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钢铁时代 > 第六百八十三章 西安工业基地

钢铁时代 第六百八十三章 西安工业基地

作者:十年残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02:59 来源:笔趣阁

西安北部,一片低缓的平原上面,此时已经变成了一个庞大的工地,数以万计的人,在这里紧张的施工着,数百台大小不一的机械,在这里不停的忙碌着,地貌特征正在每时每秒的发生变化。

这里是一个交通枢纽,三条铁路在这里穿行而过,在前方的一点交叉,这是陇海铁路和西包铁路的交汇点,也是未来规划之中,西安到成都,西安到兰州的铁路的交汇点之一,是除了包头之外最重要的铁路枢纽。

权衡利弊之下,特别是包头特别区,它的工业密度已经上升到了一个极高的程度,工业用地也变得稀少,寸土寸金,必须向外转移,一个重工业基地需要的工业用地又是一个天文数字,不太适合放在包头特区之内,这时候,距离包头比较远,却是整个中国比较重要的省份的陕西就进入到了杨元钊的视野之中。

陕西,一向以来,都是整个中国的重要部分的,炎黄文明的两大发源地之一,有地利之先,后世中国的三线核心之一,相对于包头,它的自然条件要好一点,水量充足,气候良好,是最佳的发展方向。

历史上面的13朝古都,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之中,有1100年的建都史,这些都从侧面证明了西安的强大,而现在,作为未来西北最重要的重工业基地,重型机械制造厂,大型火电机组和蒸汽轮机等的基地。都放在了这里。

早在前往德国之前,杨元钊就对这里进行了一系列的准备,在西安的这一片区域。划定了一个占地超过1000平方公里的城市带,甚至特别修改了一些铁路线路,让三条铁路在这里交汇,未来会增加到6条,这里会依托着铁路,行程一个庞大铁路编组站,反倒是西安本身。在保留了客运站的同时,剥离了货运站。只是拥有城市的基本功能。

陇海铁路已经彻底的修建完毕,中国的中部,又增加了一个大型的铁路带,带动了位于海边的连云港。和以路线的各个城市,西安,郑州,徐州,都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从山西出境的一些产品,可以不选择通过北方,从京津出海,是从中部。前往连云港,只不过连云港的建设,只是在德国的首肯之下。目前建设速度不快的。

当然了,这只是掩饰,位于连云港也是西北一个重要发展的地方,要塞和炮台兴建的工作,已经开始进行下去了的,铁路只是暂时联通。在徐州之后,有一条直线。前往青岛,算是一个隐秘的发展吧。

青岛的工作已经告了一个段落了,接下来,就是着力发展西安了,万吨级的水压机和自由锻压机,都会在西安正式的落户,未来会围绕着这些进行,而现在,通过长江的水运和铁路接力的运输,这些东西早在半个月之前,就已经抵达了,正在工程人员的帮助下进行安装。

西北没有万吨级水压机和自由锻压机,可是长期使用千吨的,让西北培养了一批有关的工程人员,万吨只是量级方面的提升,主要的原理和控制方面,跟千吨的差不多,杨元钊不但提供了万吨水压机的实物,也提供了大量的图纸,这些都帮助着他们,在杨元钊抵达之后,这两台机器已经安装完毕了。

从杨元钊前往欧洲之前,西北就在考虑,如何的利用这两台庞大的机器,其实在重工业的领域,用到这些机器的很多的,主要是一些大型的锻件,其中最多的就是未来幻想级龙骨,只有被万吨的水压机处理过的龙骨,在各方面的金属性能上面,才能够承受住幻想级,超过4.5万吨的庞大重量。

巨大的轰鸣声音,这个水压机是用电能驱动的,每一次启动耗费的电能是天文数字,目前操作人员和工程师还没有熟练,效率较低,最多发挥出这一台万吨水压机的2成左右的功效,甚至还无法加工主龙骨,只是对一些副支撑进行加工,饶是如此,也只用了7天的时间,就完成了这些东西的处理,工作人员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之后,速度在不断的加快,已经基本上完成了战舰的龙骨,不但包括了2艘幻想级,还有未来要兴建的那些的,甚至开始了对舰炮的加工。

杨元钊通过一体机拿到的材料,是直接合成的,这些材料如果通过万吨水压机的捶打,性能上还会更加的出色,虽然只是稍稍的提升,可是对于这些顶级材料而言,稍微的提升已经相当可观了,特别对于舰炮而言,一点点的提升,说不定就可以让舰炮的寿命和性能,有一定的提升。

