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钢铁时代 > 第五百五十七章 俄军东来

钢铁时代 第五百五十七章 俄军东来

作者:十年残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02:59 来源:笔趣阁

德军在德俄边境的施压,被俄罗斯的紧急调用人员支撑了下去,德国目前也没有完全做好战争的准备,面对着越来越紧张的局面,随时都有擦枪走火的可能性,欧洲诸国的斡旋,再加上两国本身也没有准备开打,最终,德国把部队撤到了二线,隐隐的防备着俄罗斯,而俄军也散去了紧急调集的百万大军,长时间的集中兵力,不但消耗大量金钱,也会让紧张的状态一直持续下去,俄国此时此刻,根本不想跟德国打。

欧洲的紧张局势,因为德俄的收缩,渐渐的平静下来,两国如果真的擦枪走火,整个一战就会直接爆发,这不同于奥匈对塞尔维亚的战争,当时的德国还真的没想到,会引发的大战,英国承诺不介入到巴尔干问题,这才是奥匈宣战的根本原因之一,只是英国已经做好了准备,第一次世界大战因此而爆发。

松了一口气的沙皇,再一次的想到了远东,整个俄国政坛开始重提远东战局,被一直以来都欺负的中国,居然会反击的大俄罗斯的同化,准备了好几年的蒙古计划,在西北出兵之下,如同秋风扫落叶一样,消散的无影无踪了,不但没有可能获得蒙古这个15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获取对黄俄罗斯计划的重要一步,反而因为西北的反击,在远东扇了一个漂亮的耳光,21万大军,几乎失去了七成以上,只有两三万人,惶惶不可终日的逃回到了赤塔。

败在德国手中,这不算什么。德国陆军的强大,有目共睹的,就装备上面就有巨大的差距,更何况训练和人员上面,德国的陆军。文盲率不足0.1%,可是同时期的法国是6.8%,奥匈帝国是22%,至于俄国,拿着军队当灰色牲口来用,恐怕要评也只能够评识字率。在低级军官那里都没有完全解决文盲,更何况是最底层的士兵了。

重启对西北的作战计划,有一个巨大的问题是人员的问题,西北能够用差不多的人员,就彻底击溃了之前萨姆索洛夫带领的18个师的俄军。虽然可能是因为他本身的指挥失误,布鲁西诺夫重新过去,应该能够取得一定的优势,可是谁都不敢保证,20万是肯定不行的,30万恐怕也够呛,难道是40万。

庞大的军队调集,需要一笔不小数目的资金。特别是远东那地方,运输方面简直是噩梦了,好在现在是夏天。如果换成冬天,西伯利亚的严寒,足以消灭任何的户外活动。

尼古拉二世是一个刚愎自用的人,面对着西北的反抗,等于是**裸的在他的脸上打脸,第一个念头是把他打掉。哪怕是俄罗斯财政比较的困难,尼古拉二世也大度的拿出了几十万美元。这对于一向小气的沙皇而言,已经是很大度了。俄国政府没钱,并不是说挤不出,既然沙皇都拿了几十万出来,他们也挤出来几十万,凑成一百万美元的现金,加上俄国政府调集的部分军火,再一次的推动对西北的行动。

俄罗斯是大国,他们武备库里面,储存了不少武器装备,不全是新的,可是在傲慢的俄罗斯看来,对付西北这么一个地方势力,几十万的大军已经足以压倒他们了,落后一点就落后一点,最多在火炮上增加一些,俄罗斯也是可以制造的战列舰的,大口径火炮上面也不算弱,基本上,把一批180毫米以上的火炮,都支持给了布鲁西诺夫。

俄国决定继续对西北下手,英法不算太认可,在他们看来,俄罗斯的力量,不应该浪费在远东,应该是保持着对德国的压制,一旦英国准备好的情况之下,可以迅速的对德国动手,越来越强势的德国,已经让英国寝食难安了。

不认可归不认可,英法也没有反对,这一次的冲突是面对西北,中东的变局,让英国开始警惕这个新兴的势力,这么一个势力已经跟德国走到一起去了,甚至垫资兴建了巴士拉港和巴格达铁路,俄国既然愿意教训他,那就教训吧。

德国的态度当然是反对,但也只是反对而已,西北跟德国之间,有交集的,恐怕只有位于中东的巴格达铁路和巴士拉港,又没有跟西北签署某种盟约,默契可以,但是为了西北越过某种界限那就不行了。

