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钢铁时代 > 第五百七十一章 阴山禁地

钢铁时代 第五百七十一章 阴山禁地

作者:十年残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02:59 来源:笔趣阁

ps:看《钢铁时代》背后的独家故事,听你们对小说的更多建议,关注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qdread即可),悄悄告诉我吧!在这个阴山山脉深处的小山谷,算的上是的西北防御最严密的地方之一,早在西北军成立的时候,杨元钊就通过种种方法在其中挑选人员,严格程度上不亚于特种部队,当然了更注重团队性和背景,几乎要检查三代,到现在,也不过是一个团2000人左右,战斗力极强。

从最开始的一个创意,在3年多之前逐步的建立的,当时只是为了试验一些超过这个时代的科技,因为太过重要,所以没有找任何一个外国人,就连特拉斯没有拉进来,哪怕可能因为他而去的突破性进展也不行,单独依靠中国研究院,因为中国的研究力量太过薄弱了的,最初的发展,简直不比小作坊强多少。

不过,从1911年开始,事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1908年开始的教育,特别是研究所之中的助理学习战略,几乎是填鸭一般的造就出了一大批研究员,是最基础的研究员,只能够按照任务进行基础的研究,没有丝毫的创新能力,这样的研究员,在国外的大型实验室之中,只能够是打下手的,有些连打下手的都算不上,可是在中国,这已经是难能可贵了,可以独当一面了。

后世的杨元钊是发动机工程师,熟知各种发动机的结构和形态的,他缺乏的,是把这些创意和想法。转换成真正的产品,一个创意,从提出到生产,中间要走过的东西太多了,杨元钊就是这样。除了少部分的东西,其他的东西,知道的并不多,特别是工业化量产的那种。

也因为如此,杨元钊知道的东西,都在这里的建立了研究所。机动车,轮机,蒸汽机,等等的诸多方面,他都可以指点这些研究员。每隔两个月。他都会来到这里,听取负责人报告所有的研究进度,然后根据进度进行整合,颁布更多的命令,现在西北发动机领域最高的成绩,不是在达尔罕,而是在这里,这里是奇迹的诞生地。

超过400马力的柴油机。超过的700马力的星型发动机,超过150马力的汽油机,超大功率蒸汽轮机。大功率蒸汽机,这些代表着这个世界最尖端科技,甚至是远远超过这个时代的东西,只能够在这里出现,外界还丝毫不知道,在发动机和蒸汽机的多个领域的。中国已经全面的超越了世界列强,甚至其中的一些成果。在经过了慎重考虑之后,也走出了这里。成功的进入到了西北生产和生活的各个角落,其中还包括了刚刚研发出来的jeep车。

这个时代,甚至是未来二三十年之中,大功率的柴油机还没有得到大规模的发展,原因是多方面,可是杨元钊非常清楚,这是大型机械和坦克必要设备,也是核心之一,没有强大的功率的情况之下,坦克和大型施工机械的威力根本就发挥不出来,就如同英国第一辆坦克来说,样车被称为“小游民”,全重18.289吨,装甲厚度为6毫米,配有1挺7.7毫米“马克沁”机枪和几挺7.7毫米“刘易斯”机枪,发动机功率77.175千瓦,最大时速3.2千米,越壕1.2米,能通过0.3米高的障碍物。

这样东西,跟后世的钢铁洪流,简直不可同日而语,完全是两种不同的东西,可就是这个,和后续的改进型i型坦克,一定意义上面,改变了一战的环境,壕沟战在这样的坦克面前,基本上已经失效了,这也是加速一战结束一个重要武器之一,大量坦克夹杂着步兵,势如破竹的突破了原来固若金汤的壕沟。

杨元钊当然不可能制造这样最初级的坦克,要知道,这个小游民坦克,他的发动机只是103马力左右,这已经是世界上最顶级汽油机,可是对于包头而言,汽油机的马力最大的已经超过了200马力,至于柴油机就更加就没问题,民用的已经达到了250马力以上,强大发动机,可以让坦克跑的更快,也可以让坦克的自重更加的强大,要知道,二战时候,在1936年出产的苏联坦克,大名鼎鼎的t34,他的发动机功率也不过是500马力,拥有26吨的自重,最大时速55公里,续航468千米,拥有76.2毫米的坦克炮,那才能够真正的成为钢铁洪流。

也就是说,如果设计合理,把包头大部分生产能力和军用科技都用上的情况之下,包头可以拥有差不多1930年左右的坦克水平,那对于这个时代的步兵来说,简直是噩梦,一单定型之后,以包头的钢产量和生产能力,生产速度会非常的快。作为一个陆军大国,处于陆军中心的位置,西北首要发展的,永远是陆军,坦克和装甲车这种陆军武器,永远是开发的重点,西北拥有超越这个时代,甚至所有列强的优势。

