。只是出让一个权力!”

杨潮开价道,华俄道胜银行已经签订的条款是借款四千万法郎,年息五厘,杨潮直接给他们五百万法郎,什么都没干,白的这么多钱,很划算了。而且支付借款的时候,俄国人只给了九成,用的是九出十三归的借法,等于是已经抽走了四百万法郎了。

但是格尔思摇摇头:“一千万!”

“成交!”

一千万法郎,也不过两百万美元罢了,杨潮没必要在这个问题上跟俄国人纠缠,不过是帮他们运送两万人到旅顺而已。

事情到这里,还有什么好说的,一千万格尔思也不是乱说,免费送过去两万人,也是他的目的。

接着杨潮立刻致电朝廷,表示跟俄国人谈妥了正太铁路一事,俄国人将铁路借款权卖给杨潮,杨潮希望朝廷直接将铁路交给杨潮来修建。

朝廷修建正太铁路的目的,其实也不是为了经济,或者发展,而是完全出于防御目的,因为担心被外国人强行占去,那样铁路两侧的权益就被强占了,干脆自己借款来建,让外国人经营收回贷款,这样至少保住了矿权。

所以杨潮收回这条路,对朝廷来讲,可谓是两全其美,如果自己能办,谁会让洋人办,只是负责办理此事的盛宣怀颇有微词,他认为正太铁路牵扯到法俄两国,贸然介入,会引起冲突,至此多事之秋,朝廷不该徒惹烦恼。

要是盛宣怀没有拿法国人的好处,才见鬼了。

杨潮不着急,着急的是俄国人,俄国人不愿意找法国人,直接找清政府。哪怕他们现在在清朝的土地上打仗,杀清朝的百姓,他们依然可以对清政府颐指气使。

载沣找张之洞商量了好几次,张之洞倒是赞同杨潮收回铁路的事情,认为这是好事情,但是也担心盛宣怀所说,因此还是要跟法国人沟通好。

杨潮坚决拒绝跟法国人扯上关系,钱是找华俄道胜银行借的,经营权也是交给俄国人,合同上明明白白,跟法国人半毛钱关系都没有,那是俄国人跟法国人的合同关系,因此杨潮请命这件事交给他了。

杨潮不打算妥协,如果法国人玩横的,杨潮打算跟他们打官司,打到巴黎去,状告法国政府,如果法国人拿出跟俄国人的合同说事,杨潮倒是可以雇佣他们的工程师,不就是贵点而已,詹天佑那些人也不是铁打的,现在的工程他们根本就忙不过来,交给法国人也一样。

法国人此时还顾不上这条铁路,他们忙着处理日益下跌的俄国债券问题呢,法国认购了俄国债券的百姓,看到俄国人一次次失败,不断的抛售债券,债券价格早就跌破了发行价,这影响的是俄国的信用问题,信用降低,下一次发债券可就得高价了。

所以维持俄国在法国金融市场上的信用,才是法国政府最急迫要解决的,根本就没有顾得上国内几家钢铁企业的利益。

杨潮跟华俄道胜银行签订转让合同后很久,法国人都没有跳出来说事。

于是杨潮让詹天佑派人去测量考察一下线路,在确定好的线路上,杨潮不打算让法国人玩猫腻,如果最后他们表示不改线修不了,杨潮正好有机会接触合同。

铁路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的意义,怎么强调都不过分,日本人将他们维新历史分为两部分,1882年后为新阶段,就是因为这以后他们的铁路发展速度大大提高,让他们迈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杨潮其实也一直把铁路当做最重要的事情来做,支持詹天佑就是例子,而詹天佑他们也算争气,修铁路不用说了,运营上也走入了正规,起码在效率上,不比德国人差。

去年杨潮通过烟台的英国洋行,跟英国上海公使进行沟通,这个上海公使正是在焦作挖煤的英国福公司的总董,跟他福公司达成了铁路专营协议,杨潮给与他们两成的优惠价格,承运他们所有的煤炭,但是福公司也必须保证将煤炭送到济南来。

福公司本来是有胶济铁路作为选择的,但是出于英德两国的竞争,所以他们一直在计划从焦作把煤炭通过运河送到天津出口的,但是这时代的天津条件可比不上烟台,烟台才是北方第一大港。

而且天津冬天就封冻,烟台可是不冻港,英国人总不能冬天不用煤,所以这个合作可以说是一举两得:第一压制了德国人的胶济铁路,也就压制了青岛港,间接支持了英国有大量利益的烟台发展;第二英国人公司得到了运费优惠,还得到了更有保证的运输通道。

有了英国福公司的煤炭供应,烟济铁路的运输货物来源有了保障,终于在年底前第一次实现了盈利。

但是跟铁路盈利相比,杨潮后续的,才是大手笔,第一取得了到郑州的铁路修筑权,第二也取得了粤汉铁路的修筑权,现在得到正太铁路修筑权,杨潮手里的铁路里程,有望达到三千公里,占有中过铁路里程的三分之一。

但是杨潮还不满足,他向朝廷提出建议,愿意承担归还比利时修建的卢汉铁路贷款,然后取得卢汉铁路三十年的运营权,也就是从比利时人手里收回运营权。

这样杨潮就能将卢汉铁路和粤汉铁路连为一体,只要在长江上修一座大桥,就能从北京直接到广州。而且卢汉铁路可以将山东的铁路和河南的铁路连成一个十字铁路网。

但是因为正太铁路的事情,杨潮似乎真的得罪了盛宣怀,盛宣怀强烈反对此事。

这没有办法,这就是官场,很容易得罪人。

而且杨潮以为,并不是表面上那么简单,因为盛宣怀是通过洋务运动发家的,是朝廷公认的办洋务第一人,就算是李鸿章、张之洞等人,也都是通过盛宣怀才办成事情的。

可是杨潮突然冒起,短短几年,就抢光了盛宣怀的风光。

但这还不是主要的问题,最主要的问题是,盛宣怀是邮船部长,中国的铁路事务都是归他管的,杨潮通过烟济铁路的扩张,一下子打造一个铁路网,那么到底谁管谁啊,也就是说根本上还是权力之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