事实上,抗议根本一点作用都不起,足够的资金,让布鲁西诺夫的脚步也开始缓缓的前进了,德俄冲突加剧,位于欧洲部分的军队,现在缓和了之后,可德军还没有彻底的退回去,只是退到了距离边境70公里左右的地方,借助着火车,随时都可以调集到前线上面,俄罗斯当然不可能把部队马放南山,欧洲部分不可能大规模的抽调,只临时的抽调了3师1旅,剩下的,就由布鲁西诺夫在乌拉尔地区和远东筹措了,俄国最高统帅部的命令的,布鲁西诺夫可以组建3个集团军,用于对西北的作战,具体的部队,由a挑选出来,然后通过最高统帅部下达命令。

不同于德国集团军,多是两个军四五个,最多六七个师,俄罗斯的集团军全部都是臃肿的,少则**个师,多则快20个师,乌拉尔和远东地区的军力,都是二线部队,战斗力不可能让布鲁西诺夫满意,他按照统帅部的命令,一共通知到了42个师12个旅,加上欧洲部分3师1旅,随着他携带6个师,总计51个师13个旅,总计60万人的大军,比之前计划的,最少提升了2倍以上,军力鼎盛。

庞大的军力的集中,特别是俄罗斯高调的宣布军队情况,号称80万,一下子,让远东再一次的吸引了世界的目光,俄罗斯真的是要动真格了,80万的军队,比西北披露出来的全部军力,都要高了一倍以上,世界列强们,基本上都不看好西北了,连德国都通过博尔多,过来询问西北是否需要支持。

德国的态度看起来诚恳,杨元钊却不这么想,德国的目的他很清楚,这是关键的时刻,从某种意义上,才是真正对西北的考验,如果撑过了这一关,在未来几年之中,甚至是一战爆发之后,西北都是一片坦途的,挡住了俄军**十万军队的攻击,西北已经有资格站在世界之林之中,任何人想要干涉西北,先要掂量掂量,是否有这个能力,特别是近在咫尺的日本,那是阻碍西北最大敌人。

德国不是那么好心的,抛开之前不说,德国如果不在边境撤军的话,俄军不会这么容易的西来,德国30万的压制边界,最少吸引了100万俄军,剩下的一些部队,还要防备整个欧洲部分庞大的国土,这已经把俄国的主力陆军给掏空了,西北需要德国帮助的话,德国只要增加兵力,或者在奥匈和土耳其出手,俄军恐怕的无法调集。

德国显然是打的这个主意,他们现在拿出这个态度,就需要西北付出了。德国是跟西北的关系密切,德国也是列强之一,在中国的山东拥有势力范围,甚至1900年的八国联军侵华,德国也是主导者之一,帝国主义没有一个好东西,贸然的答应下来的,绝对会损害西北的利益,甚至把德国的势力彻底的引入到中国之中。

杨元钊选择德国作为合作,只不过在关键时刻,两害相较取其轻,一战之前,甚至是一战初期,他完全可以拿回属于中国的权利。

大军压境,甚至是60万左右的大军,整个西北也都紧张了起来,通过德国的一些渠道,哈比后来建立的一些渠道,西北得到了一些东西的,在布鲁西诺夫在路上的时候,有关布鲁西诺夫的情报和手下的俄军师的大部分的东西,都已经摆在了蔡锷的案头之上,不管如何,俄罗斯已经决定要在远东跟西北开战,要打一仗,那么也只有交给蔡锷,他在过去一战之中,用实力和证明了强悍的指挥能力,即便是第一人的冯玉祥也有些比不上。

知道了又是一场硬仗,甚至是面对60万的大军,蔡锷根本不担心,买卖成距离西北的距离是有些远了,西北这样多种技术装备的军队,对于后勤的需求特别的大,如果还是之前的情况,说不定60万大军,会彻底的压垮,一旦抵挡不住,就可以突破防线。

距离第一次买卖城之战,已经是4个多月过去了,西北的强大在于军工的强横,也在于建筑力量的强大,现在不但是简易路已经修建完成了,新修公路的路面硬化也已经达到了300公里左右,这几乎是从库伦到买卖城的大部分道路了,布鲁西诺夫抵达最少还有15天的时间,在15天的时间之中大部分的路面就会硬化完毕。

可以通行载重15吨以上的货车的,这样的道路,对于买卖城的后勤能力支援极为巨大,完成硬化的路面,不但抵御自然灾害和风雨的能力大增,通行能力也可以保证,1500辆汽车组成的车队,可以在一天之内,来往于库伦和买卖城之间,西北已经在库伦建立了一个大规模的军火库,甚至在买卖成的后半部和地下工事之中,也储存了足够数量的军火,足够的一场大战的消耗。(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