当时蔡锷等人到来的时候,坦克和装甲车的研发已经立项了,让蔡锷前去实验团,也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但是后续的发展,简直是让人应接不暇的,首先,北洋军的到来,直接把蔡锷顶在了前面,在军中的发展,比这样一个空架子的实验性部队,蔡锷更大的作用是在指挥作战之上,事实上的,在军事天赋上面,蔡锷绝对的已经超过了西北军的第一人冯玉祥。蔡锷也不负所望,一直都是西北最值得放心的高级将领,从北洋军到俄军,成功完成了任务,至今在歼灭了十几万的俄军之后,依然稳稳的守在的蒙古的北部,让几十万的俄军,寸步难行。

相对于蔡锷的顺利的。坦克的发展,有些困难了,明明拥有了世界上最大功率的柴油机,1912年的最新柴油机稳定达到400马力,极限甚至可以达到450马力的柴油机。120台,全部在这个实验基地的,各式的装甲钢板,先进的履带,还有最出色88毫米的火炮,这个88毫米的火炮。可以作为高射炮的存在,在这个口径,无论各方面性能,绝对是世界第一,其中甚至掺杂了后世的粉末冶炼材料。杨元钊根据后世的一些印象画出来的坦克图纸。可以说,该给的都给了。

按理说,有了这些东西,组装成为一辆坦克应该很容易,最起码也可以做到实验室出产的样车,可惜这些东西交给这个研究所2年了的,至今连一辆成熟的样车都没有拿出来,这不由让杨元钊感觉到火大。这样的划时代的武器,杨元钊不一定非要在一战之前拿出来,真的当这玩意超过500辆的时候。恐个世界最强大的部队集中到一起,都不够这个钢铁洪流去冲的。

这一点杨元钊是有足够的自信的,本身,矛和盾的发展,都是相辅相成的,有攻击的武器。自然有防御的武器,虽然在有的时候。会出现一定的差异,但是这个差异绝对不大。就如同一战时候,英国划时代的拿出了坦克,但是那玩意,薄弱的装甲,只有6毫米,恐怕任何一个普通的步兵炮,配备穿甲弹之后,就可以攻破,但是杨元钊拿出来的是什么,接近t34标准的真正坦克,火力,速度,火炮的性能,等诸多的方面,都一点不差的新型坦克,这代表着什么,在短时间之内,这玩意是无敌的,55公里,甚至更快的时速,让普通的火炮很难的跟的上他的速度,以杨元钊对于坦克的了解,肯定会放弃作为步兵掩护的战略,直接的进入到二战初期的钢铁洪流上面,防护强大,攻坚能力强,速度快,这让坦克一下子拥有了快速突袭的能力,在二战初期都是无解的命题,在这个时代就更是如此的。

正因为这么多的原因,杨元钊对于坦克非常的重视,坦克小组也是所有小组之中,人员最多的,水平最高的一个,大部分的工程师和研究员都集中到这里,可是2年的时间,只有少部分的收获,这多多少少,让他有些郁闷,到底其中发生了什么,研究方向是偏了,还是目前包头,没有能力生产这种陆上的怪物?

杨元钊对于军事上面的不了解,他只能够解决材料,发动机和一些传动装置的问题,其实从发动机的马力数大幅度提升之后,底盘上面变化已经不大了,拖拉机可以说是包头生产最多的东西,杨元钊制作出的第一代履带式发动机,经过了这么几年的研究,已经成为了一个完善的体系。

在得到杨元钊的支持最大的时候,坦克底盘是最早的定型的,在其中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军用发动机的性能,远比民用的强大的多,有时候,为了方便和速度性能等一点点的提升,对于材料和花费,几乎是不计成本,没有选择如同民用的那样,考虑到经济性和性能比较平衡的一个点。

目前发动机功率停留在了400马力,可以让总重量达到了21.5吨的总体积,勉强达到了50公里每小时的时速,并且持续行驶385公里,这样的性能,绝对可以称之为出色的,最大的制约,居然出现在了上层建筑上面,如何的把坦克炮,上层炮塔,还有驾驶室等整合到一起,成为了最大的问题,2年时间之中,制作出了不少的废品,靡费了2000多万,没有多少收获,这太奇怪了。(天上掉馅饼的好活动,炫酷手机等你拿!关注起~點/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qdread即可),马上参加!人人有奖,现在立刻关注qdread微信公众号!)(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