两台大型机械的落户,接下来,还有5台,4台水压机和3台自由锻压机,顺便的,从鲁尔和英国得到的部分重工业机器,包括了12个门类,783台各种不同功效的机器,总重量超过30万吨,这些一部分是通过之前弄到船上去的,可是更多的,却放在一体机之中,这些日子,杨元钊白天忙着,一体机也没有闲着,一直在不断生产这些器材,生产出来的都打包放入到了这一片区域,厂房什么的已经兴建完毕了,甚至连工人也提前调集过来了,只要机器到位,随时都可以生产了。

不过当杨元钊抵达了之后,稍稍的看了一下进度,就开始对整个工业区进行了一个较大的调整,甚至拆除了一些已经建好的建筑物和工业区。

按照鲁尔那边收获的经验,杨元钊对于重工业的布局有了一个想法,以煤炭为主体的重化工,还会放在山西,那是中国最大,煤炭储量最丰富的地区,机械加工和重型机器厂就放在这边,特别是火炮,西北拥有生产155重炮的能力,可是效率不高,关键就在于大型用于火炮生产的钻床和镗床的不足,从德国得到了全套的图纸,特别是用于生产舰炮的巨型的钻床和镗床,这玩意绝对称得上是国之重器,德国也是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代价,最终才获得的成果,一下子被杨元钊所赚取了。

因为21世纪的材料,杨元钊把粉末冶炼的材料,应用到了这些机床身上,替换了以前的德国刀头,性能上面,又有了巨大的飞跃,可以毫不客气的说,在数控机床的时代没有来临之前,这个机床的性能和加工效果,绝对是最强的,可以毫不客气的说,除非是未来,西北在材料学上追赶上21世纪的水准,且有了较大的突破的情况之下,再或者转向数控机床上面,否则的话,西北的大型机床方面,不会有明显的提升,最多只是伴随着使用经验的增多,对其中的细节进行优化而已。

目前暂时把这边分成4个部分,火炮工厂,专门生产155毫米以上的火炮,极限甚至可以生产15寸火炮;重型机械厂,借助大型机械,配套产生的工业母机,可以生产这个世界上面的几乎全部的大型机械;第三个,当然是重型发动机工厂,青岛造船厂的建设,江南造船厂的扩大,对于大型船用发动机的要求,提升了要给档次,不是一个两个,是大批量的生产,仅仅是60万吨的造舰计划,就需要各种类型船用发动机,正好把这个从发动机工厂单列出来,专门的生产;最后一个是发电设备制造厂,虽然借助着特拉斯,为西北普及了发电厂和大型机组,可是蒸汽轮机的不停深入研究,特别是发电机的功率越来越大,原来厂子就有些不适应了,专门设立了一个,用于生产发电机组,也算是大幅度的平衡整个中国对于电力的需求,工厂越来越多,用电设备也越来越多,电力代表着生产力,越来越重要了。

这四大企业的建成,西安的工业区建设,就算是告一个段落了,短短的半年时间之中,累计完成资金投入2亿多,还没有算上那些设备的成本,如果算上的话,恐怕就是10亿,累计的调集3级以上技工12万人,各种管理人员和工程师,科学家,甚至把包头研究院一部分相关的研究院,都调到了西安,在西安成立了一个新的,重工业研究院。

西安就这样,成为了西北的一个重要的工业中心,开始了重工业方面的成长,大量的机器,特别是那些国之重器,惊人的提升着西北的底蕴,从普通的火炮和轻武器,变成了可以全门类的生产全部武器,特别是舰炮的发展,有了德国和英国的全套资料,再加上莱纳斯吸收消化之后,提出一款14.5寸舰炮的方案,西北在得到了大量机械之后,尝试着把它给生产出来,目前只是4门,正在紧张的测试之中,为以后积累经验。

这些舰炮会通过实验之后,进行改进,争取逐步的生产出15寸炮,他们会有一年的时间,这个时间相对而言非常充足,14.5寸的出现,给了他们巨大的信心。

重工业的落地,让西安的环境发生了变化,虽然杨元钊尽量的降低,可是大量重工业集中到一起,浓烟滚滚,对此杨元钊也有些无奈,这或许是工业化的进程必须要接受的阵痛吧,他在西安差不多待了半个月之后,终于再1913年1月初,回到了包头,距离它离开,不多不少,正好是7个月。(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